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

由於是臨時通知,蘇城並未改變原定計劃,而是決定在大華船業與林永貴見面。

經過一年多以來的研究和投入,大華船業基本掌握了韓國人轉移的lng船技術,但何時開始工業化生產,蘇城仍然存有疑惑,工人的培訓和材料購買,也不是完全準備好了。因此,蘇城最近一段時間,都在跟進大華船業和大華實驗室,同時等待石油總公司那邊的迴應。

隨着大華實業名下的公司越來越多,蘇城分配給每個公司的時間越來越少,因此,確定要來大華船業以後,他就不願輕易更改,只是和林永貴見面以後,稍作解釋道:“日前就確定了要來大華船業,一些部門經理和工程師,都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專程過來等着,突然取消實在不好,而且容易讓人誤解。”

“是我沒有計劃好時間。”有求於人的情況下,林永貴哪有矯情的資本,笑呵呵的就將話題轉移過去,指着跟前的一艘油輪,笑道:“這是大華新造的大船吧,感覺真不一樣。”

“4萬噸的油輪,再過一個星期,就是下水和命名儀式了……這估計是大華最後一批大中型油輪了。”蘇城話裡頗有些感慨。

“最後一艘……大中型油輪……”林永貴仰望着幾十米高的油輪,一陣無語。這艘船比一般的地縣城市的最高建築都要高了,容量更不用說,4萬噸的油輪若是用來裝酒水,足夠用來處決全國的貪官污吏了。這麼大的油輪還要用“大中型”來形容。

他不禁怪異的道:“大華是準備造更大的船了?”

“早就定下的事。”蘇城點點頭,道:“海上運輸業的壓力也很大,越大的船的運行成本就越低,大華內部討論以後認爲。巴拿馬型以下的油輪,經濟性太差,沒有繼續製造的必要。我們也得替船東考慮,如果賣船給人家賺不到錢,以後誰還投資海上運輸業。”

林永貴自己就在石油圈子裡面,對原油運輸還是有些瞭解的,知道巴拿馬型油輪,是6萬噸到8萬噸的,能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油輪。按規程來說。那是比4萬噸的油輪,大至少50%的。

想到自己接下來有可能做到石油總公司的總經理寶座上,林永貴忽然對油輪來了興趣,問道:“這麼說,大華船業是要主做大型船舶了?中小型船舶的市場不賺錢嗎?”

“中小型船舶市場現在還行。國際法不是才確定了要求船舶雙殼雙底嗎?船東們都在忙着換船,過了這一段,中小型船舶市場的需求量要降低很多的。”蘇城隨口解釋了一句,然後道:“以後,大型船舶以外的市場,還是留給中船下屬的工廠。”

“你們和中船的關係,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差嘛。”林永貴半真半假的試探了一句。

蘇城一笑。道:“做好了利益分配的工作,仇人也能變成朋友,做不好利益分配的工作,親兄弟也是敵寇。”

“這個話說的沒錯。兩家吃虧或者兩家賺錢都行,一家吃虧一家賺錢的生意,是做不長的。”林永貴深以爲然的點點頭,繼而認真的看了一眼蘇城。重新再接觸。他和蘇城也在慢慢的平衡各自的位置,曾經的上下屬關係。潛移默化間就到了平等的地位,林永貴也是通過中船和大華的關係,暗自判斷未來的中石油和大華的關係如何相處。

兩家央企的地位差不多,中船的現在有可能是中石油的未來,林永貴對此是很清楚的,而且,嚴格來說,蘇城本身就有中石油的股份,雖然不多,但有這個口子留着,他日後或增加或減少,都不是沒可能的事。

林永貴思考的時候,蘇城招手要來一輛敞篷吉普,就讓古洪軍開車,他和林永貴坐到後面,閱兵似的巡遊大華船業。

經過擴展,現在的大華船業,擁有15公里長的珍貴碼頭。20年以後,不管大華船業的水平怎麼樣,這個碼頭的價值就很不少了。

寬闊的水泥路上,吉普車走的不快也不慢。陽光無遮無攔的灑下來,給一艘艘半成品的輪船做出形狀不一的投影。

無數戴着安全帽,穿着橘色和橙色制服的船廠工人,在火星四濺的場地上忙碌着。

同一時間閃起的焊光,怕有上百處之多。

林永貴心裡一動,道:“這些焊工的水平怎麼樣?”

“能在船業工作的焊工,如今差不多都要持證上崗了,怎麼了?”蘇城手抓着吉普車頂的鋼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林永貴扭着頭,避開劇烈的海風,道:“咱們的石油管道,也是要大量的焊工的,到時候,是不是能從大華船業借調一些?”

“可以,不過用不上。”蘇城拍拍古洪軍的肩膀,示意他開車慢一些。

林永貴怪異的問:“怎麼會用不上?”

“大華的濟柴動力機廠有自己的技工學校,每年的畢業生超過2000人,海滄的大華石化公司,也有一個獨立的培訓基地,需要的時候,一次性也能培訓兩千多人,按照石油管道的工人要求,9個月畢業的,每年得到3000名畢業生無壓力。”蘇城對中哈石油管道是志在必得,怎麼可能不考慮這方面的問題。而且,不像是國企師傅帶徒弟,又有編制的困擾,大華實業下屬的幾家企業全是欣欣向榮,日漸擴張的,學校的畢業生自然會越來越多。

林永貴卻是聽的一愣,好半天道:“我年輕的時候,油田的技校還是辦的挺不錯的,這些年,機械工種就培養的少了……這每年幾千名畢業生,大華能用的完嗎?”

“用不完就自謀生路了,說實話,如果不是大華的牌子夠硬,我有努力挽留,這些畢業生早都被別的公司要走了。”

“我們落在後面了。”林永貴嘆了一句。堂堂上萬人的央企。人才儲備竟然比不上大華實業,他是真的嘆氣。

蘇城笑笑,道:“這是體制問題。你們又不是隨時都造石油管道的,也不能像我們這樣,隨便的解僱員工,準備幾千人規模的焊工隊伍,沒有必要。現在不也是這樣,石油管道的建設由大華來做就行了,林書記不用操心。”

“權利和責任對等。這個說法我是認可的,石油管道的建設也一樣,勝利油田不能置身事外,建設還是由我們雙方共同進行吧。”林永貴自然要認可權力和責任對等的話,雖然籌措資金很困難。但蘇城畢竟留給了他選擇的餘地,讓他能有資金籌措這個煩惱可言。否則,按照霍昌等人的設計,說不定只會留給勝利油田10%左右的股權意思意思。

當然,在石油領域,10%的股份也不算少的了,一些規模比勝利油田大的歐美企業。做生意的時候都追求20%以下的股份,從而降低風險,平均利潤。

如果蘇城不說權力和責任對等的話,只是丟給林永貴10%的股權。他也會照樣高高興興的認下來。

現在自然是更高興了。像蘇城這樣敞開胸做生意的,除了紅燈街,也就是中國的私企了,隨便換一個國企。那肯定是吃幹抹淨,不留一口湯汁。

林永貴摸着涼冰冰的吉普車門。藉機道:“說起石油管道的建設,這方面我們還是比較容易籌措資金的。只要最終能與哈薩克斯坦方面把協議簽下來,建設資金可以請國家批撥。目前可慮的,是哈薩克斯坦方面的新都城。你看,納扎爾巴耶夫要我們簽約前就做新都城,但發改委和國務院,要納扎爾巴耶夫簽約後,纔給我們這方面的撥款,一來一去,我們就不好做了。”

“是挺不好做的。”蘇城點點頭,並不順着林永貴的思路走。要說起來,管道的建設資金是大頭,哈薩克斯坦的都城建設是小頭,不過,國企向來是不能以經濟常理來度量的。

林永貴等了一會,見蘇城還沉得住氣,心裡無奈的笑兩聲,道:“所以說,我想了個解決方案。”

“哦?什麼的解決方案。”蘇城再次用手拍拍古洪軍,讓他乾脆將車停在一邊。幾十億的大生意呢,可不得靜悄悄的聽。

林永貴見蘇城做足了準備,知道他在這裡等着自己呢,於是自我解嘲的呵呵兩聲,直接道:“我是這麼想的。石油管道的主要權力,應該可以分成所有權和經營權,勝利油田的實力不足,所以,希望能多獲得一些所有權,讓出一些經營權,你看這樣如何,大華實業35%的經營權,勝利油田15%的經營權,哈薩克斯坦方面50%的經營權……”

看了看蘇城的表情,林永貴繼續道:“所有權方面,勝利油田30%,大華實業20%,哈薩克斯坦50%。”

“各自承擔的費用呢?”

“建設資金,勝利油田出30%。哈薩克斯坦的新都城的建設,勝利油田出15%。”乍聽起來,林永貴是按照經營權和所有權的比例來出資的,但實際上,這是個文字遊戲。因爲股權比例裡面,哈薩克斯坦始終佔有50%,而在出資方面,哈薩克斯坦是一毛錢都不掏的。沒辦法,誰讓石油是人家的。

但林永貴這樣說,卻是整整少掏了一半錢,使得權利和責任完全不對等了。因此,說完以後,林永貴也有些不好意思,訕笑兩聲道:“我也是沒轍了,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勝利油田如果能多得一些所有權,對我的幫助是很大的。”

他的眼睛亮的,就差說出“日後有所報”的話了。

“老古,給我們弄兩瓶水吧,天熱的很。”蘇城先是思考了一陣,然後把古洪軍給調開了。

林永貴滿懷期待的看着蘇城。

一會兒,蘇城緩緩開口了:“股權歸根結底,其實就是所有權了。”

這一句話,彷彿就把將林永貴的如意算盤給打碎了。

如果蘇城同意他的要求,林永貴完全可以驕傲的宣佈,勝利油田得到了30%的股權,沒有人會去深究經營權和股權分離的問題。畢竟。以勝利油田的付出,股權分成超過大華實業,林永貴可以說是得到了完勝。

對此,林永貴也沒有要遮掩的意思,黯然道:“確實如此。”

蘇城點點頭,道:“這麼說,勝利油田支付30%的建設資金,15%的它項資金,大華實業支付70%的建設資金。85%的它項資金。但是,勝利油田得到30%的股權,大華實業得到20%的股權?”

林永貴想惱又惱不起來,想一想,自己又笑了。嘆道:“總得試一下吧。機會擺在眼前……不行的話,勝利油田30%的建設資金,10%的它項資金,得15%的股權如何?”

他一口氣把價碼降低了一半,除了減少了5%的它項資金,也算是責任和權利對等了。

蘇城反而呵呵的笑出了聲:“也不是說不行。”

“嗯?”

“其實,石油管道的主要權力。除了所有權和經營權以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權力?”

“你說的是……擴建權?”林永貴糊塗了,經營權就是管理權,而擴建權雖然重要。但其實並不像前兩項權力那麼厲害且有利可圖。

他雖然做了30多年的石油人,但國際石油管道可是個新玩意,中哈石油管道是第一條,他也沒有比較的素材。

蘇城輕輕一笑。道:“原油儲備系統的所有權和管理權。”

林永貴恍然,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蘇董想要這個?”

石油管道每年運輸2000萬噸石油。一天就是7萬噸上下,50萬桶左右,相當於兩個大油田的產能了。要保證這麼多的原油持續不斷的輸出和接收,兩套百萬噸級別的儲油設備是最起碼的。

最少200萬噸的儲量,可不僅僅是儲油的能力,它還意味着調節原油市場的能力。

爲什麼世界原油期貨的價格波動的那麼厲害?就是因爲世界各國的石油儲備能力都很弱,現貨市場的低買高賣,起碼得有儲存能力吧,上百萬噸的石油儲油設備的成本可不便宜,在90年代,一般的石油企業既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意識,擁有幾百萬噸的石油儲量,那大華實業在石油圈子的影響力,最少要提高一個數量級。

甭管是煉油廠還是化工廠,都不可能自己搞一個幾百萬噸的儲油系統去。到了油價波動頻繁,或者原油供應緊張的時候,這兩套儲備系統就能讓所有缺油的企業跪下。

可以說,石油管道的能量,有三分之一要體現在儲備系統裡。

蘇城說出責任和權利對等的話的時候,就等着林永貴呢,此刻緩緩的道:“儲運設備的所有權和管理權,我全要。那管道的所有權和運營權,就可以按照你確定的比例來分配。”

林永貴也知道儲備系統的重要性,但他不在乎,因爲那不是政績。他興奮的道:“也就是說,勝利油田支付30%的建設資金,15%的它項資金,得到30%的所有權,15%的經營權。大華實業支付70%和85%,得到20%的所有權,35%的經營權,以及50%的儲備系統?”

“勝利油田的部分沒錯,大華實業的部分,有錯。”

林永貴訝然:“哪裡錯了?”

“正式協議尚未簽訂,如果哈方有讓出來的,全歸大華實業。”蘇城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林永貴失笑,痛快的道:“好,如果哈薩克斯方面有讓出來的,都歸大華實業。”

勝利油田和大華實業代表的畢竟是中方利益,雖然是兩個公司,可在哈薩克斯坦方面看來,肯定是一體的。而他們只要讓出1%,那管道的控股權都會易位,等於協議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雙方共享管道利益,變成了中方控股,林永貴可不覺得,哈薩克斯坦有這麼好欺負。

另一方面,如果中方能控股中哈石油管道,林永貴也沒有損失,因此,他只是略略一想,就同意了。

不管怎麼說,他期望的部分,已經全部到手了。

蘇城得意的一笑,變魔術似的拿出一部手機,道:“擇日不如撞日,咱們今天就把協議簽了吧。”

他的目標當然不是管道的所有權。政治機構的想法都是相同的,林永貴需要更高比例的所有權來昭示勝利,哈薩克斯坦的納扎爾巴耶夫總統也需要所有權來證明自己沒有出賣國家利益。

但是,從一個公司的角度來說,真正具有影響力和盈利價值的,其實是管道的經營權和儲備系統的經營權。

這裡面,管理系統的經營權還比較受到雙方的重視,儲備系統經營權的存在感就更弱了,90年代初的石油市場,仍然是供大於求的局面,算算時間,到儲備設備建好了以後,石油市場的供需狀況纔會逐漸發生改變。

在蘇城眼裡,中哈石油管道這種戰略級巨物,它的所有權只是一塊華而不實的雞肋,還有點發臭,除了賣掉它的時候有價值以外,其他時間,只是招惹蒼蠅和蚊子罷了。

以大華的資本和背景,經營權和儲運系統,纔是真正的美食。

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102章 暗標第201章 退休第62章 分包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661章 船業速度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27章 友誼第333章 來考察第205章 期待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30章 採油機第553章 作弊日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188章 壓價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370章 勘探地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578章 結束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233章 對着幹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397章 ……應對第466章 大小會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362章 拜訪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626章 有消息第11章 小玩意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280章 平倉第626章 有消息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214章 維修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392章 ……媒體戰第537章 選戰第636章 15美元第333章 來考察第276章 看大戲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140章 b計劃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590章 開門紅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346章 抵蘇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630章 前菜第197章 大會戰第458章 總統府第209章 會場第398章 ……縫焊機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519章 卡脖子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1章 丟骨頭第71章 領導路過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361章 規模戰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225章 調研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14章 自制淋浴第528章 擊潰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607章 備份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228章 爆發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623章 貢獻第12章 實物獎勵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387章 定性第185章 輪椅上的小胖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
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102章 暗標第201章 退休第62章 分包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661章 船業速度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27章 友誼第333章 來考察第205章 期待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30章 採油機第553章 作弊日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188章 壓價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370章 勘探地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578章 結束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233章 對着幹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397章 ……應對第466章 大小會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362章 拜訪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626章 有消息第11章 小玩意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280章 平倉第626章 有消息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214章 維修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392章 ……媒體戰第537章 選戰第636章 15美元第333章 來考察第276章 看大戲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140章 b計劃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590章 開門紅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346章 抵蘇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630章 前菜第197章 大會戰第458章 總統府第209章 會場第398章 ……縫焊機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519章 卡脖子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1章 丟骨頭第71章 領導路過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361章 規模戰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225章 調研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14章 自制淋浴第528章 擊潰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607章 備份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228章 爆發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623章 貢獻第12章 實物獎勵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387章 定性第185章 輪椅上的小胖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