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丈夫曾一諾

“……”方涯若默然。

兩年前,曾經的鎮國公世子方勖爾殉國,追封鎮軍大將軍的當夜,方涯若也曾被召至御書房。當時皇帝審視他良久,伸手虛虛一擡,示意他起來。

“孤軍深入,殲敵五千,陣斬敵酋,重振我軍士氣。方涯若,此番大功,想讓朕賞你什麼?”

年僅十九歲的少年將士拜伏下去:“臣只求接替大哥鎮守北疆。”

那時的少年並不知道,大哥在三年前就身中吐蕃秘毒,若截取雙臂加以銀針壓制方可保六年性命,否則至多三年。方勖爾終究選擇了後者,勤加練兵之餘,對興高采烈前來投奔他的弟弟一改常態,嚴苛到近乎殘酷。

他說,來了軍營,就不再是嬌生慣養的鎮國公二公子,一切按軍規行事。但他對弟弟的處罰卻甚於軍規許多。

他說,軍營不養廢人,若不能適應,就趁早回長安做個紈絝子弟,反正孃親巴不得兒子陪在身邊。方涯若不服,日日起早貪黑地演武練槍、研習兵法,只想着有朝一日得以與哥哥並肩而立,令吐蕃膽寒。

方涯若曾以爲,哥哥是恨鐵不成鋼,纔對他這般嚴厲;他也曾以爲,那場與吐蕃的交戰,是方勖爾誤判了情勢,不得不以寡敵衆,最終身死殉國。

所以他憋着一股恨意領軍奇襲,立下蕩平吐蕃的誓言。兩年來,他兢兢業業,治軍之嚴較方勖爾無有不及,與士兵同吃同住一同操練,深得部下擁戴。夜深挑燈之時,也偶爾會想起,若是大哥還在,看到此時此景,會否欣慰?

然而不久前,他在軍醫口中得知真相。

方勖爾早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也早知吐蕃必不安分,掐着日子迎戰吐蕃大軍,同時也安排好一切身後之事,包括將烈營交給弟弟。

“願以衰敗之身,再滅敵酋,雖死無憾。”

“雖死無憾……好一個雖死無憾!你連親弟弟都在算計,你做的一切都不過是讓我成爲你,替你做你該做之事!”得知真相的方涯若一拳砸在柱子上,冰涼由拳直入心底。

烈營營官的位子是他的,手中長槍是他的,連一身戎裝,都是他的。方涯若在心中苦笑,從軍,升官,掌兵,說到底都是一步步循着兄長的足跡,逃不脫兄長的影子。

“涯若,你要記得,人固有一死,平淡無爲一世莫如驚瀾片刻。大丈夫能戰死沙場,也算死得其所。”

少時,方勖爾就曾這樣對他說過。那時少年的身體隱在樹蔭裡,卻莫名覺得閃閃發光。

過了良久,方涯若才道:“與其平淡無爲一世,不如驚瀾片刻,大丈夫戰死沙場,方纔算得上死得其所。”

皇帝擡眉,示意他說下去。

“涯若志在蕩平疆患,方家亦絕無叛逆之心。”

皇帝目光沉澱下來:“那麼,你可願交還白虎印?”

皇帝初登大寶之時,不過十來歲的少年,當時外有突厥襲擾不斷,內有叛逆舉旗起義,九州大陸烽火連天,可謂內憂外患。方琮臨危受命,平內亂,定北疆,兼三鎮節度使,掌二十萬大軍,另又有多方將帥甘願從其節制,一時權傾朝野。先帝本就文弱,剛剛登位的小皇帝更是少不更事,流言頓起,逾半數朝臣欲擁方琮爲帝。

方琮感先帝知遇之恩,自行交還兵權,部下不服,一度多營發生營嘯。

後小皇帝手書聖旨,封方琮爲鎮國公,並親賜白虎印,金口玉言,有朝一日若有必要,方琮可憑白虎印重掌二十萬大軍。

這個允諾史無前例,更昭示了君臣一心、牢不可破的相互信任,這才遏止住險些發生的政變。

二十年過去,當年情景皇帝仍歷歷在目。二十年的細細謀劃步步爲營,不動聲色地剔去核心政權中方琮根系,但那白虎印是太堅固的靠山,白虎印不收回,那些舊部就無法真正除去或是收歸己用。

前幾日,方涯若也曾與父親談及此事。

方琮一笑,問他:“吾兒覺得,爲父爲臣如何?”

方涯若毫不猶豫回答:“忠肝義膽。”

方琮哈哈大笑,捋了捋長鬚,道:“爲父是忠臣,但並非那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臣。爲父有安邦定國名揚天下之抱負,也有封妻廕子閤家安樂之願望,而這些,都需要活着。”

“當年有人勸我篡位,我拒絕,只因我還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並不適宜那個位子。當今聖上是真正的帝王之才,於他治下我朝才逐漸有中興之象,但正因他是帝王,我不得不防。”

“白虎印,是我方家最後底牌,關乎全府上下生死,不可輕易交還。”

“聖上到底還年輕,想此時收回,未免急了些。”

思及此處,方涯若抱拳跪下:“方家生死繫於此白虎印。”

“朕不是過河拆橋之人。”皇帝道,“交出白虎印,不過是徹底交出兵權,方家依舊是方家。”

方涯若垂首:“朝中嫉恨方家的不少,難保將來不會動作。且有白虎印在,方家也能幫助陛下制衡朝中勢力,亦有利處。”

皇帝不言不語看他好一會,突然笑了:“還真是後生可畏,朕沒看錯人。”

方涯若頓時鬆了口氣,言下之意,方纔那些僅是試探,並非真想借此逼方家交印。說來,若這次皇帝真拿了方家開刀,怕是會讓不少老臣齒冷。

“那麼。”皇帝取了放於桌上的錦盒,在他面前打開,“方將軍可願與朕約定?來日你承襲鎮國公之位時,朕以此琉璃瓦換那白虎印。執此琉璃瓦,朕必保你方家滿門平安,即便謀反,朕也絕不殺你方家人。”

這個許諾確實仁至義盡,方涯若應下:“涯若承爵位之時,便是交還白虎印之日。”

“好!”皇帝爽朗大笑,將琉璃瓦放回桌上,轉而拍上摞在一旁的厚厚奏章,其上第一封,是現朔方節度使賀昭的。

“現在就說說,你私自潛回長安該如何處置。”

方涯若保持着單膝跪下的姿勢,如實道:“臣回長安乃是不得已而爲之。鳴沙瘟疫,所有名醫皆束手無策,臣無奈之下才前往王順山尋訪高人。”

皇帝握着奏章一下下敲手心:“鳴沙瘟疫,朕壓而不發,朝中衆人多不知你苦衷,你心中對朕可有怨憤?”

“不敢。”方涯若斂着眉目,平靜如水,“吐蕃近來蠢蠢欲動,鳴沙縣瘟疫之事若傳出,吐蕃獲知必會大舉進犯,屆時我軍猝不及防恐會大敗。國門一旦被打開便難以控制,就不是僅僅失卻先機那樣容易挽回了。陛下英明謹慎,臣民之幸。”

皇帝滿意,慢慢展開奏章:“今日辰時朕方收到賀昭密奏,鳴沙縣疫情已全面控制。你請來的那位高人留下的藥十分有效,士氣已然重振,此時即便吐蕃知曉也再無先籌,不足爲慮——明日早朝,你便自辯吧。”

方涯若垂首:“是。”

在奏章夾層之中,皇帝卻又抽出一封信,似笑非笑地打開:“朔方、夏綏兩節軍鎮爲一小小豐安軍使聯名上請命書,方將軍在北疆真是深得軍心啊。”

方涯若心頭一跳,皇帝本就忌憚方家餘威,這聯名書豈不是正好證明了朔方夏綏兩節軍鎮對方家的忠心?觸及心結,皇帝本就多疑,原以爲方纔一番坦言已重獲信任,不曾想這談話節奏從來都只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控制着他的心緒起伏,一點點從他嘴裡套話、試探。

能如何應對?只有實話實說,即便這事實正是皇帝心頭肉刺,也只能由他大着膽子去挑,皇帝根本沒給他逃避機會。

方涯若閉目,深深吸氣,旋即睜眼,正欲開口,皇帝卻轉了話頭:“與你一同潛回長安的那位姑娘,究竟什麼來歷?”

方涯若微愣,未及細思便急着道:“潛回長安是臣自作主張,與她無關,與守衛動手、施用障眼法也是臣逼她騙她。罪責盡在臣一人,常羲助臣良多,鳴沙疫情得以控制也多虧於她,算來亦是於國有功,求陛下網開一面!”

皇帝擡眉:“朕還未說要治她罪,你如此急躁,一反常態……嘖。”

方涯若垂下眼:“臣失言。”

皇帝慢悠悠道:“你還未回答朕。”

方涯若記起常羲曾提及的:“她是浙東逍遙派的修道之人。”

“道門……”皇帝斟酌片刻,繼續問道,“你說她於鳴沙疫情有功,什麼功?”

方涯若半真半假張口就來撒謊不眨眼,似是草擬了許多遍:“當日朔方所有良醫盡在鳴沙縣,皆是計無所出,常羲測算鳴沙有難前來相助,施術暫且控制疫情,又指點臣到王順山尋藍水門下神醫齊雪前輩,這才救了整個豐安軍。”

“既是她指點,爲何不請她去尋神醫,而要你堂堂一軍之首擅離職守親自去?”皇帝更近一步,頗有些咄咄逼人意味。

方涯若默了一默,道:“事關全軍,臣不能全然信任她。”

第三十六章 夜出長安城第三十六章 夜出長安城第三十章 輾轉復擦肩第五十四章 倏忽離別時第三十章 輾轉復擦肩第六十一章 聞波瀾再起(上)第十三章 離腸千萬結第十八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四章 夢盡人未醒第十三章 離腸千萬結第十五章 番外 大夢誰先覺第八章 隔世夢中緣第四十章 因緣皆難測第六十一章 聞波瀾再起(上)第二十二章 從來情非緣第三十三章 藍水落玉山第二十六章 孤煙陽關殤第十七章 火樹銀花合第十七章 火樹銀花合第三十九章 前緣如逝水第八章 隔世夢中緣第四十八章 丈夫曾一諾第二十二章 從來情非緣第二十六章 孤煙陽關殤第三十章 輾轉復擦肩第四十八章 丈夫曾一諾第十九章 仗義入虎穴第十三章 離腸千萬結第四十七章 夜談御書房第四十章 因緣皆難測第二十二章 從來情非緣第三十二章 雁杳天涯路第七章 戲語問凡塵第五十八章 嘆天意弄人第六十五章 人間有白頭第五十七章 念子心無盡第三十章 輾轉復擦肩第三十三章 藍水落玉山第六十一章 聞波瀾再起(上)第十八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四章 夢盡人未醒第三十八章 撲朔復迷離第六十五章 人間有白頭第三十七章 不過紅塵客第四十章 因緣皆難測第三十八章 撲朔復迷離第七章 戲語問凡塵第三章 玉爐沉水煙第十五章 番外 大夢誰先覺第六十五章 人間有白頭第三十九章 前緣如逝水第九章 知我此時情第六十一章 聞波瀾再起(上)第四十一章 忽春風剎那第七章 戲語問凡塵第二十七章 莫言西風烈第四十八章 丈夫曾一諾第二章 魂夢與君同第十六章 多情庭中雪第四十章 因緣皆難測第十六章 多情庭中雪第四十六章 算前言輕負第三十三章 藍水落玉山第四十五章 可憐父母心第四十七章 夜談御書房第四十四章 前路不可知第十四章 夢盡人未醒第二十二章 從來情非緣第四十九章 巧合識故人第五章 好夢總難成第三十一章 重雲掩風雨第十八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八章 無巧不成書第三十二章 雁杳天涯路第十三章 離腸千萬結第二章 魂夢與君同第十七章 火樹銀花合第五十章 懵懂不知事第三十五章 道法困於情序章 年少不知愁第六十三章 烽火連三月第二十一章 情愫不自知第七章 戲語問凡塵第三十二章 雁杳天涯路第十五章 番外 大夢誰先覺第五十二章 可憐無定骨第十七章 火樹銀花合第三十章 輾轉復擦肩第八章 隔世夢中緣第五十六章 無常亦有常第四十七章 夜談御書房第二十三章 誤闖鳴沙縣番外二 安之素 前路應由我第十八章 無巧不成書第五十八章 嘆天意弄人第三十二章 雁杳天涯路第十章 冬雨轉春聲
第三十六章 夜出長安城第三十六章 夜出長安城第三十章 輾轉復擦肩第五十四章 倏忽離別時第三十章 輾轉復擦肩第六十一章 聞波瀾再起(上)第十三章 離腸千萬結第十八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四章 夢盡人未醒第十三章 離腸千萬結第十五章 番外 大夢誰先覺第八章 隔世夢中緣第四十章 因緣皆難測第六十一章 聞波瀾再起(上)第二十二章 從來情非緣第三十三章 藍水落玉山第二十六章 孤煙陽關殤第十七章 火樹銀花合第十七章 火樹銀花合第三十九章 前緣如逝水第八章 隔世夢中緣第四十八章 丈夫曾一諾第二十二章 從來情非緣第二十六章 孤煙陽關殤第三十章 輾轉復擦肩第四十八章 丈夫曾一諾第十九章 仗義入虎穴第十三章 離腸千萬結第四十七章 夜談御書房第四十章 因緣皆難測第二十二章 從來情非緣第三十二章 雁杳天涯路第七章 戲語問凡塵第五十八章 嘆天意弄人第六十五章 人間有白頭第五十七章 念子心無盡第三十章 輾轉復擦肩第三十三章 藍水落玉山第六十一章 聞波瀾再起(上)第十八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四章 夢盡人未醒第三十八章 撲朔復迷離第六十五章 人間有白頭第三十七章 不過紅塵客第四十章 因緣皆難測第三十八章 撲朔復迷離第七章 戲語問凡塵第三章 玉爐沉水煙第十五章 番外 大夢誰先覺第六十五章 人間有白頭第三十九章 前緣如逝水第九章 知我此時情第六十一章 聞波瀾再起(上)第四十一章 忽春風剎那第七章 戲語問凡塵第二十七章 莫言西風烈第四十八章 丈夫曾一諾第二章 魂夢與君同第十六章 多情庭中雪第四十章 因緣皆難測第十六章 多情庭中雪第四十六章 算前言輕負第三十三章 藍水落玉山第四十五章 可憐父母心第四十七章 夜談御書房第四十四章 前路不可知第十四章 夢盡人未醒第二十二章 從來情非緣第四十九章 巧合識故人第五章 好夢總難成第三十一章 重雲掩風雨第十八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八章 無巧不成書第三十二章 雁杳天涯路第十三章 離腸千萬結第二章 魂夢與君同第十七章 火樹銀花合第五十章 懵懂不知事第三十五章 道法困於情序章 年少不知愁第六十三章 烽火連三月第二十一章 情愫不自知第七章 戲語問凡塵第三十二章 雁杳天涯路第十五章 番外 大夢誰先覺第五十二章 可憐無定骨第十七章 火樹銀花合第三十章 輾轉復擦肩第八章 隔世夢中緣第五十六章 無常亦有常第四十七章 夜談御書房第二十三章 誤闖鳴沙縣番外二 安之素 前路應由我第十八章 無巧不成書第五十八章 嘆天意弄人第三十二章 雁杳天涯路第十章 冬雨轉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