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

在避嫌問題上,周老和其他委員沒有多大的區別。他們都不願在投票前,與中石化和大華的負責人見面。

蘇城的文章,算是一次投石問路。只是問路的方式有些奇葩。君不見中石化的宣總,也就是拿份工作報告就去投石了。

在許多人看來,蘇城簡直有點譁衆取寵了。此時此刻,也沒有人把他的《蘇聯自掘墳墓,將在年內解體》放在眼裡。自1991年以來,評述蘇聯的文章汗牛充棟,說它解體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那些搞馬列的,搞哲學的,搞政治經濟學的,何曾遇到過這種風光時刻,哪能不趁機跳出來猜測一番。

現在寫蘇聯的命運分析,總比《從唯物主義認識論看包法利夫人的辯證內涵》顯的有意思多了,而且容易發表。平常時節,綜合類的學報和社科刊物,每期發表一篇馬列文章就不錯了。現在只要牽扯到蘇聯,往往就不受篇數的限制。

除此以外,文學院、經濟學院、政治學院乃至理工學院都能從不同的角度生髮出不同的文章來。一個學校的哲學院或者馬列學院拉出來,就能做百十篇文章,還不算黨校那種詭異的地方。再加上各地的官員和熱愛政治生活的羣衆,大家對蘇聯的命運有着無數種猜測。基本上,它可能的路線全都被猜了一遍——總有對的吧。

尤其是8月的以來,蘇聯日薄西山的命運已經漸漸顯露在大家的面前。人們唯一不知道的,無非就是它什麼時候死去罷了。

蘇城的文章雖然切中要害,但在各種匪夷所思的猜測中,他既不符合人們的願望,又沒有吸引眼球的要素。可以說,蘇城的名字在能不能上內參的問題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最終。只有等到蘇聯真正解體的時候,人們才能知道,各種猜測中正確的是哪一個。就這一點上來說。蘇城和那些胡亂寫一篇文章等着中獎的學術投機份子們的唯一差別,也就是蘇城知道一些內幕消息罷了。

蘇聯會比人們預想的早一些,在12月末解體。它比戈爾巴喬夫所預想的解體的更徹底。所謂的獨聯體其實是一紙空文……但除此以外,也就乏善可陳了。

大多數人都把蘇城寫的內參文章和海滄計劃聯繫起來,着重去看它背後的東西。卻只有很少人,真正的去讀了這篇文章。

蘇城靜靜的等待着時間的考驗。對他來說,這篇文章有一石二鳥的作用,首先是激起周老的注意,以默契的方式確定海滄計劃的投票。其次是建立一個政治制高點。無論是得到海滄計劃的大華實業,還是失去了海滄計劃的大華實業,都需要一個新的高度。

擁有70億美元石化基地的大華實業,將不可避免的成爲一家大型石油石化公司。也許還稱不上世界級的,但在亞洲,絕對是排列前茅了。這樣的大型公司,它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影響到國計民生,乙烯價格的上漲和下跌都將嚴重影響到市場上的塑料製品。紡織品等產品的價格。煉化工廠的開工情況也將改變中國燃油市場的價格和分配……

對蘇城來說,要麼後退一步,韜光養晦,要麼就得繼續上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借蘇聯解體事件,來獲得高層矚目,是蘇城的一次嘗試。無論成功與否。他都會繼續嘗試下去的。

文章發表以後的第三天,深發展的股票也上漲到了14.5元,開始進入上升通道。

調節基金甚至偷偷的拋掉了20萬股的股票,也沒有引起市場的波瀾。童經理等人於是宣佈救市成功,並正式向中央報告。

這其實比正常的流程快了一些,也是童經理對蘇城的回報。沒人知道局面真正的會向哪個方向走,除了底牌之外,大家都在盡其所能的推動籌碼。

10月6日,關於海滄計劃的院辦公會議終於召開。

蘇城和宣總,以及將近10名隨同人員,被安排在了隔壁的會議室裡,隨時等待聞訊。

再次見面。宣總的黑眼圈和眼袋像是兩個殘疾的孿生兄弟似的,掛在日漸衰老的臉上。他的臉頰不正常的潮紅,自坐下以後,就開始拼命的喝茶,而且是綠的發黑的茶水。

蘇城坐在他的對面,笑道:“熬夜了?”

宣總勉強笑了一聲,道:“不比你們年輕人嘍,一兩個晚上就扛不住了。”

“越是臨近終點,越覺得時間不夠用,是吧?”

“是啊……總想再努力一下……”宣總心生感慨,然後才發現吐露心思的對象是蘇城,馬上改口道:“蘇董是不是覺得,準備的不夠充分?”

“永遠都不會有充分的準備的。看準時機,該上則上,沒什麼好猶豫的。”蘇城好像沒有對手的覺悟似的,說的都是心裡話。

他這樣做可以,宣總卻不敢示敵以弱。國企的身份、大齡中年的穩重以及不安的環境局面,都讓宣總放不開來,反而落了下乘。

溫總一看蘇城要談心,立刻強勢插入,拐向另一個方面:“蘇董前兩天寫的文章有些意思,關於蘇聯的命運,蘇董看來有不少的研究……”

他們不想繼續海滄計劃的準備談下去,蘇城也就順勢以蘇聯爲背景聊天。雖然大家的心思都不在蘇聯身上,但仍然聊的熱鬧非凡。

直到大門被推開。

一名院辦的工作人員表情嚴肅,匆匆站在會議室的門口,高聲說道:“問題1:海滄計劃的建設時間長達數年之久,如果建設成本上升,雙方如何保證資金到位。”

雙方雖然都準備了標書,但領導們沒有一個會花時間去看標書,他們往往由幕僚看過標書後,只瞭解自己需要關心的部分。當不同人關心的部分有所交叉的時候,就會出現不同的要求和疑問。

每當這個時候,正常的競標模式是根據個人的想法,給出不同的分值,進行是否中標的評判。

而在國內,具有中國特色的競標模式是直接詢問。

所以,大華和中石化的高層纔會聚集在辦公室裡。他們就等着裡面的國務委員問問題呢。

不止一次參加過類似會議的宣總輕輕擡起手腕看了一下表,2點20分,說明開會20分鐘就有了問題,這算是一個好現象,但也說明裡面的分歧很嚴重。資金問題,差不多是頭幾項問題了,現在就問了起來,看來會議將很漫長。

想歸想,宣總的動作並不慢,他小聲和幾名屬下交流,綜合他們的意見,再將要點記錄在紙片上,道:“中石化已經敲定了中長期的貸款,如果需要的話,我們會專門建立一個貸款清償的基金,保證裡面的資金足夠歸還銀行貸款,如此一來,就能增加銀行的貸款數額。除此以外,石化總公司能夠多籌集20%左右的資金,並請國家撥款20%左右……假如還不能如期完成的話,我們會考慮向國外公司或銀行,申請低息或無息的款項。”

他說的非常具體,正是資金出現問題的處理方法。而資金出現問題,在重化工領域是再常見不過了。

這就是等在會議室外面,和列席參加會議的最大不同了。雙方能夠通過控制各自的團隊,尋找答案,而不用強行從腦海中搜羅不一定正確的答案。

這種做法,在專業性較強,內容較多的競標中常常使用。即使是知識廣博的專家,也不太可能瞭解乙烯工程的方方面面,尋找幫助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不僅是在場的隨員,中石化和大華實業的總部,都有數十名專家隨時待命,準備回答問題。

數年的準備,盡在一搏了。

院辦的工作人員將之記錄了下來,然後扭頭看向蘇城道:“大華的方法呢?”

這是不會出現在競標書中的消極內容,蘇城毫無隱藏的道:“假如真的出現這種狀況,大華會採取稀釋股份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以籌集資金。我們已經做了預案,18-4,請拿給委員們。”

蘇城拿出了一份早已準備好的文件。

宣總眼皮跳了跳。他原本覺得國企優勢巨大,光是能從銀行無限制的貸款這一條,就能讓無數民企羨慕的跳樓。對中石化這樣的央企來說,只要它願意,他只要保證每年的流動資金,能夠支付銀行貸款的利息就可行了。可以想見,這是一筆多龐大的資金,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財團,和中國的國家體制比起來,簡直連渣都不是,他們的銀行哪敢借給一家公司幾千億元的?

但是,蘇城選擇的第二類融資方式,卻是中石化學不來的。即使以宣總的地位,他也沒有稀釋國有央企股份的權力。以大華目前的資產來看,一旦選擇引入戰略投資者,資金就不再是問題了。

院辦的工作人員收好文件和記錄,見他們沒有互相辯論的意思,便讓他們簽字,當面裝入密封袋中,拿了出去。

會議室內,再沒有了聊天的氣氛,沒人知道第二個問題什麼時候會到,對他們來說,這就像是一次考試,平時的積累很重要,臨場發揮也很重要。

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91章 困獸第290章 10%的希望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512章 金母雞第274章 炮灰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78章 求包養第444章 崩盤第150章 包銷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14章 自制淋浴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319章 畫外音第388章 落實第319章 畫外音第96章 拉風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3章 紅酒牛肉第14章 自制淋浴第533章 迷霧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185章 輪椅上的小胖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398章 ……縫焊機第16章 化緣第607章 備份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8章 維修工第223章 三角債第665章 大案第115章 戶口第276章 看大戲第560章 公關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574章 開標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279章 戰前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613章 四面楚歌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44章 蘇廠長第59章 賭油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457章 阿拉木第548章 捐款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496章 設備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315章 有信心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6章 去油田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612章 夜宴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197章 大會戰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165章 約談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630章 前菜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346章 抵蘇第92章 啓動第7章 採油隊第405章 窗戶紙第576章 中標第537章 選戰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211章 山寨化第444章 崩盤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80章 生產標兵第629章 步步下跌
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91章 困獸第290章 10%的希望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512章 金母雞第274章 炮灰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78章 求包養第444章 崩盤第150章 包銷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14章 自制淋浴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319章 畫外音第388章 落實第319章 畫外音第96章 拉風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3章 紅酒牛肉第14章 自制淋浴第533章 迷霧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185章 輪椅上的小胖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398章 ……縫焊機第16章 化緣第607章 備份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8章 維修工第223章 三角債第665章 大案第115章 戶口第276章 看大戲第560章 公關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574章 開標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279章 戰前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613章 四面楚歌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44章 蘇廠長第59章 賭油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457章 阿拉木第548章 捐款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496章 設備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315章 有信心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6章 去油田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612章 夜宴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197章 大會戰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165章 約談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630章 前菜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346章 抵蘇第92章 啓動第7章 採油隊第405章 窗戶紙第576章 中標第537章 選戰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211章 山寨化第444章 崩盤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80章 生產標兵第629章 步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