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高薪挖人

“怪我。這是蘇城第三次這樣說了,他低着頭道:“我當時的心情不太好,正好和老朋友聊天,就說到此事了。我是學中文的,所以有很多朋友同學在媒體單位工作,不知怎麼的,就傳了出去,而且被進了內參。這件事,我也有責任……”

來了京城以後,六子就把蘇城的那封信還給了他。蘇城也相信六子不會留下複印件,因此,就將此事給圓了過來。

會議期間,詹志芳也無從證明蘇城說的是真是假,或者說,證明了也沒有意義。領導轉發過的內參,難道還能批評不成?

但是,詹志芳的態度還是要給出態度的,他輕輕點頭道:“蘇董既然願意簽約,我們自然還是堅持前段時間條件的。其實,國企和民企互相合作是很有好處的,中國的現代企業制度,不光要在國企中建立,也要在民企中建立……”

“感謝詹總的體諒。”蘇城深深嘆了口氣,意興索然的道:“毛主任,丁主任,各位,大華實業致力於LNG船的建造,無論如何,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蘇城不才,來到這個世界上,也就是對石油化工稍微瞭解一些。這幾年,大華實業積累了一些資金,我們是準備全部用LNG船,這項事關中國能源安全的事情上的。只是,大華實業的能力還是太弱了,希望詹總能帶領我們,共同完成這項事業……”

緩了一口氣,蘇城彷彿臨終託孤似的,道:“在此,我想趁着這個機會,向大家說明一下LNG船的重要性,以期得到大家的支持,毛主任,可以嗎?”

毛主任見過侃侃而談的蘇城,見過意氣風發的蘇城,卻沒見過蘇城現在這個樣子,他不自覺的點頭:“當然,你說吧。”

得到同意的蘇城,再次擺出禮儀專家多日教導出的委屈樣,說:“我說LNG船事關中國的能源安全,這一點不是虛言威嚇,首先,在未來三十年乃至五十年以內,天然氣只有兩種運輸方法,天然氣運輸管道,以及液化天然氣船。大家也許會說,天然氣運輸管道不錯?技術簡單又安全,其實不是這樣的。”

蘇城好像微微恢復了一點生機似的,稍稍昂首,道:“天然氣管道的問題不在於經濟性,而在於政治性。”

他這麼一說,大家的胃口就吊起來了。別看個頂個的都是在經濟戰線上工作的幹部,但講政治的觀念是深入人心的。

蘇城短暫的停頓後,說道:“天然氣管道和LNG船的建造成本不相仲伯,問題在於使用過程中,天然氣運輸管道是固定的。天然氣管道要穿越數個國家,不用等到戰爭,只要有一點政治衝突乃至經濟衝突,天然氣運輸管道就卡住了我們的脖子,你要是不答應人家的條件,就要斷供應。當今社會,中國爆發戰爭的機會不大,但爆發貿易戰的機會是越來越大了,到時候,我們是退是進?”

回憶着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天然氣之爭,蘇城輕聲道:“現在,大家看不到天然氣管道的危機,主要是因爲咱們國內的天然氣使用量並不大,本國內的供應充足。但以中國目前GDP8%每年的增速,用不了五年時間,我們就要從中亞或者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了。五年時間是什麼概念,五年時間,天然氣管道還沒有建成。到時候,前蘇聯國家要是發生什麼變故,我們又要拿出多少好處,給人家呢?”

等了一下,蘇城總結道:“所以,天然氣管道雖好,但它的能源風險更高,它既受到產氣國的抑制,還會受到中途國家的抑制。在這一點上,LNG船就簡單多,它不涉及國土問題,只要安撫好產氣國就可以了。馬六甲海峽雖然也是一個瓶頸,但卡住海峽這種事情,除非戰爭,否則不會輕易出現在貿易戰中。另外,需要請大家主意的是,大的產油國和產氣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通常是不會單獨作出停止供應的決定的,但天然氣管道的經過國就不一樣了,他們只需要自己的利益,又可能向兩邊要價,等於是被長期綁架……”

喘了一口氣,蘇城放緩語調道:“對於天然氣管道和LNG船,我們不能說放棄哪一個,但擁有兩者是必須的。有鑑於此,我希望能趁着世界船舶產業轉移,在國內建造LNG船,中船……中船既然是誠心做此事,大華實業也就……捨命陪君子了。”

蘇城一副悽悽慘慘的樣子,多多少少是能得到一些同情分的。

不過,事情到此,似乎也就該結束了。

詹總雖然還有一點懷疑蘇城耍花招,但現在的情況是對他有利的,因此裝模作樣的道:“大家精誠合作,蘇董的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唉,謝謝詹總。”蘇城疲憊的坐下來。這倒不是裝的,和這些妖怪似的國企領導打交道確實挺累的。看孫悟空就知道了,揍一個妖怪還得先找人家的主人,問一圈下來,捱過主人的埋汰,得了信物才能動手,還不能揍的狠了。要是沒有筋斗雲,跑路都得累死他。這麼苦的活,也只有刑滿釋放人員才任勞任怨的幹。

旁觀者事不關己,看蘇城的眼神也比較友善。不管怎麼說,有夢想有堅持的年輕人,總是值得褒獎。看着他爲了理想碰的頭破血流,大家也有些不自在。

只不過,在場的都是多年曆練的老狐狸,心裡怎麼想不重要,重點的是靠理智判斷怎麼做。在不清楚中船和大華實業的協議具體內容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會表現出什麼傾向來。

這時候,重鋼的老總戈丹雲出面問道:“蘇董,詹總,既然是要簽訂協議,是否能描述一下協議的大概。你們看,我們都已經來了。”

重鋼的前身就是漢陽鋼鐵廠,進入改革開放以後,效益日漸糟糕,欠款已達2億元人民幣,而且每天的虧空還在增加。戈丹雲比誰都想LNG船落實,因爲重鋼是船用鋼板的大廠,還是中國最早做低溫和高溫鋼板的企業,在這個行當非常有競爭力。

詹志芳咳嗽一聲,正準備說話。

蘇城抓住時機,搶先開口道:“協議主要是一個合資的協議,大華實業出資1.8億美元,外加大華船業,中船出讓一塊土地,具體面積尚未談,再加上部分的工人,以及3.2億元人民幣。組成一個新的合資公司,雙方各自佔有50%的股份。”

就算沒有人出面,曾經與之溝通的丁志鵬,也會出面問協議問題的。當然,有別人問出來,是最好的。

聽着雙方的協議,大家的表情是一變再變,看詹志芳的眼神滿是佩服!

空手套白狼算什麼,人家這是空手套狼羣。

這裡一個兩個都是中國經濟部門的捕食者,對於土地和人員的價值,看的門清。

地方企業要弄一塊土地,確實不容易,和地方政府談合作,談土地出讓金,都要費些事,但真說起來,搞一塊土地,比搞錢容易多了。尤其是偏僻地區的土地,不就是一紙命令的事,方法正確了,一毛錢都不用花。

央企更不用說,他們首先就享受國家的政策,其次又財大氣粗。地方上求他們的事很多,他們能拿出來的光明正大的好處也很多,多年積累下來的人脈和人情,換一塊土地就和玩兒似的。

任何一個城市的政府,在1992年免費批一塊土地給投資數億美元的央企,只要說一句招商引資,上面肯定要表揚,說不定還送些三免五減半之類的政策。就連海滄計劃裡的土地,也是大BOSS批下來的,根本不用臺塑或大華實業花一分錢。

工人更不用說了,如今活下去的國企工人,種地種菜的有,輪崗的有,欠着薪水不給的也有,什麼時候缺過工人了。就算是有技術的高級工,也沒有被領導看在眼裡。中國的人實在太多了,國企內的人更多。

在衆人眼裡,詹志芳真正付出的只有3.2億人民幣,等於是拿兩個政策性的東西,換了人家大華船業50%的股份,以及1.4億美元。

天底下還有更好的事嗎?

怪不得蘇城先前不同意,現在恐怕是受到了很大壓力吧。想也是,在中國做船舶,和中船鬧不開,壓力怎麼會小。

聯想到蘇城委屈的表情,說做事難的話,即使是老妖怪們,也不得不鄙視一下詹志芳:吃相太難看了!

詹志芳則陷入了莫名其妙中。

他的印象裡,明明給過大華實業更好的優惠條件,蘇城爲什麼不提出來?

那麼,由自己提出來?

詹志芳馬上暗暗搖頭,當然不行了。明明有更好的條件,詹志芳怎麼會自斷其路,提出此事。

比起鄙夷之類的事,金燦燦的美元和大華船業這株搖錢樹自然更讓詹志芳動心……因此,反覆考慮以後,詹志芳決定默認此事。不管蘇城有什麼陰謀,只要簽訂這樣一個協議,他也就夠本了。

蘇城依然低着頭,等衆人消化了這個消息,才道:“既然說到了協議,我還是有幾個問題的。請詹總做決定。”

詹志芳高傲的“嗯”了一聲。

“首先是企業管理權的問題,我提議由大華實業派人管理大華船業……”

“不行,大家各50%的股權,怎麼能由大華實業管理呢?我建議,在大華船業這個合資公司裡,建立一個董事會,由雙方各出一半的董事。然後再共同推舉一名董事長,由董事們分別管理船廠的各個部門……”詹志芳是一定要爭一爭管理權的。否則,回到中船的黨委會上,他是會有麻煩的。

蘇城沉默了一下,掙扎道:“大華船業的機構已經很完整了,沒有必要再增加董事……”

“大型企業不一樣,工廠總是要擴建增員的,大華船業既然要做LNG船,那就要以大型企業的標準要求自己……”詹志芳洋洋灑灑的能說兩分鐘,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只要能拿下大華船業,他在中船的地位就穩如泰山了。

蘇城堅持了沒多久,軟弱的道:“這樣一來,大華實業和大華船業的關係怎麼處理?難不成脫離關係……”

“脫離關係是正確的。現代企業制度,就應該權責分明,集團公司和下屬的分公司有嚴格的界限。”詹志芳覺得自己看穿了蘇城,用強硬的態度道:“中船作爲中國船舶行業的領軍企業,有責任也有能力爲大華船業掌舵。”

房間內諸人只覺得風雲突變,怎麼須臾間,大華船業要變成中船集團的了?

就在這時,蘇城向後靠了靠,語氣放緩道:“我們也同意大華實業和大華船業權責分明。那麼,關於LNG船的技術獲取問題,中船有什麼辦法?”

“嗯?不是通過中國建交的經貿合作獲得嗎?”詹志芳還沒有意識到蘇城的變化。

蘇城輕輕的搖了一下頭,道:“準備參與中韓經貿合作的是大華實業,不是大華船業。”

詹志芳呵呵一笑,道:“哦,那中船申請加入好了。”

“這麼說,詹總是同意由中船負責LNG船的技術獲取事宜了?”

“嗯?這當然要雙方共同努力了。”

蘇城搖頭,道:“大華實業的風格,一向是以集團內的大華實驗室掌握技術權屬,所以,即使獲取了LNG船的技術,也會隸屬於大華實業集團大華實驗室。因爲我們全資購入了大華船業的股份,所以此前並不需要討論這個問題。中船既然準備介入,大華實驗室的技術就不能免費給中船使用了。”

詹志芳這才明白,蘇城是在要挾他,他冷聲道:“看起來,蘇董說什麼50%股份的事,都是在調侃老頭兒我了?”

“詹總要是願意簽約,我們自然可以繼續談,但您把大華船業的好處佔盡了,總不能把我的大華實業也吞進去吧?”蘇城說着轉頭解釋道:“不怕大家笑話,大華實業獲取LNG船的辦法,就是撒訂單,我們準備用數億美元,購入3艘以上的LNG船,並約定其中的一艘或兩艘,在中國製造,同時轉讓技術。雖然還沒有談合同,但這三艘船恐怕要比正常的3艘船貴不少了,這筆錢,難道也讓大華實業出了?”

用訂單換技術,是90年代中國技術引進的常態方法,也是國際上的通行方法。詹志芳對此說不出話來。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他再無恥也說不出讓大華實業免費提供LNG船技術的事,何況,這技術至今沒到手呢。

旁人自然早就聽明白了,樂呵呵的在旁看着。

其實,如果最開始的時候,蘇城就採取這種逼迫手段,結果雖然是相同的,衆人的觀感卻是不同的。在詹志芳露出醜陋吃相以前,中船身爲國企中的一員,看着它被一傢俬企噎住,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衆人覺得舒服。

至於現在,大家卻有些樂見其成了。

畢竟,除了中船以外,其他公司的利益是不受影響的。在沒有利益衝突的前提下,人性總是支持弱小的一方。

詹志芳仍然沒有察覺到蘇城真正的目的,以爲他只是想用多幾億美元的投資將自己逼走,不禁暗暗一笑,明面上憤然道:“蘇董如此反覆,看來是沒有合作的誠意了。毛主任,丁主任,你們看看這事,還需要說明嗎?”

毛主任打了個哈哈,道:“雙方意見不統一,我們是早有預料的嘛,否則開什麼說明會。這樣吧,蘇董購入的LNG船,準備用在哪裡?是否能與中船集團合作?”

蘇城擡了一下頭,道:“其實不是我們購入,而是由臺灣的長榮集團購入,但我們分擔一部分的資金。長榮集團獲得了大華每年數千萬元的天然氣訂單,一直有購入液化天然氣船的需求,這算是以前的積累吧。”

他的意思,自然是不能讓中船佔便宜了。

毛主任呵呵一笑,問道:“這樣的話,中船是否能獨立購入一艘LNG船?”

詹志芳則立刻看向緊挨着他坐的遠洋集團副總趙利民。中船是造船公司,可沒有運輸任務。

趙利民卻是一臉的苦色,低着頭沒吭聲。LNG船運輸的是液化天然氣,那就涉及到中石油和中石化了,他可不敢豁然答應,萬一人家不同意怎麼辦。

詹志芳一看,沒戲了。

他也不想買LNG船啊。上億美元的大傢伙,買來做什麼?

會議開始進入垃圾時間,詹志芳左顧而言他,趙利民更是不會吭聲。

就在大家無聊的時候,詹志芳的呼機突然震動了。

他拿起來一看,登時滿臉怒色。

趙利民伸頭過去,只見上面寫着:“大華實業以5倍高薪挖人!”

一瞬間,趙利民還有點幸災樂禍,然後,他的呼機也震動起來。

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578章 結束第4章 父親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167章 祠堂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442章 聯合第23章 明星工程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276章 看大戲第610章 金融城第226章 掙扎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206章 暖流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30章 採油機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654章 回京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596章 只看看第56章 抗偏磨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33章 炫耀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253章 請託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47章 配件廠第434章 打腫臉第630章 前菜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102章 暗標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205章 期待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201章 退休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546章 建房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590章 開門紅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3章 敲定去向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201章 退休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56章 抗偏磨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51章 酒宴第225章 調研第302章 院士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356章 亞洲人第530章 干涉第315章 有信心第63章 肉丸第153章 大借款第80章 生產標兵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102章 暗標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72章 鑽井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35章 不同公司
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578章 結束第4章 父親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167章 祠堂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442章 聯合第23章 明星工程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276章 看大戲第610章 金融城第226章 掙扎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206章 暖流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30章 採油機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654章 回京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596章 只看看第56章 抗偏磨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33章 炫耀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253章 請託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47章 配件廠第434章 打腫臉第630章 前菜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102章 暗標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205章 期待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201章 退休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546章 建房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590章 開門紅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3章 敲定去向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201章 退休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56章 抗偏磨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51章 酒宴第225章 調研第302章 院士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356章 亞洲人第530章 干涉第315章 有信心第63章 肉丸第153章 大借款第80章 生產標兵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102章 暗標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72章 鑽井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35章 不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