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用工制度

?????整合後的大華集團,沒有騷包的四處出擊,而是開始內斂的進行精細管理。

蘇城對管理知之不深。無論是他所學的專業,還是北大中文系帶給他的記憶,都沒有管理學的烙印。

但是,蘇城有一點比80年代和90年代的企業家先進,他知道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國大企業是怎麼死的:除了政策性死亡之外,這個時代的中國大企業,全是撐死的。

中國的市場實在是太大了!

這一點,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同。

日本、英國等小島國,擴張到極限,也就是幾個省市的面積,幾個省市的人口,縱然有點消化不良,也不至死。美國、加拿大等大國,人口經濟都相對集中,又是充分競爭充分流通的發達國家,一個剛崛起的傳統企業,沒等佔領全國呢,前面左鄰右舍已經站滿了模仿者,說不定還有大企業虎視眈眈。

中國就沒有這些阻礙了。有錢有勢的國企,都是些行動遲緩的毛毛蟲,周身爬的都是汲取營養的細菌,別說虎視眈眈了,能不睡着就是好樣的。中國的人口經濟也不集中,全國最具有購買力的人羣是吃皇糧的政府公務員以及企事業單位員工,按照80年代和90年代的政策,沿海地區的公務員和北方內陸地區的公務員別無二致,後者說不定還能多些邊疆補。

每一個初生的中國大企業,就像是騎兵站在了只有牧人和狼的草原上似的,放眼看去,全是肥羊,極少有能抑制住慾望,不去追逐遍地肥羊的。三株集團得到創世紀的80億元銷售額的時候,竟而在全國大中城市一口氣註冊了600多個分公司,在縣鄉設立2000多葛辦事處,吸納了15萬銷售員……

巨人集團也是在政府的敦促下,建樓越建越高。最後建成了爛尾樓,也建垮了集團公司。

這些醒目的事件,多要在90年代中期才發生,到90年代末期,才能引起企業家們的注意。但野蠻擴張是種因,也是大型企業必須剋制的慾望。

機會無窮無盡,但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1990年是一個絕好的練功機會,外國封鎖雖然打擊了中國經濟。但也促使外國公司無法進入中國與初生的本土企業競爭。就好像有一條1000%關稅的壕溝似的。有了這條美國人建的壕溝,大華燃氣公司纔有能力佔據先發位置,有時間逐漸完善自己的體系。大華動力機廠才能把柴油機的行業份額提升到70%以上。上演鳳凰涅槃的好戲……

不過,究竟如何改善管理,大華集團內部也是爭論不休。半個月裡。董事會議就召開了20次,不斷的協調關係後,大華集團的框架趕在9月中旬出籠:董事會以下,建立若干個事業部。公關部和營銷部全面收縮調整爲一個部門。集團重建獨立的法務、會計、人事和行政部,組成新的行政事業部。戰略事業部繼續擴大,招聘人員以充實下面的供應鏈部和並行工程部。此外,戰略部還將引入ci,也就是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並在人事管理方面繼續推行技術職稱管理體系。仿效國家的八級技術等級制度,建立大華自己的八級工體系。

在蘇城看來,八級工制度是非常有特點的體現了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制度。勞動部對上萬個工種進行了分析,技術標準清晰明確,客觀公正,可考覈可操作,完全體現出了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的差異。同樣是50年代設計的制度。中國細緻又明晰的八級工制度。比日本簡單又難懂的年功序列要先進的多。

這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制度,還是一種社會制度。是八級工制度給予了一線工人以勞動者的尊嚴,也是八級工制度給予了一線工人一條強勁的上升渠道,讓所有人都知道,中國不止有學而優則仕一條路可走。一名工人。只要付出勤勞和智力,總有一天能到五六級工。讓廠長笑臉相迎的地位,若是天賦好些,師傅好些,說不定還能成爲全國頂尖的八級工,見到國家主席都不怵。

後世的農民工,並不是因爲農民的身份而吃虧,是因爲工人的身份而吃虧。很多人總在奇怪,外國技術工人是中產階級,怎的中國就走樣了,特色的根子就在用工制度上。

一名21世紀的工人,若能清楚的表明自己是6級的車工,或者5級的焊工,自然會在勞動力市場上,將自己與簡單勞動的普工區分開來,從而獲得更多的勞動報酬和社會地位。

在這種制度下,如果老闆再說“你愛幹不幹,像你這種我往人才市場裡丟只磚頭,轉圈兒能砸死五個的時候”,六級工就可以吐他一臉的唾沫,拿出那紅豔豔的證書。

簡簡單單的一張證書,和畢業文憑的價值別無二致。從個人的角度可以說它只是個紙片,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但從社會的角度而言,正好證明了個人的價值。企業沒可能瀏覽2億份簡歷,考察幾百幾千人的專業能力。設定一個8級工或者哈弗畢業的條件,減少了企業成本,加快了社會流動,完全可以把招人省下的錢作爲薪水發下去,還可以將明珠暗投的技術工人從黑心老闆的爪牙中救出來。這樣一條明確的上升渠道,也能讓普通工人看清方向,輕鬆的將自己從社會底層拉扯到社會的中層。

9月4日的董事會上,終於確定了移植八級工的制度和方法,並規定了最新技術的修訂時間,宣佈內部整合又完成了一大塊。

楊明讀的嘴幹舌燥,坐下來趕快喝水。

蘇城大樂,腳一蹬,讓椅子搖搖晃晃起來,開口笑道:“應該寫下來,發表出去。我們不僅要在大華實業集團內推廣這套制度,其他的關聯企業和配套廠也要推廣,讓他們的工人到咱們集團來考證,考上證了,企業就可以據此多估成本多要錢,只要符合大華的標準。這個錢咱掏了。我考慮着,咱們的供貨商如果能有一批4級工水平的隊伍,良品率提高起來也簡單了,說不定反倒省錢了。最終,八級工制度如果能在全國恢復,善莫大焉。”

四郎是最佩服表哥,肯定的道:“蘇董寫的,保準能全國推廣。你親自寫一篇。就用北大中文系的寫法。”

鍾志根那麼嚴肅的人笑噴了:“北大中文系的寫法是什麼寫法啊。”

“總有種高級的寫法吧。”四郎狐疑了半天,一拍大腿道:“駢文,寫出駢文。這個厲害了吧。”

會議室靜了幾秒鐘,然後笑的像是煮沸的水。

蘇城笑的手指哆嗦,道:“我要說你沒讀書。你肯定不服氣。我要說你讀書了,太對不起自己的腸胃了。”

李琳“哎呦”一聲,抱着肚子滑倒了。

四郎皮厚肉糙,臉上都看不出紅色來,嘿嘿的一笑,道:“別老大笑老二。我是初中文化,就知道駢文了,你們高中的,大學的。那你們能做一篇駢文嗎?”

衆人茫然。

“看看,我知道駢文,你們知道不知道現在沒法證實了,就算你們都知道吧。”四郎用很大度的語氣,昂首笑道:“你們知道駢文,你們也就和我一個水平,你們誰要是能做一篇駢文出來。我算你們比我厲害。”

好傢伙,鍾志根和張超兩個海歸都不敢說話了,陳祖年等人更是緊緊閉嘴,生怕被叫出來。駢文這種東西,哪裡還有正常的中國人會寫。

沉默間。大華船業的閆學燦咳嗽一聲,用手指敲杯子。打着節拍唱:“盛世揚眉歌風華,撰文銘賦頌大華……”

他一口氣唱了五句,然後停下來,喝杯水,不慌不忙的道:“我以前在濟柴做銷售的時候,有個中石化的幹部就好這口,不得以就學了,一時間只做了這麼幾句。”

“小閆行啊。深藏不露。”李琳笑嘻嘻的評價,道:“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有愛好。小閆,你要不要到我們公關營銷事業部來?專挑那些有文學愛好的領導給你。”

閆學燦連連搖頭:“我剛到大華船業沒多久,等幹出成績來了,領導說往哪裡搬,我就往哪裡去。”

“先不搬也行,你要不用駢文,給蘇董寫一篇八級工制度的文章。”李琳用蔥段般的手指點了兩下,駭的閆學燦縮頭。

蘇城咳嗽了一聲,道:“別鬧。八級工的制度,是一項很重要的制度。以前說‘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資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級工資制,等等。這隻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現在不提這個茬了,咱們要儘可能的敦促國家恢復,機會喪失了,下崗的規模再加大,無保障的工人又增多,這個制度就很難搞了。”

鍾志根聽他背毛主席語錄,臉色嚴肅道:“蘇董,還是小心爲上。”

“一個社會,大家都窮不可怕,一部分人窮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貧窮不可改變。兩三億的工人,不給他們增加財富的機會,不給他們社會地位上升的渠道,那怎麼行。這麼大的事,也不是咱們能解決能討論的,寫成文章的形式發表出來,盡一份綿力。”蘇城這樣說,自然沒人再反對。

陳祖年問:“我們給國企評不評?好多地方其實還在用八級工資,像咱們廠現在也掛着。就是上面不承認了。要求取消,最後也沒有全都取消了。”

當年取消八級工制度,是要把大鍋飯進行到底,讓初進廠的工人和八級工拿相同多的錢,是要把中國先進的八級工制度改成日本的年功序列。在師傅弟子橫行的廠子裡,敢贊成的幾乎沒有,反對的倒是不少。尤其是貧下中農出身的工人階級,政治身板硬的驚人,很有中流砥柱的味道。

蘇城不關心歷史細節,一笑道:“國企主動來評,我們就評。已經有證書的,如果來大華再考一次,就用合格成績做他的實際等級。如果不願意來的,承認以前的等級,但降一級計算。我們主要還是針對私企的數億工人。”

“私企怎麼能有數億工人!”陳祖年不相信了。

蘇城啞然,道:“以後打工的人多了,工人就會多了。增加到兩三億,不奇怪。”

“那一個工人要是有1000元的gdp,3億不是要3千億?”顧海健驚訝算了起來。

蘇城笑而不語,等他們議論完畢,又展開自己的文件夾看了眼,道:“下一項,是培養工人。讓工人有晉升的渠道只是一部分,還要讓他們有晉升的能力。三位一體:培訓、鑑定、激勵!”

他板着指頭,一個個的數着,道:“我們的工人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首先要能維護改進甲醇設備。然後,我們要保證一種情況,那就是臺塑退出了海滄計劃的話,我們要能把這個計劃撐起來。”

這是蘇城第二次提到臺塑退出的可能了。大家雖然不自信,能比擬臺塑集團,但也不再詫異。

蘇城覺得很滿意,繼續道:“集團會從節省的資金中,抽取一部分出來,建立一系列的培訓和鑑定基地,就放在浦東遠郊的工業地塊。主要包括以下幾項:電工、儀表、焊工、鉗工、甲醇仿真、煉油仿真、乙烯仿真。另外,機泵維修鉗工、低溫壓縮機維修、常減壓蒸餾和制氫裝置四項是進修項。”

這些全是建設和維護石化基地所需的必要工人,只要有了這些工人,成套的石化設備買來就能用。沒有這些工人,幾十億的設備放在那裡就是擺設。

陳祖年聽的眉飛色舞,彷彿預見到自己工廠的工人爭相鑑定,爭搶培訓名額的場景。對工人來說,這種正正當當的競爭是再快樂不過的事了,沉悶如水的工作不是任何人想要的。

……

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493章 碳纖維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512章 小瞧嗎第620章 封閉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274章 炮灰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332章 私掠證第313章 要來了第376章 替噴法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153章 大借款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375章 井深第296章 大富貴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657章 投名狀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9章 東*營市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197章 大會戰第478章 被卡第214章 維修第511章 不行!第133章 炫耀第159章 開標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39章 登記第511章 不行!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372章 鑽井第276章 看大戲第153章 大借款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489章 有關係第534章 協商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48章 專利要嗎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188章 壓價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531章 金錢雨第487章 細則第203章 併購案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47章 配件廠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57章 華僑優惠第521章 提高賭注第339章 登記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54章 裂痕第58章 廢油田第455章 密談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515章 登記第57章 華僑優惠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165章 約談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428章 父子第29章 可樂加冰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72章 這貨是誰?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61章 規模戰第514章 挖空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405章 窗戶紙第159章 開標第274章 炮灰第387章 定性
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493章 碳纖維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512章 小瞧嗎第620章 封閉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274章 炮灰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332章 私掠證第313章 要來了第376章 替噴法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153章 大借款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375章 井深第296章 大富貴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657章 投名狀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9章 東*營市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197章 大會戰第478章 被卡第214章 維修第511章 不行!第133章 炫耀第159章 開標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39章 登記第511章 不行!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372章 鑽井第276章 看大戲第153章 大借款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489章 有關係第534章 協商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48章 專利要嗎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188章 壓價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531章 金錢雨第487章 細則第203章 併購案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47章 配件廠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57章 華僑優惠第521章 提高賭注第339章 登記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54章 裂痕第58章 廢油田第455章 密談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515章 登記第57章 華僑優惠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165章 約談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428章 父子第29章 可樂加冰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72章 這貨是誰?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61章 規模戰第514章 挖空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405章 窗戶紙第159章 開標第274章 炮灰第387章 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