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惡諡

“我以爲你會和承恩公見上一面再走。”十七郎歪在胡牀上,毫無形象,手邊是才上市的葡萄,青翠欲滴,澆了蜜漿,還是有些牙酸。

蕭南不以爲然:“我不見他,難道他就不知道是我了麼?”

“那倒是,”十七郎嘿然:“陛下的乾安殿,就是個篩子。”

蕭南不應聲,慢慢煮他那一壺茶,水在壺裡,開始咕嚕咕嚕響,水汽漫上來,潤溼他的面孔。

十七郎興致勃勃問:“你當真認爲……是南邊那位乾的?”

蕭南不置可否:“只是有這個可能。”

十七郎卻搖頭:“我瞧着不像。那位的手再長,也伸不進昭陽殿。要說他能,柔然那邊也能了,他們指着看我朝中笑話,可不是一年兩年,宮中胡兒也多,勢力盤根錯節,連太后都看不住。”

“陸家從前雖然和北邊打過交道,如今,卻都在長江邊上了。”蕭南說,言下之意,柔然犯不上和陸家過不去。

“那也夠險的,這招,”十七郎咬着葡萄,含含糊糊說:“陛下也就罷了,這要朝中人說你賊喊捉賊——”

陽光透過碧紗窗,十七郎憊懶的眉目,在光影流轉中,轉瞬即逝的銳氣逼人。

他原本就長了過分鋒利的眉目,只是平日裡隱藏得好——就如同蕭南原本就是個落魄王孫,只是他的落魄,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得出來——除非他有意讓對付看到。蕭南往茶水裡加一勺鹽。

“我沒有賊喊捉賊,”蕭南說:“我只是沒有證據,而剛剛好這種說法,對我最有利。”

要的就是朝中有人生疑,而兩宮知他無辜。

明明無辜,卻爲君分憂,因此背上嫌疑,無論皇帝、太后,還是陸家,包括皇后在內,沒有不感激他的。

有這份感激在,事情是真是假,都無關緊要了。

漸漸地,時間推過去,衆口鑠金,那些自以爲聰明的人會越來越趨於相信,帝后大婚上的意外,是南朝細作所爲,也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徹查中,確認他的清白。燕朝上下因此對南朝生出的仇恨,是他樂見其成。

整個燕朝,不會有人比他更瞭解他的皇叔。如果燕朝要對南朝採取行動,就一定會考慮他的意見。如果運氣夠好的話——當然的,他會有這個運氣——陸家會讓他有機會接觸軍中將士。

他會好好利用他們的感激,或者歉疚。

蕭南凝思太久,十七郎眼珠一轉,湊過去問:“你當真……不信天譴?”

“你信?”蕭南面上沒有什麼表情,只是反問。四目一對,若無其事各自錯開。蕭南道:“繡衣自尚服局送到陸家,陸皇后穿上繡衣,受金寶玉冊,之後進宮成禮,這一路,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如果這當中有意外發生,任何一個階段都可能會被叫停,而整個流程,又都在衆目睽睽之下。

十七郎笑道:“你都打聽清楚了。”

“然。”蕭南簡潔地回答。

“既然陸家拿到繡衣的時候,沒有出錯,皇后進宮,也沒有出錯,那麼這個錯,到底出在哪裡呢?”十七郎似是自言自語。

“有個可疑的時間點。”蕭南指出:“照常理,陸家自家人不至於自掘墳墓,但是如果尚衣局的女官,或者陸家奴婢中有被買通的,或者索性雙方都有內賊,繡衣一開始就有問題,也不是全無可能。”

說到這裡,蕭南看了十七郎一眼,繼續道:“但是這樣,也沒有辦法保證陸皇后換上繡衣之前,不檢查最後一遍。所以最好的時間點,應該是在繡衣上身之前的瞬間,偷樑換柱。”

“但是之後,”蕭南又質疑道:“陸皇后還須得受冊,登車,進宮,那都是在陸家眼皮子底下發生的事——那人總不可能把陸家上下都買通。”

“如果是長御、侍中,被買通了呢?”十七郎道。

前去迎接皇后的長御阿朱,和女侍中,是最接近陸靜華的人,如果她們在整個流程中引開陸家人,或者引開陸家人的注意力,全程遮掩皇后背後的血字,如果有足夠好的運氣的話,也不是做不到。

但是設計這樣一個局的人,怎麼會把全部希望寄託在運氣上?一旦事發,那可是滅族之罪。除非——蕭南微微頷首:“如果太后不怕丟臉的話——”

這世上能夠差遣阿朱的人不多。皇后於大婚上出現意外,明面上丟臉的是皇后、是陸家,但是究其實,是整個皇族的臉面、朝廷的顏面。蕭南並不認爲太后會喪心病狂到這個地步,但是一時間,他也找不到更好的解釋了。

畢竟,太后是最後的受益者,不是麼。

十七郎瞧着他的表情,輕吐了口氣,看來事情真不是他乾的。心情略略好轉,說道:“你不信天譴,但是咱們那位陛下,卻是信了。”

“哦?”

“你告退之後,陛下就召了承恩公進宮,沒多久,又召欽天監,欽天監老秦唬得臉都白了。”十七郎想起欽天監的臉色,伸手做了個鬼臉:“唔,就這樣!”

他年輕俊俏,就是鬼臉,也不難看。但是如果換成欽天監老秦那張蛛網一樣的老臉,蕭南忍不住笑:“別這樣,老秦也不容易。”

“誰說不是呢,”十七郎笑嘻嘻接口:“我都怕他出事,攛掇了阿秀給陛下送漿水——”

“阿秀?”蕭南似笑非笑瞟他一眼。

十七郎摸摸鼻子,他素來臉皮厚,也不在意蕭南打趣,正色道:“自然是阿秀,別人哪敢去觸這個黴頭。阿秀送漿水進去,看見老秦就跪在地上,結結巴巴說:“臣、臣……臣不敢妄加揣測——””

他學老秦顫巍巍的口音。蕭南的書房不小,但是終究不似乾安殿陰森:“你猜陛下怎麼說?”

“朕恕你無罪。”蕭南一笑。

十七郎多少有些詫異:“你倒猜得準。”如果換做嘉敏或者賀蘭初袖,就不會意外。蕭南揣摩皇帝與太后,不是一朝一夕,他能猜中皇帝怎麼想,怎麼說,有什麼奇怪。

對十七郎的詫異,蕭南多少有些得意。在他看來,皇帝會說這個話,無非是以爲,欽天監會如他一般,硬生生把凶兆拗成祥瑞報上來。

“老秦怎麼說?”他問。

蕭南一向不解釋,十七郎雖然心裡鬱悶,片刻也就拋開了,說道:“說起來我也佩服,老秦這麼個膽小如鼠的貨,明知道那位忌諱,這一次,竟是赤膽忠心說了真話,他說:“那是讖——””

讖語這種東西,幾千年了,沒有斷絕過。

周朝時曾有童謠,唱說“檿弧箕服,實亡周國”——賣桑木作的弓箭的人,日後會滅亡周國。一對賣桑木弓箭的夫婦因此逃亡褒國,在逃亡的路上,他們撿到了一個女嬰,就是後來的褒姒。

烽火戲諸侯,千金買一笑,西周亡於此,之後,就是春秋了。

然後始皇。

據說秦始皇曾得天書,書上說“亡秦者胡也”,這五個字,讓秦始皇使大將蒙恬拓邊,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但是始皇萬萬沒有想到,他一手創立的帝國,並非亡於胡人,而亡於他的兒子,秦二世胡亥。

再後來新莽篡漢,天下未亂之前,就曾有讖語,說“劉秀爲天子”,這句話曾令三公之一的劉歆爲了應讖,更名劉秀,當時還籍籍無名的光武帝脫口說:“你們怎麼知道這個劉秀就不是我呢?”

一語成讖。

因爲這個緣故,讖緯在後來的兩百年裡成爲顯學。無數人研究它,以它爲準則判斷天下的命運。三國時候袁術就信了“代漢者當塗高”這句讖語,在漢末的羣雄角逐中率先稱帝,而最終衆叛親離。他賭錯了天命。

所以老秦這句話出口,皇帝勃然變色,沒等他第二句話,當頭一腳,就把他踹到在地。

蕭南:……

十七郎也拿眼睛揶揄他:你教的好學生。

蕭南苦笑,君有君儀,臣有臣禮,皇帝這樣作爲,多少是辜負了他的教導。正要再問後續,忽然神色一動,提聲問:“阿雪?”

——十七郎來訪的時候,除了蘇仲雪,其他人不會靠近。

門外並沒有人,蕭南彎腰,拾起一支籤。

皇帝震怒,承恩公陸儉反而沉得住氣,出聲問欽天監:“讖意如何?”——那讖語上說了什麼呀?

其實皇帝也想問。

蕭南給了他下臺的臺階,能夠完美地解釋給天下人聽,但是他騙不了自己,他不信這件事是人力可以達成。那應該是天命,而欽天監就要在他面前揭開這個不祥的天命!

有些話,有些事,不說出口,不到眼前來,就還可以假裝糊塗,假裝不知道,直到它被**裸地戳穿。

而陸儉作爲陸家的當事人,輾轉整夜,如果不是懾於天威,昨晚他就上欽天監的府邸拜訪了。

但是這句話,他敢問出口,老秦卻不敢答,他低垂着頭,用餘光打量皇帝的臉色。

“說!”皇帝粗聲說了一個字。

“是……諡。”老秦低聲說。這一次,沒有發抖。他是豁出去了,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皇帝大婚上發生這樣的意外,別人躲得過,作爲測卜吉兇的欽天監,他是無論如何都躲不過去的:“殿下諡厲。”

皇帝眼前一黑——歷朝歷代,爲人君者一生的功績,最後都會歸結到諡號上,留名青史。皇后從皇帝諡,也就是說,如果皇后的諡號爲厲,沒有意外的話,皇帝的諡號裡,必然也有這個厲字。

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扶邪違正曰厲,長舌階禍曰厲。

“厲”不是一個吉祥的字,作爲諡號,格外的不吉祥。上一個諡號爲厲的君主是周厲王姬胡,他爲後世貢獻了一個詞叫“道路以目”——因爲貪婪和暴政引發民憤,被逐出皇宮,死在彘地。

蕭南聽到這裡,拊掌笑道:“是題中應有之義。”

這個幕後黑手——不管他是誰,竟然下這麼大的力氣,花這麼多的功夫,在皇后的繡衣上印出這個“血”字,自然不會讓事情就這麼無聲無息地過去。至少欽天監,應該是能夠推波助瀾,爲之造勢的。

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要追查,就該從欽天監下手?一閃而過的念頭,迅速被蕭南掐滅:案子破不破,怎麼破,與他什麼相干?既然欽天監暗示了皇后的諡號爲厲,即便不能扳倒皇后,也會在皇帝心裡,留下長遠的陰影。

而那些影影綽綽風聞內情的朝臣與宗室,又該怎樣看待皇帝?

這招數之陰損,簡直讓蕭南都歎爲觀止。人都是喜歡陰謀的,即便他能和皇帝聯手,給天下一個足夠祥瑞和足夠合理的交代,但是日後皇后不得寵,或者皇帝與朝臣意見相悖,這件事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翻出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這人的心機,實在深沉得可怕,蕭南嘆了口氣,就聽十七郎問:“方纔——”他想問方纔門外動靜是怎麼回事,蕭南不等他說完,截口道:“不相干,我回頭處理。倒是你,十七郎,你有什麼打算?”

這話多少有些突兀,但是十七郎聽懂了。

皇帝大婚之前,朝裡朝外就有風聲,說羽林衛兩個統領要換掉一個。十七郎雖然覺得自己比不過元明炬,但是事情也還沒有糟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沒準太后只是一時的心血來潮,等興頭過了,鄭三算什麼。

但是皇帝大婚上出現這樣的意外,作爲負擔皇城安全的羽林衛,責無旁貸——巧的很,十七郎昨日當值。

十七郎的笑容當時就僵住,片刻,又若無其事綻放開來:“能有什麼打算,不就是又回到從前那個,無官一身輕的十七郎麼?”

不止是……無官一身輕,他心裡清楚,只是沒法示弱。越是親近,越是無法示弱,他知道這樣不對,但是他做不到。

蕭南屈指在長案上輕叩兩下。十七郎不服氣,換作是他,他也不服氣。十七郎雖然比不過元昭詡戰功赫赫,在宗室裡也是難得的能幹了。除了血緣,元明炬有什麼比得上他。但是那有什麼用?

元明炬有運氣,他沒有。

“我有個建議,”蕭南袖中的木籤,是寺廟裡常見的籤子,上面中規中矩的刻字,他摸到當中那個“三”字,慢慢地說:“你要不要聽聽?”

第162章大婚第390章催婚第447章實話第551章 驚悉第414章佩服第511章 三問第428章天賜第558章 畫像第581章 緣盡第546章 瞑目第213章猜測第271章傳花第133章落霞(二)第590章 出宮第500章 敘話第99章賭命第657章 誅殺第216章謀劃第202章母子第240章亥時第672章 作浪第672章 作浪第186章幫忙第462章 崔氏第648章 回京第212章叨擾第358章醉話第338章父子第6章遇險第577章 死路第1章重生第510章 姨夫第279章夜來第227章問名第426章烏龍第286章來客第409章詢夢第358章醉話第342章贈禮第427章解憂第102章逼婚第205章花事【上】第342章贈禮第331章聖心(下)第178章收尾第76章召見第397章中州第309章告饒第643章 欺侮第576章 欺君第515章 回來第535章 威脅第199章擇妻第526章 銅雀第606章 衣冠第464章 華夷第394章走水第74章選花第94章兄妹第77章綁架第539章 如願第10章變故第650章 錯愛第96章崔家第408章求子第105章姨娘第256章對質第114章路亭(一)第516章 改嫁第187章長夢【上】第573章 韓舒第266章許諾第233章故人第432章靜好第596章 書房第338章父子第423章擔心第532章 登基第677章 攝政第379章混戰第504章 殺氣第645章 夢耶第315章傻子第134章辯經(一)第254章拼命第281章遇見第322章及笄(上)第449章 傳話第337章出城(上)第598章 驚喜第262章上巳第65章故居第441章休想第478章 照亮第157章夜話(二)第222章約談第298章喋血(中)第538章 決戰第72章入宮第321章禮物
第162章大婚第390章催婚第447章實話第551章 驚悉第414章佩服第511章 三問第428章天賜第558章 畫像第581章 緣盡第546章 瞑目第213章猜測第271章傳花第133章落霞(二)第590章 出宮第500章 敘話第99章賭命第657章 誅殺第216章謀劃第202章母子第240章亥時第672章 作浪第672章 作浪第186章幫忙第462章 崔氏第648章 回京第212章叨擾第358章醉話第338章父子第6章遇險第577章 死路第1章重生第510章 姨夫第279章夜來第227章問名第426章烏龍第286章來客第409章詢夢第358章醉話第342章贈禮第427章解憂第102章逼婚第205章花事【上】第342章贈禮第331章聖心(下)第178章收尾第76章召見第397章中州第309章告饒第643章 欺侮第576章 欺君第515章 回來第535章 威脅第199章擇妻第526章 銅雀第606章 衣冠第464章 華夷第394章走水第74章選花第94章兄妹第77章綁架第539章 如願第10章變故第650章 錯愛第96章崔家第408章求子第105章姨娘第256章對質第114章路亭(一)第516章 改嫁第187章長夢【上】第573章 韓舒第266章許諾第233章故人第432章靜好第596章 書房第338章父子第423章擔心第532章 登基第677章 攝政第379章混戰第504章 殺氣第645章 夢耶第315章傻子第134章辯經(一)第254章拼命第281章遇見第322章及笄(上)第449章 傳話第337章出城(上)第598章 驚喜第262章上巳第65章故居第441章休想第478章 照亮第157章夜話(二)第222章約談第298章喋血(中)第538章 決戰第72章入宮第321章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