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天變了

江南造船廠的盧總果然露出驚訝的表情,眉頭皺了一下,道:“蘇董的意思是,大華船業每65天就能完成5艘5萬噸的船?”

蘇城穩穩的點頭,不在乎他的重複詢問。

盧總快速的算了一下,65天是25萬噸,那一年最少能完成6輪,等於是150萬噸起步了。

答案出來了,反倒嚇了他一跳。這要是移植到規模數倍於大華船業的江南造船廠身上,豈不是一年就能做完400萬噸的手持訂單?

這種水平,在世界上都能排名了。

有了這個念頭,盧總的心思也變了,接着問道:“平地造船的成本,比船塢製造如何?”

蘇城笑了:“當然低的多,首先省下了船塢的成本,其次是大量開工帶來的成本下降。盧總應該明白的,同時造5艘船,要比單獨造5艘船,便宜的多。另外,批量採購的優勢也很強,就是對鋼廠來說,咱們採購100萬噸的鋼板,和採購20萬噸的鋼板,那成本也是天然之別的。”

“那是那是。”盧總肥公雞啄米似的點頭,態度一下子放的很低,也不在乎自己正廳級幹部的身份了,順眉順眼的笑道:“要是向鋼廠預定100萬噸的鋼板,我估計拿貨價要比採購20萬噸的鋼廠成本價還低了,他們也有規模優勢嘛。而且,您知道的,國內鋼廠都不好混,多一百萬噸的購買量,養活一家大型鋼廠,像重鋼那種,都不成問題了,嘿嘿,蘇董在國內工業界的威望要大漲了。”

盧總的口吻,已然大變。

工業界永遠是以產能說話的。國企和私企在本質上都沒有什麼區別,就是誰掌握的資源多,誰的話語權就強。

80年代以前的國企。是按照級別來分配資源的,因此讓外人來看,是級別高的企業的話語權強。實際上,那是政治壟斷帶來的副產品。

臨倒閉的國企,甭管是地廳級也好。部級副部級也好。說話鐵定是硬氣不起來的。三角債流行的時候,私人老闆坐在廳級領導的辦公室裡呵罵的,也不是沒有。

央企的行政壟斷始終存在,在抓大放小的指導下。沒有在國企倒閉潮中受到太大的衝擊。

但是,同樣的級別,每年能賺到50億美元的中石油,就是比每年賺20億的中石化硬氣,在國務院領導面前的說話聲音也大。臨到提拔幹部的時候,提拔的也多。

同樣的,每年購買數百萬噸鋼鐵,數十億元附加產品的中船重工,也就比購買幾十艘船的遠洋集團硬氣。詹志芳和趙利民都是副部級的幹部,偏偏詹志芳能指揮着趙利民行動,就是企業背景的能量。

不管是賺的多,還是花的多,對企業的領導者來說。那都意味着權力。

因此,國企最害怕的就是關停並轉。一家停工的企業,不賺錢了,不花錢了,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企業領導的級別再高,也不過是一具木乃伊罷了。

80年代以前的企業,供不應求,最怕的是賺不到錢。80年代以後的企業。供大於求,最怕的是不花錢。

大華船業要是每年造10艘20艘的大中型船舶。總噸位三四十萬噸,它的價值,可能還趕不上中遠船務。

但是,大華船業要是每年造一百四五十萬噸的船,它的價值就比副部級的中遠船務還大了。

至少,重鋼、首鋼或者寶鋼這樣的大型鋼企,會很樂意來捧臭腳。大華船業若是因此而增加重型機械的數量,每年添置一兩個億,一重二重這樣的部級企業,也會知情識趣的露出笑臉的。

摸着胖胖的下巴,盧總心思轉動的繼續說道:“如此看來,只要訂單跟得上,平地造船法的好處是源源不斷啊。老實說,我們江南造船廠,在爭取訂單方面,還是有點心得的。”

蘇城微笑着打斷了他的話,道:“訂單肯定是跟得上的,實不相瞞,我們最近3個月,已經獲得了50萬噸的訂單了。”

“什麼!”

“什麼!”

跟前豎着耳朵聽他們對話的不止一個人,驚叫出聲的,一個是和蘇城對話的盧總,一個是邊上的詹志芳。

盧總是驚訝於這麼短時間內,大華實業竟能得到50萬噸的訂單。詹志芳的聯想就豐富了。

今年下半年,中船重工可比去年同期少了30萬噸的訂單。

他原本以爲,這是船舶訂單的週期性。一年多一年少,在船舶製造業是很正常的事,只要企業手持的訂單總數沒有太大變化,那就不必大驚小怪。詹志芳甚至以此爲基礎,寫好了報告,交給總經理和集團黨委會審查。

哪裡想到,訂單是被大華實業給搶去了。

詹志芳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的。他不是真的在乎中船重工被搶走了訂單,他是在意自己的面子受損。

遞上去的報告,可是拿不回來的。

算算時間,現在已是12月1日了,按照集團的習慣,報告要麼已經審查了,要麼就正在審查過程中。

明天一早,盧胖子或者其他什麼人,把大華船業獲得50萬噸訂單的事捅出去,集團黨委會內會有什麼嘲諷,詹志芳用屁股想都能想出來。

這個時候,詹志芳都沒有精力去考慮一下,大華船業是怎麼獲得50萬噸訂單的。

那些不是造船廠的老總,聽到蘇城的話,表情也變了。

50萬噸的訂單,意味着50萬噸的鋼鐵,按照4000元以上的價格,這就是20億元的單子。而且僅僅是大華船業3個月內獲得的訂單!

相應的,儀表儀器,柴油機等等,雖然不一定全從國內訂購,但基數大了,採購量肯定是不會少的。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地方政府尚且會爲了幾千萬幾億元的投資而折腰,國內廠商又豈會吝嗇於笑容和恭維。

一時間,蘇城身邊立刻圍滿了人。

盧總更是焦急萬分。他一邊用胖胖的身軀獨當一面,一邊忙問:“蘇董,有時間考察一下我們江南造船廠吧,我代表廠黨委,熱烈歡迎。”

這句話說的都有些不順,別人卻顧不得了。

寶鋼和上儀也連忙發出邀請,他們都是本埠的企業,近水樓臺先得月。

對後兩家,蘇城笑呵呵的應承了。對方需要他,他也需要對方的幫襯。但是,面對江南造船廠的盧總,蘇城的表情就有些淡了,輕聲道:“熱臉貼人家冷屁股的事,大華做一次就夠了,江南造船廠,我還是不去了。”

盧總的肉臉一下子垮塌了。

中船和遠洋集團共同抵制大華船業的事,作爲下屬的江南造船廠自然是參與者。不過,盧總以前真沒有太關心此事,和其他造船廠的想法差不多,一傢俬企做LNG船,那不是找死嗎?集團副總要做什麼,自然是由着他去做,即使沒有人贊成,也不會有人反對。

現在看來,人家即使不做LNG船,用普通業務混個肚圓是沒問題的。而且,確實掌握着相當的技術。

“枉我還想得到平地造船法。”盧總暗自苦笑一聲,就想退下去。

蘇城眼看着他的表情變來變去,就在盧總準備放棄的時候,開口道:“盧總要是有興趣,可以多介紹幾位領導來大華船業參觀,我們互相學習經驗。”

盧胖子的眼睛登時瞪大了。

學習經驗?

他暗自重複了一句,毫不猶豫的道:“沒問題沒問題,我回去以後,就向領導彙報。”

“那最好了。”蘇城說着向前走了兩步,然後回頭看了一眼。

盧胖子多年宦海的鍛鍊發揮了作用,緊跟了兩步。

就聽蘇城聲音低沉的道:“我倒不是一定要向和什麼領導談。不過,詹總那種領導,我生受不起。”

盧胖子一呆,轉瞬笑了,道:“我明白。”

蘇城點點頭。讓這位盧總傳話是一方面,另外,大華的公關事務部,自然會找江南造船廠的領導們傳遞消息的,各是各的渠道,各處都不耽誤。

詹志芳在身後盯着蘇城和盧總悄悄話,心裡發狠,但也沒有辦法。

中船集團和江南造船廠的關係,就像是石油部和大慶油田的關係一樣。前者雖然是集團總部,但要說控制後者也做不到。沒有利益糾葛的時候,這種大型子公司自然是聽話的,可有了利益問題就不好說了。

詹志芳如果是集團總經理,說不得還有些權力,可他作爲副總,就沒有那麼大的能量了。

江南造船廠的廠長,經常是總經理和常務總經理的有力競爭者,不聽他的招呼,也很平常。

這廂,盧胖子自己琢磨去了,大連船舶重工的代表,悄悄的到了蘇城身邊,也說起了小話。

不用說,平地造船法這種東西,吸引力太足了。

國企從來都是不缺人員卻裝備的。要是可以不用建船塢,他們根本不用增員,立刻就能把產能加上來。

蘇城不說給也不說不給,既不提條件也不會斷然拒絕,越是如此,幾個船廠的人就越是心熱。

有詹志芳在跟前,幾個規模稍小些的船廠幹部,就不敢過來和蘇城直接說話了。但趁着天色漸晚,詹志芳分明看到他們去跟前的辦公室裡打了電話,再回來的時候,關注度也都發生了變化。

一種變天的感覺,頓時籠罩住了詹志芳。

……

第443章 結論第398章 ……縫焊機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512章 小瞧嗎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152章 大臺北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511章 不行!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259章 外銷第73章 巨單第522章 堆錢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547章 門檻第388章 落實第31章 丟骨頭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18章 升官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446章 主業第499章 宴會場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56章 抗偏磨第579章 初探井第502章 找人第180章 合併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630章 前菜第253章 請託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48章 捐款第142章 東京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361章 規模戰第127章 井涌第74章 誇街第24章 自由人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92章 ……媒體戰第573章 疑探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159章 開標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233章 對着幹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303章 冤大頭第302章 院士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332章 私掠證第459章 中哈線第16章 化緣第442章 聯合第402章 跳槽第313章 要來了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51章 酒宴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496章 設備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60章 自噴井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211章 山寨化第579章 初探井第428章 父子第333章 來考察第481章 新徵程第576章 中標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80章 生產標兵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93章 船用柴油機
第443章 結論第398章 ……縫焊機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512章 小瞧嗎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152章 大臺北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511章 不行!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259章 外銷第73章 巨單第522章 堆錢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547章 門檻第388章 落實第31章 丟骨頭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18章 升官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446章 主業第499章 宴會場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56章 抗偏磨第579章 初探井第502章 找人第180章 合併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630章 前菜第253章 請託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48章 捐款第142章 東京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361章 規模戰第127章 井涌第74章 誇街第24章 自由人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92章 ……媒體戰第573章 疑探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159章 開標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233章 對着幹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303章 冤大頭第302章 院士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332章 私掠證第459章 中哈線第16章 化緣第442章 聯合第402章 跳槽第313章 要來了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51章 酒宴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496章 設備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60章 自噴井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211章 山寨化第579章 初探井第428章 父子第333章 來考察第481章 新徵程第576章 中標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80章 生產標兵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93章 船用柴油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