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章 礦山交易

“小娘子,姜先生有請。”楚毅之出府去,送禮的人被鍾氏三言兩語的打發了,楚昭準備準備要去見姜參,姜參卻已經派人來請。

楚昭看了阿醒一眼,“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小娘子,都準備好了。”阿醒是楚昭的乳母,自小伺候楚昭,以前還能看管楚昭,楚昭漸大,楚昭是個有主意的人,如今的阿醒處處聽從楚昭。

理直了衣裳,楚昭道:“走吧。”

一行緩緩往姜參的院子去,姜參不僅在,還有一個與他年紀無二的婦人亦在,想來這位是他的夫人。楚昭上前見禮,“先生,夫人。”

姜參擡擡手,“坐吧!”

楚昭也不客氣地跽坐於姜參的對面,“我給先生和夫人備了些禮物,先生看得是否合用。”

送來的禮不外乎一些吃穿用度的東西,都是實用的,姜參一家搬來匆忙,什麼東西都來不及準備,她這個當徒弟的貼心一點,刷好感。

“你有心了。”姜夫人衝着楚昭點頭表示感謝,楚昭一笑。

“柴家來人了?”姜參不甚確定地問,楚昭也不藏着掖着,做好事不留名,那不是他們的本意。而且,爲了姜參,他們家可是拼盡全力,要是不讓姜參知道,犯傻嗎?

“是柴七郎來了。”楚昭看到桌上的茶開了,拿起勺子給姜參和姜夫人都勺了一份,一看姜參等她說下去的意思,楚昭道:“柴七郎與我阿兄當面要人,阿兄已經拒絕了。蒙先生不棄,收我爲弟子,師者,父也,若是先生願意隨柴家走,我們不會攔着,先生不想走,爲人子弟的,必爲先生保駕護航。”

一番說得端是大義凜然,姜參和姜夫人都鬆了一口氣,楚昭能感覺到。

昨日決定和楚毅之回楚家,他們何嘗不是在賭。柴家尋來,他們無力對抗柴家,楚毅之在猜到柴家身份的情況下竟然還願意出手相救,姜參當時就決定賭一賭,聽到楚昭的話,姜參心中的大石總算放下了。

“你們家的恩情,吾必報答。”姜參一個大儒,朝楚昭作一揖,“只是,柴家不會輕易放過我的。”

“先生放心,我阿兄已經去辦理此事,一定會讓柴家心甘情願地放棄與先生的恩怨的。”楚昭接過話說,姜參頓了頓,“你們沒有問我與柴家是何恩怨,就有把握可以打消柴家的念頭?”

顯然是不信的,楚昭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我想若非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對於重利,想必柴家不會不心動。”

話說完,注意到姜參和姜夫人的臉色都不好,楚昭心裡有個不好的預感,“先生與柴太尉總不會有奪妻之恨吧?”

剛剛她說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姜參和姜夫的表情就不對。殺父之仇直接可以摒除,畢竟,柴太尉之父,當初也是太尉,要是姜參能殺了前太尉,柴太尉要殺姜參,理由充足,直接就能讓皇帝下詔捉拿,絕不會受制於人。

收了個聰明的弟子,就是那麼坑,楚昭一猜就準,姜參點了點頭,楚昭也僵住了,只是隨口說說而已嘛,竟然把恩怨說透了。

難怪柴太尉一心要置姜參於死地,偏偏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弄死姜參。畢竟,堂堂一個太尉,竟然被姜參給搶了妻子,說出來叫人笑話,世家,都要臉。

一會兒的功夫楚昭已經腦補無數,姜參欲言雙止,楚昭已經回過神來道:“無論是何恩怨,還請先生相信我阿兄,我阿兄,一定會讓柴家放手。”

這樣放話,何嘗不是對姜參的保證,姜參看向楚昭黝黑的雙眼,真摯執着。

他這一輩子,一避再避,到了今日這樣的地步,早已退無可退,沒有楚家相救,昨日他們一家就死了。他這一生無可信之人,到今日,且信楚家一回。

“多謝。”姜參鄭重而道,楚昭道:“先生心亂,且休息幾日,功課一事,待事情辦妥了,再來向先生請教。”

非常知情知趣,楚昭起身告退,姜參難得的送楚昭出門,楚昭在門口笑道:“先生這般,叫弟子受寵若驚呢。玩笑一句,告退。”

一句打趣說罷,楚昭已經離去,姜夫人不確定地問道:“楚家,當真能信?”

“去問問阿兄回來了沒有。”楚昭一回到自己的院子,轉頭吩咐,阿燕立刻去打聽,帶了楚毅之一起過來,楚昭急急地道:“阿兄,你知道姜先生和柴家是何恩怨嗎?”

“知道了!”楚毅之不見急色,緩緩回答,楚昭拿眼看他,楚毅之道:“是柴家人告訴我的,過兩日,我去見柴太尉一趟。”

這更叫楚昭好奇了,楚毅之不是去給柴家備禮嗎?難道又碰上柴家的人了,柴家的人把柴太尉跟姜參的恩怨都告訴了楚毅之。

“放心,此去無事,我會把事情解決。”楚毅之沒有要跟楚昭解釋的意思,楚昭也不細問,只要楚毅之有把握就行。

楚毅之準備好了,直奔柴太尉勢力遍佈的青州,青州原是柴家舊地,世代經營下來,青州可以說是柴家的地盤,在青州,柴太尉之令更甚於聖意。

此事於大魏朝是公開的事,皇帝不是不想把青州收回,架不住世家抱團,牽一髮而動全身,至少除了青州,其他八州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皇帝意在粉飾太平。

翼州之亂,給了柴太尉一個很好的理由離開京城,回到了老地盤。楚毅之抵達青州,遞上拜帖,柴太尉次日召見,楚毅之一身白衣進了太尉府,柴太尉一身玄衣,柴景站在柴太尉的身旁,楚毅之上前一拜,“見過太尉。”

“我以爲你來是給我送人的,現在看來並不是。”柴太尉比起柴景來更直接,柴景畢竟年輕,應對楚毅之要小心謹慎,柴太尉卻是執權多年的人,面對楚毅之這樣的年輕人,不必隱藏他的心思,因爲這世上有太多的人想盡辦法盼得他的青睞。

“還請太尉勿怪,姜先生已經收了小妹爲徒,此事渤海上下皆知,楚家再沒落,也不能失了骨氣。”楚毅之不亢不卑地說話,柴太尉冷笑道:“死人還要骨氣爲何?”

這樣的柴太尉,出乎楚毅之的意料,從前在京城的時候,楚毅之雖與柴太尉並無往來,在鍾鬱的評價裡,無不說柴太尉是個極具世家風骨的人。

世家,世家啊!楚毅之突然覺得柴太尉是不是掩藏得太好,好得瞞過了所有人的眼睛。

“生有何歡,死又何懼。爲錚錚傲骨而死,死又何妨。”饒是有所猜測,楚毅之依然表明態度,柴太尉呵呵地笑着,十分不善。

“真是天真。我以爲你被楚家,被樑王逼得歸鄉,你應該明白,天下沒有權勢不能改變的事,也沒有權勢做不到的事。”柴太尉一番話居心叵測,哪怕是柴景也看到了與往常全然不動的柴太尉,目光一沉。

楚毅之聽着卻勾起了一抹笑容,“既如此,想必太尉會願意爲放過姜先生的。”

柴太尉原本顯得猙獰的面容露出了一絲好奇,“怎麼,你有什麼籌碼?”

不是來送姜參,又說了這樣一句話,柴太尉看着楚毅之,很是好奇,楚毅之究竟有什麼本事覺得,他可以打消他讓姜參死的本事。

“柴家居青州而守,世代經營,幾代皇帝都奈何不得柴家,柴家,求的是什麼?”楚毅之沒有回答,而是說起了柴家的事,柴太尉盯着他,打量着楚毅之。

因鍾鬱之故,楚毅之算是他爲數不多仔細記住的一個人,像他處於太尉之位,能入他眼的人太少了,就他的兒孫中,獨獨只有柴景隨他一同回了青州,餘下的人,都在京城。

“此物,請太尉過目。”楚毅之說了這麼一番話,拿出了一塊帕子,似是裹了什麼,柴景自覺上前接過,在柴太尉的面前將帕子打開,露出來的東西叫柴太尉亦爲之變臉。

“你從何而來的?”柴太尉將那東西握在手裡直問楚毅之。

“聽聞一地長年流出的都是黑水,我心生好奇,便前去查看,隨後才發現,那竟然是一座礦山。”楚毅之緩緩而答,柴太尉眯起了眼睛,“用一座礦山換一個半腳踏進棺材的人,你倒是捨得。”

“各有所得罷了,這座礦山於我無用,拿在手裡形同廢物。至於姜先生於我們楚家的用處,反倒還要多些,姜先生滿腹經倫,得以承師,實生平之幸。”楚毅之侃侃而談,引得柴太尉多看了他幾眼,“你倒是個難得的聰明人。”

聰明人懂得取捨,知道什麼東西應該攢在手裡,什麼東西應該放開。

“只是,此礦山的位置,袞王有所察。”楚毅之這般提醒,叫柴太尉目光迸發出一道精光,“你是拿袞王的礦山來換姜參?”

“並非如此,袞王有所察,卻未確定,袞王派去的人,我已經安撫住了,此礦山知曉的只有我。”楚毅之連忙解釋,“太尉應該知道,礦山在那裡,我之前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御史,眼下更無官職在身,無能將礦山看住。”

這話說得不錯,要是楚毅之能夠看住一座礦山,那纔是叫他應該注意的,看不住,纔是正常。柴太尉這麼一想,臉上的表情柔和了些。

“只要此礦山屬實,我答應只要姜參在你府上一日,我便不會動他,給鍾大將軍面子。”柴太尉終於是鬆口了,楚毅之直接忽視他後面那句,謝道:“多謝柴太尉。”

“若不嫌累,你帶我們七郎去一趟。”柴太尉笑着使喚楚毅之,楚毅之早有料到,“不累,不累,有勞七郎隨我走一趟。”

這便算是說好了,柴景得令,帶上部曲,與楚毅之一同直奔礦山。

礦山在青州與袞州的交匯處,此地人煙稀少,要不是楚毅之說那處草木不生的山是礦山,只怕人人都覺得那不過是一處荒山。

柴景的人去驗時,確確實實是整座的礦山,從山底到山頂,他都叫人挖了看了。部曲一臉的興奮,有一座礦山做後盾,武器就不成問題,柴家,柴家若想於世間立足,輕而易舉。

“辛苦楚世兄了。”柴景的人派去核實,柴景得了準信,與楚毅之客客氣氣地道謝,楚毅之笑道:“七郎不必客氣,事情得以圓滿解決我很放心。”

是真的放心,但是,柴景看着楚毅之,想到楚毅之爲了一個姜參竟然送上一座礦山,這樣的大手筆,若換了是他,他未必有楚毅之的豁達。

楚毅之注意到柴景的目光,迎對柴景道:“七郎,說句不好聽的話,可惜你比我們阿昭大了六歲,否則啊,我還真想你當我妹夫。”

突然說到楚昭,柴景就想到了有過幾面之緣的小娘子,與楚毅之甚是相像呢。莞爾一笑,不以爲然。楚毅之道:“當然,高門嫁女,低門娶媳,柴家未必看得上我們阿昭。”

“若是小娘子及笄之時,我尚未訂親,楚世兄依然願意將小娘子許配於我,我必上門提親。”柴景突然直白地說來,唬了楚毅之一跳,柴景解釋道:“小娘子雖然小小年紀,幾回相見,小娘子聰慧穩重,又有世兄和通直先生教導,必是宗婦之選,蒙世兄不棄,我就不客氣了。”

這回輪到楚毅之盯着柴景看了,“你莫不是看上我家阿昭了?”

“以世兄之貌,癡纏世兄的小娘子不少吧。”柴景說來,楚毅之再看了柴景那張臉,想到柴景比他更甚的家世,大笑不止,“我都不堪之憂,更別說七郎了。”

“小娘子雖小,至少看我時目光清明,可見非爲美色所迷,心性堅定之人。若能娶得此妻,實三生之幸。”話說到這份上了,柴景不介意說得更明白。

楚毅之點頭,非常肯定地點頭,“若是七郎可以作主,此事未無不可。只怕柴太尉未必會給七郎時間,叫七郎有機會等到我家阿昭及笄吶。”

柴景幽幽一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因如此,我才與世兄明言,若是到時我尚未定親,必上門提親。”

都是聰明人,其中的問題各自明白,正是因爲明白,別的話就不必多言了。兩人說過即忘,都不曾放在心上,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楚昭與柴景,淵源頗深。

205章 齊冶賜藥220章 倡議側卿221章 閒來騎馬182章 再議女官237章 開創蹴鞠079章 衛氏留京252章 敬酒之人259章 單于仰慕028章 楚氏出手258章 借糧救急168章 打架鬧事125章 楚茂生懼265章 柴景堵人151章 家常一二209章 一場鬧劇168章 打架鬧事051章 所謂見鬼198章 刑部大牢142章 爲帝爭論150章 準備遷都058章 一語驚醒207章 水軍之敗112章 鍾鬱之死241章 敵軍進犯085章 柴景相救134章 冀州之亂202章 楚昭賜藥058章 一語驚醒172章 聚衆鬥毆059章 瑣事一二086章 拒不吃藥199章 自作聰明062章 玩具製作270章 荊州水災144章 親征徐禹273章 心知肚明049章 解決辦法243章 大獲全勝150章 準備遷都101章 琉璃進京016章 孃舅鍾鬱028章 楚氏出手065章 郡守慘死074章 教訓楚鴻195章 涉案之人266章 鍾家摻和268章 萬邦來朝225章 慢慢算賬006章相府宴請199章 自作聰明150章 準備遷都173章 鍾氏震驚229章 爲君不喜213章 寶藏歸屬231章 水中刺殺019章 楚愉哀求150章 準備遷都182章 再議女官220章 倡議側卿028章 楚氏出手013章 以物教人007章 神童其名168章 打架鬧事005章 力爭食飯015章 阿兄升官078章 準備離京195章 涉案之人189章 挑選伴讀063章 賺大發了084章 楚昭被擄276章 同歸於盡158章 刺客來了128章 藥坊爭權066章 何去何從245章 姜參之死261章 自薦少年182章 再議女官054章 鍾氏訓女131章 殺雞儆猴262章 兩國比試142章 爲帝爭論203章 齊淮之懼126章 奪回雍州081章 災民圍堵225章 慢慢算賬131章 殺雞儆猴238章 不吝教導073章 楚茂上門153章 論功行賞094章 柴景上門148章 討要嫁妝238章 不吝教導221章 閒來騎馬152章 遷都長安231章 水中刺殺074章 教訓楚鴻063章 賺大發了219章 遷入皇陵136章 衛九來冀079章 衛氏留京
205章 齊冶賜藥220章 倡議側卿221章 閒來騎馬182章 再議女官237章 開創蹴鞠079章 衛氏留京252章 敬酒之人259章 單于仰慕028章 楚氏出手258章 借糧救急168章 打架鬧事125章 楚茂生懼265章 柴景堵人151章 家常一二209章 一場鬧劇168章 打架鬧事051章 所謂見鬼198章 刑部大牢142章 爲帝爭論150章 準備遷都058章 一語驚醒207章 水軍之敗112章 鍾鬱之死241章 敵軍進犯085章 柴景相救134章 冀州之亂202章 楚昭賜藥058章 一語驚醒172章 聚衆鬥毆059章 瑣事一二086章 拒不吃藥199章 自作聰明062章 玩具製作270章 荊州水災144章 親征徐禹273章 心知肚明049章 解決辦法243章 大獲全勝150章 準備遷都101章 琉璃進京016章 孃舅鍾鬱028章 楚氏出手065章 郡守慘死074章 教訓楚鴻195章 涉案之人266章 鍾家摻和268章 萬邦來朝225章 慢慢算賬006章相府宴請199章 自作聰明150章 準備遷都173章 鍾氏震驚229章 爲君不喜213章 寶藏歸屬231章 水中刺殺019章 楚愉哀求150章 準備遷都182章 再議女官220章 倡議側卿028章 楚氏出手013章 以物教人007章 神童其名168章 打架鬧事005章 力爭食飯015章 阿兄升官078章 準備離京195章 涉案之人189章 挑選伴讀063章 賺大發了084章 楚昭被擄276章 同歸於盡158章 刺客來了128章 藥坊爭權066章 何去何從245章 姜參之死261章 自薦少年182章 再議女官054章 鍾氏訓女131章 殺雞儆猴262章 兩國比試142章 爲帝爭論203章 齊淮之懼126章 奪回雍州081章 災民圍堵225章 慢慢算賬131章 殺雞儆猴238章 不吝教導073章 楚茂上門153章 論功行賞094章 柴景上門148章 討要嫁妝238章 不吝教導221章 閒來騎馬152章 遷都長安231章 水中刺殺074章 教訓楚鴻063章 賺大發了219章 遷入皇陵136章 衛九來冀079章 衛氏留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