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如此“國丈”

得到了太子殿下的首肯,次日一大早戚長生就親自駕車,去貴賓館接俞家二老。

俞老太爺擺出老國丈的架子,稱戚長生爲“戚小哥”,開口閉口“我們家太子妃幼時如何如何”,說得口沫橫飛,煞有介事。

可惜戚小哥如老僧入定,只出耳朵不出嘴巴,把老太爺鬱悶的。幾番欲發作,讓不識相的小侍衛領教一下老國丈的威風,偏偏人家態度那麼恭順,實在尋不出由頭。宮廷宿衛,不多言,恰是謹慎守分的體現,不是麼?

車入鹹安門,看着宮道兩旁威風凜凜的虎賁衛,個個腰桿筆直,沒人給“老國丈”見禮,而且真刀真槍,查看腰牌時毫不含糊。俞老太爺努力維持的威嚴外表有了裂痕,嘀咕着抱怨:“也不知道把刀拿遠點,差點戳到我老人家。”

俞老太太同樣表示不滿:“戚小哥,你爲什麼不跟他們明說,我們是太子妃的祖父母?”

戚長生暗笑:就因爲你們是無恥的俞家人,纔會這般對待的。前幾天千叟宴時,皇上可是特別交代,凡貴賓過處,刀槍都要入鞘,免得嚇壞了老人家。

嘴裡卻從善如流,對低頭驗牌的虎賁衛校尉抱拳道:“這位兄弟,車裡的兩位老人是……”

就在這時,前頭傳來一聲厲喝:“太子殿下駕到,閒雜人等速速回避”

喝道聲如水波層層遞推,戚長生慌忙把探頭探腦的俞老太爺塞進車廂,不由分說把車趕到路邊,關緊車門,自己則帶着隨侍垂手立於車旁。

俞家兩老再不甘,攝於那股撲面而來的強大威勢,大氣兒也不敢出,眼睜睜地看着太子的車駕揚長而去。

記得他們進宮前夜,俞家各房幾十位“當家人”通宵合計,另有幾百人在廳外徹夜守候,等着聽取最新消息。關於覲見太后、皇上、皇后和太子時要說什麼話,要提什麼要求,大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並由大房的老七執筆,洋洋灑灑寫了十幾頁紙。

後來一再精簡,縮成了兩頁,只准每家提一個要求,而且要求務必合理,如爵位不得超過侯爵,官位不得超過正二品,等等。

俞老太爺捻着白鬍子想:不是老頭子我誇口,我們俞家纔是真正的書香門第,多淡泊自持,多善良明理啊要換一戶,家裡出了個太子妃,又生下了深得皇上寵愛的皇長孫,孃家人不知怎樣的權傾朝野,怎樣的耀武揚威呢。

記得當時還說,如果見不到皇上,就抓牢太子,提要求時要察顏色、看時機、講策略,讓自家那吃裡扒外的孫女不好阻攔,讓太子殿下礙於面子不能拒絕。

俞老太爺和俞老太太互相使眼色打氣,決定就算死賴着也要等到太子回宮,不然,這一趟豈不白跑了?

說實話,他們對自家孫女兒是不抱多少希望的,那死丫頭多半記得當年之事,視父族如寇仇。至於太后和皇后,終究是女人,歷朝歷代向有明令,婦人不得干政,皇后即使有心提攜他們,也只能幫着敲敲邊鼓,必要時提點兩句,真正能拿主意,授爵位官位的,還是皇上和太子。

見兩老臉色不怎麼好看,戚長生似解釋又似自言自語:“殿下平時五更即起,趕去大營點卯,怎麼今日遲了許多?”

小黃悄聲道:“還不是想等着見見這兩位親戚,誰叫他們自己不急,磨蹭了半個時辰纔出門。”

俞老太爺一把年紀了,耳力偏是好,當下又悔又臊,紅着老臉說:“戚小哥怎麼也不提醒一聲,若因此誤了太子殿下的正事,老朽如何擔當得起。”

戚長生低頭做惶恐狀:“是屬下的錯,但老太爺是太子妃貴戚,屬下怎敢催促。”

俞老太爺聽到這話,心裡雖遺憾,好歹面子有了,便不再說什麼,馬車繼續前行。

俞宛秋在同心殿的正廳等着他們,俞家兩老欲行國禮時,上面早有人喊“免禮平身”。下座後,太子妃欲執晚輩禮,兩老自不敢受,忙伸手攙住了。

俞宛秋陪他們在餐廳用過早膳,然後帶着去了柔嘉堂,擺上茶點招待。

剛在柔嘉堂坐定,俞老太太就抹起了不要錢的眼淚:“老婆子再想不到今生還能見到太子妃,這都是太后、皇上和皇后娘娘的恩典,老頭子想去前殿覲見皇上,老婆子想去給太后和皇后娘娘請安,不知太子妃能不能作陪?”

俞老太爺在一旁幫腔:“是啊,若老朽夫婦進了宮,卻不去拜見太后、皇上和皇后,實在是過意不去,也於理不合。”

俞宛秋並未阻攔,點着頭說:“這是應該的。只是皇上此刻正在早朝,只怕沒功夫見外客。太后的身體狀況想必二老也聽說過,上回千叟宴勉力支撐了半天,當晚就病倒了,到現在還起不了牀呢。皇上早已戒令各宮,不得以任何藉口打擾太后,每日晨昏定省都在慈恩殿上,由尚宮代爲傳達,二老即使前去請安,也見不到她本人。”

俞老太太急了:“那皇后娘娘呢?總可以見到吧。”生怕再次遭到拒絕,示威似地提醒:“我們這次來,可是皇后娘娘親自邀請的”

俞宛秋淡淡一笑:“皇后娘娘對俞家,可謂恩同再造,聽說,她有意讓七表哥入朝爲官?”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俞家大房嫡出的七少爺是這二老的心頭肉,連帶七少奶奶也成了半個掌家奶奶,看那架勢,七少爺就是未來的俞家主事。

“真的嗎?皇后娘娘在太子妃面前提過這話?”俞老太爺激動起來,兩手互搓,白鬍子一抖一抖的。

俞宛秋用碗蓋撥着白玉盞裡浮起的花瓣,啜了幾口花茶後,纔不緊不慢地說:“宛秋也只是隱隱聽到傳言,皇后娘娘並未親口告知。”

皇后爲了抹黑她,不惜將俞家挖出來,俞家這尊神豈是好請的?她難道沒聽過一句話,叫‘請神容易送神難’?俞家上下兩百多口,活生生一窩吸血鬼,任誰沾上了,都別想輕易脫身,她不介意推波助瀾一番的。

“太子妃是何處聽說的?都怎麼說來着?”俞老太太比俞老太爺還興奮。

“那天東宮有人去鳳儀宮,聽到那裡的宮人無意中說出來的,也就一句半句,還不知道是不是聽錯了呢。”

“怎麼會聽錯呢?這是多重要的事”俞老太爺急了,臉色便有些猙獰,俞老太太忙睨他一眼,俞老太爺方醒過神來,意識到這裡不是自己的一言堂俞家大宅,而是東宮。當下放軟聲調問:“那太子妃怎麼知道皇后娘娘想提拔你七表哥?”

俞宛秋皺着眉努力回憶,而後攤開雙手,面露無奈之色:“具體當時是怎麼說的,真不記得了,本來就是轉過幾道的話,真實性要大開折扣。我還以爲皇后娘娘跟你們透過氣,纔開口問的,想不到你們也不知道。”

見俞老太爺又要發急,俞老太太拐了他手肘一下,笑mimi地說:“不管怎樣,宮裡既有傳言,說明的確有這回事。”

“不錯”,俞老太爺定下心神,彷彿要說服自己一般,重重地點頭。

俞老太太忽地眼圈一紅,抽噎道:“要是你父親還在,哪裡用得着我們這兩把老骨頭操這份心?他早把侄子侄孫們都安排好了,我們俞府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俞老太爺擠出兩滴渾濁的淚,哽咽着輕斥:“老婆子,太子妃如今身子不同往日,出門時就警告過你,不要提起她的先父先母,徒然惹得孩子傷心。”

俞老太太拿起手絹猛擦了幾把,努力露出笑容道:“瞧我,可不是老糊塗了?孩子,你沒事吧?小皇孫幾個月大了?”

俞宛秋懶得糾正“小皇孫”的說法,她可是心心念念要生個女兒的,故而只簡短地回答:“早呢,才一個多月。”

俞老太太又傷感起來:“可惜你爹孃早逝,要是他們知道,你有這般造化,不知道會多開心你爹什麼都好,就是子嗣上比較艱難,要是他知道,你又懷上了皇孫……”

“老婆子,你有完沒完?”俞老太爺朝老伴吹鬍子瞪眼。

“我就是太高興了”,俞老太太再次擦淚,輕巧地自責了兩句,就言歸正傳:“孩子,你對宮裡熟些,能不能帶奶奶去見見皇后娘娘?”

素琴蹲身告稟:“老夫人,太醫等會就要來給太子妃請平安脈,太醫昨兒還說,太子妃前陣子忙千叟宴累着了,近期要少出門,多休息。”

茗香換下太子妃手裡的花茶,送上一盞濃黑的藥汁說:“快趁熱喝了吧,熬足了一個對時。”

俞老太爺和俞老太太都有些訕訕的,想收回剛剛的請求,到底不甘心,只乾笑着看向太子妃。

俞宛秋咬牙喝下補湯,接過漱口水說:“哪裡就那樣嬌慣了,不過在宮裡轉轉,又不是去外面。”

幾個女官還想勸,俞宛秋搖着頭道:“都別說了,二老難得進宮一趟,我怎好叫他們失望而歸?”

素琴只好吩咐下面準備轎輦,俞老太爺仗着自己年紀大,提出一道去皇帝后宮拜見皇后,俞宛秋也沒拒絕。

於是多備了一副坐輦,八個太監擡輦,八個太監隨輦步行,準備回程時替換,外加捧着各色物品,舉着宮幛宮扇的儀仗隊員,浩浩蕩蕩向皇后的寢宮開拔。

皇后仍在鳳儀宮起居,她要搬到太后的寢宮常住,也不是說搬就搬的,要先翻黃曆,選好黃道吉日才行。

俞家兩老穩穩地坐在宮輦上,居高臨下地俯視着那些“差點把刀戳到他們身上”的御林軍衛士。解氣之餘,更堅定了謀官謀爵,以後出入宮廷如自家後院的決心。

第60章 一波三折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291章 執迷不悟第129章 天各一方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191章 瓜熟蒂落第88章 河上一夜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221章 誰是兇手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第86章 世子侍疾第99章 附加條件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183章 刺客風波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302章 喜日插曲第224章 婚事瑣記(二)第98章 茶樓少東第29章 蹊蹺文氏第205章 俞家退散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61章 突來驚喜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246章 冰雪之城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161章 疑似有孕第190章 初次談判第6章 不如歸去第191章 瓜熟蒂落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53章 準備撤離第36章 出門遇匪(二)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27章 婉拒婚事第69章 牆外相見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100章 釜底抽薪暗戀成傷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55章 新的麻煩請假條第148章 攜手並行第26章 陰差陽錯(二)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99章 附加條件第129章 天各一方第329章 曇花一瞬第34章 各懷心思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87章 願君平安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72章 絕處逢生第30章 心如裂帛第3章 靜齋家塾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138章 婚禮前夕第152章 再次分離第279章 女大當嫁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46章 師徒鬧翻第115章 心慌意亂第10章 學堂派系第115章 心慌意亂趙思堯番外一第16章 狹路相逢第206章 首戰得勝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第51章 佈置暗衛第195章 東宮女官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65章 世子回京第298章 冬至狂歡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330章 攜手同歸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184章 年前瑣事第183章 刺客風波第35章 端午籌謀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159章 朝廷來人
第60章 一波三折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291章 執迷不悟第129章 天各一方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191章 瓜熟蒂落第88章 河上一夜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221章 誰是兇手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第86章 世子侍疾第99章 附加條件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183章 刺客風波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302章 喜日插曲第224章 婚事瑣記(二)第98章 茶樓少東第29章 蹊蹺文氏第205章 俞家退散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61章 突來驚喜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246章 冰雪之城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161章 疑似有孕第190章 初次談判第6章 不如歸去第191章 瓜熟蒂落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53章 準備撤離第36章 出門遇匪(二)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27章 婉拒婚事第69章 牆外相見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100章 釜底抽薪暗戀成傷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55章 新的麻煩請假條第148章 攜手並行第26章 陰差陽錯(二)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99章 附加條件第129章 天各一方第329章 曇花一瞬第34章 各懷心思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87章 願君平安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72章 絕處逢生第30章 心如裂帛第3章 靜齋家塾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138章 婚禮前夕第152章 再次分離第279章 女大當嫁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46章 師徒鬧翻第115章 心慌意亂第10章 學堂派系第115章 心慌意亂趙思堯番外一第16章 狹路相逢第206章 首戰得勝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第51章 佈置暗衛第195章 東宮女官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65章 世子回京第298章 冬至狂歡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330章 攜手同歸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184章 年前瑣事第183章 刺客風波第35章 端午籌謀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159章 朝廷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