第311章等等

那再好沒有了,徐遇安想。

宋王他苦心籌謀這麼久,不就是爲了這個麼。人都道北邊的兵權就算是落到他手裡,也掀不起風浪來。原本是該如此。然而元十七郎在中州,也有近兩年了。誠然人有重土安遷之心,但是年年天災**,又逢亂世,恐怕還是活命要緊--尤其是那些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光棍。

而亂世這口鍋,總歸是該李家來背。

想到這裡,徐遇安心裡倒生出微微的悚然,當初元十七郎遠遁中州,到底是無心插柳,還是宋王一早佈局?--如是,這人該有多可怕!他之前在他面前賣弄的蜀中形勢,那真真班門弄斧了。

一瞬間,徐遇安也不知道自己心裡是驚更多,還是喜更多,或者百感交集。他知道宋王不少私事,譬如南平王世子大婚上的喋血,他猜宋王其實是知道背後指使人的,他殺了足夠多的人來對他形成震懾,但是並沒有把他揪出來,他想做什麼,他猜,大概是覺得只要善加引導,這人大有可用。

徐遇安半世蹉跎,所遇之人也多,到如今,方纔真真生出敬畏來。

他出身寒門。寒門和寒門不一樣,有的寒門雖然門第不高,財力是盡有的,譬如祖家;但是他徐家,族裡興許有一二土豪,他家不過是供得起筆墨而已,在族學裡旁聽,先生見他可造,慢慢提拔出來。

並沒有當清流的福氣,倒是在底層積累了不少經驗,仗着才能,沉沉浮浮也有十餘年。他自然知道那些高門子弟的傲氣,知道他們瞧不起他,那不要緊,遲到……遲早有他們仰他鼻息的時候。

--其實他知道這不過是奢望。沒有奇蹟,他們會永遠踩在他頭上。

他很清楚官場齷齪,也一度爬上過相當的位置,然而一場服喪……三年守孝,直接把他打回原形。

對於高門子弟來說,守孝是作秀的好機會,然而對於他,那就是地獄。

然而--

他能怪誰呢?

難不成怪他老孃死得不是時候?那真是個笑話。

再要從頭來過,從頭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他已經沒有了這個心力,所以纔想到投機。先是崔家,崔家郎不過當他是個玩意兒,然後轉換門庭,他圖謀蘭陵公主,其實是說穿了還是曲線救國。

一開始,他看中的就是這位鄭侍中。

卻不想遇見宋王--有時候你看見這個人,你就會知道他是值得追隨的,雖然那並不是觸手可及的青雲之路。不想兜兜轉轉,他又被宋王送到了鄭侍中身邊來。

命運自有其神奇之處。

徐遇安微嘆了口氣,卻說道:“……雖然南平王世子婚禮上,宋王殿下確實顯示出才幹的一面,但是那不過幾百人,未及千人,朔州如今亂起,粗粗估算,亂民也有七八萬--如何應付得來。”

鄭林不以爲意:“那怕什麼,不過是些亂民,先魏武王時候,百萬黃巾遇着正規軍,一觸即潰。”

徐遇安心道黃巾那才真真是亂民,如今朔州的暴動,雖稱之爲亂民,實爲亂軍--而且是長年累月對抗塞外的亂軍,如何能同日而語。 wWW ¸ттkan ¸¢ O

但是他並不是真心想要勸阻鄭林,便只斟酌片刻,說道:“還請侍中慎重--縱虎容易收虎難。”

鄭林沉吟片刻,盞中茶水飲盡,就有人來報,說的是:“宮裡來人,請侍中回宮。”

都知道是太后相召……徐遇安低頭,假裝看不到鄭林的尷尬,只說:“這麼晚了,想是有要緊事……侍中快去罷,不必顧我。”

到這份上,鄭林也光棍了,擡腳就走。留下徐遇安一個人坐在亭子裡,四面環水,暮雲靄靄,涼風習習。盛夏裡難得這樣的悠閒,徐遇安想道,方纔鄭林的這個念頭,應該也早在宋王意料之中吧。

忽又想道:卻不知道蘇娘子作如何想--她會跟了宋王北上嗎?北上也好,好過如今……半死不活。

徐遇安是見過蘇仲雪的。他去年年中投入到蕭南門下,深居簡出,蘇仲雪爲蕭南打理家事,自然難免要打個照面。隔着帷紗,他其實沒有看清楚過她的臉,只記得荷香宜人--也聽府中婢子說起過蘇娘子絕色。

然而絕色的女子,他也不是沒有見過,蘇娘子、蘇娘子是不同的。

他從前總聽人說五姓女,娶妻當娶五姓女,並不放在心上,一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高攀不起;二來也知道,所謂娶五姓女,其實娶的不是人,是她們背後的門第與人脈--就人本身,也無甚了不起。

直到見到蘇娘子,始信天下果然有氣度這回事。

然而去歲冬,宋王在西山上的意外,險些送命是真的,哄得整個洛陽********也是真的,之後就聽說蘇娘子進了家廟。雖然沒有剃度,但是終日青燈黃卷,與佛像、佛經相伴,總不是長久之計。

宋王府中,家廟裡,木魚停下來,王氏也說:“……阿雪,這不是長久之計。”

蘇仲雪垂着頭,沒有應話。她當然知道不是長久之計,然而她過不了心裡這個坎。人心裡都有結,她的結是元三娘。

他爲了她騙她。這句話在她心裡,****夜夜,如煎如熬。從前,她以爲他與她之間是沒有隔閡的,無論是他的生死還是他的婚娶,都在她掌握之中,他是她的,他娶誰,是經過她點頭,甚至經過她謀劃的。

事情從什麼時候開始脫離她的掌控?蘇仲雪是想過的,她想不起來。蕭南與元三娘被劫持去中州這一路,在他與她之間,出現了大片的空白。

你不會知道感情在什麼時候滋生,那就像是春天的草,你能看到的時候,已經鬱鬱蔥蔥,遍地如茵。

野火燒不盡。

而她錯過了。

是他辜負了。

也許辜負的……並不僅僅是他。元三娘在西山上吼的那些話,已經半年了,還每個字都清楚得像剛剛出口:

--“……但是這麼多年了,你有沒有過問蕭郎,他想不想?”

他想不想回金陵?她確實沒有問過他。長久以來,她都以爲這是無須問的一個事實:他想,他當然想,他和她一樣想--如果在之前,她也許能理直氣壯,這樣回答每一個質疑的人。但是問這句話的,是元三娘。

那個月色裡侃侃而言,玲瓏剔透的少女,她知道什麼--她知道了些什麼?

她不敢問。

再無畏的人,也有怯意的時候,她的怯意就是蕭郎。她從前……她從前做夢也沒有想過,她與蕭郎,會走到這一步。她從前,總以爲他與她是一體的,他的每個決策,都是爲了他們,她的每次犧牲,都是爲了他們。

然而如今,她不敢再這樣肯定了。

想必不敢再肯定的也不止是她。不然,他爲什麼不進來,爲什麼他不能與她開誠佈公談一談這個話題--當時元三娘對她吼,他也是聽見了的,甚至聽得比她更近,更真切--因爲他不敢。

他也不敢。

他不敢負她。

糾纏得太久的兩個人,歲月裡會生出血肉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刀下去,會血流如注,生死攸關。所以她不敢,他也不敢。

在難以面對的命運面前,大多數人都恨不得做逃兵--聰明通透如蕭南、蘇仲雪也不例外--然而他們又是清楚的,到頭來,總還是逃不掉。除非死亡,除非死亡突兀地出現,過去種種,方纔能一刀兩斷。

便如此,也還是疼的,痛的--未必就能獨自活下去。

蘇仲雪微嘆了口氣,她也知道姨母說這個話的意思,不是長久之計--她是勸她主動一點,既然斷不掉,既然回頭無路。在去年臘月,蕭南出的那場事故中,姨母心裡的懊悔,恐怕比她更甚--更深百倍。

她就這樣輕易放棄了自己的兒子,唯一的兒子。她詛咒他,她鄙棄他,她甚至不曾爲他的“死亡”表示過悲痛。誠然身爲蕭郎的生母,她有恃無恐,但是你知道嗎,一旦情分耗盡,血緣也無能爲力。

譬如--這個比方興許不夠恰當--元三娘和賀蘭氏。

所以她如今方纔轉而指望她。

蘇仲雪道:“姨母莫急,且再等等。”

“等--等什麼?”

“等蘭陵公主過門。”蘇仲雪心平氣和地說,“蘭陵公主不是賀蘭氏,是決然不會與人做平妻的。”

王氏吃了一驚,又是意外,又是心疼:“那你--”

“篤!”蘇仲雪敲了一下木魚,沒有接話。她如果做出讓步,她一定要人看得見,看得見她的委屈與犧牲--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

她從前,就是太理所當然了。

至於蘭陵公主,她其實並不十分擔心。便真是個天仙,也有厭倦的時候,更何況她元三孃的容色,還遠遠達不到天仙的地步。只有在心裡記着,念着,而始終得不到,纔會成爲心結--但凡得到了,就不過如此了。

那些瑣碎的衝突,一次,兩次,三次……沒有同舟共濟的信任,和生死相依的情分打底,不多時候,就磨盡了。

世間夫妻,大多如此。

何況她元三娘和蕭郎還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呢。

王氏卻皺眉道:“……我聽說,蘭陵公主與李家郎君訂了親。”

蘇仲雪再敲了一下木魚,輕飄飄地道:“這個姨母無須擔心,據我所知,彭城長公主一直在求這門婚事呢--以長公主的能耐,就是個遲早的問題。她和誰訂了親,都算不得數。”

在求這門婚姻的,也不止長公主,還有蕭郎,她知道的。與其說她相信長公主的能耐,不如說她對蕭郎有信心。

然而這個信心,想起來的時候,多少有些悲愴。

只是,這世上的事,這世上所有的事都是這樣--既然避不過了,那就迎上去吧,無論是怎樣一個結果,粉身碎骨,還是白頭偕老。

第488章 輕薄第395章錯覺第508章 陪飯第557章 西奔第92章相憐第636章 謠言第629章 公道第486章 市口第270章玩法第368章登基第447章實話第181章賠罪第129章浮屠(二)第43章落水第91章逃亡第145章教訓(二)第557章 西奔第557章 西奔第227章問名第156章夜話(一)第227章問名第426章烏龍第647章 復生第390章催婚第391章劫道第198章林中第421章條件第497章 報信第147章退親(二)第294章端午(下)第653章 三月第372章報酬第678章 長安第155章掰謊(二)第658章 傷心第244章歸來第623章 赴宴第537章 騙人第235章忙閒第89章同行第163章禮成第508章 陪飯第397章中州第269章九娘第267章落定第334章鄭家第177章問話第257章成全第578章 冬至第322章及笄(上)第161章擢升第674章 病逝第293章端午(上)第104章辭行第225章情願第162章大婚第247章疏漏第284章母子第294章端午(下)第383章魚腸第193章探望第382章相依第112章驚豔(一)第531章 擁立第216章謀劃第322章及笄(上)第642章 纏鬥第606章 衣冠第290章通風第675章 決定第52章閉宮第228章辭別第113章驚豔(二)第534章 檄文第416章避害第281章遇見第67章迷惑第384章打賭第320章不信第367章吉言第240章亥時第316章定親第680章 司空第487章 封隴第260章除夕(上)第148章報答(一)第376章深夜第13章九曲橋第281章遇見第594章 婚配第21章明月第184章出宮第549章 盤問第231章上門第322章及笄(上)第55章點撥第406章天算第122章佳人(一)第162章大婚
第488章 輕薄第395章錯覺第508章 陪飯第557章 西奔第92章相憐第636章 謠言第629章 公道第486章 市口第270章玩法第368章登基第447章實話第181章賠罪第129章浮屠(二)第43章落水第91章逃亡第145章教訓(二)第557章 西奔第557章 西奔第227章問名第156章夜話(一)第227章問名第426章烏龍第647章 復生第390章催婚第391章劫道第198章林中第421章條件第497章 報信第147章退親(二)第294章端午(下)第653章 三月第372章報酬第678章 長安第155章掰謊(二)第658章 傷心第244章歸來第623章 赴宴第537章 騙人第235章忙閒第89章同行第163章禮成第508章 陪飯第397章中州第269章九娘第267章落定第334章鄭家第177章問話第257章成全第578章 冬至第322章及笄(上)第161章擢升第674章 病逝第293章端午(上)第104章辭行第225章情願第162章大婚第247章疏漏第284章母子第294章端午(下)第383章魚腸第193章探望第382章相依第112章驚豔(一)第531章 擁立第216章謀劃第322章及笄(上)第642章 纏鬥第606章 衣冠第290章通風第675章 決定第52章閉宮第228章辭別第113章驚豔(二)第534章 檄文第416章避害第281章遇見第67章迷惑第384章打賭第320章不信第367章吉言第240章亥時第316章定親第680章 司空第487章 封隴第260章除夕(上)第148章報答(一)第376章深夜第13章九曲橋第281章遇見第594章 婚配第21章明月第184章出宮第549章 盤問第231章上門第322章及笄(上)第55章點撥第406章天算第122章佳人(一)第162章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