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章 正式拜師

“宣姜相和蕭相覲見。”楚昭很自覺地回頭吩咐,楚宸高興地看着楚昭,嘴裡吃東西的動作一點沒停。

一頓飯的時候用不了多久,楚昭領着楚宸回了宣政殿,對於明明放假三天的皇帝突然宣見,姜參和蕭其陳先後都到了宣政殿。

“姜先生。”楚昭都喚姜參一聲先生,平日裡蕭其陳也一樣稱一聲先生。

“陛下昨日大婚,今日傳詔,是出了什麼事不成?”姜參說了一句,不算很確定,蕭其陳一頓,與姜參目光對上,眼下最大的事非是議論紛紛的女子出仕一事。

“沒什麼事,就是問問兩位收不收弟子。”楚昭進門聽到姜參帶着擔憂的話,立刻接上。

姜參和蕭其陳聽到動靜都回過了頭,“陛下,公主!”

楚宸這位大昭的公主,楚毅之僅剩的血脈,姜參和蕭其陳時常見到,一眼就認得。

“姜大人,蕭大人。”楚宸很有禮貌地問好,眉眼彎彎的,既有媚孃的嬌媚,又因鍾氏與楚昭的耳濡目染,從容不迫,盡顯氣度風範。

“阿宸年歲漸長了,朕意讓她進太學就讀。”楚昭一開聲地說白了,“想進太學得要考試,兩位趁明年開學之前給阿宸開開小竈,讓她考進太學如何?”

蕭其陳看了楚宸一眼,楚宸如今才五歲是吧,五歲的年紀,在宮中已有啓蒙,爲何要專門去太學?“陛下定下的太學進學的年紀是七歲以上,公主殿下沒到年紀。”

“朕不是備註了一條規矩,只要過了考試,歲數可以放寬嗎?”楚昭提醒了一句,蕭其陳一頓,嘴角抽抽,規矩是楚昭定下的,想要鑽空她還能想不到。

“這個學生,兩位怎麼看?”楚昭把楚宸推了出來。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姜參和蕭其陳,但是,現在是要拜師,拜師啊,楚宸挺直了身子想要力保鎮定。

姜參道:“臣收徒別人不知,陛下應該清楚臣的規矩。”

楚昭就是姜參的徒弟,姜參的規矩她還能不知道。“嗯,知道,所以先生只管考,要是覺得這學生還行那你就收下,不行讓她再努力,什麼時候能入你的眼了再說。”

楚昭十分的豁達,蕭其陳看了姜參一眼,他的底氣沒有姜參那麼足。

“那臣就考考公主。”姜參一聽楚昭並無以勢壓人之意,繼續說話。

楚昭點了點頭,給了他一個請便的姿式。蕭其陳道:“姜公問過之後,臣也問問。”

“好!”都讓姜參考了,蕭其陳要考考也好啊!當先生的總要知道學生的水平,這樣纔好對症下藥。

楚昭跽坐於一旁,四珠端了茶上來,楚昭端起喝了一口,有一下沒一下地撥弄着茶蓋,聽着那邊兩位先生出的考題。

一開始姜參考的是《三字經》,後來是《論語》,現在都考到《中庸》了。可惜的是,《中庸》楚宸纔開始學,一考答出來的機率就低啊。

然後姜參就不說話了,蕭其陳接上,他不考什麼書中的內容,只是問楚宸平日都做什麼,有什麼喜歡的,又覺得宮裡怎麼樣。

楚宸回答得非常清晰,喜歡不喜歡的表達得很詳細,問到對大明宮的感覺時,楚宸說了隨楚昭從冀州來到長安的感覺,對比冀州是怎麼樣,條理非常明確。

蕭其陳很滿意,與楚昭作一揖道:“蒙陛下不棄,臣願教導公主。”

姜參笑道:“臣已經老了,若是讀史臣可以給公主講講,還是讓公主多聽聽年輕人的課,莫學得與陛下一般老成。”

換而言之也願意收下楚宸。楚昭笑了笑,“還不拜見兩位先生。”

楚宸高高興興地跪下,“拜見姜先生,拜見蕭先生。”

姜參不是蠢人,楚昭既然讓了他和蕭其陳來,他已是花甲之人,還能有多少日子,楚宸還年輕,又是楚家如今唯一的後嗣,在楚昭沒有誕下兒女之前,楚宸之重一如大昭。

“好,以後就有勞兩位了。”楚昭笑眯眯地說,衝楚宸招手,楚宸也高興地走了過去,楚昭摸了她的發項,“先生拜下了,若是明年太學招生的考試你考不過,別說當姑姑的對你不好。”

“我一定會考過!”楚宸握着小拳頭志氣滿滿,楚昭點了點頭,“等你的表現。”

蕭其陳看楚宸那一副必將努力奮鬥的樣子,實在不忍告訴她,就楚宸現在的水準,要考進太學根本就是小兒科的事,楚昭也看過太學考試題目的內容,能不知道太學的內容都考了什麼。

楚宸實是讓鍾氏和楚昭教得極好,這麼大的小娘子,基礎的都懂,就是太學裡頭比她大個兩三歲的郎君,成績能跟她比的少。

“回祖母那兒去吧,我和兩位先生商量商量你的課程。”楚昭衝楚宸說,楚宸點了點頭,“那我回去了。先生,告辭!”

走了不忘跟剛拜的先生道別,禮數很周到,姜參摸了摸鬍鬚,誰都喜歡懂禮的學生。

蕭其陳也與楚宸點了點頭,楚宸很高興地走了,伺候她的阿巧阿燕尾隨跟上。

“朕的阿宸還不錯?”小孩子在,不好當麪點評,楚昭這會兒問,姜參也照實說,“公主殿下很聰明,不過沒有陛下的通透,務實。”

楚昭哭笑不得,“先生,你非要按朕的標準,朕記得認識先生的時候,朕八歲,比阿宸現在還大個幾歲呢。”

更要命的是她雖然看着小,芯裡都已經是四十好幾的人了。所以真跟楚宸比起來,楚宸這貨真價實的小娘子,能學成這樣楚昭已經很滿意了。

“敢問陛下讓公主進太學意欲何爲?”蕭其陳問得直接。

楚昭道:“阿宸一個人在宮裡太寂寞,讓幾位先生找幾個伴讀陪她還不如讓她去太學,太學的先生都是什麼人,朕心時有數。見得多,聽得多了,自然視野就寬了。一個人的知識文化都能慢慢學,胸襟氣度必須要打小就養,你看得有多遠,就註定你能走多遠。阿宸是阿兄唯一的血脈,她的將來就絕不會是如同歷朝的公主那樣,等着成年長大了,選個駙馬,就那麼過一輩子。朕這樣說,你們能明白?”

有什麼不明白,跟外面已經鬧起來的開女科,選女官,將來楚昭要封個女王爺又有什麼奇怪的。

但是,楚昭自己都定下了規矩,凡事論功而賞,那麼想要掙功管該怎麼樣?必須學得真本事,有了真本事,不管在哪裡,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身份下,都能安身立命。

蕭其陳真是佩服楚昭的胸襟,授人於魚不如授人以漁,楚宸有一個真心爲她打算的人,收下這樣的弟子,細心教導,將來於他有益。

楚宸這弟子蕭其陳收下了,接下來,蓄勢以久的對於開女科一事,在楚昭大婚後上朝的第一天爆發了。

被楚昭趕出了朝堂的韋佗再次作爲代表上折,舊話重談,“天下的郎君不知凡之,何以令女子出仕,攪亂陰陽。”

“那你的意思是哪一天,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女人就可以出仕了是嗎?”楚昭第一句就堵了韋佗,原本喧鬧的朝廷隨楚昭涼涼的一句落下,一片死寂。

“朕一直都很想問,在你的眼裡,女人到底是什麼?你口口聲聲看不起女人,作爲女人生出來的你,第一個是不該自己把脖子抹了?”朝中的臣子們驚奇地發現,大婚之後的楚昭容忍度更低了,眼刀子直甩向韋佗,話更直白。

“每次朝議你除了會糾着男女身份的問題不放之外,你還會做什麼?大昭新建,天下百廢待興,各州缺人,缺爲朕治理天下的人,朕給你們機會,讓你們可以做一番大事,結果呢,你們做了什麼?做了什麼?世家,既然你們堅定不參加科考,好啊,當朕沒了你們就什麼事都做不成了?朕就是讓你們看看,沒了你們世家,朕的大昭會不會倒。”

這是第一次,楚昭衝着世家們放話。冷洌地笑着,宛如修羅。

“朕開女科,不是要經過你們的同意,而是時勢所趨,沒有你們,自然會有人願意爲大昭出一份力。女人,你們看不起女人,覺得女人除了幫你們打理家務,爲你們生兒育女之外再無他用。所以你們不肯讓朕當這個女帝,所以你現在更一力阻攔朕開女科。你們不讓朕當女帝,朕當了,你們不讓朕開女科,朕也要開了。朕倒要看看,朕起的頭,天下的女人是不是都不願意掙着一口氣,證明自己不是那麼一無是處。男人可以安邦定國,女人也一樣可以!”

這是帶着女人奮起跟男人爭天下。

“別的話都不用說,想讓證明朕錯了,那就看你們敢不敢跟朕打一個賭。”

楚昭放了話,下面的所有男人都動了,集體要進諫吶!

但是,楚昭的話又起了。得,都先把腿收回來,等會兒再說。

“以天下爲賭,若是朕輸了,從今往後朕再不議開女科之事,就連科舉亦廢。若是朕贏了,女科與科舉一般,作爲選舉人才的手段,誰也別再跟朕廢話。”楚昭顯然早有準備,竟然以天下爲賭。

剛剛被楚昭噴得臉上無光的韋佗此時刻已經眼睛發亮,“陛下說話算數?”

“朕說話什麼時候不算數?”楚昭居高臨下的問韋佗,韋佗尷尬地說不出話來。

楚昭道:“這個賭,就以這一次的女科來賭,就拿上一次科考的內容同等出題,如果參加考試的女子考中的多,一應爲官一切都符合如同男人爲官的要求,就算是朕贏,若是考中的人沒有科考的人多,又證明了考中的人沒有能力,就算朕輸,如何?”

下面一陣竊竊私語,楚昭穩坐釣魚臺,等着下面議論完。

“陛下是否還有什麼條件?”有人詢問,楚昭那麼好說話?

“條件就是,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阻止任何人蔘加科考,當然,朕也不能勉強任何人蔘加女科,不管是朕還是你們,誰違背了這一點都算輸,你們敢不敢賭?”

討論,再討論啊!現在的情況是怎麼樣,現在的情況是楚昭一意要開女科,楚昭想做的事,他們來不了硬的,拼不過楚昭,好不容易楚昭提出了這樣的賭局,賭還有一半贏的可能,不賭就只有不到兩成。

“陛下一言九鼎!”有人再次重申了一句,楚昭道:“朕能做到朕說過的話,你們能嗎?”

“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阻止任何人蔘加女科。”楚昭提醒這一點,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朕手握斥部,遍佈各州,想要瞞天過海,想想你們有沒有這樣的能力,一但你們有任何人違背了這一點,就算你們輸了。”

本來在楚昭說出打賭的話之後小算盤打個不停的人,聽着楚昭的提醒和警告,又有些不確定了。

“怎麼,你們不是覺得女人不如你們男人嗎?難道還怕她們考過了你們男人不成?”

請將不如激將,楚昭這樣淡淡地說來,作爲世家的人們再次扎堆商量,各家各戶的妻兒是什麼模樣還能不知道嗎?雖然不能阻止,說服人不參加還是可以的吧。

對,說服人不參加是非常可以的。想到這點的人,算是讓他們心裡都有了一把籌碼。

“陛下也不能強迫任何人蔘加女科,這是陛下答應的。”楚昭的備註也有她不能做的,說了別人不能做的,楚昭也別忘了自己不能做的。

“強扭的瓜不甜,諸位覺得一個被強迫來考試的,表現會好嗎?”她的這一備註啊,於她根本就沒有多少用。

“陛下與滿臣的大臣打賭,那何人爲見證?”打賭嘛,豈能沒有見證呢。

“令天下人爲證,朕立刻張告天下,把賭約告知天下,一個失信之人,何以爲帝,這樣諸位都放心了吧。”

當然放心了,楚昭既然連這點都想到了,兩下權衡,他們的勝算太大了,楚昭想必也是走投無路了纔會出此下策吧。

“既是如此,那女科的考題還是由七相和六部尚書,集天下大儒所出,之後批閱卷,召見考過的人,也要由天下人共視。”前面的說好了,一但開考的內容,作爲考官,考題,這一樣樣一樣都不能忽視。

“朕不是說了嗎?一切皆以今年的科考爲則,無一例外。”楚昭語音落下,賭約就算成了。

233章 滿載歸來225章 慢慢算賬213章 寶藏歸屬240章 天高海闊245章 姜參之死021章 楚敏找茬129章 京城求救001章 生得如何054章 鍾氏訓女019章 楚愉哀求089章 開闢鹽田081章 災民圍堵157章 太后相邀139章 人心異動268章 萬邦來朝037章 被打臉了200章 一查到底270章 荊州水災134章 冀州之亂048章 護國住持192章 蛛絲馬跡190章 失蹤之人173章 鍾氏震驚122章 血染梁州031章 一唱一和020章 各自心思008章 父母爭執209章 一場鬧劇221章 閒來騎馬121章 死士暗殺150章 準備遷都224章 貪得無厭104章 海盜再來086章 拒不吃藥041章 陳年舊事269章 柴景爲相183章 皇子楚操042章 憶事論今245章 姜參之死178章 你我決擇236章 楚昭論民197章 幕後之人111章 你來我往031章 一唱一和064章 梁州遇刺193章 擒住賊人176章 太學應考096章 解決麻煩228章 女帝心思254章 閒中取樂188章 要選伴讀114章 自相殘殺168章 打架鬧事206章 小國試探093章 阿兄愁事178章 你我決擇237章 開創蹴鞠146章 求仁得仁073章 楚茂上門194章 獄中談論020章 各自心思088章 製鹽之法143章 海納百川147章 楚愉被休121章 死士暗殺224章 貪得無厭090章 步步經營031章 一唱一和270章 荊州水災024章 長嫂嫁到203章 齊淮之懼107章 長嫂有喜074章 教訓楚鴻017章 祖母心思209章 一場鬧劇002章生得如何001章 生得如何031章 一唱一和159章 出逐韋佗025章 賤招層出208章 另闢蹊徑115章 爭鋒相對137章 閒事逗侄203章 齊淮之懼055章 周氏生辰108章 璐王逼宮128章 藥坊爭權259章 單于仰慕254章 閒中取樂021章 楚敏找茬263章 借糧要求020章 各自心思017章 祖母心思006章相府宴請009章 捉周趣事245章 姜參之死243章 大獲全勝005章 力爭食飯167章 正式拜師058章 一語驚醒
233章 滿載歸來225章 慢慢算賬213章 寶藏歸屬240章 天高海闊245章 姜參之死021章 楚敏找茬129章 京城求救001章 生得如何054章 鍾氏訓女019章 楚愉哀求089章 開闢鹽田081章 災民圍堵157章 太后相邀139章 人心異動268章 萬邦來朝037章 被打臉了200章 一查到底270章 荊州水災134章 冀州之亂048章 護國住持192章 蛛絲馬跡190章 失蹤之人173章 鍾氏震驚122章 血染梁州031章 一唱一和020章 各自心思008章 父母爭執209章 一場鬧劇221章 閒來騎馬121章 死士暗殺150章 準備遷都224章 貪得無厭104章 海盜再來086章 拒不吃藥041章 陳年舊事269章 柴景爲相183章 皇子楚操042章 憶事論今245章 姜參之死178章 你我決擇236章 楚昭論民197章 幕後之人111章 你來我往031章 一唱一和064章 梁州遇刺193章 擒住賊人176章 太學應考096章 解決麻煩228章 女帝心思254章 閒中取樂188章 要選伴讀114章 自相殘殺168章 打架鬧事206章 小國試探093章 阿兄愁事178章 你我決擇237章 開創蹴鞠146章 求仁得仁073章 楚茂上門194章 獄中談論020章 各自心思088章 製鹽之法143章 海納百川147章 楚愉被休121章 死士暗殺224章 貪得無厭090章 步步經營031章 一唱一和270章 荊州水災024章 長嫂嫁到203章 齊淮之懼107章 長嫂有喜074章 教訓楚鴻017章 祖母心思209章 一場鬧劇002章生得如何001章 生得如何031章 一唱一和159章 出逐韋佗025章 賤招層出208章 另闢蹊徑115章 爭鋒相對137章 閒事逗侄203章 齊淮之懼055章 周氏生辰108章 璐王逼宮128章 藥坊爭權259章 單于仰慕254章 閒中取樂021章 楚敏找茬263章 借糧要求020章 各自心思017章 祖母心思006章相府宴請009章 捉周趣事245章 姜參之死243章 大獲全勝005章 力爭食飯167章 正式拜師058章 一語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