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決定

昭詡問謝云然:“雲娘想和我說什麼?”

鄭林說他想死,無論他怎麼拼命,他也還是死了;如果他娘子說想離開他,他再努力又有什麼用?

謝云然長伏於地,“以國事爲重”幾個字在舌尖,只是吐不出來。她知道長安那位的結果,陸五娘很乾脆地離開了。她不肯識大體,不肯以國事爲重,不肯給她夫君時間和機會。她帶走了一雙兒女。

她捨不得,她捨不得離開,她捨不得這個人。

當初鄭林死的時候她與他說“不要讓他白死”,過去未足一月,這句話便回到了她自己身上,無非是“不要讓我白受委屈”。

真是絕妙的諷刺。

她忽然想,她就承認吧,她根本就不是一個賢明的皇后,她沒有爲他廣納嬪妃,開枝散葉,也並不勤儉樸素,爲天下楷模。相夫教子,她勉強做到“相夫”,膝下只有玉郎,她就拿玉郎當兒子教,然而教得再好,玉郎也不可能繼承這個天下——就像蘭陵與晉陽,回洛陽之前她們做得不夠好嗎?但是進洛陽之後,還有她們什麼機會。長公主的尊榮,侷限在後宅裡的無所事事,怪不得晉陽要走。

自小,母親教她禮儀、進退、明理。她也讀過許多書。那些東西,在她十六歲那年顛覆過;之後廢墟上重建起來的那個人——她沒有那麼乖,她也沒有那麼善良,陸皇后進宮時候的意外,她是很樂見其成。

她漸漸樂於正視她自己,在她出閣之後。昭詡給了她足夠的空間。也許是他自幼失去母親的緣故,他對於一個合格的家族主婦缺乏想象力。她覺得好的,他就覺得好。然而世間好物,大多不堅牢。昭詡登基,那是個極大的機緣,也未嘗不是極大的桎梏。那之後,他們的一言一行,就都在天下人眼裡。

玉郎只是個公主,那就是她的原罪。

她如今賢明大度、以國事爲重了,九泉之下的幽皇后,瑤光寺裡周皇后都是她的榜樣……不不不,興許還不到他們,前頭還有個於皇后呢。身死名滅——她忍得,玉郎也要跟着她忍?要這個賢明大度做什麼。

謝云然最終長嘆了一口氣,沒有出聲。

昭詡走下來扶起她,他說:“我真怕雲娘會與我說,以國事爲重。”

“原是該這麼說的……”謝云然苦笑。

“那爲什麼不說?”

“我……”她轉頭看他,淚盈於睫,“我捨不得你,也捨不得玉郎……”

“那就不要舍!”

不捨。她也不想舍,但是——謝云然看着他的眉目,他眉目裡的疲倦,她再清楚不過。那就像鄭林不得不死一樣,就像南陽王不得不娶一樣,有些事情,是他們無能爲力。既然是無能爲力,她想,那就聽天由命吧。

她把手放在他手裡,她說:“昭郎做什麼決定,我都接受。”

他讓她下堂,或者讓她離開,或者——她都接受。這個念頭生出來,她心裡忽然就靜了,忽然就定了。那沒有什麼大不了,就好像當初……她覺得天塌下來,三娘與她說的那番話一般,這條路走絕了,她還可以換一條路走。

昭詡點頭道:“……好,那我就決定了。”

嘉敏看着封隴遞進來的東西,心裡暗暗叫苦:這都什麼事!

謠言不知道從哪裡發端,又什麼時候開始,到封隴察覺已經有一陣子了。也是這陣子事多,周琛被周城外放,尉燦不敢露臉,李十一郎又被鄭林的案子拖住,到周城出征,消息已經傳得人盡皆知了才被封隴報上來。

謠言說先帝無子,先胡太后做主過繼了外甥昭詢,孰料南平王世子不服,仗着羽林衛在手,勾結鄭林害了太后,誰知被僞帝進京亂了進程,連累父親慘死,只得遠遁中州另起爐竈……又說當今天子無子是當初報應。

這些話半真半假,極具迷惑性。畢竟天底下沒幾個人知道元明修在位的那兩年裡昭詡人在何處——便有猜測,也不能斷定。

嘉敏自然知道這是扯淡,卻不能免俗地想:這話要傳到昭詢耳朵裡,不知道會鬧出怎樣的誤會。前世昭詢出世不久她就出閣,對這個幼弟幾乎全無印象,就只記得她死的那年元宵,他夥同鄭笑薇的庶弟鬧了場叛亂。

這一世她倒是瞧着他出生,幼時也極是可愛,但是當初礙着王妃,並沒有多親近,又沒幾年就出了亂子。

要是嘉言在京裡就好了,嘉敏想。她沒把握太后沒這個心思。她要沒這個心思,當初她阿兄進宮規勸就不會被拿下,也就不會讓元明修輕易得手,她父親也不會遇害,她兄長也不至於落到濟北王手裡。

嘉敏問封隴:“封令使能查到源頭嗎?”

封隴道:“話已經傳得開了,要抓也不容易。”謠言這種東西,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容易破除,特別這種真假摻半,只能鎮之以靜。

以他的眼力自然看得出背後有人推波助瀾,要鐵腕拿人也不是不能,就是鬧得大了,沒事也像有事。手足相殘,原本就是百姓喜聞樂見的戲碼——一家子兄弟,爲一尺布、一斗米還能打起來,何況天子有天下,哪裡能不生出心思?

嘉敏又問:“李尚書知道嗎?”

封隴道:“尚未告知,不過尚書一向消息靈通——”

周城出征,留在京中統攝其事的就是李十一郎。嘉敏雖然因爲鄭林與李十一郎有隙,這會兒卻不得不請了他來。

李十一郎道:“臣也有所耳聞。”

嘉敏問:“那尚書郎可有什麼法子?”

李十一郎沉默了片刻,說道:“公主要不要先見見彭城王?”

嘉敏倒是想過先與昭詢通個氣,問題在於,昭詢當初確實是過繼了,且登過基,登基且不論,過繼是有宗令記錄在案,登基這件事也堵不住攸攸衆口——過去不過七八年,當時的人還沒死絕呢。

如果昭詢問她“那當初阿姐與大將軍進京,撥亂反正,不立我,卻立阿兄,是什麼道理?”她該怎樣回答?從禮法上,昭詡的帝位確實承自先帝。她該回答說“國賴長君”呢,還是回答“天下人不信任你的母親”?

這個話嘉言說得,她說不得。

李十一郎見她沉吟不語,又道:“或者,公主先進宮,問問陛下的意思?”

嘉敏揚眉道:“李尚書的意思是——”

“陛下無子,”李十一郎道,“如今柔然又逼得急……國儲不定,人心難安。”

嘉敏心裡動了一下:“李尚書但請直言。”

李十一郎笑道:“公主還要我怎樣直言——天子家事,公主可言,我不可言。”

嘉敏:……

嘉敏去見昭詡的時候,起了很大的風。風吹得車上簾幔鼓鼓得像風帆。不知道爲什麼,嘉敏忽然想起先帝還在的時候,有天她和嘉言進宮,看見路上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嘉言說,興許他們比帝王還快活。

那怎麼可能,時至今日,嘉敏仍然這麼覺得。即便是在平民百姓家,未能生子的婦人也同樣承受沉重的壓力。

她心裡有些亂。她聽明白了李十一郎的意思,這未嘗不是一個解決的方案——如果她兄長願意的話。

“皇太弟?”昭詡愕然,然後笑了。

“阿兄不願意?”

那倒也不算太意外。天底下的人都如此,手足要緊,兒女更是要緊。昭詡如今是沒有孩子,誰知道什麼時候會有呢。譬如嘉敏自己,嘉言固然重要,但是要把嘉言看的比冬生重要——她自認爲做不到。

嘉敏把外頭的流言細細與昭詡說了。昭詡有自己的耳目,但是這等話,等閒也傳不到他耳朵裡來——疏不間親,昭詡聽得進去還好,要聽不進去,安一個“挑撥骨肉”的罪名下來,哪個吃得消?

也就只有嘉敏這個身份能一五一十說了。

“不好。”昭詡仍搖頭。

“阿兄——”嘉敏還要與他解釋立昭詢爲儲的好處,譬如他與謝云然之間的子嗣壓力立刻就沒有了,百官也好,天下也好,其實並不在乎帝后有沒有子嗣,他們只在乎天下有沒有繼承人。昭詢有了儲君的身份,自然能得到柔然可汗的青睞。

“讓三郎直接登基好了。”昭詡打斷她。

嘉敏唬得臉色都變了:“阿兄——阿兄是在問罪於我嗎?”

“傻子,”昭詡摸她的頭道,“你是好意,我怎麼會問罪於你,我只是說,如果,三娘,如果我不做這個皇帝了,如何?”

“什、什麼?”

嘉敏呆呆地看着她的兄長,她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她疑心他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不做皇帝,天底下哪裡有不做皇帝的皇帝?

“與其做皇太弟,不如讓他做天子,柔然可汗滿意,天下也滿意,我退位爲太上皇,以阿冉、周郎爲顧命大臣……”昭詡侃侃說來,看見他妹子眼睛還在發直,一時失笑,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三娘、三娘醒醒!”

“不可以!”嘉敏大聲道,“阿兄,萬萬使不得!”

第154章掰謊(一)第130章阿難(一)第163章禮成第175章皇后第509章 善後第575章 出閣第119章桃林(二)第317章論戰第209章喝酒第219章申辯第246章點燈第275章說服第582章 落地第576章 欺君第147章退親(二)第90章我詐第523章 斗篷第393章憂心第618章 有跡第76章召見第185章救命第625章 疑心第166章惡諡第466章 斟酌第68章周城第111章尾聲第278章醉酒第126章永寧(一)第381章十九第441章休想第645章 夢耶第392章說客第521章 浮萍第332章亂拳第437章接應第527章 無害第218章選媳第271章傳花第679章 戴罪第473章 軍紀第290章通風第92章相憐第545章 兄妹第316章定親第602章 名單第549章 盤問第424章相對第515章 回來第584章 懇求第276章亂夜第578章 冬至第646章 後事第447章實話第574章 婚書第627章 爲難第182章兄妹第357章母子第449章 傳話第145章教訓(二)第184章出宮第448章 夜長第521章 浮萍第334章鄭家第504章 殺氣第626章 蓬萊第545章 兄妹第181章賠罪第411章圍府第526章 銅雀第485章 金鼓第637章 與宴第1章重生第135章辯經(二)第184章出宮第139章春宴(二)第179章爲奴第97章贈禮第603章 壽宴第332章亂拳第456章 偷窺第183章同榻第359章弒君第292章兄妹【下】第414章佩服第168章宮宴第549章 盤問第475章 週四第123章佳人(二)第20章進宮第329章滅頂第326章留人第150章路遇(一)第426章烏龍第217章教子第172章和解第476章 洛陽第73章賜婚第624章 嫁妹第123章佳人(二)第347章神棍
第154章掰謊(一)第130章阿難(一)第163章禮成第175章皇后第509章 善後第575章 出閣第119章桃林(二)第317章論戰第209章喝酒第219章申辯第246章點燈第275章說服第582章 落地第576章 欺君第147章退親(二)第90章我詐第523章 斗篷第393章憂心第618章 有跡第76章召見第185章救命第625章 疑心第166章惡諡第466章 斟酌第68章周城第111章尾聲第278章醉酒第126章永寧(一)第381章十九第441章休想第645章 夢耶第392章說客第521章 浮萍第332章亂拳第437章接應第527章 無害第218章選媳第271章傳花第679章 戴罪第473章 軍紀第290章通風第92章相憐第545章 兄妹第316章定親第602章 名單第549章 盤問第424章相對第515章 回來第584章 懇求第276章亂夜第578章 冬至第646章 後事第447章實話第574章 婚書第627章 爲難第182章兄妹第357章母子第449章 傳話第145章教訓(二)第184章出宮第448章 夜長第521章 浮萍第334章鄭家第504章 殺氣第626章 蓬萊第545章 兄妹第181章賠罪第411章圍府第526章 銅雀第485章 金鼓第637章 與宴第1章重生第135章辯經(二)第184章出宮第139章春宴(二)第179章爲奴第97章贈禮第603章 壽宴第332章亂拳第456章 偷窺第183章同榻第359章弒君第292章兄妹【下】第414章佩服第168章宮宴第549章 盤問第475章 週四第123章佳人(二)第20章進宮第329章滅頂第326章留人第150章路遇(一)第426章烏龍第217章教子第172章和解第476章 洛陽第73章賜婚第624章 嫁妹第123章佳人(二)第347章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