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

月十一日,凌晨,楊宣凝已起身練刀,他這習慣,數改。

雖然說現在他已經是一流高手,但是始終沒有能夠突破宗師境界,但是有着邪帝舍利六成元精,再不成宗師,實是可笑,所以雖然登基爲王,但是每天總花上二個時辰,潛心武道和刀道,希望能更上一層樓。

霸刀需血戰天下才可得益,而楊宣凝已經不可能,因此他一直潛心研究黃庭經,以及各家送上來的武功秘籍,雖然多是二流,偶然有一流,但是也借鑑良多。

無論如何,他的武功還在緩慢提升,這就足夠了。

隨着他閱歷的不斷提升,所領悟的精義,也運用在刀法上,慢慢的,刀法漸漸脫離霸刀的範圍,而具備了楊宣凝自己的刀意。

凌晨一個時辰,練刀道,只覺得痛快淋漓,收刀之後,雜聲才入得耳中。

“去軍營。”

楊宣凝率七萬大軍,進攻餘杭郡。

餘杭郡,統縣六,戶一萬八千戶,富陽縣就當其衝,一旦大軍所到,富陽縣不戰自降,不過,得了富陽縣,由於縣城相對狹小,楊宣凝駐紮大軍於縣城外,城中留兵三千禁軍,並不繼續前行。

而沈法興大恐,不但盡起六萬軍,還允許盟友杜伏威,率領二萬軍,集兵八萬,自宣城郡而來,直到餘杭郡內,共同對抗楊宣凝。

禁軍現在,隨時隨駕者,已集有二百騎,都是一時之選緩而行,慢慢轉入通往市集的大街。

富陽縣並不大。城牆是石制,也不高,只是藤蔓班駁,蜿蜒在城牆上縫隙中,顯然有些滄桑的古色。

所到之處,街上二邊的百姓紛紛跪拜。只是許多人遮遮掩掩的投來了敬畏和好奇的目光。

富陽縣歷史悠久,秦始皇二十六年就置富春縣,直到現在,縣境內氣候宜人,景色綺麗,交通方便,如果開得宜,當是一個上縣之地。

前面禁軍開道,緩緩前進。

轉過一個彎。突然之間,二輛牛車被刺一刀,瘋狂地衝上來了。

禁軍頓時一齊大喝。兵刃紛紛在手,就在這時,一個大漢從牛下飛出,在二個禁軍直接穿過。頓時,二名禁軍飛出兩蓬血雨,連還手之力也沒有。

幾乎同時,周圍二十餘人,直衝而出,從四面八方殺了過來。禁軍這時都反應過來。紛紛廝殺。

楊宣凝動也不動。只見周圍三十騎也自不動,手持短盾。護住了楊宣凝,還有十人,已經持出弩弓,冷靜的拉開,上箭。

就在這時,上方輕微一響,數支弩箭同樣射出,頓時,數個騎兵中箭,二人翻滾而跌下。

幾乎同時,禁軍拔刀拼殺,只是瞬間的事情,數個刺客已經被砍殺。

“噗噗”之聲不絕,數個刺客身形一動,血箭飛出,砰的一聲,落在地上。

楊宣凝眼神不動,等了片刻,見刺客都被殺盡,或者逃亡,才又命隊伍前進,直到城外軍營之處。

等到了軍營,除非值勤的校尉,還有各將也來參拜,李淳風也在其中。

楊宣凝神態輕鬆,絲毫不以今天被刺殺爲意,問了幾句,就對着衆將說着:“沈法興和杜伏威,快撐不住了,哈哈。”

李淳風上前謝罪:“王上受刺殺,臣有罪。”

“無事,我已經說了,沈法興和杜伏威,此行並非是真的能夠刺殺,只是企圖激怒於我,與之決戰罷了。”楊宣凝隨手拿起營帳中地一把弓,對衆將說着:“各位卿家,可知道這把長弓如何製做,耗費幾時?”

衆將面面相覷,這時,尉遲敬德上前說着:“此弓,以~角、再以膠、筋、絲、漆等合制而成。要將這些材料合製成弓,因爲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的季節來進行,例如冬天取木,春天取角夏天冶筋,秋天才把它合井合,再經歷冬天的寒氣,到春天再被弦,絲毫不芶,耗時四年。”

楊宣凝暗贊,因此說着:“尉遲將軍說的好,就是如此,制一弓如此,何況行軍打仗?現在沈法興和杜伏威各不過二郡,卻有八萬兵,可所謂傾全力而來,而且還訓練不一,每日耗費糧食都有15oo,現在又是青黃不接之時,現在已經拖了一個月,沈法興和杜伏威糧草快盡,軍心不穩,哈哈,所以急着求戰。”

“而我方,有數十郡,後方糧草充足,更有大量援兵在後,士兵又經過訓練,無論上下,都人人自信,士氣凝聚,這叫以精對雜,以安對勞,此消此長,而且,我水師已經和沈法興水師作戰,只要不日就可消滅之,那時,襲其後院,沈法興崩潰可期,今日刺殺,可見二軍已經窮途末路,狗急跳牆,滅亡就在眼前。”

“王上聖明。”在場的人都凜然喝着,心生肺腑之敬。

楊宣凝微微一笑,其實,這就是李世民的百戰

兵法,有着雄厚的經濟政治軍事實力,所以一旦與人先守衛,拖延得時間,反正己方有地是本錢拖,而對方卻拖一日就弱一分,等到對方拖的燈盡油枯,士氣大跌,一戰就可將其摧毀。

雖然看起來,楊宣凝只有七萬,兵力比起對方八萬,似乎還少一點,但是實際上,形勢、實力、人口、經濟、總兵力相比,就是財大氣粗,根本就是持着“我打仗,就是用錢砸死你”的李世民兵法,也是無上兵法正道。

效果非常明顯,一個月來,集軍對峙而不戰,沈法興和杜伏威開始時還沉地住氣,現在卻已經有着焦急慌亂之相,根據刺探要情,軍中也有士氣大跌的跡象。

就在這時,外面又傳來報告:“報,我方水師大破沈法興水師,已在吳郡登陸。”

衆人一齊瞠目結舌。到了這地步,還用得打嗎?沈法興已經徹底完了,吳郡登陸水師,老家被抄,二面攻擊,沈法興就算有孫武。白起之能,也迴天無力。

楊宣凝昂頭哈哈大笑,第一次品位到,以李世民的方法,以衆欺寡的快感和穩妥性,如果自己老實地一開始就和聯軍對抗,有着杜伏威的百戰精兵,說不定自己還要吃個大虧,甚至落敗而回。

而現在。無需戰鬥,就可大勝。

戰爭不在正面對抗,而在於戰略上地佈局。

笑完。他立刻冷笑的說着:“命,遣使至沈法興和杜伏威軍中,叫他二人立刻歸降,我給他們三天的考慮時間。”

又說着:“散佈消息。務必使對方聯軍所知,吳郡已入我手。”

再命令着說:“集起所有騎兵,命各部準備,命水師自行其事,按機策應,如果明後天不降。立刻出兵。將其一舉粉碎!”

這三道命令。真是死抓要點,如果直接進攻。沈法興說不定可以行哀兵之策,讓全軍知道自己在死地,而行臨死一撲,以聯軍的實力,說不定真地有希望翻盤,但是哀兵必不可久,給三天機會,那自然思來想去,這股哀兵之氣就自己瓦解了。

衆將頓時轟然應諾,各自準備。

其實,沈法興是已經到窮途末路了,但是杜伏威還可以退兵,只是現在局面,退了又怎麼樣?沈法興一滅,區區二郡地杜伏威,又能夠支持多少時間呢?

三日後,凌晨

楊宣凝和手下一衆大將,高踞馬上,遠遠眺看對面地敵軍。

八千騎兵,擺開陣勢,黑壓壓的一片,讓人感覺到無比地壓抑。

楊唐軍中一陣戰鼓傳來,各軍整齊調遣,身穿紙甲,緩緩排列成陣列,源源不絕的從軍營中涌現,不斷佈置在戰場上。

一陣陣風來,吹得雙方的帥旗獵獵作響。戰車,戰馬狂嘶,夾雜着一下接一下傳來的戰鼓,震動着每一個人的心絃。

如果據高臺而望,遠方海上,水師船隻遮掩住一片,這水師並非是原本水師,而是運輸着還在後方的軍隊,已經開始登陸的軍隊,佈置已成,隨時準備行致命一擊。

十五萬兵,如二隻大鉗,死死地夾住了沈法興和杜伏威聯軍,當然,楊宣凝也從來不認爲一個戰場真的需要這樣多人,這只是威懾。

真的戰鬥,也就是幾萬對幾萬,等廝殺糾纏時,再用騎兵突破,其實就這樣簡單。

“王上,不知道這二人投降不投降?”

楊宣凝露出思索地神色,沉吟的說着:“也許會臨死一撲,這樣的話,我們只有大戰了,但是就算如此,他的唯一機會就是攻破我中軍,不然地話,以他們的兵力和訓練程度,又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死路一條。”

說實際的,雖然沈法興和杜伏威看似聲勢浩大,但是真正可戰之兵,說是二萬已經擡舉他們二個了,二方面的真實力量對比根本不在一個臺階上。

只要二軍動,一批批投入,楊宣凝的指揮,無非就是先一對一,然後再派遣多餘地部隊進行側面攻擊,先在局部取得優勢,形成二對一甚至五對一地侷限,把敵軍一部吃掉,再圍攻其它軍隊,形成十攻一甚至二十攻一地滾雪球一樣的勝利——而騎兵是達成這樣目地最好的兵種。

他突然之間想起了玄武門之變,其實,太子軍是李世民軍的三倍,當時李世民也拼殺的窮途末路,只是竟然給他找到了太子,給予殺死,獲得勝利,可所謂死中求生,翻盤成功,而現在,對方也只有這個機會。

說完,就布命令,讓自己中軍核心三千禁軍和一千騎兵,徐徐移動,直駐紮在一處小丘陵之上,這是永不動員的部隊。

才移動完畢,就見對方一聲吶喊,起兵上前。

沈法興和杜伏威,終於還是選擇了最後一搏。

戰幕至此全面拉開。

楊宣凝頓時命令:“舉戰旗,布命令。”

目光所到之處,戰旗飛舞,而傳令兵,也瘋狂的奔馳命令。

雖然在上午,但是巨大煙花也衝上天空,並且連綿不斷,一里一,一直傳遞到遠方十幾裡處,這是傳達給水師。命令其自動攻擊——具體指揮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隻要水師自行攻擊就足夠了,形成二面攻擊的局面。

一下接一下傳來的戰鼓,越來越高昂,充滿了整個戰場,到,以五千人爲一單位的軍陣,分成十個單位,緩緩而上,殺氣瀰漫整個戰場。

決定性地一刻。終於來臨。

二軍都緩慢靠近,要知道,人的體力是有限的。如果快奔跑,只怕跑上幾百米就沒有力氣作戰了,因此二方都有意保持體力,等直到二方面只有二十步時。幾乎同時,雙方統帥出了命令,頓時,一陣震天鼓聲,二方面都向前衝奔,這個聲音。震動着整個戰場。

二方一旦咬上。彼此廝殺。這時斷無後退之理,原因很簡單。一旦後退,立刻就是崩潰之局,眼見雙方五萬軍都已經對上,這時,傳達什麼號令都沒有意義了,因爲傳達過去,其實也沒有作用。

楊宣凝才冷哼的說:“尉遲敬德!”

“臣在。”尉遲敬德上前一步。

“寡人給你三千騎兵,給寡人突破,打亂敵軍陣勢,破開對方的戰鬥。”

“臣遵旨。”

尉遲敬德翻身上馬,帶着五百親兵,持着號令,頓時三個千騎的千騎長都受到號令,一聲吶喊,跟隨着尉遲敬德就上前。

一股鋼鐵洪流,一個3角形地尖錐,以雷霆一樣的度,直刺向敵人的心臟。

尉遲敬德策騎走在這尖錐的尖端,剎那間投進重重敵軍內,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在血濺中倒下,不到一刻,五千騎兵在他的率領下,殺入敵陣,頓時,原本相持的敵方陣列,立刻被撕開,把先部隊衝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一旦敵軍撕開,此部立刻崩解,楊唐軍士氣大震。

“杜伏威要出來了。”楊宣凝早有預料的說着,果然,敵軍之中,二千騎奔出,爲的正是杜伏威。

尉遲敬德在敵陣內來回衝殺,所向披靡,騎兵士氣高昂,在他帶領下,有如虎入羊羣。但是突然一隊騎兵殺奔過來,尉遲敬德頓覺壓力大增,眼一看,就見得一員大將。

“杜伏威!”尉遲敬德一聲長嘯,不懼反喜,策馬直衝而上,手中武器化作厲芒,所到之處,攔截者紛紛跌倒,聲勢驚人之極。

而杜伏威也一聲怒吼,策馬上前,就要斬殺敵將。

“轟隆!”二個兵器相交,宛然雷聲震響,二人都有若觸電,整個人連着慘嘶的戰馬往後拋跌,駭人之極,不過都立刻翻身跳下。

尉遲敬德地兵器也是賜予的神兵,並沒有被毀,但是也全身一震,半空中吐出一口血來,而杜伏威臉色一青,手中武器折斷,又迅轉白,也顯是受了內傷。

一交戰之下,二敗皆傷。

以杜伏威的城府之深,仍禁不住生出悔意。

當他見得楊宣凝只守不攻時,就應該知道雙方在糧草上地差距,就應該退走另外選擇戰場,而不是繼續對峙,而且,前天知道楊唐水師攻入了吳郡,更應該立刻退走纔是。

戰場上不急細想,他躍空閃躲,雖然兵器已毀,但是他的工夫是袖中乾坤,一拳所向,只聽“轟”的一聲,一個衝上來的騎兵頓時翻滾在地,杜伏威使出壓箱底地本領,左袖掃過,勁氣交擊,附近二騎頓時吐血跌下。

杜伏威翻身上馬,目光所到,只見尉遲敬德也自翻身上馬。

尉遲敬德哈哈大笑,聲鎮全場:“杜伏威,你可知道,你現在已經輸了?你還有餘力抵禦我方第二支騎兵嗎?有我在,你還想走?”

目光所到,杜伏威立刻色變,只見又是三千騎,蜂擁而出,在另外一邊,貫穿而去,將聯軍的陣列衝入,所到之處,殺聲震天。

杜伏威心下大駭,怒喝一聲,順手奪過一把長刀,就帶着自己的騎兵,向後退去,尉遲敬德哈哈一笑,直追上去。

這一戰直殺到當日中午,三千騎破開多處聯軍,聯軍崩潰,楊唐軍取得全面勝利,在聯軍崩潰之時,水師方面二萬人又趕到,乘勝追擊,殺得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是役,杜伏威二萬大軍,僅二百人倖免,衝出戰場,而沈法興六萬軍盡滅,僅以身免,突圍而去,全軍崩潰。

次日,餘杭郡、宣城郡、吳郡,宣佈投降。

此戰,完美的體現了“臨之堂堂正正之師”,以及“用錢壓死人”的兵法正道,正是歷史上,李世民的兵法精要所在。

第四十二章 見面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七章 鹽路(上)第十八章 命數(上)第十六章 說相(下)第六十五章 關鍵第八章 餘杭(上)第五章 小戰(上)第一百十六章 今日殺得寧道奇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十九章 名傳(下)第二章 明悟(下)第四章 說意(下)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十八章 命數(下)第十一章 賭場(下)第十九章 名傳(下)第八十九章 長安事急第五十五章 決斷千古臣第十五章 密謀(下)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五十二章 一郡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授首第三十五章 勢成第七章 鹽路(下)第一百十七章 臨別第三章 拜禮(上)第五十七章 土地第八十五章 屠城第十一章 賭場(上)第五十八章 二郡第一百章 落雁來投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八十五章 屠城第五十一章 欽差第八十章 大戰尾聲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八章 餘杭(下)第九章 水寇(下)第六十四章 魏徵第七十一章 石之軒第十二章 殺戮(上)第五章 小戰(上)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七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十五章 密謀(下)第九十五章 送於聖上糧第六十四章 魏徵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三十五章 勢成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二十六章 舍利(下)第八十九章 長安事急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二十八章 殺場(上)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七章 鹽路(上)第四十一章 突厥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五章 小戰(上)第十五章 密謀(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授首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第十一章 賭場(下)第一百零二章 萬民累大業第二十章 叢林(下)第十五章 密謀(下)第八十四章 春意第八十四章 春意第十九章 名傳(下)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五十九章 北上無變數第五十一章 欽差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七章 鹽路(下)第六章 家酒(上)第十四章 休妾(下)第八章 餘杭(上)第九章 水寇(下)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四章 說意(上)第六十五章 關鍵第三十八章 殺李第六十六章 機運第十二章 殺戮(上)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二十八章 殺場(下)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二十章 叢林(下)
第四十二章 見面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七章 鹽路(上)第十八章 命數(上)第十六章 說相(下)第六十五章 關鍵第八章 餘杭(上)第五章 小戰(上)第一百十六章 今日殺得寧道奇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十九章 名傳(下)第二章 明悟(下)第四章 說意(下)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十八章 命數(下)第十一章 賭場(下)第十九章 名傳(下)第八十九章 長安事急第五十五章 決斷千古臣第十五章 密謀(下)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五十二章 一郡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授首第三十五章 勢成第七章 鹽路(下)第一百十七章 臨別第三章 拜禮(上)第五十七章 土地第八十五章 屠城第十一章 賭場(上)第五十八章 二郡第一百章 落雁來投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八十五章 屠城第五十一章 欽差第八十章 大戰尾聲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八章 餘杭(下)第九章 水寇(下)第六十四章 魏徵第七十一章 石之軒第十二章 殺戮(上)第五章 小戰(上)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七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十五章 密謀(下)第九十五章 送於聖上糧第六十四章 魏徵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三十五章 勢成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二十六章 舍利(下)第八十九章 長安事急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二十八章 殺場(上)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七章 鹽路(上)第四十一章 突厥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五章 小戰(上)第十五章 密謀(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授首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第十一章 賭場(下)第一百零二章 萬民累大業第二十章 叢林(下)第十五章 密謀(下)第八十四章 春意第八十四章 春意第十九章 名傳(下)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五十九章 北上無變數第五十一章 欽差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七章 鹽路(下)第六章 家酒(上)第十四章 休妾(下)第八章 餘杭(上)第九章 水寇(下)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四章 說意(上)第六十五章 關鍵第三十八章 殺李第六十六章 機運第十二章 殺戮(上)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二十八章 殺場(下)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二十章 叢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