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船用柴油機

兩週後,試驗用190柴油機被搬下了生產線。

190升500馬力的柴油機是相當大的傢伙,必須要專業的搬運裝備,才能將它擡下來。放在外面,簡直如同一間活動板房。

比起濟南動力機廠以前生產的柴油機,190系列在功率和能耗上有了不小的進步。當然,它還有不小的改進空間,到未來20年乃至30年後,190系列的改進d型,改進h型仍然在賣,劉秋身爲大拿的,就是這臺190柴油機。

在蘇城的記憶裡,中石油重新注資濟南動力機廠以後,他們曾經嘗試過幾種新產品,但絕地反擊的依舊是190柴油機。由於性能可靠,它一度將國外的柴油機品牌逼上梁山,最終只能依靠捆綁銷售存活。

就產品設計而言,劉秋的190系列柴油機是一項集大成之作,平均有效壓力、功率、轉速、最大爆發壓力、缸徑衝程比、部分負荷最低油耗率、等等指標,比同類產品,都有一旦程度的提升,最難得的是,他還考慮到了以後的改進需求,耗費了很大的精力做出了預留空間。這纔是190系列能夠熱銷改進30年的根本原因。

劉秋日後的作品雖然更先進,但再沒有190這樣的完美之作。

蘇城暗想:3年的下崗經歷,也許讓他的生活困苦,但卻磨礪了他的精神和身體。成功後的設計師,又哪裡有3年時間做設計,3年時間去細細琢磨,丁點改進呢。

只希望,少了一年多的積累,劉秋的190系列。不要有太大的變化。

“蘇董?試機嗎?”陳祖年叫了一聲。他仍然是濟南動力機廠的廠長,工廠的所有人蘇城則變成了蘇董。

“試機。”蘇城收斂精神。看着柴油機啓動。

沉悶的轟鳴聲。令人振奮。

劉秋等人站在儀器前,監測着各項數據。

過了陣子,蘇城問道:“情況怎麼樣?”

劉秋揉着亂蓬蓬的頭髮,向後退了兩步。道:“情況很好,如果通過。我們加班加點的生產的話,今年能製造出1000臺。”

“哦,給我看看圖紙。”蘇城只懂個皮毛。就讓劉秋給他講解。

雖然距離大牛還有十幾年的路要走。但是講解自己的作品,劉秋還是非常老道的。

蘇城見他已經考慮到了預留空間,便暗自點點頭,摳細節的事情,可以在二代三代的機型上用,不用着急。

畢竟。他們已經提前1年多生產出了190柴油機。

“接下來,你對柴油機的改進有什麼想法?”蘇城直接問劉秋。

“我認爲。提高功率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劉秋昂首挺胸,幾段話說的非常清晰,顯然是早已準備過的。

假如他稍微梳梳頭髮,形象或許會更好。

“功率的確是個問題,500馬力確實少了點。不過,現在的柴油機,可不好賣。”蘇城不想打擊劉秋的積極性,說了一句,就道:“拓展柴油機的用途,是比生產柴油機更重要的事,這裡,你要多多留心。”

“拓展用途?”

“我們現在生產的柴油機,都是用在工地和小電廠的吧。如今各油田都等着分家,大的訂單已經停止了,不能指望他們。剩下的煤礦金屬礦,工礦用車的用量太少,一般也不會買190的柴油機。所以,你得考慮幾種柴油機的改進型,讓柴油機能適合更多的地方。”

劉秋傻眼了,問:“這東西還能用到哪裡去?”

他是做產品設計的,不是做工業設計的,對用途之類的事情,真心是不關心的。

“船上如何。船用柴油機。現在沿海的漁船很賺錢,運輸也很賺錢,我們給他們提供更好更便宜的柴油機,銷路肯定不錯。”蘇城找到其中一張總裝圖紙,用指甲劃了兩道,說:“缸徑、衝程、缸心距等主要結構不用改動,連桿、曲軸、活塞等等也是如此,但是,潤滑系統和油底殼要改一下,以免海上搖晃的情況下,機油外溢或者機油泵吸空。進排氣和冷卻系統也重新做一下,適應船上的環境……”

劉秋仔細看着,手上拿着筆,在本子上胡塗亂畫。

蘇城來之前,是做過功課的。船用柴油機是柴油機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自己的船很少,尤其是70年代以來,全中國的船舶噸位,還沒有香港船王包玉剛一個人的多。但這種現象,會極快的發生改變。

中國首先需要的,是內河船和近海漁船,然後,纔是重載貨船和專業船舶。

正好適應柴油機的改進。

蘇城簡略的說了他的想法,陳祖年以學習的心態聽着,問:“那我們找誰買柴油機呢?”

“造船廠,甚至私人漁民,誰能拿得出5萬塊錢,誰就能拿走我們的柴油機。”

“5萬塊?我們的成本都不止5萬塊。”劉秋跳了起來。

蘇城壓住他,道:“我找人算過了,材料成本,也就是5萬塊的樣子。現在的問題,是咱們的生產成本過高,要想辦法降低成本,不能是太高價錢。”

“我們以前都賣15萬的。”劉秋嘟囔着嘴。

“也許再過兩年,我們還能賣15萬,現在不行。”蘇城心想,日後的柴油機成本早都跌了又跌,10年20年價格不變的事情,也就是中國,享受結束,就到了還債的時候了。

他擡擡下巴,問:“你多久能把船用柴油機改出來?”

“得好幾個月吧。”劉秋的興致不高,問:“那普通柴油機不生產了嗎?”

“生產,根據銷量來決定。”蘇城知道,普通柴油機在一年內,都不會有什麼銷量。指望即將撤銷的石油部,或者尚未掌權的中石油。都是不現實的。

陳祖年有點忐忑,他們脫離市場兩三年時間了。以前也是計劃經濟的經營方式。對於市場經濟,天生有着恐懼。

又說了兩句話,劉秋都是悶悶的。

蘇城才意識到,自己打擊到了劉秋的信心。不免又安慰他,心想:未來的大牛。好像什麼都不在意的樣子,誰能想到,現在也是個脆弱的年輕人……嗯。是脆弱的中年人。

劉秋摸着自己亂蓬蓬的毛髮。不高興的說:“蘇董,您是老闆,我聽你的,但我這個柴油機,設計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只要生產出來。就不愁沒有銷路……咱們還是應該全力生產。”

2年以後,情況也許是這樣的。蘇城暗自搖頭:沒有石油系統的訂單。年產1000臺柴油機,比我白送200臺抽油機還要虧的多。

不過,這種對市場的論斷,爭起來很沒意思,也不會得到準確答案。

蘇城便將目光放在圖紙上,說道:“你剛纔說,設計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

他突然想起一個經典的錯誤。

劉秋茫然不知,一臉硬氣的說“不錯”。

蘇城拉過一張圖紙,點了點右側,問:“這裡怎麼解釋?”

“這是個安全保護裝置。”劉秋看了兩眼,擡頭道:“這是避免油壓過低,還設計了超速自動停車的功能。,另外,油溫高和水溫高,也會自動報警。柴油機的進氣管路上有蝶閥,一旦緊急停車,關閉蝶閥,就切斷了空氣。”

“但是,關閉蝶閥,殘留的空氣,卻會讓缸體的壓強變化,這裡的管路,豈不是要承受倒灌的風險。”

劉秋疑惑的看上去,腦袋繞了兩個彎子,才輕輕的“啊”了一聲。

這是個190上的經典小錯誤,偶爾會出現,卻總是被用戶誤會是自己的操作失當。後來發佈之後,所有正在使用的過萬臺柴油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換零件,蘇城也曾見識過。

劉秋整個腦袋都伏到了圖紙上,再不管全力生產與否了。

陳祖年想着蘇城當日在酒席上,向丁司長承諾的“2000萬元”,心癢癢的卻不好問。

濟南動力機廠是蘇城的全資公司了,投錢是一定要投進來的,陳祖年卻不確定蘇城有多少錢。

耽擱了兩天,蘇城見生產進入正軌,就直接返回了東營,陳祖年也只好把話給憋了回去。

他對現在的狀況其實挺滿意,雖然一半的工人派到了東營生產柴油機,只有一半的人能在濟南工作,但比起全部下崗領生活費的命運,那是好太多了。

蘇城回到東營,卻陷入了酒池肉林當中。

去年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名掛着北大頭銜的大學生,沒有機會接受和發起宴請。

如今身份則大有不同。

除了尚在北京跑部的幹部之外,勝利油田大大小小的頭頭腦腦,都已經知道了蘇城,以及給外國人做供貨商的大華實業。

稍微能拉扯到一點關係的人,都會試着約一下蘇城。這裡面,又以魏孔這樣的辦公室主任,以及採油廠廠長這樣的人爲主。

蘇城何曾接觸過這樣的陣仗,每天喝的暈暈乎乎,偏偏不去又不行。好在酒量練了出來,徐徐喝上一斤半的茅臺,不至於立即垮掉……

而且,能在80年代大吃二喝,也算是不錯的生活了。蘇城是個單身漢,偶爾能拉着舒蘭壓馬路,已經得感謝社會寬容了,讓人家煮飯什麼的,是想也別想,且“天理不容”!

牛排之類的東西,吃多了總會厭煩,倒是油田食堂裡,總能冒出一兩個名菜廚師,拿着100元左右的工資,做着30塊一盤的名菜——這個工資,已經是國內很高的了。

請客的人知道蘇城喜好美食,隨便找一下,就能借來一位新廚子,蘇城從採油一廠喝到採油十場,魯、川、粵、閩、蘇、浙、湘、皖就差不多吃全了……

這日,採油2廠的廠長瞿國達剛坐下,手下人就追了進來。

“少油了。”來人只說了一句,瞿國達就往外趕,嘴裡罵罵咧咧:“這些油耗子,年都不好好的過。”

……(未完待續)

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480章 勢力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372章 鑽井第216章 不能做第61章 招工第622章 新遊戲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51章 酒宴第286章 暴利第31章 丟骨頭第68章 高水平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541章 賄選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28章 電鍍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442章 聯合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18章 升官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458章 總統府第52章 百萬富翁第326章 完工獎第201章 退休第414章 元旦第468章 設局第410章 天變了第161章 聯絡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519章 卡脖子第301章 銀行股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334章 德語第339章 登記第117章 高科技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319章 畫外音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66章 肥油星第639章 國內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487章 細則第443章 結論第369章 你不懂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193章 檢查團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104章 船廠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57章 阿拉木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87章 誘*惑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117章 高科技第388章 落實第183章 我師父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431章 股份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184章 出國第547章 門檻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115章 戶口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493章 碳纖維第233章 對着幹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112章 心血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445章 拒絕
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480章 勢力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372章 鑽井第216章 不能做第61章 招工第622章 新遊戲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51章 酒宴第286章 暴利第31章 丟骨頭第68章 高水平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541章 賄選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28章 電鍍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442章 聯合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18章 升官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458章 總統府第52章 百萬富翁第326章 完工獎第201章 退休第414章 元旦第468章 設局第410章 天變了第161章 聯絡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519章 卡脖子第301章 銀行股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334章 德語第339章 登記第117章 高科技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319章 畫外音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66章 肥油星第639章 國內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487章 細則第443章 結論第369章 你不懂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193章 檢查團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104章 船廠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57章 阿拉木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87章 誘*惑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117章 高科技第388章 落實第183章 我師父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431章 股份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184章 出國第547章 門檻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115章 戶口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493章 碳纖維第233章 對着幹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112章 心血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445章 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