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求得職銜

雖然只睡了一兩個時辰。第二天俞宛秋還是起得很早,帶着明顯的黑眼圈去慈懿宮給太后請安。太后在宮裡盤踞了幾十年,根深蒂固的,她是新人,又是孫輩,可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在門口遇到皇后,看見她的樣子,和顏悅色地勸道:“你也別太着急了,男人就該保家衛國,太子出征是遲早的事,還沒開打你就急成這樣,以後怎麼辦呢?別忘了你有個孩子要照顧。”

俞宛秋揉着發脹的太陽穴說:“正因爲剛開始,所以纔會這麼緊張吧,時間長了,可能就習慣了。”

“也是”,皇后拉起她的手,一起走進慈恩殿。

太后坐在高高的寶座上,先讓人給皇后看座,然後面無表情地問孫媳婦:“聽說你昨晚寅時尚未就寢,殷掌嚴好意相勸,你反而要治她的罪?她是太子乳孃。你眼裡不僅沒哀家,連太子也沒有了,我倒想問問,是誰給你撐腰,縱得你這樣的?”

俞宛秋心裡暗暗叫苦,以前在沈府時,雖然暗地裡各懷鬼胎,表面上還挺和氣的,老太君哪怕責問她,也是先親暱地叫她丫頭,再笑眯眯地說些綿裡藏針的話。像太后這般咄咄逼人,絲毫不講情面,她還是頭一遭遇到。

究其原因,多半是看太子不在宮裡,她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太后積壓了許久的怒火,終於要爆發了麼?

她斂衽回道:“沒人要治殷掌嚴的罪呀,太后可以傳齊當時在場的所有人對質,如果孫媳曾說過要治罪的話,是孫媳不敬太子乳孃;如果孫媳沒有,那就是有人故意挑撥離間,求太后爲孫媳做主。”

太后實在是看這個孫媳婦不順眼,一個庶女,不僅當上了太子妃,還悍妒異常,妄想獨霸太子,把她爲太子挑選的側妃全部拒之門外。她倒要看看。這後宮到底誰說了算。

正好今天清早殷氏哭哭啼啼地跑來告狀,她纔會一見面就發難,想要殺殺俞宛秋的威風。現在聽她這麼說,倒躊躇起來。

孫子昨夜剛剛出徵,她若爲個奴僕,讓太子妃跟奴婢對質,有仗勢欺人的嫌疑,她堂堂太后,豈能落人口實?再說殷氏哭訴的時候,她也沒問清楚,那些話到底是太子妃本人說的,還是底下狐假虎威的人說的。

正僵持着,皇上也來給太后請安了。

太后見到兒子,臉色緩和了許多,語帶關切地說:“你忙成那樣,就不必親自過來了,聽說昨兒又通宵議事?”

皇上道:“四更時本來要就寢的,宮裡鬧起了刺客,結果沒睡成。”

看兒媳婦也在,轉頭問:“聽說刺客是從東宮跑出來的,東宮可有損傷?”

俞宛秋蹲身回道:“多謝父皇關心。臣媳憂心太子之事,昨晚寅時尚在書房練字,看到院子裡一道黑影閃過,追出去時,他已經越牆逃走。從背影看,似乎是以前認識的一個人。”

“誰?”不只皇上,慈恩殿裡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

“事關機密,臣媳……”俞宛秋遲疑着不肯往下說,安南王府與靖王府結盟一事,屬於國家高度機密,豈可在大庭廣衆之中隨便說出來。

趙延昌會意,當即向太后告辭,對俞宛秋說:“你隨我來。”

太后本想借題發揮,好好把這個礙眼的孫媳婦訓斥一番,但皇帝有要事相詢,也不好強留,只得眼睜睜地看着她去了。

到了啓泰殿,皇帝的御書房青天朗日閣,讓王懷安守在門口,趙延昌纔再次開口問:“那人是誰?”

俞宛秋告訴他:“是秦決。”

趙延昌頗感詫異:“他到了南都,爲什麼不來見朕,反而要偷偷摸摸地夜探皇宮?”

“臣媳也覺得奇怪,兩國的盟約還是他親自出面談的,又不是不認識,怎麼真打起仗來,他卻藏頭露尾,當起‘刺客’來了。”

見趙延昌凝神靜思,俞宛秋猜測道:“也許他想先探探虛實,瞭解這邊的軍事實力。等到胸有成竹了,再來跟父皇做新一輪的談判。”

趙延昌輕輕點頭:“有道理。聽太子說,此人心思縝密,城府極深,從不打無準備之戰。”

“江對面的宜安城,主帥好像正是他父親靖王爺?”

“你消息很靈通嘛。”

俞宛秋一驚,小心翼翼地闡述理由:“因爲這邊的主帥是太子,臣媳擔心得很,所以多方打聽,對方主帥也沒有隱瞞形跡。”意思就是,這又不是什麼機密消息,很容易打探到的,您千萬不要懷疑太子府另有情報網。

趙延昌發現自己無心一問,竟讓兒媳這般惶恐,用安撫的語氣說:“你下去吧。太子不在,東宮的事,尤其是小郡王,你多費點心,不要讓太子有後顧之憂。”

俞宛秋知道機不可失,作爲兒媳,若不是遇到特殊情況,她哪有機會來公爹的御書房?不但沒走,反而雙膝跪下道:“臣媳有一事想求父皇。”

“你說。”

“兩軍既已開戰。軍需用品的數量必會大增。趙國若能一舉擊潰來犯之敵,也許不久就要揮師北上。臣媳記得劉都司說過,軍用棉袍尚有幾萬件的缺口,不知現在是否補齊?還有軍糧,軍用藥材等是否備足?臣媳想,與其在宮裡乾着急,不如出去做點實事。臣媳手裡有千畝良田,本來一直都用銀錢抵租,今年,臣媳打算收糧食進來充軍糧,臣媳還想多開幾家鋪子。多賺點錢以備軍用……所以,臣媳想求父皇發一道恩旨,准許臣媳自由出入宮廷。”

趙延昌急等着跟江對岸的靖王接上頭,心不在焉地答應道:“你要辦正事,儘管出宮,非常時期,一切以趙國的前途爲要,那些舊規矩不用管它。”

俞宛秋叩首道:“臣媳若能得到皇上的手諭,太后和皇后問起來纔好回話。她們按宮規辦事,原也是正理,臣媳若無憑據,怕到時候無以自辨。”這裡又沒外人,皇上的口諭只有她一個人聽到了,等太后爲難起她來,難道也像今天這樣,讓她把皇上叫過去對質?

趙延昌笑着說:“這個手諭怎麼寫呢?你倒把朕難住了。”

俞宛秋稍微琢磨一下,就發現確實有難度,又不能照實寫上:因爲需要兒媳婦籌措軍糧軍衣,所以特許她不守宮規,可以在外面拋頭露面。那未免貽笑大方。

給自己鼓了鼓氣,俞宛秋試探着問:“皇上可不可以索性封臣媳一個職銜,像上次御口親封的準軍需官?”

趙延昌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有了軍職,不僅現在出宮辦事方便,將來隨兒子上戰場也名正言順一些。於是開口喚王懷安進來,讓他準備一張空白任命書,連稟筆太監都沒叫,親自用硃筆填了個“宣慰使”。見王懷安站在一旁發呆,提醒道:“用印。”

王懷安才如夢初醒一般,趕緊拿出皇帝的御印,小心地蓋在上面。

太子妃走後,王懷安忍不住問:“皇上,這宣慰使是幾品啊。”

趙延昌告訴他:“無品,根本就沒這官銜。”

看王懷安怔楞,皇帝難得地解釋了兩句:“她是太子妃,給她任何實銜都不合適,所以朕臨時想了個虛銜。只要讓她以後能自由出入軍中即可。”

王懷安立刻捧馬腿:“陛下親封的,就是實銜。”

趙延昌不知道想到了什麼有趣之事,大笑道:“的確是實銜,她上戰場,可不就是去安慰那個火氣旺盛的太子?封她宣慰使倒也名副其實。”

笑聲剛歇,何洛繪遞牌求見,果然帶來了秦決的消息。秦決很謹慎,連從人都不入趙國宮門,而是找到了曾參與談判的何洛繪私宅。

趙延昌靠在龍椅上問:“他怎麼說?”

何洛繪回道:“秦決希望陛下能撥冗一見。”

“讓朕微服出宮,跟他秘密會晤?”

“是這個意思,不過微臣已經跟他說了,陛下近來事務繁忙,可能抽不開身,再說以天子之尊,於兩國交戰之際,也不宜輕易出宮。”

“無妨,朕倒想會會他。”趙延昌有種預感,這人日後會成爲趙國最強勁的對手,所以他想親自見識一下。唯有面對面,才能真正瞭解一個人,聽說總是隔着一層。

何洛繪沒出言諫止,只是說:“那讓周安國多佈置些人手”,周安國是御林軍統領。

趙延昌表現得很安適:“不用那麼緊張,盟約初訂,他不會對朕不利的。趙國若不在了,靖王府也岌岌可危。”一損俱損的依存關係,他不認爲秦決是那種自掘墳墓的蠢人。

“皇上英明。”

“他約定的地點在哪裡?”

“藏珠閣。”

“藏珠閣?原來他也是此道中人,哈哈。你回去準備一下,叫上陳學愚和謝又安,我們巳時出發,藏珠閣有幾道菜還不錯,午時正好做個東道。”

藏珠閣是南都有名的ji院,趙延昌曾是那兒的常客。

————————————分隔線——————————

感冒一時半會好不了,但不能總請假呀,所以今天還是爬起來碼字了,頭昏症狀似乎有所好轉,就是鼻子不通,都給我揪成紅鼻頭了。

我很想把昨天的欠更補上,估計很難辦到,先更了今天的再說吧。唉,全勤泡湯了,粉紅票也不敢喊。我也沒看,大概早就掉到10名以外了吧。

請大家一定要多注意身體,人一旦生病,什麼也顧不上了。

第241章 有敵來襲(二)第269章 重回南都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70章 君似烈焰第122章 曾氏布疑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324章 何事驚惶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177章 夜語默默第169章 再吃一癟樑國官僚機構及行政區劃第112章 雨夜歸人第321章 難解糾葛第105章 世子婚事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328章 處境堪憂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88章 河上一夜第79章 婚旨來由第285章 所見略同第117章 決不饒恕第206章 首戰得勝第241章 有敵來襲(二)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103章 徹底回絕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269章 重回南都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138章 婚禮前夕第94章 謊言穿幫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46章 師徒鬧翻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221章 誰是兇手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195章 東宮女官第105章 世子婚事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第118章 悲憤難抑第59章 姐妹之爭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207章 準備和談第47章 事不過三第17章 琴動春心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157章 自力更生第321章 難解糾葛第124章 意外相遇第47章 事不過三第54章 靜觀其變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210章 炎夏之日第136章 婚期在即pk票投票說明第329章 曇花一瞬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169章 再吃一癟第50章 明珠求和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33章 各出奇招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214章 故人到訪(二)第84章 謊言成真第51章 佈置暗衛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305章 氣壞太子暗戀成傷第60章 一波三折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3章 靜齋家塾第129章 天各一方第232章 如此良機樑國官僚機構及行政區劃第173章 王爺到來第76章 夜探佳人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295章 如此“國丈”
第241章 有敵來襲(二)第269章 重回南都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70章 君似烈焰第122章 曾氏布疑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324章 何事驚惶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177章 夜語默默第169章 再吃一癟樑國官僚機構及行政區劃第112章 雨夜歸人第321章 難解糾葛第105章 世子婚事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328章 處境堪憂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88章 河上一夜第79章 婚旨來由第285章 所見略同第117章 決不饒恕第206章 首戰得勝第241章 有敵來襲(二)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103章 徹底回絕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269章 重回南都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138章 婚禮前夕第94章 謊言穿幫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46章 師徒鬧翻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221章 誰是兇手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195章 東宮女官第105章 世子婚事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第118章 悲憤難抑第59章 姐妹之爭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207章 準備和談第47章 事不過三第17章 琴動春心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157章 自力更生第321章 難解糾葛第124章 意外相遇第47章 事不過三第54章 靜觀其變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210章 炎夏之日第136章 婚期在即pk票投票說明第329章 曇花一瞬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169章 再吃一癟第50章 明珠求和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33章 各出奇招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214章 故人到訪(二)第84章 謊言成真第51章 佈置暗衛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305章 氣壞太子暗戀成傷第60章 一波三折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3章 靜齋家塾第129章 天各一方第232章 如此良機樑國官僚機構及行政區劃第173章 王爺到來第76章 夜探佳人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295章 如此“國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