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孕事成真

俞宛秋只在那個村子裡住了一晚。還是覺得離鎮子近了,怕姓秦的不死心,會繼續追蹤。於是,再次請好心的陳伯幫忙,由他出面找來一輛牛車,上面鋪些乾草,僱他當一回牛車伕,把她們送到山那邊的集鎮去。

聽陳伯說,往山裡走,那裡面還有幾個更隱蔽的村落,可俞宛秋不敢在山裡住下,因爲生活條件太差了,她們實在欠缺在山裡生活的技能。山裡人自種自吃,集市在幾十裡的山外,要買包鹽都要趁趕集的時候去,或等着貨郎上門,她們養尊處優慣了,過不了物質這樣匱乏的生活。

臨走時,找寡婦嬸子要了兩件舊衣裳,兩塊舊包頭,和蘭姨一起裝扮成鄉下婦人。給那個只有孤兒寡母的家留下了二十兩銀子。寡婦嬸子看着兩錠雪白的銀子,把腦袋晃了又晃,以爲自己眼花看錯了,俞宛秋道:“你一個人拉扯三個孩子不容易,轉眼天就冷了,這點錢給孩子們做件棉襖,再打兩牀新棉被好過冬。”

本來想多給點的,奈何她們逃命出來時,包袱行李統統落在客棧裡,身上只有荷包裡有些碎銀,袖袋裡裝了幾小錠。銀票是多,託戚長生收來的田租,除給了俞家祖父母一萬兩,其餘的都在身上,最小的面額是一千兩,她可不敢拿出來,怕財露了白會惹禍上身。

山路曲曲彎彎,盤來繞去,顛得俞宛秋心驚膽戰,一手抓緊車架子,一手護住肚子,蘭姨自己擋在下首,讓姑娘倚在她懷裡。幾十裡的山路,她們整整走了一天,直到太陽快落山時,才趕到那個叫“古柏”的小鎮。

鎮名古柏,說明這個鎮子有很長的歷史。俞宛秋聽到這名字就有幾分喜歡。隱藏在山溝溝裡的古鎮,應該是個民風淳厚,生活節奏慢,適合靜養調息的地方。

因爲陳伯不可能當天迴轉,住客棧的時候便也給他開了一間。俞宛秋索性求他多陪兩天,幫她們在鎮上賃個房子。這種事,由男人出面方便一些,雖然她們穿着寡婦大嬸的舊衣裳,還是怕被朝廷的密探發現——對陳大伯的說辭是,怕黑心腸的哥嫂再追過來。

陳伯是個實心眼的人,對她們的話毫不懷疑,出客棧的時候還再三叮嚀:你們就待在屋裡別出去,我找好了房子就把東家引到這裡來跟你們見面。

鎮子小,誰家有房出租很容易打聽到,到第二天午飯前,她們已經談妥了一所小房子。僻靜小巷的單獨院落,院子裡有一棵樹齡超過三十年的柿子樹,一季掛果好幾百,她們可以每天現摘現吃,一直吃到九月底。

就衝這棵柿子樹,俞宛秋當場付了半年的房租。

房東走後。蘭姨嘀咕了一句:“其實姑娘可以先付三個月的”,一次付清三個月房租是房東的最低要求,所以蘭姨有此一說,她們現在的處境,變數太多,到底能住多久,誰心裡都沒底。

俞宛秋卻微笑道:“也許應該交一年的。”蘭姨聽得霧煞煞,不過想到這點錢反正姑娘也不在乎,就沒說什麼了。

陳伯的牛車又派上了用場,從她們下午搬到新家,陳伯就按俞宛秋開的單子不停地給她們運東西:傢俱物什,柴米油鹽……她們倆留在家裡打掃清洗,很快就把一所空蕩蕩的房子收拾得像個家的樣子了。

到晚上,俞宛秋索性對陳伯說:“我這裡缺個家人,幫着買點東西,看看門戶,不知大伯願不願意留下來?”見陳大伯沒吭聲,又道:“我每月給一兩的月銀,管吃管住。”

她本來打算說“二兩”,臨到出口改成了一兩。記得以前在沈府時,二等僕人的月銀才一兩,那還是以京城的物價做比價的。在這個山區小鎮,如果開出二兩的月銀,陳伯嘴嚴不說出去還罷了,若嚷嚷出去,引起議論和攀比,就不好了。她們要的是低調,是隱居,不是引人注目。成爲話題。

陳伯結巴起來:“姑娘誤……誤會了,我不是爭這個,我是擔心我田裡的莊稼,還有家裡的豬和雞沒人管。”

從他突然漲紅的面孔,可以看得出,一兩的月銀都已經超乎他的想象了。俞宛秋暗吐了一口氣,幸虧自己沒說二兩,要感激他,可以用別的方式。

蘭姨對陳伯也很滿意,在新的地方生活,很需要一個實心眼的當地人幫襯,遂開口道:“豬和雞可以賣掉,或者你拖過來,在這裡養着也成。你就跟人說,在鎮上找了份工,家裡顧不過來,把田轉租出去。”

陳伯摸着後腦勺說:“那行,我明天回去把家裡的事安排一下,最遲大後天過來。”一兩銀子還管吃管住,對他來說跟天上掉餡餅差不多,他在家裡種田餵豬,起早貪黑,一年到頭根本存不到錢。如果他能有點餘錢。何至於打光棍。

陳伯在心裡美滋滋地想:如果在姑娘這裡幫忙,每月淨存一兩,哪怕只做半年也有五兩。這樣下去,說不定能存夠十兩銀子找個老伴呢。

俞宛秋也不知道自己能在古柏鎮住多久。以前她以爲,只要沒懷孕,就可以回蘇城去繼續當她的少東家,現在看來是不行了,姓秦的完全把她當成了人質,她只要一露頭就會被抓。她只能先在外面躲着,看情況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走,也許。真的去找趙佑熙也說不定。反正朝廷的人已經認定她是世子的女人了,她跟不跟趙佑熙在一起都一樣。

陳伯言而有信,第三天就趕着豬和雞正式過來幫工了。這隱居的小日子算是過了起來,陳伯每天負責採買,灑掃庭園,蘭姨則負責炊飲,俞宛秋因爲有懷孕嫌疑,又經了那一番磨難,蘭姨恨不得她每天躺在牀上,什麼事也不讓做。

即使這樣,蘭姨還是很擔心,因爲懷孕早期是最容易流產的。俞宛秋自成親後,統共只過了半個月安定日子,然後就到處奔波,不是坐在馬車裡顛簸,就是慌不擇路,半夜出逃,她年紀又小,小時候體弱多病……蘭姨每想到這些,就在心裡念阿彌陀佛。

怕“言多必失”,會不小心泄露了身份,她們每日足不出戶。陳伯因爲要買菜,出門進門跟鄰居打聲招呼,餘則沒有任何其他交往。

這樣過了十來天后,有一天蘭姨大清早就敲開姑娘的房門,很嚴肅地問她:“姑娘,你上月的月事是幾時來的?”

俞宛秋笑答:“上月沒來。”

蘭姨又是驚喜又是抱怨:“我就說嘛,你以前總是月底來的,你新婚的時候,內衣又不讓我洗,我都搞不清楚你到底來沒來。你這孩子,都這樣了,還騙我說‘可能沒懷孕’。”

俞宛秋紅了臉,低下頭說:“月事不來,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心情緊張,生活環境改變。”

蘭姨把她扶回牀上躺好:“可你都拖了二十多天還沒來。肯定就是有了!”

“嗯。”

“嗯?”天大的事,居然就是一聲輕描淡寫的“嗯”,蘭姨不得不重申:“姑娘你有沒有聽懂我的話呀,你懷孕了!”

“我知道啊,你別那麼大聲,叫陳伯聽到就麻煩了”,俞宛秋恨不得捂住她的嘴,朝門簾外瞅了瞅說:“還不知道怎麼跟陳伯解釋呢,你現編的謊言,什麼被哥嫂逼迫,攜奶孃逃命,一個未許親的姑娘會懷孕?我看你怎麼圓。”

蘭姨一拍胸脯:“我這就去圓。你放心,老陳是個好人,他自己當了大半輩子單身漢,像他這樣的人,最羨慕人家有孩子了,他只有替你高興的。”

也不知道蘭姨是怎麼跟陳伯“圓”的,待俞宛秋再出門散步時,陳伯笑眯眯地過來說:“姑娘,你慢點走,我剛把院子裡的小石子都撿出去了。那豬和雞以後都圈着養,不再放出來了,免得衝撞了姑娘。”

“沒事”,俞宛秋有些好笑,豬會撞人還有可能,雞那麼小,至於嗎?不過正如蘭姨說的,陳伯看起來很高興。

“還是小心點好”,陳伯搓着手,過了一會兒又說:“我們搬來那天就沒放爆竹,不如今兒去買一掛來放放,添些喜氣。”

“好,你以後還是叫我姑奶奶吧。”一個挺着肚子的“姑娘”,給外人聽着刺耳,自己也有些難爲情。

“是,給姑奶奶道喜了。”

“多謝,回頭叫媽媽封個紅包給你。”

陳伯雙手猛搖:“不用,姑奶奶生孩子,用錢的地方多着呢,還是省着點花,又沒個出產,就是靠點積蓄。”

俞宛秋笑着告訴他:“不用擔心,等孩子他爹回來就好了。”可別以爲咱家的寶貝是沒爹的娃。

她一直想向陳伯表示感激,藉着打賞的機會,也沒敢給很多,怕嚇到他,只封了二十兩銀子,但好像還是嚇到他了。俞宛秋便說,這是答謝他半夜收留之恩,並請他以後不要在外人面前提起主僕倆的事情,意思是,這賞錢裡還包含了封口費。

陳伯自然滿口應諾。對他的人品,俞宛秋是絕對相信的,一個獨居的單身漢,半夜忽然跑來兩個女人投宿,要換一個稍有邪念的,那晚的劇情都會變得不堪。

爲安全故,俞宛秋暫時沒敢請大夫看診,還叮囑陳伯不要往外說。她決定聽其自然,如果下個月還是不來月事,證明確實懷上了,到時候朝廷的人也應該撤走了,再固定請個大夫幫着安胎。

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163章 客棧傳信第191章 瓜熟蒂落第282章 疑點重重第277章 沈氏父子趙延昌番外一第132章 小鎮偶遇第330章 攜手同歸第69章 牆外相見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趙思堯番外二第6章 不如歸去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70章 君似烈焰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180章 山雨欲來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116章 生米熟飯第2章 婚姻大事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206章 首戰得勝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115章 心慌意亂第34章 各懷心思第78章 計議離府第98章 茶樓少東第287章 兩難選擇第196章 碎日浮花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180章 山雨欲來第16章 狹路相逢第93章 寒夜深宵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72章 絕處逢生第244章 攻下衢州第115章 心慌意亂第293章 傳去喜訊沈涵淨番外外一章第168章 喜憂相繼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298章 冬至狂歡第125章 如此幸福第134章 父王允婚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19章 互相安慰第68章 後園鬧賊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162章 臨別贈言第20章 婆媳鬥法(一)第127章 深山秘營第169章 再吃一癟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23章 舍豆求緣第18章 黃花魚宴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285章 所見略同第162章 臨別贈言第306章 太子贏了第6章 不如歸去第91章 亂作一團第300章 心思如塵第297章 俞家事了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210章 炎夏之日第323章 亡國之後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66章 不眠之夜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205章 俞家退散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3章 靜齋家塾樑瑾瑜番外一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30章 心如裂帛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第99章 附加條件第286章 主動出擊第271章 落翅太后第211章 誰先下手第134章 父王允婚第130章 銷聲匿跡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131章 也曾咫尺第124章 意外相遇請假條第84章 謊言成真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95章 住進別苑第287章 兩難選擇
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163章 客棧傳信第191章 瓜熟蒂落第282章 疑點重重第277章 沈氏父子趙延昌番外一第132章 小鎮偶遇第330章 攜手同歸第69章 牆外相見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趙思堯番外二第6章 不如歸去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70章 君似烈焰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180章 山雨欲來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116章 生米熟飯第2章 婚姻大事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206章 首戰得勝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115章 心慌意亂第34章 各懷心思第78章 計議離府第98章 茶樓少東第287章 兩難選擇第196章 碎日浮花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180章 山雨欲來第16章 狹路相逢第93章 寒夜深宵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72章 絕處逢生第244章 攻下衢州第115章 心慌意亂第293章 傳去喜訊沈涵淨番外外一章第168章 喜憂相繼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298章 冬至狂歡第125章 如此幸福第134章 父王允婚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19章 互相安慰第68章 後園鬧賊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162章 臨別贈言第20章 婆媳鬥法(一)第127章 深山秘營第169章 再吃一癟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23章 舍豆求緣第18章 黃花魚宴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285章 所見略同第162章 臨別贈言第306章 太子贏了第6章 不如歸去第91章 亂作一團第300章 心思如塵第297章 俞家事了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210章 炎夏之日第323章 亡國之後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66章 不眠之夜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205章 俞家退散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3章 靜齋家塾樑瑾瑜番外一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30章 心如裂帛第240章 有敵來襲(一)第99章 附加條件第286章 主動出擊第271章 落翅太后第211章 誰先下手第134章 父王允婚第130章 銷聲匿跡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131章 也曾咫尺第124章 意外相遇請假條第84章 謊言成真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95章 住進別苑第287章 兩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