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章 開啓寶藏

錯過便是一生,楚昭不在乎衛四娘悔與不悔,朝中多事,楚昭更關注的是韋益那邊的動靜。

甚好不用楚昭等得太久,舊京裡的韋益在趙國大長公主的帶領下,尋到了項氏寶藏,然而這個所謂的項氏寶藏,只有零碎的金銀。

“大長公主,這地方沒有錯吧?”韋益嘴角抽抽地詢問,趙國大長公主肯定地道:“沒有錯,你看,這裡還有項氏祖先的提字。”

指着一邊寫着的字,趙國大長公主十分肯定,韋益指着空空如也的地方,“所謂的寶藏,就是如此?”

要說臉色不好,趙國大長公主亦然。

“大人你看這裡有提字,好像是鍾大將軍提的字。”有人查看寶藏的四周,立刻有所發現,指着字叫喚。

韋益不知該如何面對趙國大長公主,聽到動靜走了過去。果然看到牆上有劍刻入的痕跡。

“天下大亂,國庫空虛,吾奉陛下之命,取項氏祖先寶藏,興兵安民,衛大魏山河,癸戌年取三百萬兩白銀,乙未年取四百萬兩白銀……”韋益將字唸了出來,這牆上的字相當於賬本,記得一清二楚。

落款下是鍾鬱的大名,韋益嘴角抽了抽,項氏的寶藏不假,可惜這個寶藏已經被搬空了。

韋益看向趙國大長公主,怕是她斷然想不到這個寶藏竟然是空的吧?

不對,事情不對!說起來大昭建朝數年,趙國大長公主又怎麼可能在天下安定之後,連看都不來看寶藏一眼,所以寶藏是真,寶藏被搬空了也是真。而且寶藏被搬空,趙國大長公主必然知道。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搬好!”也不知是誰嘀咕了一句,韋益聽得先樂了,“說得對,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挺好的!”

那麼,趙國大長公主明知道寶藏是空的,竟然還說要獻於楚昭,恰好楚昭沒有收下而已,但是,如果照常理,楚昭收下了偌大的寶藏,理當對趙國大長公主有所封賞。

拿一個空的寶藏討得預想不到的封賞。呵呵,趙國大長公主這心不小啊!韋益一想到這裡,臉色就不好了。

“大長公主,你看這還有點碎金碎銀,我們給你裝好了帶回去?”心情不好的韋益,又怎麼會願意讓趙國大長公主討得了好。

那麼一點碎銀和碎金,拿回去了有什麼用,趙國大長公主想到自己連日奔波,心口陣陣發痛。

“寶藏被用了,也是我想不到的事,叫韋大人等空跑了一趟,我與韋大人賠罪了。”再痛,趙國大長公主還得要安撫人,

韋益皮笑肉不笑地道:“大長公主說的哪裡,此次前來舊京,只是爲了證實寶藏的是不是真的存在,有項家先祖的刻字爲證,還有鍾大將軍的留字,寶藏不假。只是可惜了大長公主來一趟,竟然什麼都沒拿到,陛下有心體恤大長公主,不料卻是個空寶藏。”

什麼是扎心,韋益這就是扎心,扎得趙國大長公主這心抽痛得厲害!

“大長公主,我看這些碎金碎銀還是幫你裝好了,否則陛下交代我等幫公主運回寶藏,若是連點碎銀都沒有,我也不好跟陛下交代。”韋益是鐵了心要幫忙帶着銀子回去。

“不必了,大家都辛苦了,這些銀子,大家都分了吧。”趙國大長公主如此開口,韋益看了一眼,衝着趙國大長公主說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下官身爲朝廷命官,雖然是大長公主說給的,未有陛下之諭,亦不能私相授受。大長公主既然寬厚,下官讓百姓們進來自取如何?”

趙國大長公主一愣,萬萬沒想到韋益竟然有這樣的打算。

她都說了讓人拿了,誰拿對她來說都是一樣的,趙國大長公主道:“韋大人自便。”

既然如此,韋益就不客氣了,來了一趟總不能白來。趙國大長公主看不上這點銀子,在尋常百姓眼裡,這還是挺多的。

往外一招呼,外面的百姓一擁而入,韋益說道:“陛下仁厚,項氏的寶藏,陛下說了物歸原主,大家儘可自便,自便!”

直接把趙國大長公主的功勞給抹了,趙國大長公主有心想說一句,韋益笑呵呵地衝着趙國大長公主道:“大長公主,你看我們是馬上回城查看從井中撈起的屍體,還是再等等。”

寶藏都空了,再留下來是看着更嘔氣,還不如速速將事情辦好。

“這就回城吧。”趙國大長公主努力擠了一個笑容說,韋益立刻道:“那大長公主請!”

請就請吧,趙國大長公主不願再回看一眼這空空如也的寶藏。

韋益這位刑部尚書親自前來查的案子,井中的屍體已經撈起來。

仵作已經驗過了屍體,韋益到來時,當地的縣令立刻將呈上。

“大人,死者是五男一女,男子都是少年,只有女子是婦人,而且與其餘少年不同的是,五位少年死於刀傷,只有婦人身上沒有傷痕,經仵作仔細檢察,可以確定婦人應該是被掐死。”

縣令也是個幹實事的人,從接到刑部的文書就立刻派人打探屍體,隨後又讓仵作驗屍,將細節全都查了一遍呈於韋益。

韋益拿着報告看了個遍,“死者死了多久了?”

“應該都是死了四年左右,因爲井中的較冷,屍體腐壞的程度與常溫不同,仵作先生大致推演得出四年的判斷。”縣令半點沒打折扣,仵作怎麼跟他說的,他也怎麼跟韋益說。

“哦,如何推演?”韋益自小跟着韋尚任查案辦案,這個仵作驗出死者的死亡時間與趙國大長公主說的對上了,韋益還是有些好奇。

“韋大人現在還有時間問這些事嗎?”趙國大長公主從門口走了進來,韋益一看道:“大長公主何以不請自入?”

帶着詢問的話,趙國大長公主一頓道:“我只是希望韋大人可以儘快給我項家討回公道。”

“大長公主是懷疑下官辦案的能力?”韋益反問一句,趙國大長公主連忙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希望韋大人可以儘快地將屍體運回長安,而不要在舊京拖延時間。”

韋益聽着皺起眉頭,“大長公主此話何意?難道是覺得下官詢問屍體的驗查情況也是在拖延時間?”

哪怕是楚昭這個當皇帝的都不管韋益是怎麼查案,趙國大長公主這個前朝的公主竟然要對他指指點點?

一想一這裡,韋益沉下了臉,“大長公主覺得下官辦案不力,下官還覺得,大昭立朝不淺,大長公主案報得太晚了。”

“你!”聽到韋益的直言,趙國大長公主一氣,“昔日大魏亡國,難道我在不確定新立之君的品性如何時,能冒然地將項家的寶藏公之於衆嗎?”

“大長公主難道敢說,你不知道項家的寶藏早已空?”韋益嗤笑地問,趙國大長公主猛地盯着韋益,“你懷疑我?”

“不敢,心有疑慮罷了!”韋益如此說來。

趙國大長公主憤憤地道:“都說大昭的官吏清明如水,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

韋益道:“大長公主說笑了,我一個刑部查案的人,有疑點,有疑惑說出來,顧不得是否得罪大長公主,若是大長公主覺得下官說錯了,下官與大長公主賠罪了就是。不過到了刑部大堂,剛剛的問題,還請大長公主如實回答。”

眼下沒有正式開審,韋益置之不理,只與大長公主道:“但是,請大長公主銘記,如今是大昭的天下,下官是大昭的臣子,下臣與人談論案子的時候,請大長公主勿擅自闖入。”

趙國大長公主是原告,所告牽扯的人太多,誰也不能保證趙國大長公主所說的一切都是真話。

如此,他查到的一切,也不必事事叫她知道。

“你!”趙國大長公主沒想到韋益如此直言,臉都氣白了。

“請!”韋益請她出去,絲毫不畏,趙國大長公主總還記得自己是前朝的公主,韋益敬喚她一聲大長公主,卻不必懼她。

“大人!”縣令喚了一聲,畢竟是前朝的大長公主,前朝已亡,項氏已經所存無幾,只有這麼一個大長公主,不管怎麼樣,楚昭都會給她幾分薄面,和這樣的人較勁雖然無懼,也沒什麼好處。

“準備準備,我這就回京。”縣令的言外之意,韋益豈會不懂,但是正因爲他是大昭的臣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都清楚。

“屍體還有負責此次驗屍的仵作,都隨我去一趟長安。”韋益再生氣也沒忘了正事,吩咐一通下來,縣令應下。

他這人還沒回,舊京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寫在摺子上送進京。

楚昭看到韋益寫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幾個字,露出了笑容,讚道:“做得不錯,就是要這樣,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趙國大長公主拿出一個項氏的空寶藏,陛下,此事……”送到楚昭手裡的摺子都是經過政事堂的,項氏的空寶藏,該知道的都知道。

“趙國大長公主只是知道項氏寶藏的存在,她也不知道寶藏是空的,這樣的說辭,你們能說什麼嗎?”楚昭反問一句,齊淮瞄了楚昭一眼,沒想到被楚昭捉了個正常。

“齊卿有什麼想問的?”楚昭直白詢問。

原本沒想問的齊淮被點了名,只好問了,“陛下是否已經知道了項氏寶藏是空的事?”

這個問題一問出來政事堂的諸公都看向楚昭。

楚昭很老實地道:“知道了。太后告訴朕的。幫忙搬走項氏寶藏的是朕的阿舅,阿舅向來是什麼事都不瞞阿孃。”

下面一通嘀咕了,楚昭道:“覺得朕知道了寶藏是空的,沒有收下寶藏,犯嘀咕了?”

他們那點心思,楚昭不用想都知道了,姜參道:“陛下先知了寶藏是空纔會拒絕趙國大長公主獻上寶藏?”

“是又如何?你們想的無非是,朕若是知道這寶藏是真的寶藏會不會要?”楚昭對上姜參,與姜參說道:“總覺得先生喜歡把學生往歪裡想。朕是見錢眼看的人?又是差錢的人嗎?”

頗是委屈的語氣,姜參道:“陛下過於聰明,臣也是擔心。”

楚昭更委屈了,“朕什麼時候辦給逾禮的事?”

姜參能說,正是因爲沒有,所以他更希望楚昭繼續堅持下去?保持現在這樣完美的記錄,莫因小利而失了爲君者的氣度。

“姜公也是愛之深,則之切,陛下理當理解姜公。”韋尚任幫着姜參說好話,得了楚昭一個白眼,韋尚任……

“你們在計較朕是不是因爲知道項氏的寶藏是不是空的時候纔會不把寶藏據爲己有,是不是也該想想,趙國大長公主明知這個寶藏是空的,偏偏還要用這樣一個寶藏牽扯那麼多的人來,究竟圖的是什麼?”楚昭提醒了一句。

魯種看向楚昭,“陛下的意思是懷疑趙國大長公主意圖不明?”

“不止是朕,韋益也是這樣認爲。朕是這樣想的。如果朕爲項氏的寶藏而動心,會給趙國大長公主什麼樣的賞賜?”楚昭覺得與其去想趙國大公主圖的是什麼,不如從根子開頭來想。

“若是依臣念着前朝僅剩趙國大長公主,會請陛下厚待趙國大長公主。”韋尚任很誠實地說出自己可能會做的事。

楚昭點了點頭,“授公主封號,或許想想朕讓女子承爵的可能,還會讓趙國大長公主的孫兒繼承項家的爵位。”

絕對的有可能!一羣人毫無異議,楚昭道:“至於衛家,真真假假其實都扯不清楚,畢竟案發已久,怎麼看趙國大長公主都沒有陷害衛氏的理由,所以這個案子查到最後會是怎麼樣?”

韋尚任道:“無論是什麼樣的結果,對於趙國大長公主來說,她是前朝的遺霜,自無過錯,縱是誣陷,陛下也必會網開一面。”

“出場的聲勢夠大,雷聲大,雨點小,事情不都是這樣自然而然地就過去了。”楚昭冷笑着說。

下面的人已經被驚了一頭冷汗,他們也不確定趙國大長公主有沒有這樣的勇氣,爲了幫自己的孫子爭個好前程,將大昭上下都玩弄於股掌之中!

“一切只是陛下的猜測,凡事還是等韋尚書從舊京回來才能確定。”吳用出言打斷楚昭剛剛的猜測,因爲這真不是什麼好的猜測,萬望那位前朝的公主沒有那麼大的膽子。

132章 兗州歸附165章 帝后大婚238章 不吝教導224章 貪得無厭151章 家常一二277章 楚昭退位130章 繼續進擊161章 再催立後112章 鍾鬱之死203章 齊淮之懼069章 將計就計264章 一屋不掃209章 一場鬧劇269章 柴景爲相179章 冀州來人116章 繞路梁州054章 鍾氏訓女146章 求仁得仁081章 災民圍堵149章 揚州事畢254章 閒中取樂106章 自行募兵200章 一查到底253章 封王賜府191章 衆志一心033章 楚章被打003章 所謂神童069章 將計就計162章 昭立皇后002章生得如何263章 借糧要求105章 章武郡守243章 大獲全勝034章 不良於行153章 論功行賞155章 楚昭選後072章 莫氏自盡219章 遷入皇陵050章 再出妖蛾152章 遷都長安274章 母子爭執002章生得如何266章 鍾家摻和272章 楚昭昏倒082章 我要練兵254章 閒中取樂194章 獄中談論205章 齊冶賜藥179章 冀州來人037章 被打臉了140章 太尉身死142章 爲帝爭論061章 柴景作證276章 同歸於盡229章 爲君不喜132章 兗州歸附197章 幕後之人107章 長嫂有喜195章 涉案之人203章 齊淮之懼015章 阿兄升官067章 太夫人鬧180章 你試我探190章 失蹤之人268章 萬邦來朝218章 都是巧合168章 打架鬧事238章 不吝教導263章 借糧要求202章 楚昭賜藥197章 幕後之人132章 兗州歸附022章 自討苦吃258章 借糧救急024章 長嫂嫁到065章 郡守慘死146章 求仁得仁173章 鍾氏震驚033章 楚章被打114章 自相殘殺063章 賺大發了013章 以物教人261章 自薦少年189章 挑選伴讀189章 挑選伴讀104章 海盜再來007章 神童其名258章 借糧救急127章 決心已定092章 垂釣老者015章 阿兄升官211章 項氏寶藏107章 長嫂有喜094章 柴景上門272章 楚昭昏倒026章 楚章變故145章 一統天下030章 兄長出手097章 血洗鹽田127章 決心已定
132章 兗州歸附165章 帝后大婚238章 不吝教導224章 貪得無厭151章 家常一二277章 楚昭退位130章 繼續進擊161章 再催立後112章 鍾鬱之死203章 齊淮之懼069章 將計就計264章 一屋不掃209章 一場鬧劇269章 柴景爲相179章 冀州來人116章 繞路梁州054章 鍾氏訓女146章 求仁得仁081章 災民圍堵149章 揚州事畢254章 閒中取樂106章 自行募兵200章 一查到底253章 封王賜府191章 衆志一心033章 楚章被打003章 所謂神童069章 將計就計162章 昭立皇后002章生得如何263章 借糧要求105章 章武郡守243章 大獲全勝034章 不良於行153章 論功行賞155章 楚昭選後072章 莫氏自盡219章 遷入皇陵050章 再出妖蛾152章 遷都長安274章 母子爭執002章生得如何266章 鍾家摻和272章 楚昭昏倒082章 我要練兵254章 閒中取樂194章 獄中談論205章 齊冶賜藥179章 冀州來人037章 被打臉了140章 太尉身死142章 爲帝爭論061章 柴景作證276章 同歸於盡229章 爲君不喜132章 兗州歸附197章 幕後之人107章 長嫂有喜195章 涉案之人203章 齊淮之懼015章 阿兄升官067章 太夫人鬧180章 你試我探190章 失蹤之人268章 萬邦來朝218章 都是巧合168章 打架鬧事238章 不吝教導263章 借糧要求202章 楚昭賜藥197章 幕後之人132章 兗州歸附022章 自討苦吃258章 借糧救急024章 長嫂嫁到065章 郡守慘死146章 求仁得仁173章 鍾氏震驚033章 楚章被打114章 自相殘殺063章 賺大發了013章 以物教人261章 自薦少年189章 挑選伴讀189章 挑選伴讀104章 海盜再來007章 神童其名258章 借糧救急127章 決心已定092章 垂釣老者015章 阿兄升官211章 項氏寶藏107章 長嫂有喜094章 柴景上門272章 楚昭昏倒026章 楚章變故145章 一統天下030章 兄長出手097章 血洗鹽田127章 決心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