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變數難料

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趙延昌父子商量得好好的,等明年春天再出兵,讓那些不適應北方寒冷氣候的士兵先安安穩穩地在南方過一個年。

你想安穩,人家偏不讓你安穩。就在這年冬天,陳致遠和樑瑾瑜公開聯手,向天下發出討逆文,同時兵分兩路,向樑國發起進攻。

乍聽“討逆”二字,俞宛秋愕然,顛倒黑白也要有個譜吧。這兩位可都是昔日樑國重臣,他們自己是“逆”還差不多,“討逆”卻從何說起。

趙佑熙讓人找來一份討逆文給她看,俞宛秋頓時絕倒不得不歎服:樑瑾瑜真是個人才,武功非凡,連文筆都這麼了得。

因爲看過他的批註,熟悉他的文風,所以她有理由相信,這篇“討逆文”,多半就是樑瑾瑜自己的手筆。

此人據說當年混跡市井,以流氓無產者的形象矇騙世人,照理應該歸入黑金梟雄形象纔對,可瞧瞧這文章寫的,駢四驪六,文采華麗,十足學院風,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煞是感人。

剝開文辭藻飾,通篇其實就是講了一個意思:樑孝帝乃是世間最虛僞最不孝最惡毒的禽獸。他發現父皇想把皇位傳給壽王后,連夜從定州潛回京城,悍然弒父,然後聯合一幫近臣,讓他們做僞證,把罪名推到壽王頭上,將他滿門斬殺殆盡,自己矯詔登位。此等獸行,人神共棄,他樑瑾瑜願聯合各方有志之士,替天行道,把樑僞帝拉下馬,還枉死之人一個公道,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清明天下。

這件事給趙國朝廷帶來了巨大的震盪。

那時文武之爭方息,朝堂再次淪爲鴨塘,各種意見紛紛出籠,主戰派,觀望派,聯靖派,聯陳派,通聯派……爭吵不休。

趙延昌高駐在寶座上,沉靜如常的神色中看不出任何波瀾,只有侍立一側的張懷安,清楚地瞥見皇上擱在龍案下方的手已緊攥成拳。

同樣的動作,他只在皇上登基當日看到過,那是多年夙願終償的激動,此刻又是爲了什麼呢?陳靖攻樑,難道不是好事?以他的淺見,不是可以坐收漁利嗎?

在張懷安眼裡,皇上是個特別能忍的人,若非如此,也不會蟄伏二十年,讓世人都以爲他是個酒囊飯袋窩囊廢。稱帝后,也是脾氣最好的皇帝,允許朝臣自由發表意見,不管吵成怎樣,他都含笑聽着,鮮少有動怒的時候。

張懷安不會明白,趙延昌這是不安,是憤怒。趙國和靖國一直是盟友,父子倆商定明年春天出兵後,他也立刻發函給樑瑾瑜告知此事,希望到時候能並肩作戰。

樑瑾瑜的回信沒等來,倒等來了這樣一個消息,將他的原定計劃徹底打亂了。

也許是心裡焦躁的緣故,趙延昌覺得今日的朝會,特別讓人難以忍受。

跟張懷安的理解不同,趙延昌不是脾氣好,而是深諳御下之道。在他看來,朝臣們事先在家裡斟詞酌句寫好的奏摺,上面起碼有一半是廢話,還有一半也諸多矯飾,難見真言。惟有在朝堂上敞開喉嚨辯論,甚至爭吵時,纔會在不知不覺間說出心裡話,其人的脾性、人品、才學等,也會在吵鬧中暴露無疑。

所以他每次都等下面爭論得差不多了,再輕輕一聲咳嗽,朝堂立刻鴉雀無聲。他再寥寥數語歸納總結,句句切中要害,聽得臣子們頻頻點頭,個個心服口服。

所謂才智過人,不過是集思廣益而已。

雖然如此,對自己的遠見智慧,膽識謀略,趙延昌還是很有自信的,可在樑瑾瑜這件事上,他卻看走了眼。

與趙國結盟是樑瑾瑜先提出的,可以說,是他上趕着要與趙結盟,在整個過程中也表現得非常積極,非常誠懇,數度親率使臣來訪。後來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中,也配合良好,沒玩過什麼花樣。

至於西北的陳致遠,自去年三月建立陳國後,一直忙於應付外族侵襲,與西域的犬戎,北方草原的羯胡打了幾場仗,沒餘力與樑爲敵,與靖也素無往來,似乎脫離了中原之爭。一年多因循下來,竟讓他放鬆警惕,差點忘了境內還有一支這麼強大的軍隊。

那麼現在是怎樣?樑瑾瑜單方面毀約,想撇開趙國,和陳致遠一起吞下樑那塊肥肉?

越想越煩悶,趙延昌突然從御座上站起來,一言不發徑直往裡走,張懷安匆匆說了句:“退朝”,緊走幾步追了過去。

剛纔還爭得面紅耳赤的朝臣們慌了神,一起找何駱繪拿主意。何駱繪冷哼一聲道:“不是吵得很帶勁的嗎?一個個比皇上的嗓門都大,這會兒又問我做什麼,繼續吵吧,吵不出結果來不許吃飯,不許走人”說完袖子一甩,也走了。

等趙佑熙晚間從軍營趕回時,青天朗日閣的御案上堆滿了手摺,都是朝臣們各抒己見的“結果”。隨手翻開幾本,每一本的開頭,不是“罪臣某某”,就是“微臣有罪”或“臣愚妄無知,觸怒天顏”。

趙佑熙看向張懷安,張懷安附耳把上午金鑾殿上的情形簡略說了一遍,嘴角剛露出一點笑,擡頭瞅見皇上臉色不好,立刻眼觀鼻,鼻觀心,垂手退了出去。

趙佑熙便開口道:“父皇,這些奏摺您都看了嗎?其實參戰也好,觀望也好,只要處理得當,都可以帶來我們想要的結果。”

兒子的話給了趙延昌很大的安慰,能在這個時候,不驚不躁,鎮定自若,真不愧是他趙某人的兒子,趙國的皇太子。

皇帝心情好了,面部表情也鬆弛下來,和顏悅色地問:“那你更傾向於哪一種呢?”

“真要講願望,兒臣巴不得立刻揮師北上,羣雄逐鹿中原,多壯觀的場面,光想起來都覺得熱血沸騰。”趙佑熙眉眼飛揚,眼神裡盡是嚮往。

趙延昌聽出了兒子的意思:“你主張先按兵不動?”

趙佑熙點點頭:“現在外面情況不明,單憑一紙討逆文,不能說明什麼。更何況,我軍的確不適合冬日作戰,以前就差點在這上面吃大虧,那樣的教訓,不能不吸取。”

趙延昌緊追着問:“你懷疑消息有假?”

“不是”,趙佑熙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表述,消息是通過趙國的線報網傳回來的,連討逆文也是實有,可他就是覺得哪兒不對勁。樑瑾瑜如此謹慎的人,怎麼會不聲不響地突然出兵?靖國前陣子不是還在熱火朝天地推行新政嗎?

他把自己的疑惑講給趙延昌聽,趙延昌也深有同感:“新政不是那麼容易推廣的,沒幾年見不到成效,如果這麼快就告一段落,那隻能說明一點,就是新政推廣不下去了,只得中途放棄。”

趙佑熙沉吟着說:“新政失敗了,不趕緊收拾殘局,卻搶着發兵,您覺得這合理嗎?”

趙延昌笑道:“合不合理,樑瑾瑜聯合陳致遠發兵,這件事應該是真的。”

“真是真,可問題是,真到了什麼程度?會不會表面看起來真,實則是陷阱?”

如果換一個人,也許趙佑熙不會有那麼多疑慮,但樑瑾瑜其人奸猾異常,他的每一個舉動背後,都可能都另有深意,不得不防。

趙延昌的笑容更深了,他霸道莽撞的兒子,隨着年齡的增長,日益成熟穩健。他哪裡是察覺不到這些疑點,不過想引導兒子去分析、去判斷而已,這個江山終究是要交給他的,光會打仗還不行,還要會處理朝政,會應對任何突發事件。

此時外面早已黑透,張懷安在門口請示:“皇上,殿下在軍營裡辛苦了一天,這會兒肯定餓了,要不先傳膳,吃完了再談?”

“好的,傳吧,派個人去東宮說一聲,別叫太子妃等着。”說到這裡,趙延昌忍不住打趣兒子:“父皇知道你們小兩口恩愛得緊,每天一起用晚膳,今兒你且陪陪老父,回頭再給你媳婦兒賠個不是。”

趙佑熙哭笑不得,低下頭道:“父皇言重了,兒子和媳婦哪裡擔得起。”

話音剛落,外面傳來清脆的童聲:“堯兒給爺爺請安,給父王請安”

趙延昌眼裡立刻沒了兒子,抱住衝到懷裡的孫子,把趙佑熙晾在一邊,祖孫倆嘰嘰咕咕講起了體己話。

趙佑熙在一旁聽得忍俊不禁。因爲,他兩歲多的兒子,講話的時候儘量用成*人語;他四十多歲的父皇,講話盡是孩童腔。兩個人努力融入對方語言體系的結果,是兩個人都講得不倫不類,不過和他們的表情、動作搭配在一起,卻有一種難得的和諧。

堯兒忽然轉過頭說:“父皇,您是不是又要領兵打仗了?”

趙佑熙把兒子攬到自己膝上問:“堯兒從哪裡聽來的?”

堯兒想了一會兒,搖搖頭說:“不記得了。”

趙延昌命人把幾個乳母傳進來,蘭姨跪下道:“奴婢也聽到過這話,是下午陪小郡王在倚霞亭玩耍時,聽兩位過路的大人說的。一個穿二品官服,一個穿三品官服,至於大人們的名諱,奴婢並不清楚。”

父子倆互相看了一眼,他們都纔開始討論,朝臣中就有人下結論了,倒有意思得很。

pk票投票說明第95章 住進別苑第77章 不得清靜第50章 明珠求和第6章 不如歸去第287章 兩難選擇第72章 絕處逢生第136章 婚期在即第327章 哭笑不得第309章 因愛生怖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249章 各懷愧疚第190章 初次談判第92章 險惡居心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44章 錦盒成雙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292章 打開缺口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95章 住進別苑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74章 與汝同歸(二)第231章 坦白之後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46章 冰雪之城第54章 靜觀其變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99章 附加條件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305章 氣壞太子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255章 扭轉危局第95章 住進別苑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97章 歪打正着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22章 主僕合計第36章 出門遇匪(二)第44章 錦盒成雙第97章 歪打正着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243章 深夜馳援(二)第84章 謊言成真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68章 後園鬧賊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122章 曾氏布疑第305章 氣壞太子第94章 謊言穿幫第285章 所見略同第65章 世子回京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95章 住進別苑第105章 世子婚事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35章 端午籌謀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70章 鹹魚皇后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29章 蹊蹺文氏第218章 缺了門牙第157章 自力更生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206章 首戰得勝第158章 書齋私會第123章 一顧茅廬暗戀成傷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14章 當衆試探第309章 因愛生怖第267章 突來轉機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11章 莫名敵意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72章 絕處逢生第23章 舍豆求緣樑瑾瑜番外二第127章 深山秘營第317章 就要禍害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13章 安南舊話第17章 琴動春心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
pk票投票說明第95章 住進別苑第77章 不得清靜第50章 明珠求和第6章 不如歸去第287章 兩難選擇第72章 絕處逢生第136章 婚期在即第327章 哭笑不得第309章 因愛生怖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249章 各懷愧疚第190章 初次談判第92章 險惡居心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44章 錦盒成雙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292章 打開缺口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95章 住進別苑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74章 與汝同歸(二)第231章 坦白之後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46章 冰雪之城第54章 靜觀其變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99章 附加條件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305章 氣壞太子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255章 扭轉危局第95章 住進別苑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97章 歪打正着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22章 主僕合計第36章 出門遇匪(二)第44章 錦盒成雙第97章 歪打正着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243章 深夜馳援(二)第84章 謊言成真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68章 後園鬧賊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122章 曾氏布疑第305章 氣壞太子第94章 謊言穿幫第285章 所見略同第65章 世子回京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95章 住進別苑第105章 世子婚事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35章 端午籌謀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70章 鹹魚皇后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29章 蹊蹺文氏第218章 缺了門牙第157章 自力更生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206章 首戰得勝第158章 書齋私會第123章 一顧茅廬暗戀成傷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14章 當衆試探第309章 因愛生怖第267章 突來轉機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11章 莫名敵意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72章 絕處逢生第23章 舍豆求緣樑瑾瑜番外二第127章 深山秘營第317章 就要禍害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13章 安南舊話第17章 琴動春心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