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測字

瑤光寺裡出來的幾個人,瞧着並無大事,默默然又退了回去。

蕭南問:“方纔那人測什麼字了?”

“測的“錦”字。”書生回答。

蕭南心思靈敏,把個“錦”字拆了一遍,大約也就知道了爲什麼書生捱揍,不由微微一笑,掉頭就要走。

卻聽書生喊道:“貴人援手,某願無償爲貴人測上一字。”

蕭南說:“我沒什麼想問的。”

書生仔細打量了他一會兒,又瞧了瞧跟在他身後的侍從和小廝,再往不遠處車上瞟了一眼,忽問:“是宋王殿下麼?”

蕭南:……

他也回頭看了一眼,車上有彭城長公主的徽記,這個書生,從前是在貴人堆裡混過麼,難怪敢來這瑤光寺外測字,想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吧。三國時候士人還講究個三顧茅廬,如今是都不講究了。

蕭南也不應聲,腳下不停。

書生在背後嘆了口氣,他說:“我在這裡,原本是爲了等人。”

“等到了麼?”蕭南隨口問。

“我等的沒有等到,等到殿下,也不算枉了這些時日。”書生說。

“等到我?”蕭南停住腳步,他也聽得出這人是在故作驚人之語,不過,聽不聽在他,他說:“我並沒有要收下你的意思。”

“殿下會的。”他說。

“何以見得?”

“方纔那人是蜀中綢緞商。”書生微笑道:“他求測的那個“錦”字,想必宋王殿下也解出來了。白巾爲帛,是戴孝之意,而帛邊有金,宋王殿下不妨猜猜看,那是個什麼預兆。”

“……蜀中亂。”蕭南冷冷吐出三個字。

如果只是一家一戶戴孝,這“帛”字邊上,就不該有金。書生又挑明瞭那人是綢緞商人,金又伏“金戈鐵馬”,蜀中有戰亂,蜀錦產出銳減,物以稀爲貴,價格必然上揚。所謂商人得金,蜀中得亂。

——沒有人聽說家裡死人心裡會高興的,哪怕能因此發上一筆呢。

蕭南心裡暗驚,口中只問:“何以斷言?”

“說穿了不值一哂,”書生倒也坦蕩:“我有友人自荊襄之地過來,他說今年天氣反常,料想蜀中將偶大旱。吳國國主垂涎蜀中,不是一日兩日,逢此良機,哪裡有不動的。”

皇叔要對蜀用兵麼……這人不過一介布衣,又身在燕朝,卻能見微知著,也算是不凡,難怪這麼大口氣。

蕭南眉目略動,返身去,提筆寫了一個“宋”字。

書生細瞧了片刻,面上略略變色。

“怎麼,瞧不出來?”蕭南笑問。

書生道:“並非瞧不出來,而是說不出來。”

“什麼叫說不出來?”

“貴不可言。”書生說。

蕭南有一瞬間的毛骨悚然。

“貴不可言”並不是能隨便出口的命格,得到這四字評語的,如漢高祖,如胡太后,如許多最後執掌這天下風雲的人。這書生若是不知道他的身份,說出這四個字,他也許還能一笑了之,他的出身,當然可以說是貴不可言,但是後來的際遇……人有命,有運,誰知道命能不能壓住運。

但是他之前已經叫破了他的身份,也就是說,他知道他是宋王,他仍然給他判定這四個字。只有兩種可能,要不就,這人是個亂世之材,唯恐天下不亂;要不就……這世上真有天命所歸四個字。

蕭南微微擡起頭,紅日又西沉一分,金光盡斂,瑤光寺的雕樑畫柱凝固在血色裡,暮雲蒼蒼。

“你是誰?”他問,沒有問“誰叫你來”。

“我姓徐,徐遇安。”書生安詳地說。

原來他就是徐遇安。蕭南想。

“你原本要等的人,是蘭陵公主,還是南平王世子?”蕭南問。

“蘭陵公主。”徐遇安並沒有問他如何猜到他的目標,就如同蕭南沒有過問,他怎樣換得在瑤光寺門口測字的機會。

“你跟我走吧。”蕭南說。

蕭南與彭城長公主說原來是故人。彭城長公主自不會多問。到回府,蕭南就帶了徐遇安進書房,劈頭問:“先生何以教我?”

徐遇安心裡奇怪宋王爲什麼會這樣信任他,初次見面就帶他進書房,難道他不怕他其實是朝廷派來試他的探子麼?——他當然不知道,因爲賀蘭初袖的提醒,蕭南一早就摸清楚了他的底細。

蕭南這樣誠懇,徐遇安也不藏私,直接回答道:“以我之見,蜀中有旱,吳國國主定然會出兵,這個機會對於殿下來說,千載難逢。”

“何以見得?”

“蜀中沃土千里,吳主固然垂涎,難道燕朝就能眼睜睜瞧着這塊大肥肉落進吳主口中?”徐遇安說。

那可不一定,蕭南心裡想。宣武帝生前,曾派周皇后的叔父周肇出兵蜀中,宣武帝突然駕崩,胡太后臨朝,即時召還大將軍周肇,格殺於中書省。周肇一死,徵蜀之事自然不了了之。

這其中固然有迫於形勢的因素,但是已經過去七八年,燕朝再沒有提起過興兵伐蜀,可見太后並無擴張野心。

“太后沒有,陛下未必沒有。”徐遇安說。

但是皇帝如今,境況堪憂。原本指望的陸家,如今連自保都爲難,環視朝中,還真沒有哪個,當得起皇帝的重任。蕭南低頭尋思了一會兒,說道:“如今朝中最受重用的,莫過於鄭三郎和咸陽王。”

鄭林爲侍中,咸陽王時任兵部尚書。侍中這個位置,起初不過皇帝近侍,後來權柄漸長,漸漸竟能與臺省之勢分庭抗禮,位卑而權大。如果不是鄭林太過年輕,又非元氏宗親,能得個什麼官位,連蕭南都不敢細想。

“咸陽王客居金陵數年,”蕭南道:“極得吳主愛重,雖然未能被臣服,但是咸陽王對金陵頗有好感。”

雖然個人的好感在國事上作用有限,但是如果太后本身並無擴張之意,還是大有可爲。畢竟打仗,就沒有必勝的。如果獲利再不足,咸陽王應該能夠說服朝中不出兵入蜀。畢竟蜀中偏遠。

“殿下有登門拜訪過咸陽王麼?”徐遇安問。

蕭南搖頭,他不必去見。即便他去,咸陽王恐怕也會閉門謝客。叔父的手段他很清楚,他肯放咸陽王回來,必有萬全之策。平心而論,如果他能公正的話,他得承認,叔父確實比父親能幹太多。

“幸而,”蕭南笑道:“一山不容二虎。”

咸陽王鬥不過鄭三,這不是手腕和能力的問題,純粹是,太后的問題。只要鄭林動手,咸陽王的落敗毫無懸念。

蕭南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那位由三娘子一手送到太后跟前的美男子,他承認他容色極盛,如果他的治國能力和他的姿容一樣出色,大概這燕朝天下,也能海晏河清了。到那時候,他也不必再想東想西,謀劃和算計,因爲毫無機會。

徐遇安聞言也笑:“鄭侍中確實極得聖心。只要重金賄賂了鄭侍中,想來勸太后趁着金陵空虛,出兵南下,不是難事。”

蕭南一怔:南下?兩個字,讓他幾乎連呼吸都停滯了片刻。原來他爲他圖謀的是南下,而不是蜀中爭鋒麼?不錯,如果出兵南下,攻其之必救,等叔父回師,師老兵疲,他這廂以逸待勞……勝負可知。

這人果然極妙、極妙!

蕭南拊掌道:“陸皇后方負罪而死,陸家正欲重振家聲,而長江一帶,又正好是陸家的地盤。”陸家是戴罪立功,試圖死裡求生,而他之前爲保全陸皇后所做的種種努力,也該得到回報了。

蕭南這樣一點就透,徐遇安實在又驚又喜。

再細細想了一回朝中局勢,脫口道:“不知道誰給的諫議,讓陛下把兇讖和行刺的罪名通通都推到南朝細作身上,真真一角好棋。”再好不過,不用鼓動,朝中京中都對吳國充滿了憤恨。

而客居吳國十年,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咸陽王最大的軟肋,人人儘可據此攻擊,而他無法還手。

蕭南聞言,微微一笑不語。

卻問:“卿怎知,兇讖之事,就不是吳國所爲,以離間燕朝君臣?”

徐遇安道:“陛下如今一無所恃,便是離間了,又能夠如何?”

一個自帶凶讖,無力接管後宮的皇后,難道不正符合太后的利益麼。既符合太后的利益,難道陸家還會因此受到牽連?若非後來的變故,兇讖一事,只對陸皇后有損,於大局,毫髮無傷。

徐遇安雖然不知道是誰設了這麼個驚天大局給陸皇后鑽,能做得這樣神不知鬼不覺,他心裡也是佩服的。他甚至覺得,只針對陸皇后,不牽連陸家與其他人,根本就是這個幕後人的目的。

當然他全無根據,自然也不便對人言。

卻聽宋王漫不經心問:“你之前在瑤光寺外,爲什麼等的是蘭陵公主,而不是南平王世子?”

徐遇安回道:“因爲鄭侍中。”

原來他也知道,鄭三郎和三娘子有關,卻不知又是怎樣的機緣。

到這時候,蕭南心裡竟有些感激賀蘭初袖了。這個徐遇安,確然是個人才,也不知道她從哪裡聽來的這個名字。若非出身寒門,施展無地,恐怕早就身居高位,哪裡輪得到他來招攬。

第322章及笄(上)第245章驚夜第341章瘋了第412章天使第347章神棍第491章 無緣第482章 擊鼓第322章及笄(上)第668章 捉姦第34章解圍第383章魚腸第426章烏龍第143章探病(二)第91章逃亡第338章父子第122章佳人(一)第538章 決戰第299章喋血(下)第146章退親(一)第40章解釋第362章佛經第91章逃亡第387章賊子第16章佛像第480章 互疑第516章 改嫁第84章請醫第618章 有跡第641章 臨戰第201章約定第519章 花匠第199章擇妻第86章預言第28章皇后第371章人心第75章怒火第503章 防備第174章穿越第253章阻攔第112章驚豔(一)第252章掛劍第25章貴女第433章血本第487章 封隴第585章 歸程第54章安撫第233章故人第220章反轉第33章遊湖第292章兄妹【下】第471章 該死第560章 遇見第556章 進城第116章對弈(一)第127章永寧(二)第559章 狐狸第385章炮轟第644章 瘟疫第77章綁架第80章奔逃第274章比丘第147章退親(二)第271章傳花第437章接應第251章因果第299章喋血(下)第610章 心肝第56章飲茶第480章 互疑第513章 問話第304章收局第447章實話第377章城破第132章落霞(一)第371章人心第677章 攝政第236章秋狩第413章蠢材第586章 成親第129章浮屠(二)第376章深夜第11章立功第311章等等第211章口諭第502章 王郎第630章 重陽第452章 罪名第355章答應第24章合奏第614章 求生第61章刺繡第266章許諾第440章回賬第198章林中第180章部曲第251章因果第614章 求生第512章 膽子第347章神棍第584章 懇求
第322章及笄(上)第245章驚夜第341章瘋了第412章天使第347章神棍第491章 無緣第482章 擊鼓第322章及笄(上)第668章 捉姦第34章解圍第383章魚腸第426章烏龍第143章探病(二)第91章逃亡第338章父子第122章佳人(一)第538章 決戰第299章喋血(下)第146章退親(一)第40章解釋第362章佛經第91章逃亡第387章賊子第16章佛像第480章 互疑第516章 改嫁第84章請醫第618章 有跡第641章 臨戰第201章約定第519章 花匠第199章擇妻第86章預言第28章皇后第371章人心第75章怒火第503章 防備第174章穿越第253章阻攔第112章驚豔(一)第252章掛劍第25章貴女第433章血本第487章 封隴第585章 歸程第54章安撫第233章故人第220章反轉第33章遊湖第292章兄妹【下】第471章 該死第560章 遇見第556章 進城第116章對弈(一)第127章永寧(二)第559章 狐狸第385章炮轟第644章 瘟疫第77章綁架第80章奔逃第274章比丘第147章退親(二)第271章傳花第437章接應第251章因果第299章喋血(下)第610章 心肝第56章飲茶第480章 互疑第513章 問話第304章收局第447章實話第377章城破第132章落霞(一)第371章人心第677章 攝政第236章秋狩第413章蠢材第586章 成親第129章浮屠(二)第376章深夜第11章立功第311章等等第211章口諭第502章 王郎第630章 重陽第452章 罪名第355章答應第24章合奏第614章 求生第61章刺繡第266章許諾第440章回賬第198章林中第180章部曲第251章因果第614章 求生第512章 膽子第347章神棍第584章 懇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