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大選舞弊

阿塞拜疆宣佈的總統選舉時間,果然比預計的提前了一週。

鄭部長怎麼想怎麼做,蘇城均不關心,也沒有人去關心。

選舉前的工作仍然很多。

阿利耶夫高舉旗幟,說明自己的執政綱領只是第一件步,平衡國內各方勢力是第二步,平衡國外各方勢力則是第三步。

這也是強國選舉和弱國選舉的不同之處,更是民選政府的危險之處。對阿塞拜疆這樣一個國土面積只有8萬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000萬的國家來說,時刻都要小心翼翼。

1993年末的阿塞拜疆,軍事力量薄弱,經濟力量薄弱,政治力量薄弱,外交關係薄弱,不跪下求着周圍的國家,委實難有生存的空間。

事實證明,此時的阿塞拜疆連一個小小的亞美尼亞都打不過。若不是對亞美尼亞的戰爭大敗,埃利奇別伊本不必那麼急的操辦侯賽因諾夫,也就沒有這一輪提前的總統選舉了。

周圍一個國家都打不過,阿利耶夫的政策,就只有量“火國”之物力,討列強之歡心了。

當然,官方的說法是平衡的多方位的務實的外交政策。

這和埃利奇別伊全身心的投靠土耳其是全然不同的。

遺老型的阿利耶夫一邊對北約東擴卑躬屈膝,一邊對復甦的俄羅斯聯邦露出諂媚的笑臉,曾經的老大哥土耳其也不得罪,順便還同意將納卡地區的問題容後討論,給了中亞調停諸國一個大大的面子……

外交政策,在後果發生以前,誰都無法判斷好壞。爲了消弭國內的影響,阿利耶夫又要轉過頭來。再一次掃平國內的新反對派……

除此以外,第一次進行西方式選舉的阿塞拜疆,還有許多細務要辦。

首先是登記選民。近千萬的阿塞拜疆國民,適齡選民大約是500萬,但只有在規定時間前做了登記的選民,才能在大選日投票。而登記的過程,其實就是審查的過程,從國籍到居住地,從黨派傾向到納稅證明。都少不了檢查,而且有着比較嚴格的規定。例如投票的地區,就必須是居住地所在,那更換居住地的居民,就會在登記過程中遇到麻煩。進而可能造成怕麻煩的居民不去登記選民。

僅僅是這一項,就有許多的貓膩,或者說是博弈的地方。

毫無疑問的是,每個候選人總會在一些地區獲得優勢。比如侯賽因諾夫長久經營甘賈地區,他的士兵和軍官甚至願意爲了他的權位而發起軍事政變,那他在甘賈地區所能得到的選票就一定少不了。

但是,甘賈地區最終會有多少登記選民。卻直接影響着侯賽因諾夫的最大優勢能否發揮。

即便是西方民主的標杆美國,它的適齡選民有2.3億人,其登記選民不過1.3億,等於說有高達1億人的適齡選民未登記。或者說。是國內三分之一的人口,二分之一的適齡選民,根本不去登記。

落在阿塞拜疆,如果甘賈地區的適齡選民的登記比例也這麼低。侯賽因諾夫非得虧的吐血不可。

要增加登記選民的數量,就得增加宣傳。並且幫助選民減少麻煩。

宣傳要花錢,減少麻煩也要花錢。

錢從何來?

侯賽因諾夫掌握着軍權,財源卻少的可憐。當然,厲行節約還是能省出甘賈地區的費用,但其他地方怎麼辦?

馬梅多夫也有自己的傳統地域,但他的資源就更可憐了,只能想辦法派遣無薪的人員去做這些事。

阿利耶夫則不同,他如今不光有蘇城這個大金主,還有緩過勁來的俄羅斯聯邦,僅僅一個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他就能依靠多登報,多放廣告,多刷宣傳畫,增加審覈的官員,提高審覈的效率,服務審覈中的選民,提溜出大幾萬的人數。

按比例來說,這至少是1個百分比的優勢了。

接下來還有登記選民向投票選民的轉化過程。

投票的時間僅一天,登記選民會不會一發懶就不去了?全國數千個投票點註定是要排隊的,那登記選民會不會一看到茫茫多的人流扭頭就走?投票點全都設立在城市等繁華地帶,那居住於村落的選民,是否有方便的交通工具出行?

西方世界的成熟選舉方法,是由國家統一安排。而在阿塞拜疆,臨時政府又哪裡有錢安排。

最終的結果,還是哪個候選人有錢,哪個候選人就能多給自己的優勢選區增加資源。

同時,資源本身還能增加優勢選區。

細如牛毛的事務,挑戰着每一個候選人的神經和財力,同時也挑戰着這個國家。

快到選舉的時間,事務更加複雜了。

被聘請來的美國選舉經理,一直向阿利耶夫建議做政績。由於阿利耶夫沒有政府頭銜,政績就只能拐彎抹角的做。

蘇城很自然的建議做政績工程。在儘可能多的城市做些公共設施,總是容易讓人記住的。

阿利耶夫從善如流,於是又是一筆大的花銷。

這一筆筆的錢花下來,每天都是上百萬的出項,比行賄官員的時候少不到哪裡去,等於是將賄賂官員的資金,挪移到了賄賂民衆身上。

蘇城一週看一次報表,也看的嘖嘖出聲,對做翻譯的王觀道:“怪不得美國人競選總統能花上千億美元,一個小小的阿塞拜疆都要花這麼多,再過五年,阿利耶夫再競選的時候,資金量怕是還要增加。”

王觀冥思苦想,也不記得美國總統競選要花這麼多錢,只當蘇城是記錯了,然後配合的說道:“西方的政治制度還真是錢的制度,好像人人都能競選總統,這麼一看,沒錢別說是總統了。競選一個縣長都玩不轉。”

“競選總統,第一就得讓人知道你,這可比捧一個明星貴多了。”蘇城笑笑,合上報表,道:“人手準備好了嗎?”

“聘了5萬人,請阿塞拜疆那邊派了管理,差不多吧。”王觀說的是大選期間的競選志願者。

放在歐美國家,競選志願者多半是有志於政治的青少年,放在阿塞拜疆就不行了。只能是出錢去僱。

全阿將有四千多個投票點,5萬人分配下去,每個投票點只能分配10個人左右,城市的大投票點要多點人,小投票點的人怕是不足10人。

這些競選志願者。不僅要想辦法解決現場問題,還要儘可能的運送選民,服務於選民。當然,阿利耶夫派出的人,肯定會宣傳阿利耶夫,更會將重點放在選擇阿利耶夫的人身上。

這些都是違反競選規則的事,蘇城卻是越做越熟。也是阿利耶夫不方便直接下手,否則哪裡需要他幫忙。

事實上,聘用的五萬人都是阿利耶夫派人幫忙選的。蘇城就是扯旗的角色。

不過,沒有扯旗的人在上面。此事也難辦下來。

這樣忙忙碌碌到了月底,距離大選還有幾天的時間,各國的觀察員也派了出來。

阿塞拜疆是裡海石油區最重要的國家,又有巴庫等蘇聯時代的石油基礎。可以說,只要政治制度捋順。戰爭結束,源源不斷的石油就會出產。

各個國家關心的自然是誰來出產這些石油。

像是bp這等石油公司,除了派出本公司的要員考察,照例是要把國內的政客像是蘆花雞似的趕過來說項的。

美國的政客就更不值錢了,一個個州長參議員的,藉着公務考察的名義來阿塞拜疆做說客。

與此同時,聯合國聘用的1.5萬名國際觀察員,也來到了阿塞拜疆。

爲了將西方選舉制度生根發芽,西方各國也是費了力的。

這些觀察員並不隱蔽身份,通常是兩人組成一組,配合三倍於己的阿塞拜疆國內觀察員,觀察和記錄整個大選過程。

競選是否舞弊,是否公正,他們會有一個判斷,最後遞交報告給聯合國。

聯合國自然不能直接干涉一個國家的總統選舉,但是,不停的用嘴說也是極惱人的。

所以,即使是做樣子,阿塞拜疆也會做的很認真。何況阿利耶夫遠未到拿下總統寶座的時間。

8日上午。

興致勃勃的美國臨時代表亨克爾,邀約了一票外國人,準備直面旁觀阿塞拜疆的總統大選。

蘇城、韓成航和鄭部長都在邀約的序列中,他們由此也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觀察團隊,像是蝗蟲似的,早早的從巴庫出發,暢遊周邊。

巴庫城內的投票點自然是極好的。

地方完全仿照俄羅斯用過的樣式,還買了進口的投票箱和寫票室,房子外面亦打掃的乾乾淨淨。來投票的人,先是提供有效的身份證件,讓工作人員覈對無誤以後,再領取選票,然後在單獨的寫票室內填寫選票。

從外表來看,過程乾淨整潔,沒有任何的問題。

亨克爾霎時滿意的點頭道:“如果都是如此,的確可以作爲中亞的樣板來推廣,走,我們再去前面看。”

周圍人紛紛附和,也都精神抖擻的。

蘇城則是無可無不可的跟上去。

鄭部長看的不爽,趁着換車的機會,坐到了蘇城身邊,也是想探個口風,裝作諷刺的模樣,道:“就這樣的選舉,我不信你們能操縱了大選。侯賽因諾夫怕是更厲害吧。”

侯賽因諾夫有兵權,就感覺上,似乎更容易操縱選舉。

也是大選太重要了,鄭部長實在按捺不住,纔想得些消息。

蘇城只是回了一個微笑,道:“你再看。”

……

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228章 爆發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123章 勘探隊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95章 顧問第620章 封閉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468章 設局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62章 分包第102章 暗標第301章 銀行股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154章 覲見第63章 肉丸第42章 大領導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79章 吃丸子第228章 爆發第537章 選戰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557章 預備第279章 戰前第277章 崩盤第332章 私掠證第388章 落實第315章 有信心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171章 甲醇第4章 父親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573章 疑探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89章 挖坑第622章 新遊戲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25章 部門利益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537章 選戰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488章 踢出局第332章 私掠證第273章 截止日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356章 亞洲人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665章 大案第573章 疑探第639章 國內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87章 誘*惑第372章 鑽井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58章 新油田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48章 外匯吶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590章 開門紅第468章 設局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52章 百萬富翁第654章 回京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586章 副產品第582章 展團第183章 我師父第361章 規模戰第193章 檢查團第409章 大優勢第22章 標的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303章 冤大頭第439章 氣短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496章 設備第458章 總統府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
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228章 爆發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123章 勘探隊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95章 顧問第620章 封閉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468章 設局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62章 分包第102章 暗標第301章 銀行股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154章 覲見第63章 肉丸第42章 大領導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79章 吃丸子第228章 爆發第537章 選戰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557章 預備第279章 戰前第277章 崩盤第332章 私掠證第388章 落實第315章 有信心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171章 甲醇第4章 父親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573章 疑探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89章 挖坑第622章 新遊戲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25章 部門利益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537章 選戰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488章 踢出局第332章 私掠證第273章 截止日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356章 亞洲人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665章 大案第573章 疑探第639章 國內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87章 誘*惑第372章 鑽井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58章 新油田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48章 外匯吶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590章 開門紅第468章 設局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52章 百萬富翁第654章 回京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586章 副產品第582章 展團第183章 我師父第361章 規模戰第193章 檢查團第409章 大優勢第22章 標的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303章 冤大頭第439章 氣短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496章 設備第458章 總統府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