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登記

他們沒有立刻回研究所,而是住在了科工委的招待所裡,望着窗外沒葉子的荷葉,唉聲嘆氣。

曾經享譽全國的重工業城市,隨着國企普遍的不景氣,也漸漸的顯露出了衰敗之相。繁華若斯的招待所,在大酒店和大飯店的擠兌下,失去了一房難求的優勢地位,任由兩名本地的處級官員簽單入住。

透過落灰的窗戶,可以望見赤紅的豔陽,像是抖動的氣球似的,掛在九萬里的高空。

呂所長輕嘆一聲:“秋老虎了。”

嚴海斌卻道:“快十一了,今年發什麼?”

呂所長嗤聲道:“就咱們所的財務狀況,發個搪瓷缸都不夠,你有什麼辦法?”

“我能有什麼辦法,找軍區,找市委,再就向科工委哭唄。”

“你倒是挺輕鬆的,那軍區交給你了。”呂所長不滿的揉着腮幫子,他的牙齦都是腫的,全是着急上火所致。

826所儘管是科工委下屬的事業單位,由財政撥款,不至於工資無着。但是,在貨幣化改革以前,公制單位員工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依賴於福利的。僅靠工資的話,單身員工倒不至於影響生活,單職工家庭要養家餬口就比較困難了,若是人近中年,遇到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吃不起肉吃不飽飯都不奇怪。

這樣的情況下,呂所長不受埋怨是不可能的,一些老資格的研究員,指着鼻子罵他的也不是沒有。

要是以前,呂所長也就唾面自乾了,可是。面對蘇城氣勢洶洶的挖角,再想想科工委的曖昧態度,這就不是落埋怨的事了。

嚴海斌苦中作樂道:“找軍區打秋風是好事,說不定還能混個肘子,喝兩瓶老白乾,你是所長,市委和科工委就交給你了?”

“就市委和科工委現在的樣兒,最多撒幾顆芝麻給咱們。”呂所長又是一聲長嘆,道:“人情是越用越薄。再這麼下去,咱們真要喝西北風了。可惜沒能拿下大華實業的碳纖維,否則,就該軍區找咱們打秋風了。”

說到被打秋風,呂所長反而是心胸暢快。在他眼裡。被別人需要是很舒服的事情,當然,對每個人來說,被需要都是很舒服的事,如果付出的不是自己,而是公家,那就更完美了。

嚴海斌也是深表遺憾:“科工委定了的事。找領導也不行了,老湯那個吃裡扒外的東西,這要是拿下了碳纖維的項目,別說是國慶節的福利獎金了。我看蓋幾棟樓都簡單。”

“別說樓,說了我就頭脹。”呂所長連連擺手。

826所已經快10年沒有新建住宅樓了。這年代,市場上並沒有商品房的存在,農村居民依靠宅基地自建房。城市居民就要依靠單位自建房,六七十年代的大院平房。七八十年代的臨街樓房,就是此時的城市住宅的主力軍了。

一家好單位,隔三差五總要想辦法蓋一批房,以容納新員工,改善老員工住房條件。

再差的單位,十年八年也要想辦法蓋些房子,10年前剛入職的年輕人可以住單身宿舍,10年以後,面對成家立業且有了孩子的職工,宿舍就不堪用了。即使是有房子的老員工,也往往會有改善的需求,希望將平房或者簡易樓換成有廁所和廚房的樓房,年紀大一些的,甚至需要爲日漸長大的子女騰出房間……

這些現實的需求總是需要解決的。在缺乏社會房子的情況下,單位職工都要將之着落在單位。

事實上,單位職工的所有需求,都是要着落在單位的,後世年輕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五險一金,在90年代的單位職工眼裡,只是再基礎不過的要求,甚至不用費心瞭解,自然會得到。。

所謂的好單位,不僅要負責職工生老病死的一切需求,甚至得惠及子孫。單位幼兒園,單位小學,單位中學和單位醫院,通常是所謂的大企業的標配。員工的追悼會,離退休職工的娛樂生活,往往也是單位領導的工作項目之一。除此以外,單位還得考慮單職工家庭的生活問題,考慮職工子女的就學就業問題……

零零碎碎的花銷,看起來不多,聚沙成塔卻異常的可觀。真正的高利潤行業也就罷了,偏偏低利潤行業的職工,也希望得到同樣的待遇。

呂所長和嚴海斌生長在體制內,他們掙扎的最好結果,不過是拉一個墊背的而已。

但是,掙扎在這塊泥潭中,他們也不會有更高的追求了。

簡單的午餐後,呂所長和嚴海斌共同前往軍區,找嚴海斌的戰友打秋風。

在被灌了三瓶郎酒以後,兩人換到了幾片凍肉,一車罐頭和一車的蘋果。

罐頭和凍肉都很有年頭了,硬梆梆的像是石頭似的。豬肉上還蓋着藍色的章子,隱約可以看到“1981”這樣的數字。

呂所長注意的看了兩眼,嚴海斌卻是滿不在乎。和平年代,戰備倉庫裡的存貨總是要替換的。

兩人在軍區睡了一覺,第二天才叫人來開車。

雖然東西不多,總歸是看得過眼了,嚴海斌也就挺起了腰板,自己看了一輛車,由着呂所長在後面睡大覺。

抵達826所的時候,仍然是早晨。

嚴海斌喊了半天,才見門房晃悠悠的來開門,很不爽的罵道:“人都死哪去了?”

“辦公樓前排隊呢。”門房是個六十多歲的退休老職工了,只管收發信件和開關鐵門,別的什麼都不理,對嚴海斌這個總經理,也就是擡了擡眉毛。

呂所長從窗口探出頭來,皺眉道:“排隊做什麼?我沒說今天發東西啊。”

門房的老頭兒伸長脖子看了看,笑道:“就您拉的這些蘋果。還真不值得排隊。”

說完,老頭兒將門鎖和鐵鏈攏在手裡,就回門房喝茶看報去了。

呂所長和嚴海斌摸不着頭腦的將車停好,步行往辦公樓去了。

未到地方,就能聽到穩穩的講話聲,走進了,才見到近千人云集於辦公樓前,不僅把小小的表演廣場給佔了,連花壇都未放過。

“這是做什麼?”呂所長拉住後面的一個小夥子就問。

年輕人看是所長。一個激靈,旋即露出笑容,說:“大華實業來咱們研究所送溫暖來了。”

“什麼?”

“就是做石油的大華,人家跑來咱們研究所,說是送溫暖什麼的。每人一箱蘋果。一對熱水瓶,還有10斤的帶魚和20斤的油。副研究員以上的翻倍。”小夥子說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這是做什麼……”呂所長徹底迷茫了。

對面的小夥奇怪道:“不是您請來的嗎?”

“當然……算了!”呂所長想否定,又覺得不對,問:“大華的人來,說什麼了沒?”

“就是說送禮什麼的,對了,給了每人一本畫冊。”小夥子七手八腳的找出一本印刷精美的雜誌似的彩印冊子。

呂所長不知怎麼的。心情瞬間緊張起來,拿起畫冊就翻。

果然全是大華碳纖維所的介紹。

不僅介紹大華碳纖維所的成績,而且介紹大華碳纖維所的軟硬件設施。除此之外,就是大華的薪金制度和分紅制度了。

以表格形式展出的薪金和分紅。每個數字後面都是一串的零。

呂所長再傻也明白什麼情況了。

這是妥妥的挖人的節奏啊。

“不行。得把人轟出去。”呂所長迅速的下定決定,拉住嚴海斌道:“我宣佈,你組織人手,不能讓大華到咱們的地盤上撒野!趁着他們什麼話都沒說。咱們說不定還能賺一批慰問品。”

他還真存了讓蘇城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念頭。

嚴海斌苦笑,指指前面。道:“人家發東西呢,你怎麼轟人?別被人轟出去就好了。”

前面,幾乎每個拎東西的職工,都是全家出動。

死沉死沉的蘋果箱子,易碎的熱水瓶,再加上菜籽油和冰凍帶魚,一個人無論如何都是拿不回去的。

自行車,三輪車乃至於舊板車,都從不知哪個土疙瘩裡找了出來,上面堆着來自大華的禮品。

看着那些洋溢的笑臉,呂所長突然有種羞愧感。

“呂所長來了。”返回的人裡,終於有人發現了呂所長,打了聲招呼。

“早。”呂所長懨懨的揮揮手。

路過的職工,卻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有眼力價的。一輛自行車“嘎”的一聲停在呂所長身邊,車上的中年人也不下車,騎在車上,一隻腳蹬地,問:“所長,聽856的人說,能借調到大華實驗室去,咱們所是個什麼章程?”

呂所長哆嗦了一下嘴,沒罵出來,轉而問:“幹嘛去大華?”

“856借調去大華的人,一週拿了兩個月的錢,想借調去的人都瘋了。咱們所有沒有這好事?”因爲問的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問題,呂所長身邊很快就圍起了人來。

厚厚的人牆,將最後一絲風都擋住了。呂所長又煩又悶的揮揮手,很想給出一個否定的回答,終究沒說出口。

藉着科工委的勢,他和嚴海斌是有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技術的。

但是,當蘇城跳過他們,直接與科工委合作以後,呂所長和嚴海斌所在的826所,就成了實質上的棄子。

大華碳纖維所正處在高速擴張期間,產量幾乎每天都在增漲,每三天就要增添一臺設備或機器,僅僅依靠不成熟的實習生,是無法完成從調試到性能表的置頂工作的。這個時候,856所有經驗的研究員,就發揮作用了。

蘇城對他們的付出也給予了等同於大華實業員工的回報,即使有些人不是那麼在乎工資的多少,可在外人眼裡,這總是極好的事,更別說身處在困難中的研究所。

蠢蠢欲動,已經不能形容現在的826所了。

呂所長靜靜的環視一週,看到的都是興奮的笑臉和期待的眼神,不禁心灰意冷的道:“有多少人想借調去大華實業?”

“我。”

“我們兩口子!“

“這裡!”

無數的胳膊豎了起來,更有人踮着腳跳。

踊躍的職工們的喊聲,甚至影響到了排隊的人,有人以爲要統計報名,乾脆放棄了位置,擠到末尾來。

正在送溫暖的大華員工,不得不停下分發禮物的動作,相視一笑。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呂所長腦中蹦出的,竟是這句話。

“散了吧。都散了!”嚴海斌滿溢着挫折感,粗魯的推開人牆。

826所的職工卻不買賬,不斷的有人喊:“怎麼還不登記?”

就在此時,一名大華的員工站在了人牆的另一側,登高大喊:“請大家稍安勿躁,我們現在統計願意借調大華的人員名單,大家請到我面前來排隊……”

一瞬間,擋住嚴海斌的人牆,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未完待續)

第155章 共贏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265章 再增產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531章 金錢雨第620章 封閉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25章 部門利益第244章 破局第27章 友誼第300章 零成交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277章 崩盤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76章 最好的肉第548章 捐款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311章 開刃劍第48章 專利要嗎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167章 祠堂第192章 策劃第6章 去油田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665章 大案第300章 零成交第171章 甲醇第302章 院士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79章 吃丸子第623章 貢獻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647章 大賺第286章 暴利第166章 回家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225章 調研第280章 平倉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189章 發佈會第3章 敲定去向第61章 招工第168章 修路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286章 暴利第496章 設備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59章 賭油第58章 廢油田第395章 ……蓄力第458章 總統府第410章 天變了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154章 覲見第216章 不能做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235章 論戰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71章 領導路過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260章 緊缺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155章 共贏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253章 請託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223章 三角債第405章 窗戶紙第557章 預備第96章 拉風第159章 開標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第155章 共贏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265章 再增產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531章 金錢雨第620章 封閉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25章 部門利益第244章 破局第27章 友誼第300章 零成交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277章 崩盤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76章 最好的肉第548章 捐款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311章 開刃劍第48章 專利要嗎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167章 祠堂第192章 策劃第6章 去油田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665章 大案第300章 零成交第171章 甲醇第302章 院士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79章 吃丸子第623章 貢獻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647章 大賺第286章 暴利第166章 回家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225章 調研第280章 平倉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189章 發佈會第3章 敲定去向第61章 招工第168章 修路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286章 暴利第496章 設備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59章 賭油第58章 廢油田第395章 ……蓄力第458章 總統府第410章 天變了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154章 覲見第216章 不能做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235章 論戰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71章 領導路過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260章 緊缺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155章 共贏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253章 請託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223章 三角債第405章 窗戶紙第557章 預備第96章 拉風第159章 開標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