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參與競標

這個數量,還有可能隨着晚上的紅眼班機而增加。中船集團和下屬的江南造船廠,也不是沒有出國競標過,但從未遇到過這麼多的競爭對手。畢竟,走出來纔是最近幾年的事,中船仍然在適應世界船舶業的發展。

榮尚國將高墊肩的西裝脫了下來,一把丟在酒店的牀上,迅速將新加坡航運集團送來的競標說明書放在隔壁套間的桌子上,對着裡面的繁體字一陣大眼瞪小眼。

“船東也增加了。臺灣長榮集團加入了船東序列,你知道嗎?”榮尚國擡頭看向蘇城。長榮集團和大華集團的關係相當密切,大華的瑟坦油田出產的原油,以及大華包銷的阿聯酋天然氣,大部分通過長榮集團運銷全球各地。韓國現代集團願意簽約轉讓lng技術,裡面也有長榮集團向他們訂購船舶的緣故。

蘇城只是微微點頭,道:“長榮集團每年都要買好幾艘大船,聯合放標也不奇怪。”

“蘇董能不能通過長榮集團……”

“我不能要求長榮損害自己的利益。”蘇城沒等榮尚國說完,就打斷了他的話。

榮尚國嘆了一口氣,道:“競標方式是暗標,後天早上開始,我看咱們也別睡了。商量一個數字吧。”

“嗯……”蘇城也翻開競標書看了一會,道:“你看這樣如何,我們把船東分成兩類,一類是比較在乎價格的,一類是比較在乎完工時間的……”

“好主意。”榮尚國馬上動手。

兩人的下屬也忙碌的開始分類查找資料。一些船東的傾向在競標說明書上就是非常清晰的,但另一些船東的傾向,就要根據他們公司的情況來判斷。

榮尚國帶來的4個辦公室人員,整理房間和領會上意是一把好手,真到分析資料的時候就抓瞎了。尤其是世界航運公司的資料。他們根本是兩眼一抹黑。除了其中一人之外,剩下三個人甚至讀不出資料裡所有公司的名字。

將競標說明書上的名單照抄下來以後,中船的4個人就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只聽信息局的兩個人,在那裡嘩啦啦的翻書,還不停的打電話回國覈實情況……

6個人的一望可知,榮尚國的臉刷的就紅了。

但說實話,那些沒有在競標說明書上說明自己意向的船東,榮尚國也不知怎麼判斷他們想要什麼。

在國內的時候。他們還可以詢問,如今到了國外,難道打電話給他們?

人家也不一定會說實話啊。談判桌上,不就是猜來猜去,競標更不用說了。

當然,在國內的時候,中船也用不着委曲求全。大多數公司想要船隻,只能到中船來訂購,民用船舶的規格都是確定的,價格也是確定的。沒什麼商談的餘地。

至於競標?那就是開玩笑了。

國企除非快要餓死了,否則都有不爲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懷。堂堂正部級的中船重工。就算不叫六機部了,那也不會參與國內廠商的競標活動。

你愛要不要。

然而,時代不同了。中船今年拿到的訂單不足,往年積累的訂單利潤不高,要是不插幾個高價的訂單進去,眼瞅着就要揭不開鍋了。

這種時候,五斗米也不能放過。何況是外國的五斗米。

榮尚國只是沒想到。剛剛邁出國門,自己的手下就變的如此不經用。

在紅白莫辯的臉色中,大華信息局的兩個人。很快將一張名單變成了兩張名單。這是他們最熟悉的工作,得到資料,分析資料,給出結論……大華戰略部的工作,通常比這複雜幾十上百倍。

11家船東共計32艘船的需求,要分成兩部分,實在是太簡單了。

蘇城和榮尚國見到的成品裡,在乎時間的有8名船東的25艘船,而剩下7艘更在乎價格的船舶,分屬於6名船東。

榮尚國發現了問題,馬上道:“一共11個船東,有重複?”

“這是我們根據船舶的噸位和型號來判斷的。”信息局的董峰眉棱骨高,是個性格堅強而富有自信的男人,他不緩不急的道:“世界航運業經歷了92年的蕭條以後,正在強勁復甦,尤其是散貨船市場,因爲穀物的殷切需求,以及鋼鐵和林業產品的進口增加,使得散貨船,尤其是靈便型的散貨船的租金上升了25%到30%,所以纔會有今天的集中訂貨會。不管是哪種船東都不會放過租金上漲的利好,所以,我們將所有訂購2萬到5萬噸靈便型散貨船都劃分到了在乎時間的範圍,預計他們能夠承受船價10%以上的漲幅……油輪和集裝箱船暫時並沒有租金上揚的促進力,這幾家船東保有量也比較高,參看他們手持的租契合同,應當會更在乎價格。”

榮尚國聽的呆住了,道:“你很懂船啊。”

“臨時研究的。”董峰稍表謙虛,道:“我們只是對信息做分析。船運業和造船業的價格浮動,主要還是供需決定的,從目前的資料來看,全球靈便型船隻的訂單增加了100%,租金上漲大約只會持續1年左右。”

“一年時間哪夠收回成本的?”榮尚國的秘書抓住時機說話,刷了一下存在感。

董峰似笑非笑的道:“一年時間確實不夠收回成本,但船東本來做計劃8年收回成本的,現在能用7年半時間也很好啊。反正都是要訂購,提前一點也沒有關係。再怎麼樣,一年後,租金即使下落了,也會有正常利潤的。而且,我們說的25%的租金,是要上百萬的。”

榮尚國贊同道:“外國人其實挺有耐心的,細水長流。”

蘇城微微一笑,道:“那就按這個名單來?”

“就按這個名單來。”榮尚國說着放鬆下來,笑道:“那時間方面,咱們確定10個半月?我們預留半個月的時間,應該能保證完成。”

就在榮尚國覺得幾乎沒有爭議的情況下。董峰眉骨一抖,道:“10個半月,我們恐怕拿不到訂單了。”

“嗯?”

“就我們得到的消息來看,現代重工能輕鬆的將時間壓到10個月以內,因此,我想他們會選擇9個月到10個月之間的交貨期。”

榮尚國面色不豫,道:“韓國的現代重工一家,難道能吃下30多艘船?”

“現代重工剛剛擴建了工廠。手上訂單不多,要是放給他們吃的話,10艘船肯定沒問題。這次來的還有日本的船廠和歐洲的船廠,他們最少要拿走幾艘大船。另外,三星重工和stx都有能力摘取訂單,他們處於技術共享的狀態……”董峰的語速有點快,但說的非常清晰。

信息匱乏的人,說起話來就有點缺乏底氣。榮尚國不高興歸不高興,還是問道:“那以你的想法,我們也要將時間訂在10個月了?”

“最好是9個半月比較穩妥。”

聽他這麼說。榮尚國反而換了表情,問:“大華能在9個半月裡完成一艘5萬噸級船舶的製造?”

“勉強能夠做到。”這一次。是蘇城回答了。

隨着大華船業的熟練工的增多,大華船業的生產能力是跳躍性增漲的。這不光是工人水平提高所帶來的生產率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夠與大華船業的海上鑽井平臺互換工人了。

大華船業做海上鑽井平臺都有4年時間了,人員非常穩定,幾乎大部分工人都有5年以上經驗,按照國際標準,這些工人都能算是熟練工。

大華海上鑽井平臺的生產任務也很緊張。而且利潤頗高,直接抽調工人,會造成太大損失。但是。如果用大華船業培訓了一兩年的工人,調換部分的高級技工和熟練工,卻能讓海上鑽井平臺部門不減速的情況下,提高造船部門的速度。

這種做法,建國初期的國企其實經常使用。

那時候,上海和東北是中國的製造業中心,將外地工人和東北或者上海的工人互換,在人數不超過30%的情況下,上海和東北的工廠幾乎不會受到影響,但外地的工廠卻能迅速發展起來。

當時的石油部、六機部、兵器部全國四處設廠,用的其實都是這種方式。

榮尚國顯然沒有料到大華能用9個半月完成一艘船的建造。他默默的算了一下,道:“如果是9個半月,江南造船廠最多隻能承攬一艘船。而且,利潤不高,這樣的話,和我們的初衷就不符了。”

“用分段造船法,提前一個月完成還是可以的。”蘇城已經準備將分段造船法擴散給中船了。他從日本購買分段造船法的目的,是在此基礎上整合出巨型總段造船法,相比之下,後者是更先進的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堪稱黃金組合。藉着時間差,用分段造船法換一點人手,對大華的好處更多。

而且,中船畢竟是國家的企業,提高它的生產率,總能讓國家少支出一點補貼。

榮尚國不能確定的道:“我們還沒開始學習分段造船法,怕是來不及了。”

шωш◆t tkan◆¢ o

“設備到了以後,工藝不會太難,大華也就才掌握而已。”

榮尚國看着競標說明書上刺眼的違約金額,還是難以決定,最後道:“江南造船廠準備競標5艘船,1艘用9個半月來競標,4艘用10個月來競標。剩下的……各憑本事。”

“也好。”5艘船的交易金額會超過7億元人民幣,以雙方的資質來說,作爲合作項目已綽綽有餘。

信息局的董峰,已經掐着指頭,開始計算大華自己競標的底線了。

……

7天的雙倍月票要結束了,求最後一張票。

……

……

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431章 股份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166章 回家第511章 不行!第455章 密談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4章 父親第592章 LNG訂單第292章 掀桌子第522章 堆錢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168章 修路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578章 結束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286章 暴利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481章 新徵程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214章 維修第10章 軸套聯接第547章 門檻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40章 擋路第465章 計劃C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54章 裂痕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596章 只看看第127章 井涌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586章 副產品第223章 三角債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378章 泉涌第2章 另類招聘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42章 大領導第48章 外匯吶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305章 殉道者第253章 請託第53章 全額撥付第496章 設備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76章 最好的肉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24章 自由人第541章 賄選第75章 大肥豬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40章 擋路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267章 變動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496章 設備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28章 電鍍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153章 大借款第140章 b計劃第356章 亞洲人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639章 國內第277章 崩盤第456章 軟肋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216章 不能做第159章 開標第165章 約談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
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431章 股份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166章 回家第511章 不行!第455章 密談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4章 父親第592章 LNG訂單第292章 掀桌子第522章 堆錢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168章 修路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578章 結束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286章 暴利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481章 新徵程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214章 維修第10章 軸套聯接第547章 門檻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40章 擋路第465章 計劃C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54章 裂痕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596章 只看看第127章 井涌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586章 副產品第223章 三角債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378章 泉涌第2章 另類招聘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42章 大領導第48章 外匯吶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305章 殉道者第253章 請託第53章 全額撥付第496章 設備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76章 最好的肉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24章 自由人第541章 賄選第75章 大肥豬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40章 擋路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267章 變動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496章 設備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28章 電鍍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153章 大借款第140章 b計劃第356章 亞洲人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639章 國內第277章 崩盤第456章 軟肋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216章 不能做第159章 開標第165章 約談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