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找到弱點

李琳有些恩怨分明的女俠風範,不屑的道:“我們邀請的是池院士,熊有信舒服還是不舒服,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就是可惜了這麼多的研究員,和熊有信一起的有七八個人吧,我看都是三四十歲的青壯年,正是好用的時候。還有池院士的研究團隊,以前不知道,人家光是學生就有幾十人。咱們大華實驗室的正式研究員還不足百呢,要是再加幾十人,每年產生的專利不是要增倍了。”黎渙祥越想越遠。

“六七十歲的院士了,每年帶兩個學生,都有幾十個了。咱們的研實驗室每年都進好幾十人,最多十年就成長起來了。到時候,你估計會擔心人力成本了。”張超笑笑,又道:“真要比起來,池院士這幾十人加到一起的效率,能頂得上咱們4個項目組就不錯了。你想想看,他們8小時工作制外,一個項目組光找錢和跑部的負責人就要兩三個,再加四五個助理,然後還有四五個不做研究的基礎研究員,20個人裡面,有一半能正常工作的就不錯了,工作時間還沒有咱們的一半,你看看熊有信,自己的研究不搞,還要出來搞政治……”

黎渙祥嘿嘿一笑,道:“到了咱們這邊,就由不得他們了,留給中石化真是浪費了。”

幾個人說說笑笑的做好了決定,當天就悄悄的通知了下去。

經過改組的大華集團,控制力比過期只強不弱,尤其是獲得分紅的中低層幹部,忠誠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等於是用錢餵飽了一樣,對中石化之類的機構,也往往嗤之以鼻。

由此,熊有信在其他公司和部門能遇到的禮遇,在大華集團就喪失殆盡了。當然,這其實並不影響正常的評估工作。

熊有信雖然找了池院士,並以此威脅黎渙祥,但池院士始終沒有出面,黎渙祥也就頂着。

如是兩日後,熊有信也沒轍了。

池院士確實只是默許他行事,本身是不會支持他索要技術資料的要求的。

狐假虎威的招數沒了作用,熊有信也就明白了,自己接到的“私活”怕是完成不了了。

他堅持又等了一天,黎渙祥仍然是拖着,熊有信無奈之下,只好乖乖的回到海滄基地,在普通資料的支持下,悄悄的做起了評估。

池院士將評估交給了熊有信,他也不能再丟回去。以池院士的年齡,他本人其實不怎麼做實質性的工作了,如大華實業的要求,必然是某個學生來做。

熊有信用了很大的勁才搶到這個機會,沒想到什麼事兒也沒做成。

到了海滄的甲醇基地,熊有信就變的懶懶散散了。他可不想真的去做什麼評估,於是直接命令其他幾個人說:“你們先做,我看些資料。”

然後,熊有信就睡在了一個值班室裡。

和他一同來的全是師弟,由於熊有信在中石化內的地位較高,在師兄弟中的威信也就很高。其他人不管怎麼想的,只好乖乖的去做評估。

池院士的專業範圍是石化機械,此次評估的目標也就主要集中在了設備運行和設備先進性上。其中設備運行尤其是重中之重,因爲中國90年代初的設備自有率很低,特別是重化工行業,一方面是三桶油的極度內斂,一方面又是超高的材料要求和技術指標,使得很多設備想換一根國產化的螺絲釘都很艱難。

在這種情況,設備先進性只要看一看對方買的是什麼設備就知道了。很多100%引進的進口設備,比歐美國家用的還先進。如美國的乙烯設備高峰期,是20世紀70年代,到了20世紀90年代,先進性是沒有了,但也不能棄之不用。事實上,他們最少還要再用20年,或者再多20年。

與設備先進性相比,國內企業的設備運行狀況就很難看了。經過了70年代的斷層和80年代的重工業停滯,現在的大型化工企業,要保證所有的技術工人都有技術,根本是不可能的。

30歲左右的工人,原本是一個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但是,經過了十年浩劫的系列,這些除了搞批鬥什麼都不會,自學成才的終究是少數。40歲的管理層原本應當是一個企業的中堅力量,但他們學習管理的主要過程就是運動,即使是改革開放了,他們也不會放棄自己最擅長的部分,仍然或者說只能繼續搞勾心鬥角小報告的一套。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一個企業有再多的高級技工,只要有十分之一的工人是不學無術的廢物,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就能把設備弄的一團糟。

該上料的時候不上料,該排蒸汽的時候慢吞吞,該換油的時候偷一點,溫度壓力等指標不合適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有些人態度很好,奈何不懂技術,對生產過程中頻繁出現的變量也無法理解,偏偏由於企業制度的關係,還不能把這些工人辭退,甚至待崗都不能以技術做評價方式。

這種情況下,國內設備運行狀況想好看也不行。整個八九十年代,把國外先進設備的先進部分關掉,只使用落後部分的例子層出不窮,直到2000年以後,有大量廉價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國企,設備運行水平纔算是有所起色。

熊有信一夥人不想給大華實業好的評價,但也拿出看得過眼的證據,因此大略的看了看官方的設備說明書,直接就去檢查設備運行狀況了。

檢查設備運行,主要就是覈對各種設備儀器的受控狀態。耐壓平臺要可靠受控,絕緣電阻要始終受控,低溫設備要始終低溫可調,高溫爐要溫度受控達標……一羣技術員忙忙碌碌的做了一個下午,快到黃昏的時候,才神色不屬的回到了值班室。

熊有信早都睡累了,半躺的靠在一個大椅子上,見到他們就打了個哈欠,問:“能走了?”

“要不您看看去?”帶隊的師弟和他在一個研究院,做慣了下屬,姿態放的很低。

熊有信眼中精光一閃道:“發現問題了?”

“也不算是。”

熊有信可是個明白人,見師弟的表情,就知道有了問題,立刻站了起來,道:“邊文光,你說清楚了,到底怎麼回事。”

“是。我們剛開始檢查的時候就發現,他們的一些設備的指標和官方的文件不太一樣。當時以爲運行狀況出了問題,連忙追溯了上去。”邊文光說着話,還看着熊有信的臉色,語氣緩慢的道:“我們一共發現了28處明顯不符合標準的地方,因爲時間的關係,最後只覈查了三處,結果發現,不符合標準的地方不是運行狀況出了問題,而是大華實業進行了國產化,而且……”

邊文光遲疑了一下,繼續道:“而且,不符合標準的地方,最終證明是高於標準的。”

“啪”

熊有信氣的一巴掌拍在了控制檯上。大化工的工作臺是全精鋼的。他幾乎是毫不停頓的接了一聲“啊”,聽起來像是被人揍了一樣。

呲牙咧嘴了半分鐘,熊有信才問:“跟前有大華的人嗎?”

評估其實是一個打分的過程,每一項都有具體的指標範圍,以及相對應的分數。國產化和高於標準兩個詞對上去,不用說也是要打高分的,而且要在不同的位置打高分。

邊文光知道他的意思,低頭道:“我們做測驗的時候,都有大華的技術員幫忙。每項測試結束,他們都要附件的。”

“每項測試結束都要附件?你們就不能說回來的時候統一給?”熊有信氣急敗壞。

“當時沒想那麼多。所以,我一看三次覈查都查出了高於標準的情況,立刻就停止了。”

“算你聰明。”熊有信嘆了一口氣。

邊文光等了會看他不說話,小聲問:“現在怎麼辦?”

熊有信凝神道:“不可能28處,全不是超標準的吧?”

“肯定有不對的地方,但不好查啊,咱們要是一項項的追溯上去……”邊文光不用說完,大家就明白他的意思。按照正常的評估標準,三類乃至二類問題都只是小小的扣分項而已。只有嚴重的一類項,例如引起安全故障的問題,纔會都某個設備一票否決。

如果28處裡面,只有幾處是二三類問題,這樣追查下來,只會給大華加分。

“我們可以先考覈工人……然後……對了,給我看看有問題的地方。”

邊文光連忙翻他的文件包。

熊有信一看,就沒了聲息。要從不完全的文件中找到設備問題,那不是簡單的事。

邊文光等人也不着急,反正是出差在外,回酒店也就是躺着,於是一個個找地方坐下,或沉思或寫報告,不一而足。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邊文光忽然靈光一現,喊道:“有了,熊主任,你看他們潤滑油的用量。”

“嗯?”

“最近幾個月,您看看,以前都是雙位的噸數,十四,十五,還有十七十八的時候。現在呢?11噸,10噸,還有六噸七噸的。要麼是以前他們吃了油料的錢,要麼就是偷偷停了一些設備。”

熊有信一看大喜,道:“肯定是他們掌握設備不全面,有些問題安裝建設以後,達不到設計指標。以前不管不顧的生產着,看咱們來了,乾脆把這些設備停了。”

他不是隨便說說的。國內用這種招數的國企不知有多少,熊有信他們自己就鬧過這樣的把戲。一套幾十億的設備,可不是孤零零的幾個罐子組成的,而是一個標準的鋼鐵叢林。有的石化基地,佔地面積比一個小縣城還要大,裡面的大型設備的數量,遠遠超過一個縣城的建築物的數量。要是想用眼睛挨個檢查它們,1000個人做一年還差不多。

當然,這難不倒池院士的團隊,邊文光撫掌道:“我馬上報告師父,請師兄弟們都過來。只要找到他們停掉的設備,大華就算是完蛋了!”

(未完待續)

第79章 吃丸子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370章 勘探地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30章 採油機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388章 落實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9章 最強抽油機第197章 大會戰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576章 中標第94章 技術手段第457章 阿拉木第482章 支持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277章 崩盤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169章 老同學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299章 爭取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226章 掙扎第333章 來考察第435章 評估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84章 直供產品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84章 直供產品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308章 狼來了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434章 打腫臉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395章 ……蓄力第102章 暗標第610章 金融城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610章 金融城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578章 結束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115章 戶口第197章 大會戰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36章 地頭蛇第514章 挖空第387章 定性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1章 丟骨頭第20章 話國企第52章 百萬富翁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180章 合併第169章 老同學第265章 再增產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20章 話國企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20章 話國企第102章 暗標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167章 祠堂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69章 大慶來了第230章 供應鏈第22章 標的第230章 供應鏈第512章 小瞧嗎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75章 大肥豬第414章 元旦第281章 新觀點第230章 供應鏈
第79章 吃丸子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370章 勘探地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30章 採油機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388章 落實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9章 最強抽油機第197章 大會戰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576章 中標第94章 技術手段第457章 阿拉木第482章 支持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277章 崩盤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169章 老同學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299章 爭取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226章 掙扎第333章 來考察第435章 評估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84章 直供產品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84章 直供產品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308章 狼來了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434章 打腫臉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395章 ……蓄力第102章 暗標第610章 金融城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610章 金融城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578章 結束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115章 戶口第197章 大會戰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36章 地頭蛇第514章 挖空第387章 定性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1章 丟骨頭第20章 話國企第52章 百萬富翁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180章 合併第169章 老同學第265章 再增產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20章 話國企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20章 話國企第102章 暗標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167章 祠堂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69章 大慶來了第230章 供應鏈第22章 標的第230章 供應鏈第512章 小瞧嗎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75章 大肥豬第414章 元旦第281章 新觀點第230章 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