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送別

秋風蕭瑟,更添離愁。前禮部尚書黃庸行黃大人一家在一個深秋的清晨離京返鄉。

黃庸行爲官多年,人脈豐厚。雖然此次離京有些不光彩,來送行的人卻還是有一些的。黃家人先在是家門口和第一撥人,親戚朋友作揖道別。然後在城門口和第二撥人,同僚下屬作別。出城行走了十里路後,來到最後一個送行道別處,長亭。

能來十里長亭送行的,一般都是交情特別深厚的朋友。黃庸行料到了會有人來,不過看見了具體的來人還是讓他吃了一驚。

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方敬、內閣次輔董學成、太子太傅廖其珍、工部尚書劉潛、刑部尚書周定鈞、於光愷、蔣蘊等等朝中要臣都來了。一羣老頭子中間,一個身着煙紫色深衣的小姑娘顯得特別扎眼。黃庸行呼了口氣,難怪人來的這麼齊,原來是太女領頭。

葉明淨今天早早就從宮中出發。趕到十里長亭處,做好了準備工作,專等黃大人一家經過。見人來了,笑着走到路邊相迎:“黃大人。”

黃庸行深深的彎腰行禮:“太女殿下。”不管怎麼說,前禮部尚書,二品大員告老返鄉,能有太女領着緊要官員相送。於面子上十足光彩。這個禮,他行的真心實意。

幾人來到驛站處,端起早已準備好的水酒。葉明淨率先祝詞:“祝老大人一路順風。”一飲而盡。

方敬第二個祝詞:“則道,保重身體。”

廖其珍第三個,他看了一下亭外的兩位公子,道:“則道,我不羨慕你別的,就羨慕你有個好兒子。這過了年就是春闈了,你竟捨得讓他和你一道回鄉?”

黃庸行嘆了口氣,目光瞥過長子:“用遠自然要留在京城參加明年的科考,他只需送到這裡。”

廖其珍不再說什麼,喝完杯中酒。心有感悟,隨即揮毫寫下一首送別詩。衆人看了連連說好。然後有幾人也詩興大發的寫了幾首。

這些舉動,也是這個時代的特性。黃庸行連連道謝,黃陌和黃阡兩兄弟待墨跡幹後,珍重的將幾篇詩稿收好。

衆人都寫得差不多後,廖其珍看向葉明淨。按照風俗,太女既然來送行,也應當有所表示。這最好的表示就是……

葉明淨收到太傅的暗示,連呼慶幸。幸好提前準備好了。當即作爲壓軸寫下了她抄襲剽竊的送別詩。

長亭古道外,風拂碧落殘。黃葉笛聲醉,秋陽山外山。

天涯知交遠,情誼難離散。一觚濁酒贈,今宵夢無寒。

廖其珍一看,十分意外。雖然強差人意,卻到底也有些模樣了。其餘的人更是很給面子的叫好。黃庸行更是激動。小心翼翼的親自將詩稿收藏。

詩作得好不好沒關係,重要的是葉明淨現在是太女,不出意外將來還會是皇帝。到了那一天,這幅詩作就是御筆。黃庸行家有一幅御筆詩作,足可傲視登州五十年了。這也是葉明淨拉着這幫重臣來送行的原因。她要賣個好給黃陌,她需要他日後爲她死心塌地。

黃庸行知道他是沾了兒子的光。寂寥中又有着一絲驕傲。黃家的車隊告辭衆人出發,走了百來步後就聽見身後傳來了悠揚的笛聲。

穿雲笛音,清越綿綿。奏的是夏朝最流行離別調。黃庸行疑惑的掀開車窗的簾子,小兒子黃阡騎着馬靠近,面色複雜的告之父親:“是太女殿下,殿下在長亭吹笛。父親,是離別調。”

黃庸行嘆息着搖頭:“你大哥是不是站在她旁邊?”

“是。”黃阡回頭凝望,長亭中的人已經看不清臉了。大哥的那身衣服由大嫂親自縫製,他卻是認得的。

“好心智,好手段那。”黃庸行放下簾子,對夫人道:“太女又是贈詩,又是吹笛送別。這一回,她在清流中的形象算是立起來了。小小年紀,這些手段用的倒是純熟之極。”

黃夫人擔憂的道:“老爺,你說過陌兒日後是要跟着她辦事的,那陌兒的前程……”

“無妨。”黃庸行安慰她,“太女如今名聲佔了正統,又正是缺乏人手之際。陌兒不是愚鈍之人,只要小心行事,仕途倒是可以保證的。”

長亭那邊,葉明淨見黃家人走遠了,招呼大家回程。路上她好奇的問黃陌:“黃公子,孤怎麼見你的妻小都離京返鄉了呢?爲何不留在京城?”

黃陌回答:“小民不能孝敬父母已是不該,拙荊身爲長媳,自當回鄉照顧父母及幼弟。”

“啊?”葉明淨不能理解,“令弟不十六了麼?足可照顧黃大人夫婦。何苦要分開你們夫妻?”

黃陌的臉“唰”的紅了,激動的道:“殿下,小民豈是那等只顧自己,不孝父母之人”語氣很是羞憤。好像葉明淨侮辱了他一般。

葉明淨嚇了一跳,反應這麼激烈

方敬“噗”的一聲笑了。廖其珍恨鐵不成鋼的給她說常識:“父母健在,子遠行已是不該。爲人媳者自當留在家中以敬孝道。怎可顧着自身享受拋下父母不管?殿下此等話日後萬不可再言”

太傅的口氣異常嚴厲葉明淨先是驚覺。隨後默默沉思。她若是投生在普通人家裡,是不是生活就是這樣的。像蕭曼一樣被定下莫名其妙的婚事,像黃陌的妻子一樣,眼睜睜的離開丈夫,像福壽公主一樣對付層出不窮的小妾,像謝妍一樣被家族連累……她不自覺的打了個寒顫。這個時代的男人,將女人的犧牲看成是理所當然。那麼,她今後的那些丈夫,會心甘情願的爲她犧牲嗎?如果不甘,他們又會做些什麼呢?

孫承和提醒了她,隨着年齡的增長。有些事不是她不想,就不會發生的。

回到皇宮。承慶帝聽她說了長亭的事後,讚許的點點頭:“……這樣很好,無需意氣用事。將利益最大化纔是最重要的。”隨後又道,“這件差事辦得不錯。接下來可還有什麼計劃?要不要先試着聽些朝政?”

葉明淨想了想:“還是先緩一緩。兒臣畢竟還未滿十五。說起來還是該在上書房讀書的歲數。這時候聽政,御史們又有話說了。”

承慶帝沉吟:“一般說來,皇子的確是年滿十五纔可完成學業,正式任職辦差。只是如今依着淨兒課業的進度,再耗在上書房裡死讀書有些浪費。還是正經辦些實事的好。”

葉明淨早就對此考慮過,見話說到這裡,趁機提出想法:“父皇,兒臣想出去走走。”

“走走?”承慶帝下意識的警惕,“去哪裡走走?”

葉明淨舌燦蓮花:“父皇,常言說的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兒臣想看看我朝的大好河山。也好印證一下書中所說和銅匭中信函所描述的民風民俗。”

承慶帝立刻搖頭:“不行。太危險了。淨兒,你從小生長在皇宮中,不知外界險惡。別的不說,但是這路上的安全就無法保障。”

葉明淨早就知道全國性旅遊行不通,於是拋出第二方案:“父皇,那兒臣若是隻去一兩個安全之地呢?走官道,多帶人馬。只在大型州府停留。”

承慶帝還是不同意:“大州府和京城也沒什麼兩樣。去那麼遠看是白費功夫。”

葉明淨只得搬出最後殺手鐗:“父皇,兒臣真正想去的地方是三大書院。兒臣想去那裡和書院的學子們當面接觸。對他們說說兒臣的政事主張,聽他們談談各自的見解。父皇,每屆殿試的進士,有一半多出自三大書院。兒臣想從那裡入手,將兒臣的名聲打出去。同時也挑選一些不拘世俗眼光的年輕人。”

她的最後一句話打動了承慶帝。一個讀書人想要出人頭地,必須參加科考。皇帝見到的人才,都是層層把關挑選出來的。各地的學政,在內心底是否贊同女子稱帝,直接影響了他們錄取的秀才、舉人有何種政治觀點。座師、學生、同窗、同年,在官場上形成一道又一道緊密的圈子。女子稱帝,麻煩要比男子多的多。聯姻又是一道雙刃劍,一個不小心就會反傷自身。

葉明淨見事情有們,趕緊再接再厲的勸說:“父皇。兒臣不出去走走,怎麼知道文人學子們對兒臣這個太女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承慶帝最終嘆了口氣:“此事重大,你讓朕好好想想。過些日子再給你答覆。”

葉明淨見一步到位無望,只得暫時偃旗息鼓:“好吧。父皇,您千萬要認真的想想。兒臣先回去了。”

她走後。承慶帝沉思了片刻,問譚啓:“只是去三大書院的話,安全可有把握?”

譚啓頭冒冷汗,誰敢說有把握?他老實的交待:“陛下,危險是一定有的。屬下不敢保證萬無一失。只是……”他咬咬牙,說出自己的觀點:“陛下,若是人心不定,太女日後就是登了大寶,也同樣危險之至。”

承慶帝動容:“不錯。朕也聽說了。好些人家的兒子現在都不定親了,專門留在那裡等着。看着是挺有誠意的。實際上呢?那些小兒郎真的有那麼好?”他冷笑,“當朕是傻子呢?那些通房丫頭他們以爲處理乾淨了朕就不知道了嗎?混賬”

他的胸脯劇烈起伏了幾下,恨恨的道:“勳貴想聯姻,清流想架權,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他們就這麼不待見朕的女兒?那是朕的親骨肉啊”語氣中充滿了寒心。

譚啓趕緊勸道:“陛下,有好些大人還是很關照太女殿下的。”

承慶帝臉色微雯:“嗯。朕知道。唉萬里河山、九州方圓,朕其實並不能將每一個角落都控制到了。也不是做任何事都隨心所欲。罷了,趁着朕現在還有氣,能安排多少就先安排多少吧。”

終於趕在12點前。

第299章 父親是誰(二)第279章 請客第159章 殺戮(中)第115章 春近(上)第212章 生產第76章 秋狩(五)第268章 溫泉行宮第247章 會面第152章 風起(二)第265章 小名第214章 局(一)第151章 風起(一)第328章 平息(二)第289章 顧維麟第169章 殿試(下)第50章 會試風雲(一)第82章 銅鎖(下)第238章 突襲(四)第41章 秘密(二)第278章 孩子們的遊戲(下)第234章 一觸即發第232章 刺殺(下)第138章 一月訓練(四)第21章 出遊(三)第212章 葉初陽的改變第317章 心事第327章 平息(一)第327章 平息(一)第184章 涼州城第171章 張之航(下)第218章 局(五)第259章 回程(上)第195章 條件第233章 相爭第197章 談判(下)第281章 元宵節(上)第24章 山雨欲來第69章 較量(二)第197章 談判(下)第33章 宴請第186章 上林苑第一百二十二 婚禮及笄第137章 一月訓練(三)第98章 計劃(四)第198章 身份第20章 出遊(二)第26章 對手(二)第191章 稅收第249章 會獵第255章 海上(下)第55章 後果第187章 問話第140章 晉國公府第203章 身孕第58章 小桃(三)第109章 杜憫第193章 初夜(下)番外緣起緣散第164章 歲末第286章 被推倒第一百二十二 婚禮及笄第180章 戴元同第328章 平息(二)第207章 陸府(中)第274章 姚蒙的打算第171章 張之航(下)第294章 三年第165章 貼身宮女第77章 結局(一)第136章 一月訓練(二)第71章 較量(四)第204章 棋局第253章 尋找(上)第83章 銅匭的作用(上)第35章 對話第189章 熱血鼓舞第162章 茂國公第207章 陸府(中)第199章 留宿第127章 賞春宴(二)第207章 分道第66章 馬球(四)第212章 生產第214章 局(一)第300章 父親是誰(三)第253章 尋找(上)第171章 張之航(下)第111章 西林書院(一)第151章 風起(一)第130章 練兵(一)番外春日燕陽第2章 異世新生第92章 百花坊夜宴(二)第103章 送別第267章 生產第278章 孩子們的遊戲(下)第127章 賞春宴(二)第206章 開戲(下)第160章 殺戮(下)第326章 行動(四)
第299章 父親是誰(二)第279章 請客第159章 殺戮(中)第115章 春近(上)第212章 生產第76章 秋狩(五)第268章 溫泉行宮第247章 會面第152章 風起(二)第265章 小名第214章 局(一)第151章 風起(一)第328章 平息(二)第289章 顧維麟第169章 殿試(下)第50章 會試風雲(一)第82章 銅鎖(下)第238章 突襲(四)第41章 秘密(二)第278章 孩子們的遊戲(下)第234章 一觸即發第232章 刺殺(下)第138章 一月訓練(四)第21章 出遊(三)第212章 葉初陽的改變第317章 心事第327章 平息(一)第327章 平息(一)第184章 涼州城第171章 張之航(下)第218章 局(五)第259章 回程(上)第195章 條件第233章 相爭第197章 談判(下)第281章 元宵節(上)第24章 山雨欲來第69章 較量(二)第197章 談判(下)第33章 宴請第186章 上林苑第一百二十二 婚禮及笄第137章 一月訓練(三)第98章 計劃(四)第198章 身份第20章 出遊(二)第26章 對手(二)第191章 稅收第249章 會獵第255章 海上(下)第55章 後果第187章 問話第140章 晉國公府第203章 身孕第58章 小桃(三)第109章 杜憫第193章 初夜(下)番外緣起緣散第164章 歲末第286章 被推倒第一百二十二 婚禮及笄第180章 戴元同第328章 平息(二)第207章 陸府(中)第274章 姚蒙的打算第171章 張之航(下)第294章 三年第165章 貼身宮女第77章 結局(一)第136章 一月訓練(二)第71章 較量(四)第204章 棋局第253章 尋找(上)第83章 銅匭的作用(上)第35章 對話第189章 熱血鼓舞第162章 茂國公第207章 陸府(中)第199章 留宿第127章 賞春宴(二)第207章 分道第66章 馬球(四)第212章 生產第214章 局(一)第300章 父親是誰(三)第253章 尋找(上)第171章 張之航(下)第111章 西林書院(一)第151章 風起(一)第130章 練兵(一)番外春日燕陽第2章 異世新生第92章 百花坊夜宴(二)第103章 送別第267章 生產第278章 孩子們的遊戲(下)第127章 賞春宴(二)第206章 開戲(下)第160章 殺戮(下)第326章 行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