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

陡然間,還在吳軍未來得及撤離時。

此刻,上游的荊州軍卒便紛紛操控戰船,急轉而至,向其殺來,並高聲怒喝着。

吼聲如潮,極爲響徹。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就在關羽領主力大舉殺至時,肆虐的東風不由更加猛烈數分。

漸漸地,港口內的火勢愈演愈烈,蔓延之速亦是越發之快!

“啊,啊。”

這一刻,內外交困的吳卒眼見着前有荊州大軍,後有大火肆虐,心裡防線終究是瞬息崩潰了,然後便驚懼的吼着,肆意於船隻上亂竄着。

軍心士氣,瞬間瓦解。

“唉。”

“興霸,文向,整軍撤離吧。”

“再拖延的話,我全軍都將覆滅於此也!”

濃濃的嘆息一聲,陸遜不由柔了柔眼,喃喃的下令着。

此戰,當真是天助敵軍。

這數日來,陸遜也廣派刺探,也探出荊州軍中給養已經無以爲繼,早在三日前,關羽便派遣並未參戰的步卒開始沿岸捕魚,以維持生計。

可是,鮮魚也並不是長久性食物,維持短時間還好,可時間一長,糧食耗盡,荊州軍難道能頓頓吃魚充飢,而不需要補充糧食?

如此,到時候關羽迫於無奈之下,也只得放棄繼續爭奪漢津,改從陸路回援。

這樣,吳軍便能將漢津作爲控制長江的樞紐所在。

就算此次己方無法全據荊州,那也能徹底掌控長江水域,將襄陽、南郡間的水路攔腰切斷。

可,陸遜的這道方略,今日便被這突如其來的東風給擊碎。

畢竟,要不是東風肆虐,就算荊州軍潛藏於下游,又如何能打動火策,火燒漢津,威脅己軍?

“唉。”

數聲嘆息,數千吳軍以呂蒙、徐盛等將爲首,紛紛聚兵護衛着主艦,徐徐向側面逃奔而去!

此時,吳軍士卒早已是受這一連竄的打擊下,軍心盡失,聽聞撤退,紛紛加大力度操控戰船。

轉眼功夫,吳軍便迅速逃離,於東面向下遊行去。

至於來不及逃脫的吳卒,也在隨後荊州軍的抵達後,被全權斬殺殆盡。

“諸軍聽令,將所遇殘軍格殺勿論,不留活口。”

此刻,奔上一艘吳鬥艦,都督趙累揮刀斬殺數員吳卒,厲聲下令着。

由於這數日,與吳軍的激戰,早已令荊州諸將,甚至麾下軍卒皆憋着了一口怒氣。

此時,隨着趙累的軍令下,麾下軍卒焉還管何戰俘,紛紛揮舞掌中屠刀,斬向早已驚慌失措的吳卒。

片刻功夫,除了逃離的吳軍主力,其餘殘餘部衆皆遭斬殺。

“全軍避讓。”

“避免遭受火勢的侵襲。”

就在此時,東風愈發猛烈,大火蔓延的速度也徐徐倍增,後方屹立於樓船之上的關羽見狀,面色微沉,不由高聲喝着。

號令傳下,荊州軍卒聞訊,亦是紛紛從側翼散開。

傾刻間,火勢蔓延,竟將漢津周遭支流,那無邊的夜空皆浸染得肢體通紅。

片刻功夫。

遠方,趙忠正徐徐領千餘部衆控船而上,與主力軍匯合。

主艦上。

“趙忠,此戰能夠大破吳軍,你可謂功不可沒矣!”

數將相見,關羽丹鳳眼微微凝現,面向着一身戎裝,堅毅魁梧的將領趙忠,朗聲道。

聞言,趙忠連忙面露謙遜之色,拱手說着:“君侯,過謙了。”

“此策,乃是當初少將軍所謀,忠不過是按其所實施而已,何來功勳?”

“哈哈。”

一席話落。

關羽當先大笑,以表內心喜悅。

“關平之功,本帥自有打算。”

“你既能夠領軍潛藏下游數日,不受吳軍察覺,最終於今夜助我主力軍大破吳賊,大敗陸遜,此等功勳,本帥亦不會望!”

話落,他不由思緒半響,撫須道:“聽聞你跟隨關平孤軍伐許立下戰功,被封爲臨時千人都督?”

“君侯,確實如此。”

“好,那本帥今日便正式封你爲偏將軍,統軍兩千餘衆。”

話音落下。

趙忠面上陡然浮現大喜之色,目光不由瞬息望向從旁其兄趙累,以示喜悅之情。

“末將定不負君侯提拔之恩,日後必將竭盡所能,再立新功。”

瞬息間,趙忠言語亦言語堅錚,拱手高聲道。

偏將軍一職,也算是正式步入了高級將領行列了,日後也能夠有幸參謀軍議了。

賜封完畢!

此刻,馬良亦是迅速撐船趕來。

“季常,你不固守營中,統領步卒,奔來此處,可有要事?”

隨着馬良抵達,關羽面色嚴肅,沉聲道。

“君侯,良正是得知君侯以火攻大破吳軍,才迅速趕來的。”

“我軍絕不能於此地耽擱,應當尾隨逃竄的吳軍其後追擊,奪取夏口。”

一言而出,馬良面色不變,拱手不卑不亢,說出了自身前來的意圖。

“奪取夏口?”

“據趙忠所彙報的消息,如今吳軍大都督呂蒙已經率數萬餘衆,兵臨江陵城下,設營圍困城池,正猛烈強攻着。”

“然後,呂蒙亦是命淩統、孫桓遣軍一萬西進,前去取宜都境內險要,想以此切斷我軍與蜀中聯繫,徹底孤立我軍。”

“如今局勢,於我軍不利矣!”

“我軍如今大破吳軍,理當迅速前行,渡江回防江陵,與呂蒙決戰,又豈可繼續東進,前去攻夏口?”

“夏口,乃是江東腹地,距離漢津約莫兩日路程。”

此時,聞訊此策,都督趙累當先發表了自身看法,朗聲說着。

他雖並未明言拒絕取夏口,可言語之間,亦是也清晰表達出他的態度。

同樣,此時關羽面色不變,沉靜道:“季常,取夏口,此刻於我軍可有好處?”

“畢竟,南郡乃我軍根基,不容有失!”

“可反觀夏口,卻地處赤壁上游,乃是江東腹地,取之何益?”

一席話落。

很顯然,關羽也不贊同取夏口之策。

畢竟,南郡勢微,如今迅速回防增援纔是正途。

此時,馬良環顧四周,眼見着諸將皆用異樣的眼神緊盯着自身,他不由長吐一口氣,遂面向關羽,拱手高聲道:“君侯,諸位將軍,夏口必須取!”

“因爲,夏口關乎着我軍日後能否繼續坐穩荊州。”

“此役,吳軍新敗,其殘部必定兵無戰心,以陸遜的做法,他肯定會退守公安,以告呂蒙戰鬥真相。”

“如此,這也是爲今之計,夏口守備最爲薄弱之時,亦是我軍趁機奪取的唯一機會。”

話落,前都督趙累面露疑色,遂道:“季常,此話何意?”

“爲何我軍,非取夏口不可?”

頓了頓,他眉宇緊皺,喃喃道:“如若我軍取了夏口,那勢必便與江北的文聘接壤。”

“但,我軍新取荊州,一旦取了夏口,守備壓力必將倍增。”

“故此,取夏口有何意義呢。”

話音落下,周遭諸將皆頻頻點頭,表示附議趙累的意見,遂又紛紛疑慮着,馬良爲何會出此策略?

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十章 攻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
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十章 攻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