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傳去喜訊

太后的病沒什麼大礙。據御醫診斷,是因爲太后平時吃得清淡,今日喜逢重陽,皇后派人送來的飯菜中略有些葷腥,太后的脾胃不能接受,纔出現了吐泄現象。只需喂些清粥,再用健脾開胃的藥慢慢調理,就沒事了。

大傢俱鬆了一口氣,不久粥送上來,趙延昌挽起袖子親自服侍,喂太后喝下了小半碗。眼看太后安穩睡下,不再嘔吐,脈象趨於平穩,便準備各自回宮歇息。

趙延昌走時,皇后直挺挺地跪在門口請罪,趙延昌非但沒責怪,態度甚至稱得上溫柔可親:“你也不是有意的,起來吧。”

皇后未施脂粉的臉上頓時流下兩行熱淚,哽咽道:“都是臣妾的疏忽,才讓太后病弱之身又受此苦楚,縱皇上仁慈,不加責難,臣妾於心何忍?故懇請皇上,許臣妾遷離中宮,從此在沐萱堂長住,於東次間設一座佛堂,早晚叩拜禮佛,爲太后消業積福;於西次間起居,以便時時照料,免得再發生今日這般狀況。臣妾一片至誠,伏惟陛下恩准。”說到這裡,重重磕下頭去,磕得青色大理石地面砰砰作響。

俞宛秋在心裡爲皇后喝彩,真是妙啊再大的罪愆,一旦以皇后之身捨棄榮華,布衣蔬食入佛堂,誰也不便多加苛責了吧。

趙延昌是越親切就越可怕的人,如果皇后請罪時他愛搭不理,甚至態度粗暴,那恰恰說明他不會把皇后怎麼樣,脾氣發完就完了。皇后跟他多年夫妻,肯定是瞭解了這一點,所以發現趙延昌的表現不對勁,立刻想出對策,意圖以退爲進。

屋裡屋外靜悄悄的,所有的人都垂首無語,唯有皇后的啜泣聲和磕頭聲不斷傳來。

過了好一會,趙延昌纔開口問:“你要虔心禮佛是好事,這宮中事務卻又交給誰打理呢?”

皇后的目光朝俞宛秋這邊睃過來,俞宛秋心口一緊,皇后果然建言:“太子妃溫良大度,聰慧明理,更兼名望卓著,由她攝理六宮,想必事事妥當,臣妾亦很放心。”

趙延昌臉色漸沉,皇后似沒看見,繼續補充道:“其實剛剛在宮門外,臣妾已經跟太子妃道明瞭此意。”

俞宛秋慌忙跪下,皇后這一手太毒了,她是太子妃,是皇上的兒媳,又不是皇上的嬪妃,有什麼資格替皇后管理六宮?

照皇后的意思,她已經跟太子妃私下裡達成了協議,甚至,這事根本就是太子妃自己提出來的

那說明什麼呢?

說明太子妃不滿儲妃身份,不滿只在東宮作威作福,想把皇上的後宮統統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再往更深層挖掘,太子妃會如此,是太子授意的,是太子不滿儲君地位,想早點取父皇而代之,只有這樣,太子妃才能成爲後宮之主。

俞宛秋氣得抓緊裙裾,爲了陷害兒媳,皇后竟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顧了麼?

她這番做作,表面上遷居禮佛,不問俗事,實際上是把太子妃推到風口浪尖上,讓趙延昌對太子妃起忌憚之心。如此一來,既能轉移趙延昌的視線,又達到了打擊太子妃的目的。

皇后的愚蠢狠毒,真讓俞宛秋開了眼界。難怪趙佑熙對她那麼冷淡,想必早就認清了這位母后的真面目。

一直處於看戲狀態的太子妃終於不淡定了,像皇后那樣重重磕下頭去:“父皇明鑑,臣媳年輕識淺,連東宮事務尚在摸索中,常弄得一團糟,外面又有同濟醫館及諸多產業要打理,既無餘力兼顧其他,更不敢存有此等荒唐妄想。”

趙佑熙急得問皇后:“母后,您是不是聽差了?太子妃絕不可能答應這種事的。”

看低眉順眼的皇后嘴角隱現一縷譏諷,俞宛秋輕吁了一口氣,罷了,本來準備等三個月期滿後再向外公佈的,如今這形勢,也只好提前說了。要不然,皇后立意誣陷,她還真有嘴說不清,誰叫她剛纔進慈安門時,跟皇后闢處一室密談過。

想到這裡,俞宛秋再次叩首道:“父皇在上,臣媳有下情容稟。臣媳如今的身體狀況,實不宜過度操勞,臣媳……臣媳……”

還是趙佑熙聽出了端倪,眼裡露出驚喜,一把拉住她的手問:“你懷孕了是不是?”

“是”,回答完相公,繼續轉向公爹陳情:“臣媳已懷有身孕,需要靜養,前幾日便陸續將名下的醫館和各處鋪子交給手下全權處理,臣媳慚愧,不能替母后分憂。可能是臣媳的話沒說清楚,惹得母后誤會,都是臣媳的錯。”

趙延昌陰雲密佈的臉霎時笑成了一朵大*斯菊,聲音激動地說:“那還跪在地上做什麼?快起來寶兒快攙你媳婦起來,去那邊鋪有絨墊的椅子上坐下。”

俞宛秋暗自好笑,這喜訊大大取悅了皇帝陛下,連太子殿下的乳名都在大衆廣庭之中叫出來了,又一疊聲召喚還在外間配藥的御醫:“老林你進來,給太子妃把把脈。”

俞宛秋被趙佑熙小心翼翼地扶到一旁坐好,親手罩上絲帕給太醫診脈。

俞宛秋還是有點忐忑的,月信已遲了半月,她一向很準時,出現這種情況,懷孕的可能性極大。惟一擔心的是,懷孕的日子短,脈象不夠明顯,太醫暫時診斷不出來,叫人空歡喜一場。

好在林醫正經驗豐富,按了沒多久就笑容滿面地宣佈,太子妃的確是喜脈

一屋陰霾盡散,皇上和太子喜形於色,連皇后都含笑合掌拜四方:“阿彌陀佛,佛祖保佑我趙家又添皇嗣,從此兒孫滿堂,國運昌盛,阿彌陀佛,佛祖保佑……”

不管真心假意,這一舉止看在趙延昌眼裡還是欣慰的。

待她拜完,趙延昌嘆息道:“你要搬過來就搬過來吧,既然設佛堂禮佛,就要放下嗔恨心,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如此拜佛纔會有福報。”

皇后躬身應諾:“臣妾謹遵陛下恩旨。”

俞宛秋默聽着兩個人的對話,看來趙延昌決定放皇后一馬了。人在高興時是比較寬容的,腹中這個孩子來得真及時,不僅替自己解了圍,還讓皇后得到了一次寬大的機會。

只願皇后能體會到趙延昌的苦心,以後不再滋生事端,讓大家都過些清靜日子。

這時,耳朵裡聽見趙延昌在問皇后:“以後宮中事務到底交給誰主理,你心裡有合適的人選嗎?”

不等皇后回話,俞宛秋起身奏道:“父皇,母后雖然遷居,人依然在宮內,禮佛也不需要每天十二個時辰跪在佛堂,照樣可以管理宮務。臣媳以爲,母后若能以禮佛所發之菩提心待人接物,乃整個後宮之福,吾國臣民之福。”

皇后是不值得信賴,但換個女人掌權,就值得信賴嗎?也許還不如呢。

皇后在位,至少不會主動陷害太子。她一心想拉下臺的是兒媳,不是兒子,有時可能難免誤傷,但俞宛秋相信,那絕非她的本意。她又不是智障,會不知道唯有太子地位穩固,她的地位才穩固?趙延昌一再容忍她,說穿了,不過是看太子的面子。

懷着龍裔的太子妃出面爲皇后求情,趙延昌當即採納,末了又說:“這樣吧,後宮還是由皇后主理,再叫賢妃協理,大事你把關,具體的就交給她去做。”

皇后連忙答應,其語音和動作都透着掩飾不住的惶恐,俞宛秋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這位貪財好勢的皇后,哪裡真捨得放下手中的權力,不過是想陷害她一把。哪有皇后健在,就由太子妃打理六宮的道理。即便趙延昌不多心,外人會怎麼看?一國之母被擠兌進了佛堂,太子妃越俎代庖。遇到那心術不正,嘴巴臭的,搞不好會懷疑公公與兒媳之間有什麼……真是汗顏那。

皇后的所作所爲,讓俞宛秋想到了一句話:不怕狼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皇后作爲太子生母,明明該是他們的隊友,卻非要窩裡反,都不知道她老人家到底怎麼想的。

所幸趙延昌極爲寵愛獨子,愛屋及烏之下,對兒媳和長孫也頗看重,任皇后怎麼折騰,從不曾動搖過太子妃的地位。

這件事也讓俞宛秋驗證了先前的猜測:如果皇后失去權柄,下一個接手的必是張賢妃。趙延昌對她,果然是信任器重,即使皇后馬上又自己轉彎,趙延昌仍藉機把張賢妃推了上來。

好在她只是協理,仍在皇后的手底下。

這對俞宛秋來說,未見得就是壞事。張賢妃是個聰明人,自己老大不小了,生不出孩子,對東宮很是巴結,皇后身邊有這個人,說不定反而能成爲助力。

只要整個後宮的格局不變,俞宛秋不反對趙延昌多舉薦幾個人出來當“協理”,協理越多,越能互相掣肘。幾個女人一臺戲,她們自己吵吵嚷嚷,一地雞毛蒜皮扯不清,作爲東宮太子妃的她,越能置身事外,安心養胎生孩子。

第140章 甜蜜片段第142章 深山一日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313章 打開心結第30章 心如裂帛第32章 夫妻閒話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第45章 嚴苛師傅第147章 以牙還牙本書人物表添加中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78章 蘭姨多嘴第330章 攜手同歸第29章 蹊蹺文氏第328章 處境堪憂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3章 靜齋家塾第66章 不眠之夜第90章 擦肩而過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18章 黃花魚宴請假條第61章 突來驚喜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19章 互相安慰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64章 無遮法會第163章 客棧傳信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52章 東窗事發第30章 心如裂帛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47章 事不過三第30章 心如裂帛第125章 如此幸福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53章 月夜訪客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42章 隔牆花影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32章 夫妻閒話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72章 絕處逢生第276章 樑帝現狀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152章 再次分離第44章 錦盒成雙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166章 咫尺難見第229章 靖帝親征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182章 秦決心思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111章 匆匆離去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291章 執迷不悟第246章 冰雪之城第47章 事不過三第216章 來意爲何番外郡王殿下的皇帝保姆一暗戀成傷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206章 首戰得勝第112章 良宵苦短第117章 決不饒恕第68章 後園鬧賊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89章 衝冠一怒第14章 當衆試探第141章 達成共識第54章 靜觀其變第214章 故人到訪(二)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75章 乳孃之憂第81章 脫身之計第224章 婚事瑣記(二)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37章 憂心忡忡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136章 婚期在即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37章 憂心忡忡第118章 悲憤難抑第299章 美人歸宿
第140章 甜蜜片段第142章 深山一日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313章 打開心結第30章 心如裂帛第32章 夫妻閒話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第45章 嚴苛師傅第147章 以牙還牙本書人物表添加中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78章 蘭姨多嘴第330章 攜手同歸第29章 蹊蹺文氏第328章 處境堪憂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3章 靜齋家塾第66章 不眠之夜第90章 擦肩而過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18章 黃花魚宴請假條第61章 突來驚喜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19章 互相安慰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64章 無遮法會第163章 客棧傳信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52章 東窗事發第30章 心如裂帛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47章 事不過三第30章 心如裂帛第125章 如此幸福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53章 月夜訪客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42章 隔牆花影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32章 夫妻閒話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72章 絕處逢生第276章 樑帝現狀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152章 再次分離第44章 錦盒成雙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166章 咫尺難見第229章 靖帝親征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182章 秦決心思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111章 匆匆離去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291章 執迷不悟第246章 冰雪之城第47章 事不過三第216章 來意爲何番外郡王殿下的皇帝保姆一暗戀成傷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206章 首戰得勝第112章 良宵苦短第117章 決不饒恕第68章 後園鬧賊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89章 衝冠一怒第14章 當衆試探第141章 達成共識第54章 靜觀其變第214章 故人到訪(二)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75章 乳孃之憂第81章 脫身之計第224章 婚事瑣記(二)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37章 憂心忡忡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136章 婚期在即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37章 憂心忡忡第118章 悲憤難抑第299章 美人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