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信用貸款

莫斯科東側的百貨大樓下,一家中國深發展銀行無聲無息的開張了。

早收到消息的莫斯科小販,提前一天一夜就排好了隊。

他們和百貨大樓的隊伍,形成兩個並行的長隊,引的排隊購物的莫斯科人不停的問:“你們這裡是買什麼?”

大家都在排隊,又都排的無聊,於是正在排隊的俄羅斯大媽熱尼婭解釋道:“這家銀行能貸款中國的錢,人民幣。”

“中國的錢有什麼用?”排隊購物的莫斯科人很不理解。

熱尼婭大媽輕輕一笑,問:“你們排隊買什麼東西?”

“買牙膏。”

“雪花牙膏是吧?”

“對對,你也聽說了?很難得啊,我印象裡,百貨公司有兩個月不賣牙膏了……”

“聽說了,而且我還知道,雪花牙膏是中國產的。”

“中國產的?怪不得都是奇怪的字。”莫斯科人的日用品一天比一天貧乏,早在80年代中期開始,他們就大量進口中國商品。當年的倒爺販運進入蘇聯的小商品,大抵是給俄羅斯的商業部門拿走了,他們可沒有個體戶的說法。

熱尼婭大媽得意的一笑,道:“中國產的商品,如果用中國的錢來買的話,肯定比盧布便宜。而且,中國的錢值錢,今天什麼價,明天還是什麼價。”

莫斯科人被他說的非常心動,顧不得隊伍的整齊。又湊過來一點問:“中國錢怎麼賣?”

“你可想好了,中國錢只能買中國商品,美國人和歐洲人是不認的。”

“中國商品多嗎?”

“比百貨大樓的多。”熱尼婭與有榮焉的道:“他們不光貸款,而且也匯兌,就是用盧布換人民幣。怎麼決定,就看你自己了。”

“你呢?你是來貸款還是匯兌?”

“貸款。”

“貸款以後怎麼還?”此時的俄羅斯人和中國人差不多,雖然不講究無債一身輕。但也是傾向於儲蓄而非借貸的。恰恰是蘇聯解體所造成的惡性通貨膨脹,纔將俄羅斯人的儲蓄觀念打的粉碎。

熱尼婭大媽笑而不語。他們這些火車工人的主業,早都變成小商販了。貸款來的人民幣,用來購買中國人的商品,再交給家人出售出去。自然形成一個循環,還貸壓力小的可憐。

對面的莫斯科人好奇的看着熱尼婭大媽,但再怎麼問,都問不出結果了。

兩條隊伍緩慢的向前移動,快到百貨大廈的時候,才明顯的分開了。

熱尼婭大媽緊緊抱着前面人的腰,擔心在最後時間被擠出了隊伍。後面的人同樣抓着熱尼婭大媽的肩膀,這樣自然沒有抱住腰來的結實,但也沒辦法,熱尼婭大媽的腰肢太粗壯了。不是想抱就能抱住的。

一名又一名的俄羅斯人,用準備好的貸款文件,換走了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的人民幣。司空冠又是高興又是擔心的道:“希望俄羅斯不要再發生大的變化了。否則,咱們血本無歸的回去,受處分不要緊。給國家造成損失就不好了。”

和他一起的銀行團成員也是表情嚴峻的點頭。他們都沒有出國貸款的經歷,對於是否能夠收回貸款,本身充滿了疑慮。

蘇城簡單的道:“有俄羅斯國家銀行背書,你們怕什麼。”

“怕俄羅斯國家銀行倒閉了。”司空冠很實在的道。

蘇城搖搖頭,對此無法解釋。

銀行門前的人流,是越聚越多。拿到貸款的俄羅斯人,興沖沖的直奔雅羅斯拉夫火車站而去,沒有拿到貸款的,只能悵然離開。

深發展的貸款標準是向俄羅斯國家銀行看齊的,除了抵押物之外,良好的信用記錄也有用。蘇聯雖然崩潰了,俄羅斯總算是一個完整的國家,曾經禁錮社會的關係網絡,如今就變成了信用網絡。另一方面,深發展以信用爲單位放出的貸款數額很小,平均每人僅數百元,就單體而言,並沒有什麼危機。

儘管如此,深發展也引起了俄羅斯方面的注意。

在今天的俄羅斯,外國銀行林立,但敢於向俄羅斯人釋放信用貸款的絕無僅有。因爲沒有哪個外國銀行家能夠確定,這個新生的俄羅斯是能夠活下來的。假如戰亂頻發,或者乾脆天上一個核彈砸下來,這些貸款就收不回來了。

這種系統風險是外國銀行竭力避免的。因此,即使俄羅斯政府曾經邀請外國銀行釋放信用貸款,對方也說的天花亂墜,到頭來,仍舊是一毛錢都沒見到。

在國外銀行眼中,缺乏信用體系的國家,根本就缺乏釋放信用貸款的條件。

只有像是蘇城這樣的,既確定俄羅斯政府的未來,又相信非信用體系國家的人,纔會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放出信用貸款。

比起大額信貸,這種方式放出的資金總量一點都不小,對社會的幫助則更大。

柯基列夫很快又來到了中國大使館。這一次,他用一張充滿了笑容的臉孔面對蘇城,請求中國銀行團多開闢幾個窗口,因爲百貨大廈附近的人流,已經擁擠到影響交通了。

蘇城自不會拒絕。

就連司空冠等人,也沒有強烈的反對。

銀行團每天放出去的人民幣是有數的,就最近三天來看,幾乎是每放出1000萬元,就有950萬元回到了他們的手中。

因爲貸款的俄羅斯人,都會盡可能的將人民幣花出去。在俄羅斯的環境下,人民幣只有購買中國商品纔有意義。

對蘇城來說,這筆錢只要花出去了,它一半的價值就已經產生了。由於中國商品的成本往往只有售價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這筆錢經過一輪迴收以後,剩下的只能說是利息。

要是有什麼生意還能稱得上穩賺不賠的話,這種貸款生意就一定是了。

和中國銀行團的貸款相對應的,是俄羅斯國家銀行給予中國銀行團的貸款。蘇城原本計劃將他們貸給俄羅斯人,以賺取差價,但在銀行團的名氣還沒有打響之前,他乾脆用這筆錢購買俄羅斯商品,然後用空載的火車運回國。

而他購買最多的,卻是俄羅斯的廢舊鋼鐵。

這個善於製造傻大黑粗的裝備的國家,佔地面積巨大的工廠和大噸位的機械隨處可見,成噸的廢棄原料更是數不勝數。

如今,工廠停工了,機器和原料也就沒了用處。不用蘇城四處尋找,自然會有人送上門來,要求用廢舊鋼鐵換取日用輕工品。

交換的單位,也從外匯美元單位,迅速的過度到了“噸”。

1噸襪子換50噸鋼鐵的事兒,每天都在這個國家上演。

……。。)

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521章 提高賭注第211章 山寨化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304章 深交所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434章 打腫臉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155章 共贏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521章 提高賭注第489章 有關係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643章 收網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24章 自由人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163章 廣告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375章 井深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574章 開標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639章 國內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299章 爭取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165章 約談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45章 調研員第388章 落實第410章 天變了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512章 小瞧嗎第499章 宴會場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633章 延產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259章 外銷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496章 設備第370章 勘探地第104章 船廠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96章 拉風第53章 全額撥付第439章 氣短第36章 地頭蛇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42章 大領導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155章 共贏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632章 價差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44章 蘇廠長第206章 暖流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632章 價差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164章 簽約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546章 建房第152章 大臺北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3章 敲定去向第398章 ……縫焊機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70章 國儲局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647章 大賺第48章 外匯吶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116章 參觀團第369章 你不懂第363章 秋明市
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521章 提高賭注第211章 山寨化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304章 深交所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434章 打腫臉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155章 共贏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521章 提高賭注第489章 有關係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643章 收網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24章 自由人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163章 廣告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375章 井深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574章 開標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639章 國內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299章 爭取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165章 約談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45章 調研員第388章 落實第410章 天變了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512章 小瞧嗎第499章 宴會場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633章 延產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259章 外銷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496章 設備第370章 勘探地第104章 船廠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96章 拉風第53章 全額撥付第439章 氣短第36章 地頭蛇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42章 大領導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155章 共贏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632章 價差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44章 蘇廠長第206章 暖流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632章 價差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164章 簽約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546章 建房第152章 大臺北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3章 敲定去向第398章 ……縫焊機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70章 國儲局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647章 大賺第48章 外匯吶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116章 參觀團第369章 你不懂第363章 秋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