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章 求和索賠

文臣大罵武將窮兵黷武,武將嗆文臣手無縛雞之力,不懂戰事,只道一味求和,豈不知助長了他人銳氣,你確定是爲大昭着想?不知道的還以爲你跟高句麗是一國的。

那麼上綱上線的,差點沒把文臣們氣得吐血。話說,以前的時候,武將不都是罵不還口,只會逞匹夫之勇的嗎?什麼時候武將的嘴皮子那麼利索了?

楚昭在上頭聽着下面吵,看着武將們用話兌得文武說不出話來,楚昭淡淡地看了看當頭的姜參嘴角抽抽的樣子。

在朝的六位丞相都沒說話,但是姜參那臉色一變,楚昭輕咳了一聲,正說得眉飛色舞的武將老老實實地收回了腳,站在了原來的位置,衝着楚昭道:“請陛下聖裁!”

真心是乖覺啊,就差搖着個尾巴衝着楚昭了。

楚昭道:“諸位在商討戰或和之前,有沒有算過這三年的仗打下來,大昭死傷幾何?費糧幾何?兩國交戰之地,百姓損失幾何?”

下面已經安靜的人,此時更是一片死寂,姜參拿眼看了楚昭一眼,楚昭繼續道:“戶部尚書何在?”

被點名的戶部尚書孟於被點名立刻站了出來,“臣在!”

“剛剛朕的問題,你爲諸位解答一二!”楚昭發話,孟於立刻娓娓道來,“高句麗興兵進犯,大昭將軍爲抗外敵,至前日來報,大昭死傷將士共計五千七十三名,兩軍交陣,所費糧草,令揚州百姓損失共計……”

一個又一個細緻的數字報了出來,楚昭的目光掃過下面,“都聽見了?”

耳都沒聾的,哪個敢說沒聽見,找死嗎?姜參道:“陛下,兩軍交戰,各有折損,既高句麗有求和稱臣之心,當納之,亦爲百姓。”

一直沒有表態的六相隨着姜相的話音落下,紛紛地表態,蕭其陳道:“雖是議和,如何議還該細論。”

楚昭道:“朕無不議和之意,誠如蕭卿所言,如何議纔是問題。”

武將們有些着急了,巴巴地看向楚昭,要是議了和,他們剛剛的戲不都白搭了嗎?

“衆將浴血奮戰,幾經生死,爲的是什麼?”楚昭像是一眼看破了諸將的心思,一句話丟了出來。

楚昭道:“大昭的將軍,非鼠目寸光者,亦非爲了一己之慾而興兵者。否則,爾等與高句麗那挑起戰亂者何異?”

對於楚昭,文臣是被收拾得老實了,武將是打從一開始就老實的。滿臣之武將,哪個不是楚昭提拔起來的。楚昭一直偏着他們,如果連他們都不服楚昭的號令,還有誰服。

“陛下,咱們不能白受了一回苦啊!”郭承代表說出了諸將心中想說的話,贏得一致武將的點頭。

戰功什麼的可以放一邊,高句麗殺了大昭那麼多人,不能讓死去的將士白死啊!

楚昭立了起來,“昔日在冀州時朕就說過,朕的人,絕不能白死,大昭的將士百姓更是。正好借高句麗讓天下人都知道,進犯大昭者,傷大昭百姓者,非死而承大昭之怒!”

不得不說,楚昭之言叫所有人都聽得振奮不矣。爲君者,心存天下,百姓。那是百姓之幸,爲君願爲百姓興兵者,百姓亦願爲之肝腦塗地,死而後矣。

楚昭張口道:“告訴高句麗,要求和可以,立刻將他們的所有兵馬退回高句麗境內,但有一人越界,大昭將士將會一往無前。其二,議和可以,他們興兵犯大昭造成大昭的損失,一一賠償。”

“陛下,我大昭泱泱大國,與區區的高句麗索賠,未免有失大國之風範?”下面對於楚昭竟然要賠償一事表現出極大的驚訝,趕緊勸。

楚昭冷笑一聲,“因爲大昭是大國,所以大國的人死了都是白死?大昭的百姓沒飯吃,沒屋住,那都是活該?”

被那麼一嗆,其他想勸楚昭表現大國風範的人,全都縮回了腳。楚昭道:“你們想立牌坊,朕要想的卻是大昭百姓的好與不好。真聽了你們的話,由着高句麗說議和,我們同意了,然後高句麗的兵撤回去,大昭兵馬收回來,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會在笑我們傻。殺了大昭的百姓,搶了大昭的東西,認個輸就能毫無損失的回到他們的國家,旁的國家見着了,不會個個都有樣學樣?如此一來,是將大昭,大昭的百姓置於何地?”

本來還不太同意楚昭索賠的人,聽完這樣一番話,個個都心裡服了。

韋尚任首先表達了自己的短見,“臣等只看眼前之利,只以爲大昭地大物廣,大昭在陛下的領導下蒸蒸日上,不想與小國計較,卻忘了懷璧其罪的道理。”

楚昭道:“對,懷璧其罪。大昭的商道通行,隨着商人的傳播,大昭的繁榮必傳天下。對外,大昭不能露怯,更不能裝大度。如關乎百姓,民生這大事,一步都不能退。犯大昭,傷大昭百姓者,必讓他們爲之付出代價。如此,再有打大昭主意者,更該掂量着自己能不能承受大昭的怒火,以及失敗之後,該對大昭的賠償。”

“陛下英明!”聽見楚昭的話,下面的人再是山呼。如此,大昭又開了古往今來的又一先例,索賠。

前往高句麗談判的人,非是鄭通無疑。作爲一個閒了太久的人,又被楚昭日夜薰陶,巴不得能一顯身手,現在終於是能有這個機會了,那還是剝削別人來充足大昭的,鄭通磨刀豁豁。

楚昭召了鄭通來,笑道:“知道你去了要做什麼?”

“叫高句麗先賠大昭三年百姓之損失,再叫高句麗償我大昭將士之性命,一命值千金。”鄭通極其順口地說來,楚昭笑了笑,“價擡高了,一步一步的退,比一開始就把價說死了,更好。你能從高句麗那裡要到多少的賠償,賞你半成。”

鄭通瞪大了眼睛,“這麼多?”

楚昭道:“多嗎?這半成算是賞你的,差事給朕辦好了。”

跟了楚昭那麼多年,楚昭是從來不會虧待自己人的,所以,鄭通知道自己吃不了虧,但是,佔那麼多的便宜,好怕在做夢?

不,不,不,浴血奮戰的將軍都得不到那麼多的賞賜,他拿那麼多是要鬧什麼?

“陛下,這半成臣不能要。爲大昭鞠躬盡瘁是臣應盡的本份。臣怎麼可以奪國家之利以中飽私囊。萬萬使不得,萬萬使不得。”鄭通趕緊的跪下推卻。

楚昭蹲下與他一般的高度,“怎麼,怕朕坑你?”

鄭通的動作一僵,好想跟楚昭說一句,陛下,能不那麼老實嗎?再者,就算你真要坑,你也不會承認好吧。

“大昭建時,因你一張嘴比起別的人來,功勞不顯,況且那時大昭百廢待興,朕就是想賞你,也不好怎麼賞。你一心維護朕,朕能有今天,你出力不少,朕又不是忘恩負義之輩,以前不能賞你,還不讓朕現在賞你?”楚昭還能看不透鄭通的想法,一句話說了出來,鄭通張大了嘴,毫不掩飾他的驚訝。

“你在想那些浴血奮鬥的將士得的利都沒有你多,你卻能拿到高句麗的賠償半成之數,心裡不踏實。你別忘了,多少數,他們要不到,你卻能要到。所以,老老實實的去幫朕把差事辦好,你如果能剝了高句麗的三層皮,叫他十年之內都沒糧沒銀犯大昭,你的功勞,比之血戰沙戰的將士亦不遑多讓。”

別以爲戰場上武將一馬當先戰功赫赫就厲害了,文臣有時對於一場戰爭的功勞更非殺死了幾個將士可比。

鄭通一聽,全身的血液都沸騰了起來,與楚昭一拜再不推卻,“臣必不負陛下所望。”

“去與高句麗的和談,帶上阿宸。”楚昭見鄭通乖覺,立刻下了另一道旨意,鄭通道:“公主殿下?”

能讓楚昭喚阿宸的人,除了楚宸還能有誰嗎?

“該讓阿宸多見見世面,你這一張嘴,還有你那遠見,多教教阿宸。”楚昭真是時刻不忘給楚宸找先生,鄭通是跟着楚毅之的人,對於楚毅之的後人,免不得多加照顧,得了楚昭之令,更高興了,“臣領旨。”

楚昭揮手讓他退下了。大昭開始了與高句麗的議和。

作爲戰敗侵略他國者,面對大昭的勢如破竹,高句麗那心裡是直犯嘀咕着,再犯嘀咕,該做什麼還是要做。

退兵沒問題,承諾不再進犯也沒問題。可是要賠償,你堂堂大國,有臉問我高句麗一個小國要賠償嗎?說好的大國風度,大國胸襟呢?

風度,胸襟,那是對你們侵略者嗎?別開玩笑了好嗎?我們大昭與你高句麗向來井水不犯河水,你們無緣無故的興兵進犯,殺我大昭百姓,搶我大昭的金銀珠寶,對於你們這樣的賊人,當以除之而後快,否則難泄我大昭百姓的心頭之恨。

若非念及兩國百姓及將士,我大昭必興兵踏平你高句麗。

說起來,兩軍交戰,未顯大昭的神兵。鄭通讓人配合着將楚昭早些年在冀州就讓研製,作爲當初大敗徐禹的炸彈露了一手,不無意外,高句麗的人都呆住了,大昭有此神兵,都沒有用上就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了,不同意大昭的索賠,接下來的交戰中,妥妥是要嚐嚐那炸彈的滋味嗎?

“殿下接掌揚州以來,有此神兵利器,爲何從來不用?”楚宸領兵至此,竟然一直都沒有用過炸彈,如今鄭通拿出來嚇唬人了,豈不叫人奇怪?

楚宸道:“神兵利器,外物也。我與姑姑不同,姑姑能用,我卻不能。”

提出疑問的趙搖更不懂了,什麼東西是楚昭能用,楚宸不能用的。

這樣的神兵利器,要是早弄出來了,還用得着跟高句麗打這三年?

對哦,齊淮作爲元帥的時候,也沒有用到炸彈,爲什麼?

越搖疑惑地看向楚宸,楚宸道:“當初齊公爲帥時,高句麗並不是最主要的對手,揚州的內部纔是齊公最急需解決的問題。高句麗在之前並沒有正面跟墨軍交過手,換而言之,之前的高句麗一直都在拖着大昭的兵馬。”

“至於我不用,我對高句麗,是要樹立我的威嚴,以神兵利器而得勝者,非我之功也。”楚宸很明白自己要走的是什麼路,所以她知道自己要怎麼做。

這一場,她以調遣三軍有度而大敗高句麗,便顯露了她有帥才。

“殿下現在變得跟陛下一樣高深莫測了。”趙搖聽到這裡還是有些不明白,明明可以有更好的辦法打敗高句麗,爲什麼楚宸偏偏要選一條最難的路。

楚宸笑了笑,這些事趙搖不懂是因爲趙搖並不需要懂,而她能懂,是因爲楚昭要她懂,只有她懂了,她將來的路纔會更好走。

“鄭使臣,貴國的索賠,容我們回稟我們陛下,再議,再議。”鄭通代表着大昭,表明了他們的態度,不給賠償可以,那麼議和就算失敗,你們高句麗說是誠心議和,結果在重要的關頭不能表露你們的態度,這就是你們所謂的誠心,別逗了。

賠償是必須的,否則我大昭因你們高句麗而死的將士豈不白死了。

“可以,你們可以慢慢商量,大昭的墨軍就在那裡等着,閣下如果不能給大昭一個滿意的答覆,大昭的損失,只好由我們自己去取了。”鄭通對於嚇唬人是非常的老練,高句麗的使臣們看着外面那威風凜凜的墨軍,再結合剛剛看到的炸彈,好可怕。

“一定,一定!”事到如今,大昭之強勢不僅表現在他們的將士,就是他們的使臣也是一步不讓,這樣,這樣,他們幹不過人,硬不起來啊,趕緊的回去問問,這賠是賠還是不賠?

鄭通高高興興地帶着人回家去了,身後有人,他是一點不怕。

楚昭已經表明了索賠要努力剝了高句麗三層皮,是以鄭通早就研究了高麗句的國庫收支,力保能達到楚昭所要的高句麗十年之內,絕無犯大昭之能的效果。

“鄭大人真是比我祖父還狠!”趙搖跟楚宸說了一句,她是親耳聽到了鄭通提出的賠償金額,所以對於鄭通表示佩服。

楚宸笑了笑,看了鄭通一眼,“鄭大人比起趙先生來,必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016章 孃舅鍾鬱007章 神童其名181章 陣痛發作054章 鍾氏訓女225章 慢慢算賬250章 戰事再起204章 幫忙出氣161章 再催立後096章 解決麻煩236章 楚昭論民227章 要辦女學184章 再選皇商259章 單于仰慕072章 莫氏自盡041章 陳年舊事131章 殺雞儆猴154章 帝夫何何026章 楚章變故056章 楚昭揍人173章 鍾氏震驚120章 楚昭鬆口240章 天高海闊168章 打架鬧事228章 女帝心思182章 再議女官034章 不良於行158章 刺客來了251章 楚宸殺人191章 衆志一心255章 有女長成058章 一語驚醒173章 鍾氏震驚235章 楚宸漸長064章 梁州遇刺054章 鍾氏訓女015章 阿兄升官113章 楚昭入京141章 楚昭稱帝162章 昭立皇后126章 奪回雍州224章 貪得無厭102章 楚昭親事017章 祖母心思113章 楚昭入京227章 要辦女學139章 人心異動081章 災民圍堵222章 舉子打架166章 胡攪蠻纏222章 舉子打架159章 出逐韋佗026章 楚章變故198章 刑部大牢161章 再催立後064章 梁州遇刺268章 萬邦來朝206章 小國試探065章 郡守慘死067章 太夫人鬧191章 衆志一心077章 開棺驗屍256章 描繪藍圖077章 開棺驗屍244章 求和索賠143章 海納百川198章 刑部大牢159章 出逐韋佗083章 廝殺一場257章 有朋遠來274章 母子爭執023章 被教育了256章 描繪藍圖053章 楚昭捱打274章 母子爭執099章 又要搞事013章 以物教人130章 繼續進擊013章 以物教人277章 楚昭退位247章 覈查面對053章 楚昭捱打063章 賺大發了242章 戰事不停116章 繞路梁州080章 終於離京104章 海盜再來057章 皇帝召見237章 開創蹴鞠217章 水落石出051章 所謂見鬼109章 天下大亂112章 鍾鬱之死011章 長兄歸來064章 梁州遇刺082章 我要練兵092章 垂釣老者209章 一場鬧劇141章 楚昭稱帝
016章 孃舅鍾鬱007章 神童其名181章 陣痛發作054章 鍾氏訓女225章 慢慢算賬250章 戰事再起204章 幫忙出氣161章 再催立後096章 解決麻煩236章 楚昭論民227章 要辦女學184章 再選皇商259章 單于仰慕072章 莫氏自盡041章 陳年舊事131章 殺雞儆猴154章 帝夫何何026章 楚章變故056章 楚昭揍人173章 鍾氏震驚120章 楚昭鬆口240章 天高海闊168章 打架鬧事228章 女帝心思182章 再議女官034章 不良於行158章 刺客來了251章 楚宸殺人191章 衆志一心255章 有女長成058章 一語驚醒173章 鍾氏震驚235章 楚宸漸長064章 梁州遇刺054章 鍾氏訓女015章 阿兄升官113章 楚昭入京141章 楚昭稱帝162章 昭立皇后126章 奪回雍州224章 貪得無厭102章 楚昭親事017章 祖母心思113章 楚昭入京227章 要辦女學139章 人心異動081章 災民圍堵222章 舉子打架166章 胡攪蠻纏222章 舉子打架159章 出逐韋佗026章 楚章變故198章 刑部大牢161章 再催立後064章 梁州遇刺268章 萬邦來朝206章 小國試探065章 郡守慘死067章 太夫人鬧191章 衆志一心077章 開棺驗屍256章 描繪藍圖077章 開棺驗屍244章 求和索賠143章 海納百川198章 刑部大牢159章 出逐韋佗083章 廝殺一場257章 有朋遠來274章 母子爭執023章 被教育了256章 描繪藍圖053章 楚昭捱打274章 母子爭執099章 又要搞事013章 以物教人130章 繼續進擊013章 以物教人277章 楚昭退位247章 覈查面對053章 楚昭捱打063章 賺大發了242章 戰事不停116章 繞路梁州080章 終於離京104章 海盜再來057章 皇帝召見237章 開創蹴鞠217章 水落石出051章 所謂見鬼109章 天下大亂112章 鍾鬱之死011章 長兄歸來064章 梁州遇刺082章 我要練兵092章 垂釣老者209章 一場鬧劇141章 楚昭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