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做吃肉者

175億美元之於金融世界,就如同雪花牛肉之於烤肉界,絕對是看一眼就饞的流口水的產物。不論是投資銀行的經理還是基金公司的老闆,光是想想將之收入囊中的時刻,就會躁動不安,渾身發紅,滿身出水。

短暫的靜默期以後,雪片般的請帖被送到了泛亞基金。

數量之多,範圍之廣,迫使尚在攝政街和牛津街閒逛的蘇城和舒蘭,匆匆的趕回了康樂大廈。

“蘇董,請帖都已分門別類的整理好了,比較重要的在您辦公桌的匣子裡。”李時榮和楊明一起到大門口來接蘇城。

李時榮是信息局的二把手,也就是董峰的副手。不過,他的工作方向已日趨於保密方向,在隱隱傳說的大華保密局名單上,李時榮是排在第一位的。

然而,一向鎮定自若的李時榮,今日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蘇城挽着舒蘭上電梯,笑道:“有什麼就說吧。”

“是……”李時榮低着頭站在離門最近的地方,微微轉身,赧然道:“我做了確定,無論是咱們大華實業,還是其他六家企業,都沒有公佈基金的地址或聯絡方式。包括康樂家族在內,也沒有任何一名董事主動的提供泛亞基金的地址和聯絡方式。所以……我們收到的請帖,只能歸結於對方的情報能力。”

泛亞基金原本就是隱私性最強的離岸基金,註冊地都只要求一個行政郵箱就行了。其他六家公司和他們的掌權人也沒有泄漏泛亞基金的信息的驅動力,相反,爲了保護自己與內線交易的不相關性,沒有人會主動提供一條這樣的消息,僅僅爲了方便發送請帖。

這可不是一張兩張請帖,而是需要兩名行政秘書忙碌一個多小時才能整理清楚的請帖數量。

蘇城意識到情報泄漏的可能,眼角跳了兩跳,收起笑容。沉聲問:“你的意思是,咱們大華的保密也漏的像篩子一樣?”

此時,作爲公司老總,蘇城開始懷疑李時榮是否在誇大其詞,並以之提高保密部門的重要性。不似最初用於蒐集公開情報的信息局只有小貓兩三隻,現在的大華信息局光是負責保密工作的員工就超過百人,單另出來,也不能說是總部規模最小的部門。對管理層日趨穩定的大華來說,自部門二把手到部門總監,可以說是一步躍遷了。李時榮有心思亦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李時榮似乎並沒有自擡身價的意思,或者說,他表現出的羞愧更勝於對本部門的控訴,隨着電梯的開門聲,李時榮一步跨出電梯,認真的道:“我們的保密的確出了問題,不過。這麼多的金融公司得到了公司的消息,主要是情報被出售的緣故。”

“情報販子?”

“也不能說是情報販子。”李時榮低着頭。略顯尷尬的道:“是附近中餐館的外賣小弟。”

“外賣小子賣出的情報?”蘇城不由重複了一遍。

自從第一張請帖送到,李時榮就出去暗地調查了一番,要在人生地不熟的倫敦地區做私下的調查是不容易的,好在信息局的經費不少,他申請了快速的專項資金以後,足以聘請當地的偵探事務所進行調查。

此外,案情簡單也令人哭笑不得。

李時榮手上就捏着調查報告。但他根本不用去看,像是背誦似的,無奈道:“咱們一大羣華人到了金融城。點中餐都要求放辣放麻不放酸甜,外賣小子來兩次就猜到康樂大廈裡住進了一羣中國人,雖然沒有見到咱們的樣子……”

停了一下,李時榮搖頭道:“金融城就是個大旋窩,什麼消息都在裡面轉,做餐飲的也懂得賣消息換錢。就我所知,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一個專門做亞洲生意的諮詢公司,得到了100英鎊。諮詢公司將消息放進了內網,再加上一些泛亞基金的小道消息,最終答案就被整理出來了。因爲想要了解泛亞基金的公司很多,又是即時消息,諮詢公司就向許多熟悉的金融公司表達了出售意向,據說一口氣賣了五六十份。每份3000英鎊。”

情報世界,三分靠蒐集,七分靠分析,李時榮也是各種翹楚,他甚至沒有用總部信息局的分析師,自己就將線路串了起來,而且還專程到諮詢公司進行了確認。

蘇城驚訝之餘,突然覺得有點好笑:“一份100英鎊買來的消息,用3000英鎊的價格賣了五六十份,這家諮詢公司真是沒少賺到啊。”

“小型情報公司的生存方式。”李時榮小心的道:“也有的公司是從其他公司得來的消息。”

李時榮的調查可以解釋公司信息的泄漏確實有巧合的存在,但並不會讓蘇城覺得高興。

他先將舒蘭送到同樓層的房間安頓,接着才返回辦公室,閱讀精選出的十幾份邀請函。

楊明清咳一聲,道:“邀請函是由辦公室整理的,現在來看,比較重要的邀請有bp公司,美國安然公司,日本伊藤商社,美國雷曼兄弟公司,法國興業銀行,以及帕克遜基金公司和阿魯巴投資公司。”

bp算是比較純粹的石油化工集團,安然公司和伊藤商社都屬於能源金融集團,前者偏重於能源,後者偏重於金融。雷曼兄弟公司和興業銀行是投資銀行,帕克遜基金和阿魯巴投資公司則是類似於索羅斯的金融投機鱷魚,屬於最爲惡形惡狀的存在。

楊明介紹的順序,也是大鱷們從吃相好看到吃相難看的排序,差不多也是知名度的排序。

不過,知名度並不一定代表着實力,90年代是金融秩序最混亂的年代,若是能拿出好的創意,投資公司和基金公司往往能籌集到鉅額資金,如175億美元的誘惑,足以吸引上千億美元的遊資。

蘇城心裡比較了一遍,諷刺的看着請帖,道:“還挺全活的。”

“因爲請帖數量比較多,我們就選擇了當地比較有實力的,這樣,如果參加了一家公司的宴會,相關公司的人也能見到。”

“你覺得應該去見他們?”蘇城沒有做出決定,反問楊明。

和最初的秘書身份不同,楊明現在開始擔任大秘的角色,也就是幕僚長的身份,雖然無法直接接觸到實務,卻不妨礙他的眼界增漲。

此前,楊明也是思考過這個問題的,即刻道:“bp公司是英國本土的石油公司,在企業排行中也是數一數二的,雖然不是金融核心的集團公司,但他們在裡海地區的實力勿庸置疑,我覺得,不管是照顧bp的情緒,還是尋求盟友,都應該見一下他們。”

他沒有逐一分析各公司,只是將自己較爲肯定的答案說了出來。

蘇城緩緩點頭,道:“既然情報都泄漏成這樣了,那就見bp的代表一次吧。”

“好的,晚宴時間是週三晚上8點開始,可以嗎?”

“咱們10點再去,提前告知,我們有所耽擱。”

“好的。”楊明確定以後,在本子上做了記錄。

李時榮因爲蘇城的情報泄漏說而再次低頭,旋即道:“蘇董,我一定總結教訓,不會讓這樣的事再次發生了。”

“僅僅是你們總結經驗教訓,很難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的。”蘇城有點嘆息道:“咱們以前和國內代表團出門,別看內部露的和篩子一樣,對外卻不會有這種低級失誤,你們畢竟不是專業的情報安保人員,有失誤也情有可原。”

他前半句說的稍重,後半句卻又緩和了語氣。

李時榮猜不透這是打一大棍再給一小棍,還是蘇城純粹的感慨,一時間有些迷惑。

蘇城暗暗搖頭,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密不透風的情報保密工作既不實惠也不實際,真正需要做到的,就應該是提高情報被獲取的成本。如果對方爲了得到大華的消息,需要付出幾十萬乃至幾百萬美元,那他們在決定獲取,以及獲取以後的操作,都需要愈發謹慎。

所以,低級失誤是商業保密最不應當出現的。

不過,大華信息局畢竟是一個公司部門,無論是董峰還是李時榮,都不具有專業的情報素養。蘇城倒是有心招募幾個前情報機關的員工,但在1994年的當下,他也只能隱晦的點上一句。

無論李時榮是否能理解,他都不會細說了。現在的中國,可不講究人盡其用,更多的是“國家安全”的說辭。

“邀請一下安然和雷曼兄弟公司。”蘇城有點惡趣味的吩咐了一聲。

美國安然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都是金融風暴中不受憐憫的受害者。安然死於2001年,它的天然氣銀行堪稱能源領域的一大創舉,是能源金融企業的典範之作,當然,它的會計造假手段也值得中國上市企業多多學習。

雷曼兄弟公司死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同樣是放任風險的代表之一。對於這兩家公司,蘇城想的不是其規模何其龐大,而是其風格何其冒進。

有無數的公司想要吃掉泛亞基金這塊肥肉,卻不知道,蘇城也盯着他們。

短期期貨交易本質上仍是零和遊戲,有人贏就必須有人輸。

蘇城準備了175億,若是不想送菜,就得主動吃肉。

……

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6章 去油田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52章 百萬富翁第334章 德語第311章 開刃劍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39章 最強抽油機第265章 再增產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413章 橄欖枝第70章 大慶也要第45章 撒餌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625章 交易池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397章 ……應對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80章 生產標兵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82章 跑部進京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15章 有信心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582章 展團第374章 含油層第97章 監控系統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164章 簽約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612章 夜宴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149章 楔子第197章 大會戰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361章 規模戰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171章 甲醇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103章 外戚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302章 院士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630章 前菜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596章 只看看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625章 交易池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184章 出國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619章 異夢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15章 靠山吃山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639章 國內第457章 阿拉木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521章 提高賭注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91章 困獸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457章 阿拉木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532章 資助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237章 紅頭文件
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6章 去油田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52章 百萬富翁第334章 德語第311章 開刃劍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39章 最強抽油機第265章 再增產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413章 橄欖枝第70章 大慶也要第45章 撒餌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625章 交易池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397章 ……應對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80章 生產標兵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82章 跑部進京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15章 有信心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582章 展團第374章 含油層第97章 監控系統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164章 簽約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612章 夜宴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149章 楔子第197章 大會戰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361章 規模戰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171章 甲醇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103章 外戚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302章 院士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630章 前菜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596章 只看看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625章 交易池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184章 出國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619章 異夢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15章 靠山吃山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639章 國內第457章 阿拉木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521章 提高賭注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91章 困獸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457章 阿拉木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532章 資助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237章 紅頭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