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

趕在皇城城門開啓前一刻,稱病多日的蘇頌匆匆趕到了。

爲了避暑而稱病了多日,蘇頌今日的精神狀態很不錯。

韓岡看得心中一陣堵得慌。自從開戰之後,兩府的事務陡然增多,自家這段時間累得瘦了一圈,蘇頌倒是將養得面色紅潤,人也胖了兩分。

蘇頌走過來的時候,韓岡沒好氣地問:“丞相安樂否?”

蘇頌回道:“能者多勞。”

韓岡微微愣了一下,似乎有種既視感,好像以前有過這種對話。

“聽說今天會有好戲看。”蘇頌低聲笑問。

韓岡頗有幾分驚訝,蘇頌開玩笑的時候可不多見,“只有猴兒戲看,子容兄看不看?”

“……真不想看,”蘇頌沉默了一陣後說道,“臺諫之中盡是此輩,吾等之過。”

“御史之任,本與宰相無關。何況能如三舍人者,世間又有幾人?”

當年蘇頌正做着中書舍人的時候,與同僚宋敏求、李大臨共同拒絕起草李定遷任監察御史裡行的詔書,繳還詞頭,最後被天子一起罷去,這是一場嚴重的政治事件,也是舊黨對抗新黨的過程中一次巨大的挫敗。儘管事後蘇頌等三人被舊黨宣揚爲三舍人,但舊黨在中書中勢力又縮減了許多。

蘇頌扯了扯嘴角,韓岡這句馬屁拍得可讓他不舒服。

事實證明,他們當初的爭辯,完全是一個錯誤,給人當槍使了。而且三舍人是三舍人,御史則是御史。中書舍人能繳還詞頭,能駁回詔書,可以約束天子,而御史則是天子剋制權臣的利器,否則監察御史的任命,就不會繞過兩府,不給宰相和樞密使薦舉權,兩者根本不好類比。

“御史臺三番兩次螳臂當車,玉昆你是不是厭了?”蘇頌轉移話題。

“總得讓人說話纔是,不讓人當面說話,就會背後壞事了。兩相比較,讓人說上幾句那還好些。”

“真是胸有成竹了。”

“非是韓岡有把握。有兩條鐵路爲沈括做保,螳螂也罷、烏鴉也罷,都擋不住碾過來的車輪。”

“歷史的車輪嗎?”蘇頌會心一笑。

《九域遊記》中的詞彙,雖多無典故,語出不經,但如今當真是流傳開了,時常能聽到有人嘴裡蹦出一兩個來。

今日御史們敢在文德殿上發難,只是認爲王中正的受命是太后的表態。而太后究竟是個什麼態度,雖然蘇頌也想知道,但他更清楚,沈括的位置是靠實打實的功績做出來的,即是做不成宰輔,也照樣是朝堂重臣,軌道工役暫時還離不開他這個熟手。而御史們,若依然按照過去的慣例來行事,下場絕不會好到哪裡去。

炮聲響起,城門緩緩打開,新的一天,終於開始了。

韓岡掃了一眼城門洞前的幾名御史,還有居於人後的御史中丞舒亶,對蘇頌道:“該進去了。”

該進去了,韓岡回首,衝依然緊張的沈括點點頭,與蘇頌一同走進門中。

……

龔原在文德殿的殿角站定,握緊了手中的笏板。

今天的目的,並不是要掀翻韓岡,甚至阻擊沈括的就任,他也不是那麼堅持,龔原只想要讓太后和皇帝記住自己,還要擴大自己的聲名,在新黨之中,也能得到更好的認同。

韓岡力挺沈括,就是一個錯誤。而以韓岡的性格,也爲了自己的威望,在御史們的反對聲中,只會一錯到底——這可不是李南公的三司使,是要鐵路修造的主持者的人選,韓岡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那位權相絕不會就此妥協。

不論出於是公心,還是私慾,打擊沈括還有韓岡,都是一本萬利的一樁事。

蘇頌率領一衆在文德殿上向天子和太后拜禮,一應的朝儀之後,朝堂中的氣氛陡然緊繃了起來,太后的發話卻讓這個氣氛爲之稍緩,“太皇太后於今病重,吾當輟朝,爲太皇太后祈福。從明日起,輟朝五日。蘇相公、韓相公,請二位率諸位卿家去大相國寺爲太皇太后祈福。”

說是輟朝,需要太后處理的要務還是會按時送到她的面前,只是沒有每天早上的繁文縟節。

沒有人出來反對,這只是很小的一件事而已,而且太后更不是出於對太皇太后的孝心,不論是輟朝,還是羣臣祈福,只是不得不如此走個形式罷了。但蘇頌還是領頭出來,讚美太后的一片純孝。又與韓岡一起,接下了去大相國寺的任務。

龔原屏住了呼吸,他對輟朝並不關心,下面就該是衆所期待的廷推了。只要這一次能夠成功,太后輟朝多少時間都無關緊要。

緊了緊手中的笏板,將汗溼的手掌擦了又擦,龔原越發地緊張起來,事到臨頭,這最後一步竟然如此難以踏出去。但當他的視線掠過對面的文臣,定格在沈括的身上,他的身子終於停止了抖動。

……

韓岡小小地挪了一下腳步,讓自己的視野能夠囊括邊角處的御史們。讚美過太后的孝心,羣臣回到班列中,今日最重要的一項議題,就要開始了。御史臺如果要發難,差不多是時候了。

韓岡在御史臺中沒有怎麼插手,他一向是認爲做實事,比動嘴皮子更重要。儘管御史臺地位很關鍵,但他夾袋中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做事的差遣上。

一個職司的地位高下,並不是固定的。比如樞密使,一開始只是天子近臣之任,如今卻能與宰相分庭抗禮。又比如侍中之名,原本是宰相之吏,之後卻變成了與宰相掌握的外廷對立的內廷官職,再後來,又一轉變成了宰相之職。

監察御史一直都是天子剋制臣下的工具,立國以來,這個工具一直都運作得很好,雖說漸漸地有了獨立性,但在壓制宰輔這個基本用途上,還是表現得十分出色。

可變法以來,御史臺掣肘太多,先帝趙頊爲了推行新法,將御史臺幾番折騰,而新舊兩黨爲了控制朝政,打擊政敵,也不約而同地去爭奪御史臺的空缺。經過了這些年的打壓,御史臺的素質愈見下降,大半都是投機主義者。烏臺在士林中培養出來的聲望,也是這些年打着旋兒地往下落。無論是韓岡,還是章惇,都不介意在這一過程中,再推上一把。

不過現在,御史臺免不了還要在掙扎一下。

不僅僅韓岡這麼在等待,章惇也在期待,下面的重臣、朝臣也都在期待着,一場好戲,或是某些人眼裡的一場猴戲。

瞪大眼睛,迫不及待。

一如包括一衆宰輔在內的朝臣們所預料,當廷推開始,沈括的名字第一個被提出來之後,御史臺首先發難了。

“沈括才幹卓異,名著朝野,提舉鐵路工役,盡顯其才,已無需贅言。論功論才,皆不讓人。臣舉沈括,爲兩府備選。”

王居卿的話聲剛落,文德殿的角落處,立刻一聲嘶聲力竭地大喝:“陛下,沈括不可入選!沈括萬萬不可入選!”

龔原大步向前,前方正依班列恭立的朝臣,如同被分開的海水,給他讓出了一條道來。

龔原的步子略大,又急又快,腳步聲啪啪作響,轉眼便走到了殿中央,躬身一揖到地:“陛下,臣監察御史龔原有本奏。依故事,受御史所劾,縱宰輔亦得退避,以待裁斷。沈括過犯,難以盡書,如今御史多有彈章呈於陛下,豈能容其安坐於朝堂上?”

韓岡立刻成爲殿中數百道視線關注的焦點、沈括反倒沒有收到多少的注意,縱有,也只是一晃而過。

誰都知道,這一次的彈劾,針對的到底是誰?

韓岡沒有動,只是表情上看,是胸有成竹的模樣。投向韓岡的目光立刻充滿了疑惑,難道他不打算自己出頭,而是安排了別人出來反駁?

王居卿、蒲宗孟,還是狀元郎?

又或是別的韓黨成員?

“那些彈章吾不是都留中了嗎?怎麼還來說?!”

一聲呵斥,從大殿的正北方傳來,帶着濃濃的不滿,讓羣臣心驚肉跳,讓龔原臉色蒼白。

是太后在說話。

“陛下……”龔原顫聲。

一切聽太后指示,這是一名忠臣應有的行爲。太后既然表現對韓岡推薦沈括不滿的意思,他們這些做臣子的當然要附和太后的心意。但剛剛放走了王中正的太后怎麼會替沈括抱不平?

一時之間,鴉雀無聲。原本預定要出場的御史,一個個停下了腳步,查看風色。而殿中的羣臣,則是在等待着他們中間有沒有人敢於出列抗辯。

“陛下!”第二名御史出列,赫然是新晉御史楊畏,“沈括壬人,雖小有才學,但人品實劣,不足以爲輔弼。且外又有傳,韓相公將諸鐵路歸於一衙,並欲以精兵數萬護衛鐵路,統掌軍政刑名,由沈括執掌。數萬大軍於外,又有班直禁衛於內,要害皆爲宰相腹心所掌,太后,須防肘腋生變!”

韓岡輕輕地嘖了一下嘴。他的一番盤算,不過是稍稍漏了點口風,就這麼快地傳開了。不過也有可能是英雄所見略同,乾脆是編造出來的。御史有風聞奏事之權,到底是聽說,還是故意編造來攻擊自己,韓岡並不清楚。

但韓岡想做的事,也是世間一衆有心軌道的大族心中所想。令出一門,不論是找人疏通,還是插手實權,日後都方便許多。他可不在乎有人拿這事攻擊自己。

但太后會是什麼反應,這麼多年了,韓岡也無法確定。

“吾聽人讀史,爲什麼明明有名將領軍在外,卻總是無法克敵制勝。國事就是給這等小人敗壞的,南面的仗還沒打完呢,就急着想要兔死狗烹了?別以爲吾不知你們在想什麼,看見王中正出去,就以爲吾要查辦沈括?之前怎麼不見幾人說?”卻見太后勃然大怒,“舒亶,御史臺中都是這等奸佞,你是怎麼管教的?”

兩上兩下的李定,已經不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了,現任的御史中丞舒亶抗聲道:“不能爲朝廷去賊,不能爲太后辯奸,臣實有過!”

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上)第八章 君臣(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權相(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說服(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六)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下)第六十四章 宴火(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上)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二十四章 虛實(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四)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三)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十)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八十六章 塵囂(十七)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五)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下)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十)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七)第一百二十章 伎倆(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下)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消息(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東行(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四)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二)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變遷(十一)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五)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上)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六)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九)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四)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二百三十章 變故(二十七)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上)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
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上)第八章 君臣(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權相(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說服(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六)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下)第六十四章 宴火(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上)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二十四章 虛實(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四)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三)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十)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八十六章 塵囂(十七)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五)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下)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十)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七)第一百二十章 伎倆(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下)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消息(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東行(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四)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二)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變遷(十一)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五)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上)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六)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九)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四)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二百三十章 變故(二十七)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上)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