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四)

呂公著是樞密使兼太子太保,韓維是資政殿學士,也是又名穎昌府的許州知州。他們兩人緊跟在韓岡之後,聯袂造訪城南驛。本已是浪濤滾滾,人心浮蕩的驛館中,更是如同被丟下了兩座山,掀起了陣陣巨浪。

王安石本就是住在城南驛中,這件事倒也罷了。韓岡多半是來見他的岳父的,也不會有太多人誤會。但呂公著和韓維,竟然剛剛得知司馬光抵京,便立刻登門造訪,城南驛中的大小官員,都不免暗暗升起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預感。

好戲連臺啊!官僚們一個個或興奮,或緊張地交換着眼色。王、馬、呂、韓今日的會面,肯定會在朝堂上掀起一場巨浪。雖然風浪起時其中必然危險重重,可不管怎麼說,朝局一旦動盪起來,就不會那麼容易平歇下來,而機會便隱藏在其中——住在城南驛中的官員,大半都是選人和低品的京朝官,而且是以候闕的爲多。

“驛丞何在?司馬宮保可在館中?”也不知是呂、韓哪一家的親隨,先一步跨進了大門,高聲地吆喝着。身着官賜紅衣的元隨趾高氣昂,挺胸疊肚的模樣,直視院中諸多官員如無物。

周至慌慌忙忙地跑上前,“司馬宮保已經入住館中,正在廳內與王相公、小韓資政敘話。”

那元隨一聽,登時就是一愣。身在相門,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司馬光和王安石的恩恩怨怨,如何能想得到拜訪的對象會跟老對頭和老對頭的女婿坐在一起。等他醒過神來,便慌慌張張地轉身往外走。

周至也跟着往門外小跑着過去,別的不說,樞密使來了,身爲驛丞無論如何都得出門迎接。

就在驛館的正門外,樞密使和資政殿學士加起來的上百名元隨,幾乎將大門都給堵上。而呂公著和韓維,纔剛剛下馬。

聽到下人的轉述,呂公著眉頭先往中間聚攏了一點,但立刻有舒展開來,轉頭對韓維笑道:“君實來得太快,本來還準備出城相迎的……想不到君實竟然與王介甫和韓玉昆撞上了,還真是巧了。”

“是巧了。”韓維點點頭,又道:“許久不見君實,不知近況如何,還是早點進去。”

呂公著雖然看着平靜無波,但心中早起波瀾。

司馬光來得太快,卻正好跟王安石撞上。而且韓岡竟然也來了,驛丞說司馬光和兩人在內敘談,也不知現在是個什麼情況,但至少已經將自己的準備都給打亂了。

周至轉身引路,領着兩位他遠遠開罪不起的重臣入驛館中。只是剛剛擡頭向前,頓時就怔住了,腳步也不動分毫。

而呂公著也在同時雙目瞪圓,從門內出來的人讓他完全出乎意料,他低低一聲喝:“韓岡?”

韓維不認識韓岡,但辨認正從正門內跨出來的年輕人身上的服飾是沒問題的。除了少數宗室之外,這個年紀衣罩金紫的臣子自然只有韓岡一人。確切地說,身穿紫章服,腰圍御仙花帶,卻不佩戴金魚袋,只會是新就任翰林學士的韓岡——翰林學士是隻圍金帶而不配金魚袋,直到入兩府之後,纔會兩樣同時佩帶,稱爲重金。

但讓兩人吃驚的不是韓岡,而是韓岡出門相迎的行動。只見這位新晉資政殿學士大步迎了上來,一直走到面前。

這裡可是大門外啊!韓岡的身份就是跟呂公著相比,也不輸多少,更是與韓維只有資歷上的差別。並無舊誼,又非世交,沒有那份交情,怎麼會出正門?

他們來拜訪的是司馬光,就算出迎也該是司馬光的兒子出來,韓岡越俎代庖算是什麼道理?即便是王安石同在館內,跟司馬光敘話,出來的也該是親生兒子的王旁纔對。讓身居高位的女婿出了大門來迎接地位相當的同僚,換做是心眼小一點的人,可能會記恨上一輩子。而韓岡年紀輕輕便爲顯宦,心高氣傲是免不了的……

其實司馬康和王旁就跟在韓岡身後。只是他們一看到韓岡,司馬康和王旁便立刻成了路邊的甲乙丙丁,完全被呂公著和韓維給忽視了。

在呂、韓二人面前,韓岡停步,隨即一揖到地,“韓岡見過呂三丈、韓五丈,家嶽和司馬十二丈正在內中相候,還請隨韓岡入內。”

周圍一陣抽氣聲,圍觀的官員們臉上只有震驚之色。衣着金紫的重臣,殿上拜見天子也就這個禮數了——非是正式拜謁,尋常時見了天子並不一定要大禮參拜——這是晚輩對尊長的禮儀。

呂公著和韓維驚訝更甚,韓岡這分明是以晚輩的身份在行禮,連稱呼都沒有使用正常的官稱。如果是作爲身份相當的大臣,韓岡斷不至於行如此重禮。

醒過神來,呂公著、韓維立刻回禮,只是眼神依然是猶疑不定地瞅着韓岡。至於韓岡身後的王旁和司馬康,雖然跟着上來行禮,但直接就被兩人給忽略過去了。

王安石和司馬光此時已經並肩站在正門內的院中,正等着兩位多年不見的老友。笑意盈盈,看不出之間有任何芥蒂。

這一回是韓岡引路開道,領着呂公著和韓縝進了大門。

猶在院中的官員都不敢再上前,連聲音都漸漸收止了。東宮三師加上大韓、小韓兩位資政殿學士,尋常時,哪裡能在城南驛見到這樣規模的重臣集會?幾人在院中一站,僅僅是互相行禮,一股難以言喻的威壓就隨之擴散開來。而韓岡不以官位自傲,自居晚輩的舉動,讓人在驚訝之餘,也有不少人點頭暗贊。

“晦叔、持國,久違了。”王安石笑得最是真摯,大步上前與舊日友人行禮。

呂公著臉上的表情變得稍稍僵硬了,就算他的城府再深,也因爲這番突然而來的變化而措手不及,心情一時難以安定下來。

王安石到了京城多日,登門造訪的舊日親朋甚多,尤其是在他成了平章軍國重事、確認留京之後,更是賓客盈門,這兩日才稍稍好了一點。但呂公著並沒有來拜會王安石——韓維也沒有,不過他上京才兩日,卻還能說得過去。

“晦叔、秉國。”司馬光也跟着上來行禮問候。

韓維字持國,但司馬光的父親名池,因而避諱,一直稱持國爲秉國,字不同,意思卻是相同的。只是韓維的兄弟韓絳做過宰相,韓縝現在是參知政事,更是近期拜相的最爲熱門的人選。但韓維雖字持國,卻跟宰執之位距離甚遠。

一起進了方纔對坐閒談的小廳,各人謙讓了落座。並不是按官位,而是自然而然地按照年甲,年紀最長的韓維坐了上首主位,然後呂公著、司馬光、王安石這樣排下來,一切一如舊日,只是座位上的人與過去完全不同了。

嘉祐年間,四人都在三四十之間,正值壯年,亦是聞名朝堂的少壯派官員,時常抽空相聚,論史、論詩、論文、論政,縱談天地萬物,當時何曾想過會有分道揚鑣的一天。

韓岡坐在下首,縱然還是晚輩,還不至於讓他和王旁、司馬康一視同仁地侍立在側。

相隔多年重新坐在了一起,就算心中依然有着深深的鴻溝,王、馬、呂、韓這嘉祐四友,二十年前四人相聚的日子也不免浮上心頭。

“記得當時是包孝肅置宴設酒吧?”呂公著笑問道,“包孝肅是羣牧使,君實和介甫是羣牧判官。”

“當時包孝肅舉杯勸酒,光不能喝酒都勉強喝了,就是介甫你硬是不肯喝。”司馬光問韓維,“秉國你說是不是?”

韓維點頭道:“介甫的脾氣一向執拗,聽說弄得包孝肅都下不了臺。”

王安石笑着道:“但安石沒有少跟持國、晦叔和君實一起共飲吧?”

王安石只論舊誼,司馬光也是半句不提今日朝堂和新舊法之爭,呂公著看起來也沒有破壞氣氛的想法,隨着一起談笑,只有韓維言語稀少,與傳言中喜好結交的性格完全不同,讓韓岡有些驚訝。

“介甫最讓人羨慕的倒是有一佳婿。”呂公著冷不丁地將話題跳到了韓岡身上,“玉昆如今聲名廣佈,北至遼土,南至日南,人人視玉昆爲萬家生佛。”

韓岡向着呂公著欠了欠身:“虛名而已。韓岡徒有虛名,學問遠未精湛,當不起三丈之贊。”

“玉昆可不是虛名,富彥國一直都贊你是宰相器。”司馬光說道。

司馬光略顯消瘦,鬚髯不長,看似是輕鬆地在談笑,但眼神中一點笑意也沒有。應該不是錯覺,韓岡想着。

“富公爲人寬厚,提攜晚輩不遺餘力,就是往往失之過譽。韓岡愧甚,絕不敢當。”

廳中諸人各自異心,正在說着無聊的話,驛丞周至敲門進來,說是酒席已經準備好了。已經受夠了這種怪異氣氛的司馬康和王旁立刻起身,但看看四位長輩和韓岡都沒動,當即就僵住了。正猶豫着是不是該坐回去,司馬光卻也跟着起身。

“不意都到了這個時候。”王安石看看外面的天色,回頭笑道:“君實一路奔波勞累,的確是不該再耽擱。”

“若是尋常時候,應該讓人好生籌辦一番,不過眼下天子重病,不便太多奢華,只能以簡素爲主了。”這是韓岡之前吩咐下去的,所以在入席前代爲解釋了一下。

沒人會對酒菜簡薄而感到不滿,若是按照正式酒宴初坐、再坐的從菓子、甜點一直吃到冷盤熱菜,一盞盞酒地排下去,幾十盤菜吃過來,拖到半夜都是等閒。

誰有那個耐心?!韓岡沒有,王安石也沒有,司馬光、呂公著和韓維更沒有。

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三)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雲(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梳理(四)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三)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四)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二百一十章 變故(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中)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遷(五)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三)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七)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下)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八)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上)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三)第四十三章 南北(三)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三十三章 虛實(十三)第一百二十章 伎倆(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六)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六)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九)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八)第二十七章 虛實(七)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上)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二)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七)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五)第九十章 塵囂(二十一)
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三)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雲(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梳理(四)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三)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四)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二百一十章 變故(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中)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遷(五)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三)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七)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下)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八)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上)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三)第四十三章 南北(三)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三十三章 虛實(十三)第一百二十章 伎倆(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六)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六)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九)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八)第二十七章 虛實(七)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上)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二)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七)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五)第九十章 塵囂(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