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章 滿載歸來

護城河上發生的刺殺,隨着韋尚任的介入,全歸於柴家的暗衛。

世家都知道,因爲此事,柴景命懸一線。隨後更是大肆清洗柴家的暗衛,柴太尉已去多年,到如今竟然還有人執行柴太尉的命令,這無疑是給柴景敲起了一記警鐘。

尤其他與楚昭的關係,與楚操的關係,柴景從來沒有跟任何一個人提起過,柴家的暗衛裡竟然有知道的,只要一想到這裡,柴景更是如坐鍼氈。

“柴景啊柴景,你有沒有想過,雖然柴太尉是你的祖父,但他已經死了那麼多,竟然還能讓暗衛爲他效忠至死,你呢?活着的時候你逃不過他的手掌心,如今死了也是一樣,你要過的是這樣的日子?”楚昭單獨召見了柴景,細細地問了柴景是如何處置忠於柴太尉的暗衛,末了說了一句。

雖然柴景默默不語,楚昭也並不是要從他的口中得到答案,“這件事,你處理得很好,此事,就此掀過。”

所謂掀過便是從此不會再提,這件事在楚昭這裡劃上了句話,但於柴家而言,只是開始。

韋尚任重回朝廷,楚昭說動了姜參,楚宸如願地轉入武堂。

如今楚宸的身份已經曝露,楚昭讓她光明正大地用她原本的名字。

周宸與楚宸的差別,該讓楚宸親自經歷一番。

同樣是父母雙亡的孤女,不知名的世家孤女和當今天子的侄女,其中的差距大得叫人只能仰望。

趙搖是個聰明的人,以前沒有機會學習,她不懂得書中的知識,家中有楚昭給的嬤嬤指導,大明宮裡有大儒教導,還有楚宸給她開小竈,叫趙搖一躍從目不識丁的小娘子,愣是考進了太學,甚至拿到了黃階的前三名,這一次,更是隨着楚宸考天班,成績也是不錯。

楚宸的伴讀裡,趙搖是最讓人輕視的,不僅因爲她出生商賈之家,更因她目不識丁,這叫一羣自小熟讀詩書的人們,免不得對她帶上幾分異樣的目光,更有甚者如楚薈,直接表明了對於趙搖的不屑。

然而,他們不喜,楚宸卻極喜於趙搖,或許是因爲趙搖是伴讀裡唯一的女孩,楚宸大部份的時候都會帶着趙搖,對趙搖從頭到尾都影響巨大。

“殿下去了武堂,那我是不是也要跟殿下一起去。”瘦了許多,個子也長高的趙搖,依然喜歡紅衣,總算看起來不那麼不忍直視。

“我們都考進了天班,往後你們都會在天班上課,我去武堂不是學習。所以,你們不用跟我去。”直問楚宸的是趙搖,另外四個伴讀也在旁邊聽着,楚宸乾脆地告訴他們。

趙搖點了點頭道:“殿下以前去過武堂,你覺得武堂怎麼樣?”

楚宸勾起一抹笑容道:“有別於太學的活潑。”

顯然對武堂很有好感,趙搖道:“文武並重,是陛下之意,殿下不可不知武事,因大昭無軍而不立。”

“你這幾年很是勤奮。”從一個胸無點墨的人長成了一個出口成章的人,其中但凡懶怠半點都不成。

“是殿下教得好。”趙搖不留餘力地拍着楚宸的馬屁,楚宸搖了搖頭道:“我教得再好,若不是你自己勤奮,你又怎麼會有今日。”

“那殿下知道嗎?我祖父快要回來了。”嚴肅的話題隨着趙搖轉換而變得輕鬆了,楚宸自然是知道趙括的,更清楚趙括幹什麼去了。

楚宸道:“是什麼時候要回來?”

“三天後。”趙搖趕緊的把確定的時間說出來,楚宸想到了楚昭,趙括是奉了楚昭的命令帶着一支墨軍離開大昭的,一眨眼兩年過去了,也不知道趙括有沒有做到楚昭吩咐他做的事。

趙搖將祖父的消息告訴楚宸,那頭楚昭也同樣收到了趙括的信,看到了確定的回朝時間,再有信中提到的收穫頗豐,楚昭笑了,“看樣子我是要發財了。”

楚昭之生財有道,天下誰敢不認。早先在冀州時的鹽利,後來是琉璃,自鹽充官營,足以支撐起整個大昭國庫之利,可想而知楚昭之富。

阿醒是不知趙括去了兩年會給楚昭帶回什麼,聽到楚昭說要發財,立刻就笑了,“陛下還差銀子不成?”

“朕雖然不差銀子,但是賺了來的銀子,還不夠朕花。”楚昭私庫的銀子,幾乎都充爲國用,太學武堂還有剛辦的女學,哪樣的支出不是靠着楚昭撐着。

當初建大昭時,楚昭說過三年不收稅,但是大昭人口還沒恢復過來,楚昭就算要收,也收的是零星半點,若沒有鹽利,連朝廷的官員都要養不起。

打農民百姓的主意收稅不成的,楚昭早就想到了商賈,國無商而不富,大昭朝裡,除了一毛不拔的世家,最富的就是商賈。

打劫商賈是不成的,何不借商之利,以富天下。

想就做,楚昭向來如此,一騰出手來,瞧楚昭不就讓趙括帶上一支墨軍,去開拓商道了。

此道若成,楚昭賺的不僅僅是大昭商賈們的銀子,更是整個世界的銀子。

“陛下拿着私產當國庫用,再多的銀子也嫌少。”阿醒吐槽着,楚昭道:“沒辦法,誰叫大昭國庫沒銀子。”

巧婦難爲無米之飲,孟於也知道楚昭已經把家底都用到國庫來了,這不從來不敢跟楚昭吭過一聲國庫沒銀子嘛。

“不過,趙括一回來,國庫也能進好大一筆。”私庫有進,國庫有進,趙括的荷包也收穫豐盛,此謂一舉三得。

這樣的好事叫楚昭的心情一直很好,下頭的人就顯得有些詫異了,有什麼他們不知道的事,叫楚昭如此的高興?

有人打探了出來,然而多是不以爲然,但是,當趙括帶領着墨軍押着幾十輛大軍走進長安城時,百姓紛紛圍觀。

許多他們見都沒見過的東西就那麼擺在他們面前,栩栩如生的白玉象,閃爍着五彩光芒的琉璃珠等等等等。

楚昭得知趙括把好東西都擺了出來讓人見到後,笑得誇讚道:“趙括其人,商之奇才也。”

有楚昭的墨軍鎮守,沒有人膽敢搶他的東西,既然如此,廣而告之,讓天下的人都知道,他趙括帶回了不少大昭沒有的東西,想要的,就等着他出價。

所以,明顯瘦了一圈,黑了不少的趙括跪在楚昭面前時,楚昭道:“此一行頗是辛苦,叫你都瘦了。”

趙括道:“瘦了好,瘦了好。”

沒出口的話是,用這點肉換了那麼多的銀子,再多點他也願意。

他不說,楚昭就不知道了,“用你這一身肉換幾大箱都裝不下的銀子,多划算。”

要不說趙括喜歡跟楚昭做生意呢,聰明,通透。

“陛下聖明,陛下聖明。”趙括趕緊的拍着楚昭的馬屁,楚昭道:“來跟朕說說,這一趟的收穫如何?”

一說到正事,趙括更高興了,趕緊的把隨身帶着的賬本給楚昭送了上去,“陛下,大昭之外,有許許多多的國家,各國均有他們的特產,臣取了他們國家有,而大昭沒有的東西帶了回來,不如,臣讓人把東西搬進來讓陛下過過目。”

楚昭翻看着賬本,“看就不必了,你與朕說說,這一趟,能掙多少?”

問到利潤,趙括高興得都要按捺不住,衝着楚昭比劃了一個手勢,楚昭揚了揚眉,顯然並不是特別的滿意。

“比朕預算的要少。”楚昭實在地告訴趙括,趙括忙道:“陛下是不是誤會了,臣說的是這個數。”

已爲皇商,趙括也有資格在楚昭的面前稱臣了,趕緊跟楚昭報了一個數,楚昭聽着眼角抽抽,“你果然是生財有道。”

“陛下不知,大昭的東西在別國看來,亦是奇貨可居。”趙括趕緊的誇大昭啊,正是因爲東西好,所以他就趁機擡價,以價高者得,然而再用最便宜的價錢,買了他國最便宜而大昭沒有的東西。

如此之中的差價,每每讓趙括算來都暗自高興,偏偏他還不能跟人說。現在好了,裡面的利潤終於是可以跟人說了,想必楚昭聽說了也一定會高興。

“你很好!”楚昭由衷地誇讚趙括,一個生財有道的人,就是擅於把握商機,看中了商機就直接下手。

“你弄回來的東西,就按之前說好的處置,除了納稅之外,所得你八朕二。”楚昭不貪,她沒有費力就得了那麼多銀子,對她而言已經是極好的。

趙括連忙擺手道:“不成,不成,陛下拿得太少了。”

“行了,你在各國的花費是自己出,一路上打點墨軍也不少,朕不費心也不費力地拿了你兩成,不少了。”楚昭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數目一算就知,她要這兩成只是拿了她該得的。

她這不貪,趙括就顯得有些彆扭了,“臣聽說陛下將臣家的擺擺教得是極好,陛下爲臣一家子費心,臣給陛下再多些都是心甘情願。”

倒是說的實在話,楚昭微微一笑道:“朕做的也不全是爲你。你爲朕盡心盡意辦事,朕不會虧待了你,自然也是爲了大昭。如今朕與你君臣得宜,你願意給朕多些,但是,這將會是定製,所以,就按朕說的辦。”

聽到定製這兩個字,趙括哪裡還敢遲疑,楚昭是開國之君,她所立之制,除非大昭亡,否則後世子孫,豈敢有違。

“多謝陛下。”趙括拜謝,從楚昭的話中也明白了楚昭想的不僅僅是一時之利,而是萬世千秋。

“趁着你這一回露了臉,趁熱打鐵將東西都處理出去。”楚昭吩咐趙括,趙括得了大便宜,立刻連連應下。

“你辦事,朕放心,退下吧。”該問的已經問了,要知道的也都知道了,楚昭讓趙括退下。

趙括想了想道:“陛下,不知何時臣再走一趟?”

乍聽這話楚昭一頓,隨之明白了趙括之意,“纔剛回來就急着出去?朕倒是不介意,不過,你一去兩年,也該抽些時間與家人相處。”

如此體貼的皇帝,趙括心裡高興,高興了免不得笑意更深了,“陛下,臣老了,怕是也只能再跑個三兩次,等臣將來走不動了,多的是時間陪伴家人。”

不趁着還沒有人意識到商道的好處多佔點便宜,等將來的人都回過味了,再想像現在這樣吃那麼多就難了。

楚昭很快明白了趙括何以心急,“把東西賣了出去,該備的東西都備好,你想去就去。”

“謝陛下,不瞞陛下,臣早在準備回來長安之前,已經讓臣手下的掌櫃把臣要的東西都準備好了。”趙括說了一句,並不想讓在楚昭的面前落下一個心急而無準備的印象。

楚昭指着趙括道:“果然是老謀深算。朕就讓你多佔幾回便宜。”

言外之意,趙括也聽懂了,趕緊的拜謝楚昭,“謝陛下!”

“天道酬勤,朕當不得你這一謝。”趙括想搶佔先機,多掙點銀子,在她面前攢足了好感,楚昭呢,也覺得開通這樣一條商道,想讓天下的商賈都相信這一條商道,並不是一時能辦成的事。

比起未知之事,楚昭更願意讓趙括拿出事實來讓天下的人看清楚。

她這個大昭的皇帝提議的這條商道,並不是擺設,此路,通往各國,必須成爲一條繁榮昌盛的貿易之路。

趙括心滿意足地退下,臉上的笑意一直沒減。

果然碰上一個好皇帝不容易,趙括覺得,當初他在冀州搭上楚昭是他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一件事。

因爲有着前期的好基礎,如今楚昭將各國的貿易叫他獨佔,這樣的獨食必不能長長久久,然而在可以的情況下,楚昭允許他獨佔,趙括也不是個蠢人,有什麼不明白楚昭的寬容。

“老爺,怎麼樣?”踏出宮門,跟了他多年的老僕迎上來忙問,趙括高興地道:“還能怎麼樣,都好,以後也會都好!”

老僕一聽高興了,“那可好,夫人已經派人來問了幾回。”

“那趕緊回家去,我也急着問幾個兔崽子有沒有把我交代的事辦好。”趙括同樣心急回去。

他在楚昭的面前撂了話說已經安排了人準備東西,他也不確定交代下去的事,下面的人有沒有辦好。

“哎,老爺你坐好了,咱們這就回家去。”老僕扶着趙括上馬車,衝着趙括高興地說。

趙括坐在馬車上,同樣難掩高興,“大昭,真是好啊!”

108章 璐王逼宮232章 公平競爭137章 閒事逗侄175章 殘酷真相240章 天高海闊065章 郡守慘死217章 水落石出144章 親征徐禹090章 步步經營016章 孃舅鍾鬱184章 再選皇商034章 不良於行163章 女科打算140章 太尉身死040章 楚章瘋了129章 京城求救251章 楚宸殺人242章 戰事不停077章 開棺驗屍024章 長嫂嫁到051章 所謂見鬼217章 水落石出157章 太后相邀032章 誰更聰明025章 賤招層出055章 周氏生辰150章 準備遷都165章 帝后大婚123章 冀州血夜057章 皇帝召見036章 楚章轉變179章 冀州來人164章 諸相爭議055章 周氏生辰054章 鍾氏訓女073章 楚茂上門188章 要選伴讀092章 垂釣老者233章 滿載歸來264章 一屋不掃144章 親征徐禹265章 柴景堵人160章 柴景選擇007章 神童其名224章 貪得無厭218章 都是巧合052章 配合無間153章 論功行賞089章 開闢鹽田217章 水落石出060章 楚敏落水145章 一統天下179章 冀州來人229章 爲君不喜166章 胡攪蠻纏041章 陳年舊事098章 追殺海盜085章 柴景相救242章 戰事不停186章 昭華之律083章 廝殺一場252章 敬酒之人043章 好好玩玩006章相府宴請029章 欲謀衛氏200章 一查到底052章 配合無間155章 楚昭選後212章 柴家之人046章 命硬克父257章 有朋遠來091章 楚衛和離221章 閒來騎馬072章 莫氏自盡164章 諸相爭議002章生得如何234章 拍賣競價071章 楚章死了060章 楚敏落水151章 家常一二103章 徐狗子起148章 討要嫁妝100章 媚娘其人177章 激勵上進145章 一統天下005章 力爭食飯125章 楚茂生懼125章 楚茂生懼274章 母子爭執063章 賺大發了139章 人心異動085章 柴景相救022章 自討苦吃070章 朝中爭執106章 自行募兵250章 戰事再起178章 你我決擇150章 準備遷都148章 討要嫁妝
108章 璐王逼宮232章 公平競爭137章 閒事逗侄175章 殘酷真相240章 天高海闊065章 郡守慘死217章 水落石出144章 親征徐禹090章 步步經營016章 孃舅鍾鬱184章 再選皇商034章 不良於行163章 女科打算140章 太尉身死040章 楚章瘋了129章 京城求救251章 楚宸殺人242章 戰事不停077章 開棺驗屍024章 長嫂嫁到051章 所謂見鬼217章 水落石出157章 太后相邀032章 誰更聰明025章 賤招層出055章 周氏生辰150章 準備遷都165章 帝后大婚123章 冀州血夜057章 皇帝召見036章 楚章轉變179章 冀州來人164章 諸相爭議055章 周氏生辰054章 鍾氏訓女073章 楚茂上門188章 要選伴讀092章 垂釣老者233章 滿載歸來264章 一屋不掃144章 親征徐禹265章 柴景堵人160章 柴景選擇007章 神童其名224章 貪得無厭218章 都是巧合052章 配合無間153章 論功行賞089章 開闢鹽田217章 水落石出060章 楚敏落水145章 一統天下179章 冀州來人229章 爲君不喜166章 胡攪蠻纏041章 陳年舊事098章 追殺海盜085章 柴景相救242章 戰事不停186章 昭華之律083章 廝殺一場252章 敬酒之人043章 好好玩玩006章相府宴請029章 欲謀衛氏200章 一查到底052章 配合無間155章 楚昭選後212章 柴家之人046章 命硬克父257章 有朋遠來091章 楚衛和離221章 閒來騎馬072章 莫氏自盡164章 諸相爭議002章生得如何234章 拍賣競價071章 楚章死了060章 楚敏落水151章 家常一二103章 徐狗子起148章 討要嫁妝100章 媚娘其人177章 激勵上進145章 一統天下005章 力爭食飯125章 楚茂生懼125章 楚茂生懼274章 母子爭執063章 賺大發了139章 人心異動085章 柴景相救022章 自討苦吃070章 朝中爭執106章 自行募兵250章 戰事再起178章 你我決擇150章 準備遷都148章 討要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