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五)

在火器局的新試驗場走馬觀花地看了一圈,韓岡回到京城時已經是黃昏。

儘管試驗場位置有些遠,但視察的結果讓韓岡還是比較滿意。

在方興的主持下,這個試驗場雖然簡陋,卻已經很好的開始運作。雖說有問題的地方的確還很多,不過在韓岡看來,再多的問題也不能掩蓋試驗場的價值。

這座試驗場,可以說是軍器設計、生產正規化的第一步。

軍器監日後的設計和生產,不能像神臂弓、斬馬刀一樣,在皇帝面前耍了一套之後,就得到了配發軍中的許可證。儘管韓岡也曾是受益者,但他始終認爲,比起來自高層的許可,專業的測試是更加不可缺少的部分,這樣才能夠不斷積累和進步。

火炮試驗場的建設纔剛剛開始,現在只是第一處。在計劃中,主要是虎蹲炮的試驗地,日後在臼炮和火槍開發出來之後,也可以於此處進行試驗。不過等到那時候,運輸用的專門軌道就必須提上臺面,不能將火藥火炮這些機密之物,用馬車在官道上裝來運去。

而射程更遠的野戰炮、城防炮,則需要更大的試驗場地,否則射程等數據根本無法進行統計。動輒數裡的射程,才一里見方的試驗場完全約束不了。射角、裝藥量、炮彈重量與射程之間的換算關係,必須進行大規模的測試才能得到,不可能讓炮手憑着個人經驗來玩。

只是開封府附近短時間內還沒辦法找到更大的空地來試驗。中原平陸就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絕大多數土地都有了主人,就算有舊軍營可以利用,可週圍人口太多,還是無法保證實驗武器數據的隱秘。短時間內,只能暫時使用這邊的試驗場,瞄準土山上進行射擊。

回到京城,王居卿早一步下馬告辭,韓岡準備去一趟政事堂看看情況便回家。

韓絳早一步就回家了。這位宰相一向不到散衙便回家,太后也罷,御史也罷,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去管他。張璪比起韓絳也不過小了十歲多一點,卻是學不來韓絳的大牌,每天是按時來按時去。不過當韓岡回來的時候,卻也正好準備回家,都走到了正院中了。

看到韓岡回來,張璪就停住了腳,跟韓岡寒暄起來:“玉昆,情況怎麼樣?”

兩位參政站在正院中說話,跟在張璪身邊的人,跟在韓岡身邊的人,呼地一下散到了兩三丈開外,以兩人爲中心,空出了一圈地來。還有政事堂中奔走的官吏,也都遠遠地繞過了路去。

韓岡左右看了看,搖頭對張璪道:“我們這是雄黃嗎?”

張璪哈哈笑道:“艾草也差不離。”

“也算他們曉事。”韓岡道:“虎蹲炮的情況還不錯。一年千餘門不成問題。”

“又便宜又好,就跟玉昆你的板甲一樣了。”

“得等到彈藥的成本降下來才能當得起價廉物美四個字。”

“好像也不比箭矢更貴……”

“現在差不多,之後還能更便宜一點。”

神臂弓訓練耗費的是箭矢,重弩本身也容易損壞,而火炮好歹是銅鐵金屬,好歹要比弓弩要結實些。火藥、彈丸,現在加起來比箭矢要貴一點,但東西一多,成本立刻就會降下來。

張璪多少知道一點,“‘爾祿爾俸,民脂民膏’,這軍器花費也同樣是民脂民膏,價廉物美才爲最好。”

“不過如何配合弓弩列陣發射,下面就要等訓練了。不好生訓練,再好的軍器也是廢鐵,白白浪費了錢。”

“虎蹲炮,張璪也看過。比神臂弓、牀子弩都易用,看幾眼就會了,還不像牀子弩和神臂弓那樣費力氣。”張璪與韓岡面對面的坐下來,“其實照張璪說,都用不到五個人,兩三個人就夠了。”

“還是人多些安穩點。行軍時,輪流揹着火炮不損氣力。”

“原來如此。”張璪點點頭,突然又道,“對了,之前宮裡面幾次派人出來請玉昆你。”

“韓岡出外前,應該已經通報過了吧。”韓岡奇怪的問道,“是什麼事?”

“楊戩沒說。”張璪神情淡淡地說道。既然中使不說,從臣子的角度,也不方便問。他正想再說什麼,突然揚了揚眉,“人來了。”

過來的就是楊戩,或許是一直在聽着消息,得知韓岡終於回來了,就忙小跑着過來。

“參政終於回來了。”楊戩給張璪、韓岡行過禮,就急不可耐地對韓岡道,“太后有旨,請參政速至內東門小殿。”

韓岡沒有立刻領旨,而是先問道,“什麼事?”

“太后想了解一下火器局的情況,讓小人在這裡等着參政。”

按照分管項目,軍器監和將作監的管轄權,在韓岡手中。韓絳和張璪都不會插手。

但如果太后想要了解軍器監的發展情況,派箇中使去不就行了?滿皇城的閹人,隨便挑幾個都比外臣更靠譜。

韓岡能從對面的張璪臉上,讀出他想說的話。

一般而論,太后更相信外臣而不是宮人,對朝臣們來說並非是壞事,甚至可以說是好事——只要不是專信某個人。

“臣遵旨。”

“某個人”領旨之後,又與張璪打了個招呼,隨即從側門往內東門小殿而去。

韓岡一向知道,向太后很看重火炮。

神臂弓、斬馬刀,乃至板甲、飛船,都是先帝趙頊看好,並配發軍中的軍器,只有火炮,是在太后執掌國政後纔出現。

而且論起聲勢和威力來,火炮遠遠超過其他兵器,非刀槍弓弩所能比。

當初金明池試射,湖水上方,火炮的轟鳴聲驚天動地,而摧毀目標的能力和重新發射的速度更是遠遠超過了牀子弩。

事後太后興奮的心情,從她的話語中就能聽得出來。

韓岡去了城外試驗場一趟,回來就要問詳情,並不讓人感到驚奇。

當韓岡來到內東門小殿,都已是皇城快要落鎖的時候了,但太后沒有半點急躁。

賜了韓岡的座,賜了韓岡的茶,方纔道:“參政今日辛苦了。”

“此乃臣分內之事,亦只是半日來回而已。”

宰輔爲國之鼎鼐,素不輕動。實地視察是韓岡的習慣,而不是宰輔們的慣例。

不過韓岡,而以火炮的價值,和太后對火炮的看重,也的確當得起一名參知政事,花上一天時間去試驗場視察一下。

“不知情況如何?”

“一切順利。軍器監、火器局的奏報並無虛言,若無意外,虎蹲炮年內千門非是難事。”

“如此甚好,火器局上下當重賞。”

“陛下,還請完成之後再賞不遲。是賞是罰,得看結果再說。”

“吾知道了。”屏風後先嘆了一口氣,然後又振奮起來,“參政,吾前日聽曹誦說火器局有人獻上了一種能發八寸炮彈的火炮?”

軍器監的兩位判監,一位是過世的慈聖光獻曹後侄兒的曹誦。在京百司的主官,每天都會有兩人上殿奏報本司事務,前幾天正好是軍器監奏報的日子,由曹誦入殿。

“的確,不過僅只是圖紙。以火器局現有的水平,想造出來有些難。”

“吾看參政當初所進火炮,不是有一種炮口還要大的嗎?”

“臣所進的乃是臼炮,形如石臼,口大而身短。而局中近日所進,卻是與野戰炮、城防炮一個形制。臣因其炮彈如石榴般圓滑,故而名爲榴彈炮。野戰炮、城防炮都是榴彈炮的一種。所用榴彈的直徑每增加一倍,重量就要增加到原來的八倍,四寸榴彈便有十餘斤,而八寸的榴彈更是達到了近百斤。”

現在野戰炮的口徑是四寸,城防炮則是六寸,再大的話,就是七寸、八寸。

武器當然是越粗越長越有威懾力。一人拿着匕首,一人舉着斬馬刀,給人的感覺就完全不同。而炮口酒杯大小與海碗大小,也同樣不是一個等級。

要是先用普通的四寸炮,將城牆轟的土石橫飛,再讓十幾頭牛拖着口徑跟缸一般大小的重炮上來,包管城中的守軍立刻繳械投降。韓岡也曾經向人描述過這樣的畫面,但那水缸一樣的重炮終究只是臼炮,不需要太遠的射程,也不需要太長的炮身,同時對炮管強度的要求也不高,僅僅是口徑大而已。

如野戰炮、城防炮這類榴彈炮體系的火炮,想要將口徑造得更大,其自身重量差不多要有萬斤了。

火炮若以萬斤爲標準,根本就沒有前例。不論是青銅也好,黑鐵也好,以最常見的鑄器——鐘鼎來說,千斤是最多的,三五千斤就已經鳳毛麟角了,最大的鐵鼎才八千餘斤,這還是之前爲了慶賀新天子登基,並對遼勝利,以那尊殷墟方鼎爲藍本,又因虛榮心而加以放大,方纔鑄造出來的。

而且炮車的主體部分,也是用模鑄法造出來,重量與炮身相當,這樣才能承受開炮之後的反衝。用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多重的炮身就需要多重的炮車。

聽了韓岡的一番解釋,太后冷靜了下來,“也就是造不出來?”

“很難。而且造出來後,又太過沉重,只能放在城中。不過一旦成功造出,經此磨礪,火器局中一衆大匠的技術當又能更上一層樓。”

那樣的火炮,現在肯定造不出好貨來。可韓岡明白,有些錢儘管肯定是浪費,卻也該花。技術儲備,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能夠積累,而且在研發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得到一些驚喜。

“那樣的話,還是不要吝嗇這份錢爲是。”

“臣明白,請陛下放心。”

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上)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一百零三章 微雨(十)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中)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變故(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五)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三百二十章 無妄(下)第二十四章 虛實(四)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中)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遷(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七)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五)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一)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二)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七)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九)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變故(八)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權相(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第二百一十章 變故(七)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七)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一)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一)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五)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七)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六)
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上)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一百零三章 微雨(十)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中)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變故(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五)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三百二十章 無妄(下)第二十四章 虛實(四)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中)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遷(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七)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五)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一)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二)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七)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九)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變故(八)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權相(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第二百一十章 變故(七)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七)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一)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一)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五)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七)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