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百日宴會

樑孝帝的兒子沒辦成彌月典禮。趙國皇長孫的百日之慶倒是辦得熱熱鬧鬧的。當太子和太子妃一起把小堯兒抱到皇帝御座前“展覽”時,宴會的氣氛達到了最高‘潮’,“吾皇萬歲!太子殿下千歲!”山呼聲響徹雲霄。

俞宛秋聽得一頭冷汗,生怕他們喊出“衍慶郡王千歲”,一個才百日大的孩子,被人這樣喊可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他們的賀詞也夠讓人‘肉’麻的,送上來的賀禮雖不貴重,卻匠心獨具。因爲堯兒屬‘雞’,各種材料、各種形狀的“‘雞’”收到了不下十隻。趙延昌事先下過口諭,戰事方歇,國家多故,給皇長孫辦百日慶只是讓大家在一起樂呵樂呵,凡黃白之物和珍珠寶石之屬統統不收,所以大家都在“別緻”上下功夫,‘弄’得禮物擺在那兒,像民間工藝大展覽。

輪到牟翊送禮時,俞宛秋開口道:“牟先生,小堯兒不想要先生的禮品,只想跟先生學點本事,不知先生可肯收下這個小徒弟?”

趙延昌大笑着附和:“這個提議好極了!心齋,你不肯收太子爲徒。他終究不甘心,所以想把兒子塞給你,你就收下堯兒當關‘門’弟子吧。你至今未婚,看樣子也不打算娶妻生子了,是時候收個小徒弟,讓他以後孝順你。”

牟翊垂首抱拳道:“微臣不敢,衍慶郡王乃是皇上的嫡長孫,身份何等尊貴,微臣草莽之人,焉敢忝爲其師。”

俞宛秋知道牟翊心裡可能真的不願意,他連官銜都不受,只等趙國根基穩了之後就歸隱山林,若收堯兒爲徒,豈不多了一層羈絆?可越是這樣,她越想讓堯兒拜牟翊爲師,因爲只有這樣的人,纔不會侷限於身份,纔會把堯兒當成真正的學生,而不是少主老臣關係。

她還注意到,牟翊雖然淡薄名利,但爲人並不自命清高,耿介孤直,而是重情重義,隨和順世,要不然,他也不會自稱“微臣”,在正式場合。照樣恭恭敬敬地隨羣臣參拜。

名利皆不能動,便只有曉之以情。俞宛秋把堯兒給趙佑熙抱着,向他使了個眼‘色’,趙佑熙會意地把堯兒放到牟翊懷裡。那麼多雙眼睛盯着,牟翊不能不給太子面子,只得接下,趙佑熙伸手逗着堯兒說:“這是你師傅,叫一聲師傅聽聽。”

衆人大笑,堯兒似乎感受到了現場的歡樂氣氛,也跟着咧開沒牙的嘴。

牟翊當了大半輩子單身漢,哪裡抱過孩子?如今香香軟軟的小娃娃就依在他‘胸’前,還衝他‘露’出可愛之極的笑容,他自己的臉也不知不覺笑成了一朵盛開的菊‘花’。

何洛繪趁機打趣:“師徒倆初次見面,都‘挺’滿意嘛,兩個人都笑成那樣。”

堯兒越發手舞足蹈起來,手腕上的綠翡翠不知撞到了什麼,發出清脆的叮叮聲。牟翊從衣襟裡掏出一個又像鏡子又像八卦圖的東西,堯兒看見新奇玩意,一把抓住,牟翊低下頭,笑容溫軟柔和:“你喜歡這個?那就送給你吧。”

全場再次爆發出歡呼聲。很多人涌過來向牟翊道喜,恭賀他找到了關‘門’弟子。

俞宛秋悄悄問:“那是什麼?”

趙佑熙告訴她:“通天鏡。”

“做什麼用的?”

趙佑熙搖着頭說:“具體做什麼的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是牟軍師最重要的東西,隨時隨地都帶在身上的,想不到他竟給了堯兒。”

俞宛秋感概道:“人與人之間,講的是個緣字,也許牟軍師真的跟堯兒有緣吧。”

“嗯哼!”後面傳來一聲頗具警告意味的咳嗽,俞宛秋回過頭去,才見高臺上的太后臉‘色’不耐地看着自己,她連忙後退一步,和趙佑熙保持一定的距離,太后這才轉過臉去。

趙佑熙沒注意到這個小‘插’曲,因爲他在跟牟翊說話:“明兒我就讓人擺上香案,抱着堯兒給軍師行拜師禮。”

“不敢當。”

“拜師禮肯定要的,皇帝還有師傅,稱爲帝師呢,何況小堯兒不過是‘毛’孩子。”

“堯兒還小,大點再說吧。”

趙佑熙和俞宛秋相視而笑,牟翊肯這樣表態,等於答應正式收堯兒爲徒了。

瓊華宮宴罷,回去的車輦上,趙佑熙纔有機會問:“你怎麼突然想到讓堯兒拜牟翊爲師呢?”

“我也是一時動念,堯兒那麼小,平時根本沒往這方面想”,俞宛秋打量着夫君的臉‘色’問:“你會不會怪我事先沒跟你商量就自作主張?”

她是一時動念,想給堯兒找個師傅,但其中也參雜了別的因素。小堯兒成了牟翊的徒弟,牟翊等於成了東宮的人,師徒關係。是比君臣關係更緊密的紐帶。而她自己,也可以大大方方地跟夫君學列陣,相信牟翊不會有什麼意見,因爲他們之間的淵源又深了一層。

趙佑熙也想到了這一點,笑瞪着她說:“我就知道你還沒死心。”

俞宛秋抵在他‘胸’前撒嬌:“我每次看你累成那樣,自己卻老氣橫秋地坐在一邊數指頭,心裡老大不忍,人家心疼你嘛。”

趙佑熙的語氣又軟了幾分:“我也是啊,你一個嬌弱‘女’子,沒一點武功底子,真讓你上去敲鼓,沒敲一會兒就不行了,手臂會痠痛很多天。

“我沒武功底子,你可以教我嘛,上次在軍營,你還教過我兩回打坐運氣,現在兩國和談,暫時會有一段安靜日子,我們正好撿起來。”

趙佑熙卻說:“秦決很可能趁我們兩國和談的時候出兵。”

俞宛秋好不容易纔逮到機會和他重提此事,怎麼可能輕易放棄?順着話頭說:“時間這麼緊,我們更應該抓緊些,今晚不行,明晚開始好嗎?”

今天的午宴是皇上賜的。擺在瓊華宮,晚宴則會擺在東宮,算是太子夫‘婦’的答謝宴。男賓在前院,‘女’賓在後院。蘭姨說的找貴夫人們聯絡感情,就是這個機會。

車輦進東宮沒多久,外面就通報說:“太后駕到!皇后駕到!衆位娘娘駕到!衆位夫人駕到!”

俞宛秋趕緊帶着‘女’官迎出去,只見太后身穿暗紅刻絲團‘花’鳳袍,‘胸’前大朵的富貴牡丹圖案,頭上的八寶攢金鳳,在陽光下寶光流轉,皇后的明黃鳳袍和十二支鳳釵明明更華貴亮眼。由於縮頭縮腦之故,氣勢上硬是矮了太后一頭。

皇后當年能於衆多競爭對手中搶到世子妃寶座,也是個有膽量有心機的,可惜出嫁後夫婿不照拂,在太后的多年打壓下,變成了這種畏縮‘婦’人樣子,哪有半點皇后威儀?

明面上鬥不過太后,就暗地裡使手腕想讓把兒子抓到手,最終連兒子也失去了。太后和皇后的婆媳之戰,皇后可謂滿盤皆輸。

想到皇后的際遇,俞宛秋竦然心驚。自從她進宮後,太后就把矛頭對準了她,兒媳‘婦’調教好了,現在想全力調教孫媳‘婦’?

正這樣想着,坐在同心殿正廳主位上的太后已經冷哼起來:“明知道下午要宴客,怎麼不早點回來?‘弄’到現在什麼都沒準備。”

衆位夫人面上均有些訕訕的,雖然都知道太子妃不爲太后所喜,也沒料到會嫌棄到這種程度,大喜的日子,當着朝臣家眷的面就給太子妃難堪,這叫太子妃以後怎麼在宮裡立足?

俞宛秋淡淡地說:“皇長孫的百日宴,太后和皇上都在,孫媳焉敢提前離席。”

太后索‘性’呵斥起來:“那你也該先做好迎客的準備!”

俞宛秋嘆息一聲道:“若您指的是茶水點心和宴會的菜式,孫媳早準備好了,楊司賓,把茶點和酒水單子呈上來。”

楊司賓端着鋪有紅‘色’絲絨的托盤跪在地上,聶尚宮接過來,太后隨手翻看了幾下,臉‘色’更‘陰’沉了。

不知過了多久,總算聽見她開恩發話:“起來吧。”

楊司賓瞅着太后手裡的單子說:“您看哪裡有不合適的,或需要添減的,奴婢馬上去辦。”

太后隨手指了幾個小地方,做了一些可有可無的改動,就把單子還給了楊司賓。

等楊司賓走下青石階後,太后才恍然道:“怎麼是她負責呢,周掌食哪兒去了?”

邱掌正上前小聲告訴了幾句話,太后更不悅了:“有這事。爲什麼不早說。”

眼見衆位夫人坐立不安的,張賢妃站出來說:“今日是皇長孫的百日之喜,我們都是跟着沾光的,只要有吃有喝就行了,管它酒席是誰安排菜是誰做的呢,你們說是不是?”

“正是此理!”幾位上了年紀的夫人看俞宛秋的眼‘色’已經滿是同情。年齡相近的‘女’子或許會因爲嫉妒而無視她的處境,那些可以做她‘奶’‘奶’和媽**‘女’人,則比較公允。太子妃明明無過,卻被太后胡‘亂’訓斥,連帶她們也跟着沒意思,她們是來吃百日酒的,不是來陪着挨訓的。

孫子的大喜之日,做‘奶’‘奶’的跑上‘門’,無緣無故發一通脾氣,敢情是老糊塗了麼?雖然沒人敢這樣明說,可人人心裡都有了底,覺得太后其實已經日薄西山,別看架子搭得十足,內裡已經虛了。

東宮的答謝宴結束後,聶懷袖特意落在後面,趁着眼前沒人,拉着俞宛秋的手說:“太后她老人家只是在賭氣,她說什麼你都別放在心上。”

俞宛秋一向覺得聶懷袖爲人不錯,難得有個機會‘交’談,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問:“還是爲太子在外面娶我的事?”

聶懷袖沉‘吟’着說:“太子殿下揹着太后偷偷娶妻,固然傷了太后的心,太后更氣的,卻是您。”

俞宛秋大爲驚訝,難道還有什麼天大的誤會橫亙在她和太后之間,而她竟然不知?

她蹲身一福道:“求你告訴我到底是因爲什麼。”

聶懷袖便問:“去年六月底,太后派人請您去東嶽廟進香,您的家人說您去祁陽收租了,您其實是去追太子了,是不是?”

“天”,俞宛秋哭笑不得:“怎麼可能?太子的行蹤多隱秘,我就算想追,也無從追起啊。”

“您真的是去收租子?”

“真的!在那之前,我和太子早就失去了音訊,在甘棠鎮上偶遇時,我也嚇了一跳。”

“那麼巧啊。”

“也許你不信,但真的就那麼巧。關於這一點,等太子有空了,我會和他一起去慈懿宮向太后解釋的。”

“那倒不需要。”

“要的,因爲這關係到我的名譽。不瞞你說,我是被太子擄去成親的,如果不是他手段強硬,我們這輩子成不了夫妻。”

見聶懷袖臉上出現了愕然之‘色’,俞宛秋也不想再多做解釋,還是等趙佑熙自己去跟他祖母說明吧。

第238章 無名飛醋第4章 書館偶遇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131章 也曾咫尺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第238章 無名飛醋樑瑾瑜番外二第86章 世子侍疾第50章 明珠求和第218章 缺了門牙請假條第323章 亡國之後第29章 蹊蹺文氏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214章 故人到訪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72章 絕處逢生第182章 秦決心思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67章 孕事成真第81章 脫身之計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11章 莫名敵意第157章 自力更生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291章 執迷不悟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145章 沈鶴上門第216章 來意爲何第241章 有敵來襲(二)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142章 深山一日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305章 氣壞太子第14章 當衆試探第79章 婚旨來由第214章 故人到訪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pk票投票說明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28章 會錯了意第98章 茶樓少東第286章 主動出擊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54章 靜觀其變第10章 學堂派系第68章 後園鬧賊番外郡王殿下的皇帝保姆一第90章 擦肩而過第97章 歪打正着第117章 決不饒恕第88章 河上一夜第44章 錦盒成雙第136章 婚期在即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110章 世子北上第318章 金蟬脫殼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33章 各出奇招第249章 各懷愧疚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37章 憂心忡忡第161章 疑似有孕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160章 目的何在另一個簡介第80章 回程安排第308章 生死瞬間第26章 陰差陽錯(二)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77章 不得清靜第22章 主僕合計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12章 繡娘凝碧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第177章 夜語默默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117章 決不饒恕第24章 被相親了第51章 佈置暗衛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193章 差點氣跑
第238章 無名飛醋第4章 書館偶遇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131章 也曾咫尺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第238章 無名飛醋樑瑾瑜番外二第86章 世子侍疾第50章 明珠求和第218章 缺了門牙請假條第323章 亡國之後第29章 蹊蹺文氏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214章 故人到訪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72章 絕處逢生第182章 秦決心思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67章 孕事成真第81章 脫身之計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11章 莫名敵意第157章 自力更生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291章 執迷不悟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145章 沈鶴上門第216章 來意爲何第241章 有敵來襲(二)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142章 深山一日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305章 氣壞太子第14章 當衆試探第79章 婚旨來由第214章 故人到訪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pk票投票說明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28章 會錯了意第98章 茶樓少東第286章 主動出擊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54章 靜觀其變第10章 學堂派系第68章 後園鬧賊番外郡王殿下的皇帝保姆一第90章 擦肩而過第97章 歪打正着第117章 決不饒恕第88章 河上一夜第44章 錦盒成雙第136章 婚期在即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110章 世子北上第318章 金蟬脫殼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33章 各出奇招第249章 各懷愧疚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37章 憂心忡忡第161章 疑似有孕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160章 目的何在另一個簡介第80章 回程安排第308章 生死瞬間第26章 陰差陽錯(二)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77章 不得清靜第22章 主僕合計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12章 繡娘凝碧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第177章 夜語默默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117章 決不饒恕第24章 被相親了第51章 佈置暗衛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193章 差點氣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