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就要禍害

趙佑熙的懷疑是有根據的,此次發兵,對樑瑾瑜而言,確屬無奈之舉。

國內形勢暫且不談,軍需物質的準備上也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如果不能速戰速決,無論陳和靖,都處境堪憂。

趙氏父子猜得沒錯,靖國的新政在推廣過程中遇到了難以想象的阻礙,進展緩慢,收效甚微。加上秋季持續乾旱,百姓收成銳減,越發加重了對新政的牴觸情緒。

新政的舉措不是不好,如果有充裕的時間,先做大量的宣傳,再徐徐推行,長期堅持下去,一定能富國強兵。樑瑾瑜自認並非不學無術之徒,不是真經不會盲信。

可是他估錯了一點,新政的推行,不是當權者有多大的決心,就有多容易見成效的。它需要時間醞釀,要讓百姓相信,新政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而他們向來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也就是說,要先在小範圍內試驗,讓百姓看到效果,他們纔會接受,纔會支持,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樑瑾瑜所缺乏的,恰恰就是時間

即使他願意等,別人也不會給他機會。他的線報網早就向他通報,趙國最遲明年春天就會發兵,以他們的戰略準備,即使不與靖聯手,要滅掉樑國也不是難事。樑孝帝的最後一搏,不過是迴光返照,不信的話,他儘可以再像上次那樣向滿朝文武募捐試試,看還有沒有人像上次那樣慷慨解囊。據樑瑾瑜所知,上京城內的豪富之家,好多已經把財產轉移到了鄉下。

等趙國攻下了上京,接下來要做什麼呢?自然是四處征討,一統江山,他的靖國,也難逃其厄。

就在樑瑾瑜着急上火,新政騎虎難下、進退維谷之際,陳致遠派人前來示好,希望能跟靖國結盟,一起攻打樑國,搶在趙之前攻下上京。

至於由誰佔領上京,陳致遠表現得很大方,他提出的分贓方案是:由靖佔領上京,他願意把自己所攻下的,現在樑國版圖內的一切土地,都讓給靖,他只要西北以及西部漠野之地。

如此一來,之江以北的整個中原地區全都歸了靖,陳則佔據西部和西北,當然這裡面也包含了一部分現在屬於靖國的土地。

這個方案對樑瑾瑜的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中原地區多肥沃啊,那麼廣大的一塊土地,比原靖國的版圖大得多。至於西北和西部,都是窮山惡水,除了他讓出的一部分原靖國土地之外,就沒一塊好地方。

能成爲中原之主,手裡掌握的人力物力肯定比現在偏安一隅要多得多,那時再和趙對壘,肯定比現在有把握。如果讓趙先佔領了上京,再加上整個南方的土地,趙等於成了天下之主,他再想扳倒趙,幾乎沒可能了。

說得難聽點,就算他佔領上京後又被趙氏父子趕出去,最起碼,他曾在上京的金鑾寶殿上接受過羣臣的朝拜,在他看來,那才叫真正做過皇帝。

考慮清楚後,樑瑾瑜接受了陳致遠的提案,兩個人一致決定,就在今年冬天發兵。

趙軍不耐寒,而趙的劣勢正是陳的優勢。陳致遠的軍隊長期駐守西北,西北比上京還要冷,他們根本不存在適應問題。靖軍也在之江以北,在這方面同樣比趙軍強。

樑瑾瑜心裡明白,陳致遠之所以急着出兵,是因爲他只有這個時間段,可以不用抵禦來自北方異族的侵襲。從西域到西北的通道,冬天有幾個月的冰封期,那時異族的鐵蹄過不來,他纔可以放心大膽地把兵馬調走。

幾個月後,通向西域各國的道路重新開放,犬戎和羯胡很可能捲土重來,陳致遠不可能在幾個戰線上同時作戰。而西部關隘是不能放棄的,放棄了,整個西北都會淪陷,所以,如果面臨選擇的話,陳致遠只能放棄攻打樑國,匆忙撤軍離開,丟下靖軍獨立作戰。

有這麼多的限制,這麼大的危險,樑瑾瑜經過幾天幾夜的深思熟慮後,還是決定用兵,因爲他已經別無選擇。

向故主出兵需要理由。以前跟趙國聯手,趙國有非常站得腳的理由:他們是樑世釗嫡長子一系,皇帝本該是他家的,現任樑帝一系反屬於僭越。他們要取樑而代之,名正言順,天下人都沒話說。

如今沒了趙國當擋箭牌,樑瑾瑜索性捏造出一個理由,把樑孝帝說成是十惡不赦的逆倫之人,讓自己的出兵立場變得十分理直氣壯,連陳致遠都來信稱讚,說他:“文武雙全,真一代豪雄也。”

什麼豪雄,梟雄就梟雄嘛,他又不怕承認。要誰說他是英雄,樑瑾瑜反而會生氣,他是壞人好吧,玩弄了無數女人算不算壞人?弒父殺弟再殺庶母算不算壞人?受到了樑孝帝的知遇之恩又背叛他,算不算壞人?

而英雄都是好人,好人都是不得好死的,他只想禍害遺千年,最好把樑國、趙國、陳國統統禍害掉,再把那個小禍害擄過來,做他的壓寨夫人。

樑瑾瑜每於無人之際感嘆:他這個大禍害是禍害天下人的,那個小禍害卻是專門禍害他的要不然,爲何總是念念不忘?

他無數次告誡自己:你蠢不蠢啊,人家都跟別的男人生了兩個兒子了,地地道道的殘花敗柳哇,你還稀罕什麼?

可是,見鬼的,他誰都不稀罕,偏偏就稀罕那個殘花敗柳。這一點,連他身邊的女人都開始吃醋了。

話說,起兵之前的幾天,爲了犒賞即將到來的辛苦,平時頗爲清心寡慾的樑瑾瑜,開始頻繁地臨幸宮妃,其中,以何良妃得幸最多。可那個女人有一天竟然酸溜溜地問他:“陛下,您說臣妾長不長得像我那個表妹?”

樑瑾瑜故意裝糊塗:“你表妹那麼多,宮裡都有兩個,我知道你說的是誰呀。”

何家後來又送了兩個親戚的女兒進宮,他也笑納了。他知道何家補送女兒的目的,不過是想增加懷上龍子的機會。

真好笑,他都不知道自己將來的結局如何,怎麼會要兒子?他以前的情人偷偷給他生的兩個女兒,根本沒接進宮來。不過這回他是善意的,女兒跟着他,未必有好結果。不如在鄉下莊園平平安安地地長大,再陪送一筆豐厚的嫁妝嫁了,無論他將來如何,兩個女兒都不會受到影響。

聽了他的話,何良妃笑得古古怪怪,瞥着他說:“陛下明知道我說的是誰,何必……”

樑瑾瑜當即變臉,厲聲斥責:“正當臨戰之際,朕夙興夜寐,日理萬機,沒工夫跟你打啞謎,你如果不樂意服侍,朕也不會勉強。”說完拉動屋外的響鈴,讓人送何良妃回去。

何良妃哭哭啼啼地伏地請罪,他也沒有心軟,讓張順帶着幾個人把她拖走了。

他不否認,之所以寵幸何良妃比較多,確實因爲她有那麼一點點像她表妹。但宮裡還有幾個比她更像的女人,他對何良妃的寵幸,有她哥哥何紹文的因素在,更多的,卻是她和那人的血緣牽繫,這一點讓他覺得親切。

可是這一切放在心裡就好,一旦揭穿,只會讓他惱羞成怒。

樑瑾瑜沒想到,何紹文第二天來御書房時,竟然替妹妹求情,扯了一堆似是而非的理由。言辭之間,甚至帶着隱隱的規勸,要他別爲了一個夠不着的女人冷落自己的女人。

這下他徹底惱了,冷淡地說了幾句就把人打發下去。

靖國的新政,始作俑者就是何紹文。當時有一批老臣強烈反對,說靖立國未久,應該先扎穩根基,然後再圖革新。何紹文帶着一幫新晉才俊對老臣們口誅筆伐,說他們守舊迂腐,只想守成,不思進取。這些都罷了,真正讓樑瑾瑜下定決心的,是何紹文寫了一封密函給他,說老臣們之所以不肯推行新政,是因爲他們心念舊主,把舊主的一切都奉爲圭臬,不肯稍加改變。

幾句話勾起了樑瑾瑜的心病,讓他在激憤之餘,不僅立即下令推行新政,甚至刻意加快速度,就爲了儘早抹去那人留在這世上的痕跡——何紹文所說的“舊主”,是被他親手殺死的父王,他再怨恨父王對他不公,也不願面對這個事實。

現在回想起當時的一切,樑瑾瑜第一次對自己的寵臣產生了懷疑。新政結果如何姑且不論,他也不是那種出了事就把責任全部推給手下的爛人,可何紹文爲了推行新政對他所使用的方法,的確居心不良,可恨他當時沒有察覺。

他在樊都郊外殺死父王時,身邊並沒有旁人,何紹文應該不知道纔對,那何紹文的密函,僅僅基於他對父王的怨恨心理?

即使只是如此,這人也不能用了,抓住別人內心的陰暗面達到自己目的的人如何信得。

這年十月初,樑瑾瑜再次御駕親征,帶着大軍向北進發,留下的輔政大臣不再是何紹文,而換成了兩位老臣。

何良妃未能隨行,自那次被皇上從暖香閣攆走後,她就再沒有見過天顏。

—————————分隔線————————————

汗,今天只能2更了,大家見諒。

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6章 不如歸去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16章 狹路相逢第297章 俞家事了第297章 俞家事了第111章 匆匆離去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106章 身份確認第31章 祖孫嫌隙第276章 樑帝現狀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330章 攜手同歸第93章 寒夜深宵第313章 打開心結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10章 學堂派系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35章 端午籌謀第78章 計議離府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255章 扭轉危局第169章 再吃一癟第4章 書館偶遇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71章 私情敗露第103章 徹底回絕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51章 佈置暗衛第160章 目的何在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112章 良宵苦短第290章 兩手準備第84章 謊言成真第88章 河上一夜第173章 王爺到來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6章 不如歸去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318章 金蟬脫殼第318章 金蟬脫殼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174章 拒之營外第161章 疑似有孕第313章 打開心結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321章 難解糾葛第75章 乳孃之憂第一百九十二章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156章 請醫會診第131章 也曾咫尺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272章 帝后情孽番外二郡王殿下的皇帝保姆二第323章 亡國之後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115章 心慌意亂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193章 差點氣跑第3章 靜齋家塾第150章 玉人紅衣(一)第58章 山水迢迢第13章 安南舊話樑國官僚機構及行政區劃第54章 靜觀其變第22章 主僕合計第272章 帝后情孽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193章 差點氣跑第32章 夫妻閒話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118章 悲憤難抑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83章 險遭綁架第9章 正式入學第327章 哭笑不得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218章 缺了門牙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70章 君似烈焰第54章 靜觀其變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81章 故夫難離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178章 蘭姨多嘴第286章 主動出擊
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6章 不如歸去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16章 狹路相逢第297章 俞家事了第297章 俞家事了第111章 匆匆離去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106章 身份確認第31章 祖孫嫌隙第276章 樑帝現狀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330章 攜手同歸第93章 寒夜深宵第313章 打開心結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10章 學堂派系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35章 端午籌謀第78章 計議離府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255章 扭轉危局第169章 再吃一癟第4章 書館偶遇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71章 私情敗露第103章 徹底回絕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51章 佈置暗衛第160章 目的何在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112章 良宵苦短第290章 兩手準備第84章 謊言成真第88章 河上一夜第173章 王爺到來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6章 不如歸去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318章 金蟬脫殼第318章 金蟬脫殼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174章 拒之營外第161章 疑似有孕第313章 打開心結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321章 難解糾葛第75章 乳孃之憂第一百九十二章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156章 請醫會診第131章 也曾咫尺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272章 帝后情孽番外二郡王殿下的皇帝保姆二第323章 亡國之後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115章 心慌意亂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193章 差點氣跑第3章 靜齋家塾第150章 玉人紅衣(一)第58章 山水迢迢第13章 安南舊話樑國官僚機構及行政區劃第54章 靜觀其變第22章 主僕合計第272章 帝后情孽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193章 差點氣跑第32章 夫妻閒話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118章 悲憤難抑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83章 險遭綁架第9章 正式入學第327章 哭笑不得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218章 缺了門牙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70章 君似烈焰第54章 靜觀其變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81章 故夫難離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178章 蘭姨多嘴第286章 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