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狡兔三窟

在南都城郊的一處宅子裡。趙佑熙濃眉緊鎖,自那天晚上離開,他已經有三天沒跟外界通消息了。這是父皇的嚴令,讓他一定要忍耐,不能暴露了行蹤,讓對岸的朝廷軍隊以爲趙軍主帥和主力都不在南都。

他知道父皇是對的,兵不厭詐,可他擔心小妻子會着急。他曾經承諾,出征的時候,一定帶她母子同行,現在不僅人沒帶走,連自己都音訊全無。

那天讓謝長寧去給太子妃報信,說自己連夜開拔去宛陵城,也是父皇授意的。其實,他根本沒去宛陵,隨戰船走了近百里後,就在一處隱秘的河灣上岸,然後返回京郊住下。只等靖王的戰船開過來,就領兵出戰,殺他個落花流水,父皇說。趙國跟樑國的第一場仗必須贏,這樣才能揚國威,振士氣。

可秦決過江談判,竟然提出讓趙軍退出南都,宛陵那邊也棄守,讓劉名錄長驅直入,然後趙軍與靖軍夾攻,滅掉劉名錄的軍隊。

如果父皇同意了這個方案,這場仗,暫時根本不用打,他只需隨趙軍撤離即可。

“殿下,皇上派人來了。”小福子一路小跑進來稟報,他知道太子心裡有多急,這幾天,差不多都靠練武打發時間和排解鬱悶,所以他每隔一段時間就去外面探看,終於盼來了皇上的使者。

來人是曾參與新一輪談判的陳學愚,參見禮畢,趙佑熙第一句話就問:“父皇讓你來接我回去的?”

陳學愚笑道:“皇上命微臣前來接太子去一個地方。”

“不是回宮?”

陳學愚搖頭。

“也不是回南都的水師營?”

陳學愚打量太子的臉色,不敢直接否認,委婉地說:“皇上擔心太子的安危,想讓太子和太子妃先離開南都,等他剿滅了樑國的軍隊後再回來。”

趙佑熙面沉如水:“原來在父皇眼裡,本太子是廢物,一旦戰爭來臨,只會躲在安全的地方,讓父皇置身險境。等父皇把來犯之敵趕跑了。我再出來享福。”

陳學愚小心翼翼地解釋:“太子是皇上的獨子,皇上接受秦決的方案,本身就是冒險之舉,所以才讓太子迴避。再說,這種事先談好詐敗的戰事,也沒什麼好打的。”

“怎麼沒有,萬一靖王臨陣反水,佔領南都後,反而和劉名錄一起攻打趙國軍隊呢?”

“不可能吧,朝廷軍隊大獲全勝,對靖王府有什麼好處?”他們之所以會接受這個看似荒唐的提案,主要基於以下兩點理由,其一,靖王父子不是傻蛋,幫朝廷對付趙國,無異於自尋死路;其二,退出南都,趙國不損一兵一將,即使靖王反水,也有能力反攻,重要的是人。從來不是地方。

“表面上看起來是沒有”,趙佑熙也知道,若靖王府肯通力合作,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趙軍的傷亡,“但秦決其人詭計多端,任何不可能的可能性都要考慮到。”

陳學愚知道勸不動太子,只好帶着太子回宮,讓他們父子倆自己商量。

一見到趙佑熙,趙延昌就命令道:“快回東宮去,帶上你的妻子和兒子,今晚之前離開南都。”

趙佑熙站在原地動都不動,“父皇明知道我不會走。”

看兒子這樣,趙延昌嘴裡責怪,心裡其實是很欣慰的,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兒子不肯棄他而去,作爲父親,他當然覺得很窩心。可,萬一有變數,趙氏一門豈不被人一鍋端了?

在趙佑熙的堅持下,他做了一點讓步:“你實在不肯走,就留下吧,但太子妃和小郡王必須走”,有一句話他沒說,萬一父子倆都遭遇不測,好歹爲趙氏留一線血脈。

可這個提議,仍然被趙佑熙拒絕了,理由是:“兒臣知道父皇擔心什麼,但您仔細想想。如果我們倆都……留下他們母子,在這世間無依無靠,多可憐!還不如生死相隨。”見父皇皺眉,補充了一句:“這也是太子妃的意願,她老早就跟兒臣說過這樣的話,父皇稱帝,若一旦事有不諧,她不願苟且偷生。”

趙延昌沉默了半晌,最後開口時,眼神已經變得非常堅定:“行,我們就一家人守在一起。此次跟秦決合作,朕知道他可能有詭計,但我們也有致勝的法寶,爲父本來準備等你日後登基的時候再交給你的,你爺爺也是臨終之際才傳予父皇。”

趙佑熙看父皇先從書架後面的暗格裡取出一個小盒子,拿出一面令牌,再把青天朗日匾額移開,後面出現了一個木楔,把木楔轉動幾下,匾額下面出現了一道門。

趙佑熙剛想邁步進去,被父皇拉住,遞給他一塊布,示意他蒙在臉上。然後道:“你隨我來。”

趙佑熙跟在父皇后面走進密室,裡面是一級級臺階,臺階走完,是長長的隧道,牆上的燈一盞盞燃起,走了大約一頓飯的功夫後,兩個人在一扇銅門前停了下來。

趙延昌依照一定的規律按着門上的銅釘,一面問兒子:“看出門道沒有?”

趙佑熙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趙延昌低聲在兒子耳邊說出了一個口訣,再按時,刻意放慢速度。然後問:“最後幾個,按哪裡?”

趙佑熙伸手指了指,他指哪兒,趙延昌按哪兒,一二三四,厚重的銅門應手而開。

銅門後面出現了兩個蒙面青衣人,趙延昌亮出手中的令牌,他們當即跪倒在地,口稱;“參見宗主。”

趙延昌開口便問:“幾位長老和護法現在何處?”

兩人回道:“正在白虎堂議事。”

趙延昌打頭往左側的隧道而去,趙佑熙東張西望,滿眼驚奇,他做了十八年安南世子,到現在才知道,安南王府下面居然有座地下宮殿,若非這次事件,父皇還不準備告訴他呢。

又走了一段距離後,隧道逐漸開闊,頭頂上出現了天井,不再需要油燈照明。趙佑熙根據方位判斷,這裡應該是花園的下方。難怪花園裡那麼多假山,假山裡那麼多涵洞,還四通八達的,其中必定有一處或幾處是秘道的出口。

不久,他們面前又出現了一道銅門,匾額上刻着三個燙金大字:白虎堂。

趙延昌轉頭對兒子說:“你來試試。”

趙佑熙默唸着父皇教的口訣,小心按着門上的銅釘,門果然開了。

趙延昌再次亮出令牌,裡面的十幾個蒙面人一起跪倒在地:“參見宗主。”

趙延昌朝正中主位走過去,招手讓兒子在自己下首坐下,纔開口問 “已經回來了多少人?”

爲首的老者說:“昨天接到宗主的密函後,屬下立刻發出召集令,十二個時辰內,兩位長老四位護法六位堂主全部到齊,十二位執事到了八位,各堂弟子到了六成以上。”

趙延昌頷首道:“不錯,比上次還快了。”

十幾位大小首領同時拱手道:“此次非比尋常,吾國能否屹立於世。成敗在此一舉。”

趙延昌眼眸帶笑地問:“你們也認爲詐敗之法可行?”

“可行!”十幾個人異口同聲地說,“宗主帶領家眷離開皇宮,不管靖王和劉名錄誰住進來,包管叫他有來無回。”

“如果他們互相勾結呢?”

那十幾個人一起笑出來:“一回事。”

趙佑熙聽懂了他們的意思,不管是靖王還是劉名錄,他們都沒打算放回去。那兩方誰先滅了誰,或互相勾結,都是一樣的結果。

————————分隔線————————

昨天中午吃過感冒藥後,恨不得睡死過去,今天總算頭腦清醒了,努力多更幾章吧。

這是第一更。一起麼麼。

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308章 生死瞬間第74章 與汝同歸(二)第117章 決不饒恕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238章 無名飛醋第282章 疑點重重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158章 書齋私會趙思堯番外一第106章 身份確認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111章 匆匆離去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249章 各懷愧疚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96章 初到江南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280章 小牛成婚第75章 乳孃之憂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112章 良宵苦短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316章 變數難料第51章 佈置暗衛第26章 陰差陽錯(二)第216章 來意爲何第77章 不得清靜第90章 擦肩而過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273章 心疾與藥番外郡王殿下的皇帝保姆一第179章 各有所懼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97章 俞家事了第232章 如此良機第104章 預備開府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81章 脫身之計第6章 不如歸去第72章 絕處逢生第329章 曇花一瞬第42章 隔牆花影第297章 俞家事了第11章 莫名敵意第124章 意外相遇第66章 不眠之夜第184章 一堆亂事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55章 新的麻煩第162章 臨別贈言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71章 私情敗露第23章 舍豆求緣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83章 險遭綁架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328章 處境堪憂第249章 各懷愧疚第211章 誰先下手第205章 俞家退散第214章 故人到訪第44章 錦盒成雙第167章 孕事成真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77章 不得清靜第56章 飛鴿傳書第294章 俞家兩老第317章 就要禍害第173章 王爺到來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52章 東窗事發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232章 如此良機第98章 茶樓少東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271章 落翅太后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第289章 皇后宣戰
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308章 生死瞬間第74章 與汝同歸(二)第117章 決不饒恕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238章 無名飛醋第282章 疑點重重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158章 書齋私會趙思堯番外一第106章 身份確認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111章 匆匆離去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249章 各懷愧疚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96章 初到江南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280章 小牛成婚第75章 乳孃之憂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112章 良宵苦短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316章 變數難料第51章 佈置暗衛第26章 陰差陽錯(二)第216章 來意爲何第77章 不得清靜第90章 擦肩而過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273章 心疾與藥番外郡王殿下的皇帝保姆一第179章 各有所懼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97章 俞家事了第232章 如此良機第104章 預備開府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81章 脫身之計第6章 不如歸去第72章 絕處逢生第329章 曇花一瞬第42章 隔牆花影第297章 俞家事了第11章 莫名敵意第124章 意外相遇第66章 不眠之夜第184章 一堆亂事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55章 新的麻煩第162章 臨別贈言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71章 私情敗露第23章 舍豆求緣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83章 險遭綁架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328章 處境堪憂第249章 各懷愧疚第211章 誰先下手第205章 俞家退散第214章 故人到訪第44章 錦盒成雙第167章 孕事成真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77章 不得清靜第56章 飛鴿傳書第294章 俞家兩老第317章 就要禍害第173章 王爺到來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52章 東窗事發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232章 如此良機第98章 茶樓少東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271章 落翅太后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第289章 皇后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