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挽救指數

“我們只要能生產就能還錢,把我們加上吧。”說話的是個水泥廠的廠長,他打聽到蘇城要修液化天然氣碼頭,早早的就來了。他也不知道什麼是液化天然氣,但他想,修碼頭總得用水泥吧。

和他並排坐的是個穿着運動服的木材廠領導,就繃直了腰看對面桌前做記錄的清欠辦工作人員,眼珠隨着他們的動作向左向右,語氣緩慢的說:“我們木材廠有自己的林場,在外地也有合同,只要一句話,就能裝船運來,什麼規格的都有。”

也有着急坐不住的,不停的走動,一股子哀怨氣:“咱力榮五金公司是咱市最大的五金公司,您把訂單交給我們準沒錯,這還做什麼記錄啊……”

“唉唉唉,老徐,我們恆堅五金公司纔是最大的吧,你們才做些什麼?螺絲螺帽?有沒有不鏽鋼的?”

“你們買了一臺二手機器就成最大的了?看看你們那個廠房,都快和廁所連到一起了!”老徐不甘示弱。

清欠辦的辦公室裡,特意用桌子隔出了一半,由着濟南和青島地區的企業管理人員抱怨和說明。

正如胡集所保證的那樣,他只用了半個月時間,就催生出了一份部委紅頭文件,明確允許民營企業參與城市燃氣管道的鋪設。

有了這份政策保證,蘇城立刻啓動了山東範圍內的天然氣配套,首當其衝的就是濟南和青島。

他要在青島建設液化天然氣碼頭,然後在濟南建設液化天然氣的儲運裝置,同時在兩個城市建設城市天然氣管道。整個計劃投資過億,自然吸引了無數企業前來搶奪訂單。當然,拿到訂單的企業,必須按照清欠辦的要求,一步步的歸還特定企業的欠款。

這種大手筆,是1q90年的民企很難相比的。除了大華實業,很少有哪家民企能籌集1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即使有,也不會在這時節投入到天然氣管道的建設中去。就中國目前的環境來說,有太多可以賺錢的地方,天然氣管道的盈利速度,很難達到“中國投資者”的青睞。

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看到,不管現在的能人們如何折騰,不管他們從投機中賺到多少錢,10年或者20年以後,終究還是實業能夠更穩定的賺取利潤,實現個人和企業的社會價值。但是,如果等到10年或者20年以後,再想投資天然氣管道這種東西,早就機會不再了。

從蘇城的角度來說,投資天然氣管道除了回報之外,還有兩個利好,首先是解決了部分天然氣包銷的問題,其次是正好利用陷入泥潭中的三角債問題。

在中央要求“行政首長親自抓”的狀態下,全國各地都開始了清掃三角債,但越是這樣,銀行就越惜貸,社會上的閒散資金就越少,行政首長們的壓力就越大,在1q90年和1qq1年三角債嚴重的地區,清欠問題不亞於計劃生育或後世的羣體件。

如果說一筆現金左右了一名高級幹部的判斷,沒人會覺得奇怪。

此等情況下,蘇城聯繫鋪設燃氣管道,並以此訂單解決當地的三角債問題,絕對是雪中送炭,斷沒有拒絕的。抓住這次機會,他毫無疑問會得到任何想要的城市或地區:山東、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只要能拿到五個沿海身份的主要城市,就燃氣管道業來說,就至少拿到了全國利潤的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

即使2年以後,都不會有這種好事了。國外對中國的封禁持續到1q92年,然後,洋氣公司就會來跑馬圈地。在這種穩賺不賠的生意中,不光有美孚、BP、殼牌等歐美公司參與,還會有阿曼國家石油公司、印度燃氣公司等平時難得一見的海外公司出現。

而作爲城市經營者的“行政首長”們,在遇到第一個外國投資者或者民企投資者以後,眼界也會變的開闊。免費獲得城市燃氣管道建設權的事情,將會越來越少,公關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而競爭者則會越來越多,奇葩之經歷亦會越來越豐……

除非蘇城想要一輩子撲在燃氣管道上,否則,1q90年到1q92年,就是他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機會。

國外封鎖加國內債務危機,配合天然氣包銷合同,將會把投資成本和公關成本拉到最低。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受到損失,只看誰抓住了機會。

坐在凳子上的兩名廠長站了起來,立刻有兩個人補坐上去,一邊爭辯,一邊說明情況。

剛纔的兩名廠長也不願馬上離開,巡遊於鴿籠般的半個辦公室裡,臉上的期待和急躁入目可見。

一名清欠辦的女科員拼命的做着記錄,不時請其中一人停下,或者覈實,或者請他重新闡述。

另有一名工作人員,按時收回記錄本,並將之交給4人組成的評分小組,按照記錄單一個個的打分。有遇到不熟悉的,還要查找一下厚厚的“說明書”,那裡面,對企業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以及清欠價值有明確的標準。

最後,評分小組會把有疑問的記錄交回去,以重新詢問。填好的評分單也整理交給該工作人員,並送到只有一臺電腦的電腦房中,由操作員將分數輸入電子表格中,根據大華實驗室設計的公式,得出一個分值。

該分值,對外叫做“評分”,對內叫做“挽救指數”。用這種方式,雖然不能保證85分的企業一定比84分的企業挽救理由更充足,但85分的企業一定比75分的企業挽救理由更充足。

這種量化管理的模式,在20年後幾乎用在了企業的每一個角落,薪酬體系,廣告價值,品牌塑造,營銷體系等等不一而足,即使是80年代的歐美國家,也不再新鮮。

但是,1q90年的中國一些人雖然知道這種東西,可究竟怎麼用,就很難說的清楚了。除了一些學院和研究所,真正將之作爲企業管理來研究的,唯有大華實驗室等聊聊數家。

胡集就對蘇城的做法很讚賞,他在國務院工作,研究最多的也是模式。相對於一市一縣的具體工作,他顯然更喜歡能夠複製的模式,因此看到來的人越多,他就越高興,扶着桌子說:“本來人人都躲着咱們清欠辦,這下好了,恨不得住裡面熱鬧些好熱鬧些好!”

蘇城也在名單上挑選可合作的工作,語帶遺憾的道:“可惜我們的資金不足否則按照名單付錢清欠很快就能解決。

你有要到貸款嗎?”

大華實業的現金流有數億元之多,即使如此,如果不做計劃的丟出去,最多也就是聽個響動。

胡集很看的開,笑道:“全國一盤棋,上級不會直接撥款的最多有點政策性的貸款。我們現在的速度就挺好,等第一輪清欠結束,再來一輪,咱們這邊就差不多了。”

“能達到全國第三?”蘇城笑說。

“絕對沒問題。”胡集是整個辦公室裡最活潑的人即使見到下屬也如此。不過,清欠辦沒人敢小瞧了這位國務院來的處長看看資料室的童大林就知道了,革委會時代過來的老處長,割韭菜似的一茬茬整人升上來的,如今乖乖的在資料室整舊報紙去了,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蘇城笑了笑,在省第三建築公司的名字下重重的打了一個勾。在這一輪清欠中,建築公司是不亞於鋼鐵公司的清欠大戶,不過,欠他們錢的主要是地方政府,因爲過去兩年的經濟過熱,使得各地紛紛上馬大型基建項目,到今年,銀行開始收緊銀根,基建做不下去了,墊付的工程款也就沒了着落。

胡集伸脖子看了一眼,笑道:“又讓你撿到了便宜,省第三建築公司是全省資質最好的建築公司吧。不過,你只要給錢,他們肯定不敢討價還價的。”

“你這是提醒我壓價啊。”蘇城用筆點了點,道:“三建的挽救指數是88,我嚴格按照規矩來的。等濟南的管道鋪設完了,政府的錢也該到位了,這全市最好的建築公司,也就活下來了。”

“那還得看情況,這時候給錢,就得看大局了。”胡集吁了一口氣,表情有些怪異的道:“不過,我多問一句,這個管道是建的快好,還是建的慢好?”

蘇城一愣,道:“當然是建的快好。不過,一家建築公司能用一年時間,把100多公里的主管道鋪完就算不錯了,以到戶3萬來計的話,頭年就可以回收300萬的初裝費,以後再收初裝費,利潤率就高了,建的越快,就能越早收回投資。”

在建設時期,收回成本的唯一途徑是初裝費,但1q90年新建的樓盤非常少,多是各單位的家屬樓,攻關起來相當麻煩。因此,蘇城的做法是先鋪設主管道,以100公里爲限,首先佔領一個城市再說。在管道爲王的情況下,以後再有燃氣公司想要競爭,必須付出多的多的代價。到那個時候,也能更好的體現出“大華燃氣公司”的價值。

胡集卻呼的一笑,道:“這件事情,你想岔了。”

蘇城坐直了:“怎麼說?”

“你不要想着自己是在做生意,你這是在幫政府解決難題啊。難道說,你給地方政府解決難題,地方政府就應該冷眼旁觀,看着你一兩年才建好設備,十年八年的才收回成本?你可知道,你的資金流轉越快,對咱們清欠就越有幫助?”

蘇城不解道:“這個事,政府能幫的上什麼忙?”

“省三建的資質最好,可以拿一茬錢,做總承包。但全省除了三建,還有一建、二建、四建、五建。還有各市的建築公司,難道就看着三建吃飽,自己餓死?100公里給三建做兩年,給全省做,你說用多久?”胡集擺擺手,道:“這件事,你不用出面了,我去說。這絕對是好事,誰都不會往外推的。”

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369章 你不懂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153章 大借款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47章 配件廠第455章 密談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537章 選戰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610章 金融城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515章 登記第233章 對着幹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346章 抵蘇第613章 四面楚歌第315章 有信心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259章 外銷第459章 中哈線第216章 不能做第468章 設局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579章 初探井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65章 約談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492章 脾胃第519章 卡脖子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4章 父親第444章 崩盤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84章 直供產品第305章 殉道者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448章 二選一第105章 漁船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1章 丟骨頭第85章 供貨方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579章 初探井第228章 爆發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216章 不能做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302章 院士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267章 變動第89章 挖坑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580章 測量船第84章 直供產品第218章 他們會佔領世界的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225章 調研第78章 求包養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74章 誇街第202章 新思路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75章 大肥豬第639章 國內第435章 評估第519章 卡脖子第239章 攻略成功第16章 化緣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528章 擊潰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661章 船業速度第646章 將軍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60章 自噴井第596章 只看看
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369章 你不懂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153章 大借款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47章 配件廠第455章 密談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537章 選戰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610章 金融城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515章 登記第233章 對着幹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346章 抵蘇第613章 四面楚歌第315章 有信心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259章 外銷第459章 中哈線第216章 不能做第468章 設局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579章 初探井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65章 約談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492章 脾胃第519章 卡脖子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4章 父親第444章 崩盤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84章 直供產品第305章 殉道者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448章 二選一第105章 漁船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1章 丟骨頭第85章 供貨方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579章 初探井第228章 爆發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216章 不能做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302章 院士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267章 變動第89章 挖坑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580章 測量船第84章 直供產品第218章 他們會佔領世界的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225章 調研第78章 求包養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74章 誇街第202章 新思路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75章 大肥豬第639章 國內第435章 評估第519章 卡脖子第239章 攻略成功第16章 化緣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528章 擊潰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661章 船業速度第646章 將軍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60章 自噴井第596章 只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