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章 京城求救

各位夫人消息那麼靈通,一定是楚昭故意泄露的。

對啊,我就是故意把話傳回你們府裡的,我有說半句假話嗎?你們沒有跟自己老婆搶地盤的心思?你們做了事,我就是把事說出去了而已,怪我嘍?

眼神間的交流,楚昭認得坦蕩,反問得理所當然,堵得一羣本就沒膽子找她問問的男人們,更加老實了啊!

姜參是看出來了,楚昭胸有丘壑,她要做的事,除非你有十成十的把握證明她做得不對,否則跟她對着幹那就是找罪受。

昨天被姜夫人洗了一夜的腦,姜參這會兒腦袋還暈乎乎的。滿腦子都飄着姜夫人說的話,我們這些女人幫你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什麼不好的,你們非要把所有事都往身上攬。

姜參輕嘆了一口氣,冀州缺人,之前楚昭弄出來的萬書樓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吸引了不少人到冀州,卻隨楚毅之之死,楚昭掌權,幾乎來了冀州的名士學子紛紛離開。

楚昭從來不喜強人所難,願意留在冀州且有本事的她絕不會虧待,瞧不起她一個女人掌權又滿嘴放炮的,要走趕緊的走。

對於缺人這一點,楚昭亦知,哪怕再缺人,楚昭也不能讓反對自己來的人來握大權吧。

這點上,冀州算是一至默認的,他們認同了楚昭掌管冀州,來的人,哪怕不能完全認同,至少也不能是反對的。

還好,姜參還是有那麼一點號召力的,尤其如今雍州既定,袞州算是姜參之前的老地盤,畢竟他的徒弟們幾乎都在袞州任職。

他們是不是應該要考慮將袞州平定了?

聽到姜參的提議,楚昭道:“諸位暢所欲言。”

就是想聽聽大傢伙的意見是吧!鄭通是最擅長打嘴皮賬的,對於姜參的提議,“姜先生指出原本的袞州已經對冀州稱服,刺使大人出事之後,袞州再次四分五裂。如今春種已過,正適合交戰,要打要議,都該論一論。”

“說起來新君立,冀州尚未上表慶賀呢。”提出這一點的是原樂陵郡守武平之,楚昭設下三省六部,提了他爲戶部侍郎的位置。

因之前大魏無君,新君被立,冀州動盪,楚昭接管冀州,一應大權落顧楚昭的手裡,大魏朝這名存實亡的朝廷,竟然將楚昭無視到底,壓根沒對冀州發出過一通詔令。

“阿兄之死,新君不是也沒說給個什麼說法嗎?”楚昭順口答來。你不找我,我不找你,不都是這樣嗎?“天不欺民,君欺民,既欺於民,民心而亂,何以爲君?”

在場的人都明白楚昭的意思,楚昭也不介意說得更明白一點,“昔日我與阿兄初入冀州,傾盡家產而購糧濟民,先帝感我們兄妹爲國爲民之心,令我阿兄掌一郡之治。阿兄爲郡守以來,愛民如子,忠於朝廷,最後卻落得被人暗殺的下場。雖新君剛立,卻不曾譴一使問上一句,這樣的朝廷,諸位還想聽之任之?”

當然不想。要不是對朝廷沒有指望了,他們又怎麼會願聽楚昭的調遣。

“況且,新君年幼,都是朝中諸公輔佐,如今諸公爭權,誰還有功夫管我們這些窮鄉僻壤的地方。袞州之事,再等等,此時不是時候。”楚昭這麼說了,就是另有打算。

“娘子之意,何時纔是合適我們動手的時候?”別人問不得,章玉成卻問得,可以說,在這些人裡,章玉成是真正是對楚家忠心的人,以前是楚毅之,如今是楚昭。

楚昭笑了笑,“未得朝廷之令,未有百姓求救,我們出師名不正言不順,拿下了袞州反倒落人口實。以前袞州是怎麼到我們手裡,這回還是如此,不急,不急。”

耐心,楚昭有,她還年輕,只要她兵強馬壯,境內官民同心,她可以慢慢等到合適的時機再動手。

相比起來,比她急的人多着呢。

揚州那邊已經打得水深火熱了,連帶着附近的荊州亦被牽連,反倒是叫徐禹十分開心,趁着他們打架內亂那會兒,大軍再進,眼看荊州的半數城池已經要落入徐禹的手裡,想了想梁州被徐禹拿下後的慘狀,荊州揚州的世家們趕緊收兵,一致對外,絕不能讓徐禹再攻佔城池!

至於京城,柴太尉靠徐禹的兵將京城裡的各大世家都壓住了,可是,很快其他世家紛紛與抱成一團,一大羣對付柴太尉一個,氣得柴太尉幾欲吐血。

起頭的人正是楚茂,楚茂叫楚昭派人平平安安地回到了京城,第一個叫他挽袖對上的自是衛家,衛家故意搞事,引他往冀州去,雖然有他自己貪心的錯,最要緊的還是接二連三想殺他的人,暗殺他的人,就算不是衛家的,也跟衛家脫不了干係。

世家經璐王之亂,元氣大傷,後在四王進京之後又恢復了點點,正準備大幹呢,柴太尉半路殺出來把四王一口氣全弄死了。

在柴太尉扶持了新君,來一個挾天子而令諸候,之前他往楚昭身上潑的殺害四王的髒水,不約而同的都被世家們給否了。

明明是這不要臉的想要弄權,非把事情賴給人家一個小娘子,不要臉,太不要臉了。

柴太尉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說了實話到後來竟然沒有一個人相信。

氣得幾欲吐血,好險沒氣死,又被楚茂拉二連三的指出柴太尉明擺着就要上位,還弄出個新君來,什麼新君,不就是傀儡嗎?

徐禹是誰啊,那是亂賊,柴太尉能爲了控制京城跟徐禹合作,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出來的。諸位都要擦亮眼睛想清楚了,別賠了夫人又折兵。

柴太尉的爲人,如今早已引起諸世家的惶恐,昔日他被逼於無奈,兵馬不夠而借徐屬得京城如今倒是變成了一步臭得不能再臭的棋了。

“祖父,讓我南下平定揚州之亂吧。”柴景於此時毛遂自薦,竟是要去平亂。

可是,揚州此時的亂象已平定,當地的世家抱成團防的就是他們鬥得兩敗俱傷,叫人佔了便宜。此時柴景去揚州,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七郎,當日你說過,你已經得了楚三孃的鬆口,如今,你再去一趟冀州,想方設法留在冀州。”柴太尉不僅不同意柴景的提議,反而還打起冀州的主意。

“祖父,冀州我是不會再去的,揚州,不管祖父同不同意,我都要去。與其像現在這樣抱着所謂的權利不放,我更願意腳踏實地的走。”柴景極不喜柴太尉如今的所做所爲,只是他勸過柴太尉無數次,柴太尉聽不進去。

柴太尉沒想到第一個反對他的竟然是他最看重的孫子,指着柴景道:“你是在教訓我嗎?”

“孫兒不敢。只是祖父苦心經營卻得到了什麼?如今連青州都棄之如履了,祖父卻受內外夾擊,不得自由。”柴景痛心疾首,卻被柴太尉抄了桌上的墨硯迎面砸去。

柴太尉畢竟是練武之人,雖是養尊處優,手上的勁一點不小,那麼一砸,將柴景砸得是頭破血流,柴景捂着傷口看了柴太尉一眼,滿眼都是心痛。

“滾!”柴太尉指着門口衝着柴景說,柴景毫不猶豫地掉頭而去。府中人看到柴景捂着頭離開,血直流而下,嚇得不輕。

柴景離京而去,直赴揚州,楚昭聽聞時一笑,“接下來,該是誰動了呢?”

誰動,自然是徐禹,聽說柴景竟然去了揚州的消息,徐禹勃然大怒,直問柴太尉可還記得當初叫他出兵穩住京城,讓他可以挾天子而令諸候時說過什麼,柴太尉是許諾會幫他拿下荊州和揚州的。

徐禹幫了柴太尉,柴太尉許諾的一直沒有消息,如今竟然派他最信任的孫子去了揚州,是覺得京城守不住了,柴太尉準備另謀出路了?

世家,世家就是這樣的,簡直是拿他拿猴耍,不能忍,絕對不能忍。

一怒之下,徐禹大舉興兵攻打京城,京城,原本隨着四王的死,所有的兵都被世家給分流了,最後又在柴太尉和徐禹的合作下,折損了不少,如今徐禹一打京城,京城竟然無兵可御。

“冀州,冀州兵強馬壯,快請冀州派兵前來救駕,快啊!”世家們都要瘋了啊,徐禹那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如今他更是懷着對柴太尉這個世家代表的怨恨發兵京城。

既無兵可御,趕緊求救啊。這求救的對象,自然就是冀州無疑。

楚昭自接管冀州以來,算是拿到了第一封皇帝下發的公文,卻是命她救駕的公文。

得,趕緊把人叫齊了,開會,這到底是救還是不救呢?

“救不得!”姜參第一個說出想法,韋尚任也猶豫地道:“冀州剛穩,除了徐禹所佔的梁州之外,還有袞州,青州,揚州,荊州,徐州如此五州。難道這五州沒有兵了嗎?爲何直令我們冀州發兵救駕,只怕是京中的人想着兩虎相爭。”

“不錯!說起來,我們刺使大人死於徐禹交戰,娘子尚且年幼,穩得住冀州,雍州,如何與能徐禹對上。反倒是京中柴太尉等諸公,諸郡之世家,哪個不比冀州強大,他們都不動,冀州動了,豈不是打他們的臉嗎?”什麼叫會說話。鄭通就是個極會說話的人,先是示弱,然後又扯上其餘的五州。

別管是冀州還是雍州,早些年都是世家極瞧不起的偏僻之州,大魏之九州啊,要說最被世家稱之爲蠻荒的,就是冀州跟雍州了。

要不是楚毅之和楚昭到來,大力開發鹽田,以一州而帶起另一州,誰拿這兩州當回事。

“我與諸位想得一般,京城,還輪不到我們越境救駕,既然當初柴太尉能說動了徐禹合作,想必要再說服徐禹退兵也不是什麼難事。”

“要是連柴太尉地說服不了徐禹,柴太尉也對付不了徐禹,昔日阿兄尚敗於徐禹之手,吾不敢與徐禹爲敵。”示弱嗎?楚昭很會,該掙臉是要掙臉,如今別人想拿她當槍使,她要是傻傻的表示想要超過楚毅之,妥妥就是犯蠢。

楚昭什麼都犯,就是不犯蠢。

“雖然我無官無職,畢竟代掌冀雍兩州,平之,你來給朝廷回一封信。把我們的情況好好跟朝廷說說。如當初梁州之戰,我們損失了不少,雍州匈奴的鐵騎進犯,我們更是損失極大,有多慘,你就寫得有多慘。”楚昭十分無辜地朝武平之吩咐。

下頭的人都暗暗給楚昭豎起了大拇指,真是太會來事了。才點了下示弱而已嘛,就連許久前的仗都拿出來說了,真是混朝廷的好料子。

“另外,一定要指着柴太尉的功勞,那麼多的世家啊,沒一個能搭上徐禹的,四王纔剛死,他就借徐禹的兵鎮住了世家信,擁立了新君,要是徐禹的兵進京極快的話,沒準又是柴太尉的計謀呢。”蔫壞蔫壞的楚昭繼續出主意,正在寫字的武平之手上一頓,這是覺得柴太尉還不夠慘呢,所以要多坑幾下。

鄭通非常配合地笑眯眯地道:“對啊,對啊,能合作一次,誰也不敢說不會有第二次。我們柴太尉可不是尋常人。”

姜參很認可,而且他這一生被柴太尉害得不輕啊,要不是他夠爭氣,早八百年前就死了。如今看到楚昭不留餘力地懟柴太尉,好開心啊!

只是大儒的架子端得正正的,誰也瞧不出來。

“說起來,荊州都能擋住徐禹不少日子,京城比之荊州來又如何呢?”回信想好了怎麼寫,楚昭更在意地是她不摻和進去之後,京城接下來的情況。

“若是先帝在時,徐禹雖然本事不小,想要拿下京城卻非難事,如今……”韋尚任熟悉京城啊,京城的情況,早就從骨子裡爛了,沒有新的精血注入進去,柴太尉又是用了那樣的辦法把控京城,那就更爛了。

“他們打他們的,我們還是做好我們的,又是一年秋收完成了,作坊裡研製出來了新的稻種,我打算明年用一部份的田來試種,如果可行,將在整個冀州推行。”楚昭還是說起冀州內部的事。

“什麼新稻種?”作坊的存在都知道,但是,作坊不是就研究像琉璃啊,造紙術啊,還是印刷術的嗎?何時連稻種都研究了?

063章 賺大發了047章 楚愉訓言274章 母子爭執030章 兄長出手212章 柴家之人220章 倡議側卿235章 楚宸漸長054章 鍾氏訓女091章 楚衛和離264章 一屋不掃145章 一統天下042章 憶事論今057章 皇帝召見212章 柴家之人053章 楚昭捱打235章 楚宸漸長194章 獄中談論079章 衛氏留京223章 付出代價185章 欲廢帝陵095章 礦山交易222章 舉子打架140章 太尉身死221章 閒來騎馬002章生得如何079章 衛氏留京010章 兄長禮物145章 一統天下087章 至平原郡168章 打架鬧事021章 楚敏找茬174章 楚宸之志216章 大義滅親259章 單于仰慕045章 馬場騎馬175章 殘酷真相224章 貪得無厭026章 楚章變故277章 楚昭退位267章 針鋒相對232章 公平競爭198章 刑部大牢077章 開棺驗屍131章 殺雞儆猴088章 製鹽之法175章 殘酷真相171章 鴛鴦交頸089章 開闢鹽田248章 百家所求243章 大獲全勝181章 陣痛發作159章 出逐韋佗102章 楚昭親事040章 楚章瘋了251章 楚宸殺人178章 你我決擇115章 爭鋒相對107章 長嫂有喜230章 雙管齊下042章 憶事論今160章 柴景選擇102章 楚昭親事207章 水軍之敗254章 閒中取樂188章 要選伴讀092章 垂釣老者099章 又要搞事232章 公平競爭214章 錯綜複雜272章 楚昭昏倒152章 遷都長安034章 不良於行115章 爭鋒相對046章 命硬克父099章 又要搞事249章討回公道129章 京城求救149章 揚州事畢060章 楚敏落水068章 脣槍舌戰157章 太后相邀152章 遷都長安256章 描繪藍圖033章 楚章被打071章 楚章死了130章 繼續進擊111章 你來我往212章 柴家之人197章 幕後之人068章 脣槍舌戰045章 馬場騎馬070章 朝中爭執275章 逼宮要位118章 廷尉落定132章 兗州歸附003章 所謂神童048章 護國住持154章 帝夫何何199章 自作聰明001章 生得如何
063章 賺大發了047章 楚愉訓言274章 母子爭執030章 兄長出手212章 柴家之人220章 倡議側卿235章 楚宸漸長054章 鍾氏訓女091章 楚衛和離264章 一屋不掃145章 一統天下042章 憶事論今057章 皇帝召見212章 柴家之人053章 楚昭捱打235章 楚宸漸長194章 獄中談論079章 衛氏留京223章 付出代價185章 欲廢帝陵095章 礦山交易222章 舉子打架140章 太尉身死221章 閒來騎馬002章生得如何079章 衛氏留京010章 兄長禮物145章 一統天下087章 至平原郡168章 打架鬧事021章 楚敏找茬174章 楚宸之志216章 大義滅親259章 單于仰慕045章 馬場騎馬175章 殘酷真相224章 貪得無厭026章 楚章變故277章 楚昭退位267章 針鋒相對232章 公平競爭198章 刑部大牢077章 開棺驗屍131章 殺雞儆猴088章 製鹽之法175章 殘酷真相171章 鴛鴦交頸089章 開闢鹽田248章 百家所求243章 大獲全勝181章 陣痛發作159章 出逐韋佗102章 楚昭親事040章 楚章瘋了251章 楚宸殺人178章 你我決擇115章 爭鋒相對107章 長嫂有喜230章 雙管齊下042章 憶事論今160章 柴景選擇102章 楚昭親事207章 水軍之敗254章 閒中取樂188章 要選伴讀092章 垂釣老者099章 又要搞事232章 公平競爭214章 錯綜複雜272章 楚昭昏倒152章 遷都長安034章 不良於行115章 爭鋒相對046章 命硬克父099章 又要搞事249章討回公道129章 京城求救149章 揚州事畢060章 楚敏落水068章 脣槍舌戰157章 太后相邀152章 遷都長安256章 描繪藍圖033章 楚章被打071章 楚章死了130章 繼續進擊111章 你來我往212章 柴家之人197章 幕後之人068章 脣槍舌戰045章 馬場騎馬070章 朝中爭執275章 逼宮要位118章 廷尉落定132章 兗州歸附003章 所謂神童048章 護國住持154章 帝夫何何199章 自作聰明001章 生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