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

盧胖子鬼鬼祟祟的站在外灘上,像是個普通的胖子游客似的,打量着身前身後的黃浦江與外國建築。

12月的江風冷颼颼的,裹緊了大衣也凍的他直跺腳。

盧胖子很難理解,這些從南京路走出來的姑娘少婦,怎麼就能穿着薄薄的小腳褲滿街跑。

“難道越胖越怕冷?”盧胖子考慮哲學的時候,覺得沒那麼冷了,就像是在黨校上課時遇到高級領導講授馬克思哲學原理,天大的睏意都能消除。

本埠的女性穿着向來時髦,一會兒過來個大波浪,一會兒過來個健美褲的經過……每當健美褲經過的時候,盧胖子總是要目送人家遠去,同時難以置信的評價:現在的女人怎麼這麼大膽了,那褲子就緊包着屁股,啥形狀都看出來了,都這天氣了,還不多穿點?

“盧哥,看啥呢?”突兀的,小胖的聲音出現在身後。

盧胖子嚇的一跳,見是他,才咳嗽一聲,換了臉色,笑說:“黃平啊,你們來了。”

“來了。”

“人呢?”盧胖子伸頭張望着。

“在那聽歌呢。”小胖向後面伸了一下手。

盧胖子看過去,果然在一臺路邊的卡拉OK機邊上,發現了蘇城。他比本埠人穿的還要光鮮,雖然不怎麼時髦,但一身挺括的毛呢大衣,還是鮮亮非常,令人羨慕。盧胖子暗想:肯定是國外的羊毛大衣,下次出差。一定要找身一樣的衣服。

此時的人,纔不在乎撞衫什麼的。三個同事穿一樣的衣服也不奇怪,何況盧胖子這樣的老男人。

他很快收回目光,低聲道:“我們榮總在店裡休息呢,咱們進去?”

小胖立刻搖頭道:“師父說了,不進店,讓他過來吧。”

“外面這麼冷。”盧胖子跳腳。

小胖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榮廠長身體不好?”

“那倒不是,那倒不是。”盧胖子嘿嘿笑了兩聲,四處看看。找了個公用電話亭,又摸出一張IC卡,撥到信息臺留言後,出來笑道:“我法發了信息,稍等一會。”

此時的領導幹部,用大哥大的極少,攜帶不便是一方面,通話質量差是另一方面。做生意的老闆可以盡情的喊“不就是10萬塊嘛!”,當領導的要是每天捧着磚頭機喊“不就是個處長嘛!”。那他這個領導也就做不久了。

片刻後,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快步走了過來。

盧胖子連忙迎了上去。小胖也跟在後面。

老者比盧胖子年齡稍大,指節粗大的像是個老工人,但衣着高檔,氣勢逼人。

小胖知道他是江南造船廠的總經理,上去腆着臉就喊:“榮伯伯。”

老總有點發愣,盧胖子也傻住了。這個套近乎套的,太直接了吧。

小胖很滿意對方的態度,輕笑解釋:“榮波波,我是黃平。我爸是桂江造船廠的黃恆豐,我前幾年到京城找工作,還見過您。”

他一說桂江造船廠,榮尚國就明白了,融洽的道:“是黃平啊,我記得,沒怎麼變嘛。怎麼。換了工作?”

“我爸當年把我放到石油部裡面了,誰想到石油部也改成了石油總公司。後來,我一咬牙,就出來和我師父做了。”

“你師父是?”

“蘇城就是我師父。”小胖三言兩語的將雙方的關係給捋順了。90年代的國內商界。能不能扯到八竿子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這即使人情社會使然,也是一種信任的背書。

被老鄉背後捅一刀的時候,總是比被外鄉人捅刀的時候少吧。而且,責任人也容易找到。

小胖一頭連着蘇城,一頭連着中船,是最好的居中調解者。

榮尚國暗想:蘇城也是有心了。

有鑑於此,他的態度也略微熱情一些。

幾個人說話間,來到了江邊的卡拉OK機邊上,與蘇城會面。

耳邊聽着此時最流行的水手,蘇城和榮尚國輕輕握手。選擇在這樣的地方見面,是情非得已。江南造船廠希望和蘇城合作,而蘇城合作的首要條件,是拋開詹志芳,更進一步的說,是支持黃恆豐一系。

換言之,榮尚國只有加入到黃恆豐一系來,纔有與大華合作的可能。這樣的要求也並不過分,因爲中船的船廠很多,大華即使要合作,也可以只選擇其中的一家或幾家合作。

因爲小胖的關係,蘇城更加信任黃恆豐和他一系的老領導錢騰。兩人在見面後,也已達成了一致的合作目標。

榮尚國要合作,其實不止是與大華船業合作,還是和黃恆豐一系合作。

作爲與錢騰級別相當的老資格高官,榮尚國對錢騰並沒有成見,對詹志芳也沒有特別的好感。但是,在選擇合作之前,與蘇城私下裡接觸一下,也是必須的。

兩人站在寒風中,像是偶遇的旅人似的,有一句每一句的說着話。

榮尚國的臉上帶着輕鬆的笑容。在他眼裡,這是一個走過場的前置談判,確定大家的心思相同,雙方就可以大張旗鼓的搞官方會面了。

平地造船法若是能提升江南造船廠50%的產能,那就比10個詹志芳還值錢。榮尚國和詹志芳的行政級別都是副部級,說不得還會是集團總經理位置上的競爭對手,因此,能將船廠的業績提高,榮尚國纔不在乎詹志芳怎麼想。

若非有這樣的基礎,他也不會來見蘇城。

然而,當蘇城口中蹦出“技術入股”一詞的時候,榮尚國臉色變了。

“大華船業,想要江南造船廠的股份。”

“是大華實業集團。”蘇城更正了一下。貌似輕鬆的道:“我們會按照江南造船廠的估價,投入一部分現金的。這些錢,正好可以用於採購新的設備。平地造船法對起重和移位設備的要求比較高,另外,焊接機器人什麼的,大量應用,能夠顯著提高效率……”

“江南造船廠的前身是江南機器製造總局,130年的老廠了。就因爲一項工法改進,換取我們江南造船廠的股份?”榮尚國的語氣不善,道:“你要是打着這樣的心思。我勸你最好收回去。”

“洋務運動時代距今130年了,江南造船廠要是沒有與時俱進,怕也堅持不到今天。”蘇城擡擡眼皮,道:“我又不是用工法白換你們的股份,當然,工法也會估價的,但歸根結底,我是用真金白銀出資的……”

“江南造船廠不缺錢。”

“當然不缺錢,否則我也不提工法了。”蘇城不因爲榮尚國的態度不好而有所變化。仍然溫潤的笑着,道:“技術轉讓是一項合作。榮總承認吧?既然是合作就應該是雙方有利的事,榮總,您說說看,江南造船廠得到了產能提高50%的好處,大華船業得到了什麼?”

“江南造船廠可以付錢。”榮尚國想說詹志芳,最後還是沒好意思提。在大華沒有打破行業壁壘以前,詹志芳是代表中船的,如今看來,他只能代表自己或者自己一系了。那威懾力就大大降低。可以說,詹志芳的問題就算沒有被解決,也解決了一大半了,又哪值得做交換。

蘇城讓他想了會,才問:“榮總願意付錢的話,能付多少錢呢?”

榮尚國“呃”了一聲,說不出話來。

他是船廠的老總沒錯。但央企擁有各種好處的同時,受到的約束也強。從國外購買技術都需要各種批文,從國內企業購買技術?這種事情,中船集團還真的沒做過。

國內企業有什麼技術。不都是一個行政命令的事嗎?最多是私下裡進行一些補償,也是以補償對方企業員工爲主,很少直接補償企業的。這裡面的加碼自然是大大不同的。

即使是按照國外的標準,榮尚國也不知道該出多少錢?

一百萬兩百萬肯定是不行的,但再多?

榮尚國不禁問道:“這個平地造船法,有什麼大華自己開發的設備嗎?”

“有一點,但不多。多是我們再購買的專利。”

“哦?什麼專利?”

“激光測距,計算機軟件等等。”

榮尚國再次沉默了。這些虛物,是最難計算價格的。要是純購買技術出幾千萬,怕是真的會有人有意見。

不是每個人都瞭解工業的。多少從運動年代過來的人,堅信人定勝天,用幾萬人的年工資購買技術?就算到了不被扣帽子的年代,想說出去也不好聽。

而且,榮尚國知道,自己就算出到幾千萬,蘇城也不會直接出售技術的。

大華實業也不缺錢。

“除了股份,大華不能提出別的要求嗎?比如,勞務合作?”好半天,榮尚國才從牙縫裡憋出一句話。

“大華的目標,是購買最少15%的股份。按照中船的規模,15%的股份,最少應該留一個董事的位置給我們吧。這樣密切的關係,江南造船廠和大華船業的勞務合作,應當是水到渠成了。”蘇城沒有直接拒絕,但意思是清晰的。

“我要好好想想。”榮尚國的輕鬆心情已經喪失殆盡了。

蘇城點點頭,道:“我今天也要去中遠船務,希望聽到榮總的好消息。”

榮尚國點了一下頭,快步離開。他知道,這是蘇城在向自己施壓,比起江南造船廠來說,中遠船務和大華船業的關係明顯更密切,

他這時候纔想到,蘇城甚至沒有提到平地造船法會擴散到一家,還是多家。

此時卻不好問了。

……

……

第74章 誇街第636章 15美元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197章 大會戰第251章 考覈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280章 平倉第445章 拒絕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251章 考覈第362章 拜訪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459章 中哈線第105章 漁船第489章 有關係第251章 考覈第456章 軟肋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446章 主業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126章 壓力第140章 b計劃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章 另類招聘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33章 紅酒牛肉第89章 挖坑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104章 船廠第92章 啓動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560章 公關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402章 跳槽第193章 檢查團第348章 讓他們來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633章 延產第512章 金母雞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446章 主業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18章 升官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42章 大領導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502章 找人第61章 招工第442章 聯合第296章 大富貴第235章 論戰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633章 延產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473章 從容第296章 大富貴第280章 平倉第519章 卡脖子第83章 外方要求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53章 全額撥付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356章 亞洲人第499章 宴會場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58章 廢油田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142章 東京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319章 畫外音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626章 有消息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403章 再培訓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
第74章 誇街第636章 15美元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197章 大會戰第251章 考覈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280章 平倉第445章 拒絕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251章 考覈第362章 拜訪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459章 中哈線第105章 漁船第489章 有關係第251章 考覈第456章 軟肋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446章 主業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126章 壓力第140章 b計劃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章 另類招聘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33章 紅酒牛肉第89章 挖坑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104章 船廠第92章 啓動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560章 公關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402章 跳槽第193章 檢查團第348章 讓他們來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633章 延產第512章 金母雞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446章 主業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18章 升官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42章 大領導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502章 找人第61章 招工第442章 聯合第296章 大富貴第235章 論戰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633章 延產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473章 從容第296章 大富貴第280章 平倉第519章 卡脖子第83章 外方要求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53章 全額撥付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356章 亞洲人第499章 宴會場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58章 廢油田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142章 東京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319章 畫外音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626章 有消息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403章 再培訓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