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金母雞

蘇城的笑容稍微有點奇怪,頗有些看好戲的樣子。

嚴海斌心裡咯噔一下,彎腰就去看旁邊機器的銘牌。

這是一臺固化烘箱,像是放大的保險箱,和一間小房間似的,全部用合金製作,佔地10平米以上,高度超過2米,旁邊還有一個冰箱大小的獨立控制檯,控制檯的上半部分全是機械按鈕,並且鑲嵌着四小一大的五個儀表,一看就很有範兒。

別的不說,這麼大的一臺機器,就算是賣廢鐵都要賣不少錢的。

不過,826所的家底也不薄,當年從老毛子那裡買來的大傢伙,一個比一個費料,國產仿製的設備也沒有精細的,都以經久耐用著稱,這樣的大機器,嚴海斌記得的就有七八臺。

定了定神,嚴海斌繞着固化烘箱找銘牌。須臾,在右後方找到了一塊巴掌大的銘牌,上面全是外國字,不是英文也不是俄文。

進口貨!

還得是歐洲的進口貨。

雖然不懂外語,見多識廣的嚴海斌,還是能分清日俄英韓四種文字的區別的。

同樣,他也知道各種進口貨裡面,歐洲貨的價格向來是數一數二的。

嚴海斌的心臟劇烈的跳動起來,喬裝鎮定的站起來,笑道:“我當是怎麼回事,外國的東西確實好,一代又比一代強,不過,咱所裡的舊貨也不差。”

826所也只有舊貨了,七八十年代的蘇聯和東歐機械,就是他們所的主力軍,80年代的美國貨可以算是高檔珍品了,即使是採購的國內裝備。少說也有四年工齡了。

蘇城面上看不出表情來,只是一個嫺熟的微笑,說:“嚴總多看看,王贇做的這套工藝流程裡面,用了不少的新技術和新思路。也採購了不少的新機器。我當時簽字籤的手軟,826所要是能土法上馬,倒是真能降低碳纖維的成本。”

這麼多外國公司的代表雲集大華實驗室,就是因爲大華的碳纖維夠廉價,所以說,降低成本。這本身就是碳纖維的極重要的研究方向。如果826所有這樣的技術,他們又何至於到大華來摘桃子,挖了桃樹還差不多。

嚴海斌聽出來了,裝沒聽見,點了點頭,就故作昂然的模樣去找呂所長了。他大話都說出來了。非得弄清楚,以826所目前的機器設備,再加技改資金,能不能生產碳纖維。

從幾個白皮彩毛的老外身邊擠過,嚴海斌一把抓住呂所長瘦乾乾的胳膊,就把他從人羣裡給拖了出來。

因爲拖的急了,呂所長的髮型都亂了。不滿的道:“我正聽人家說生產流程呢。”

“等會再說,你看看這些機器,哪些是咱們有的,哪些是要採買的,得花多少錢。”

嚴海斌粗着嗓子,聲量不高,卻讓呂所長一個激靈皺起了眉。

察言觀色也算是軍隊小頭目的絕技了,什麼時候高喊“保護完成任務”,什麼時候低眉順眼的賣萌耍憨,沒有幾年的功夫練不出來。嚴海斌這個轉業幹部自然是畢業出師了的。一看呂所長的樣子,就知道問題來了,直接問:“差多少錢?”

“我說不上。”呂所長露出點不好意思。

“說不上是多少?”嚴海斌平心靜氣的問。

“有幾樣機器我也沒怎麼接觸過,咱國內也不產。”呂所長接着解釋道:“我瞭解的碳纖維的生產工藝,和大華用的不太一樣。”

這是嚴海斌第二次聽“生產工藝”這個詞了。想想蘇城的話,他倒覺得呂所長說的是實話,於是把蘇城的話重複了一遍,道:“我估摸着,缺的設備肯定是不老少,用錢買不實在,你說說,哪個所哪個廠有這些東西,能借來不?”

他掛着總經理的頭銜,做的是軍代表的工作。

呂所長苦笑:“借,找誰借?”

研究所缺糧不是昨天今天的事了,別說購入機器,各家連設備維護都難以支持了,怎麼會把自己捨不得的設備借給別的研究所用。

嚴海斌沒辦法了,回頭看了眼,小聲道:“不行就讓湯處長出面,大不了,咱們賺了錢以後,把淘汰的舊機器送兩臺出去。你先看一下機器的銘牌,弄清楚情況。”

“好。”呂所長緊張的跑來跑去,一會踮腳看上面的銘牌,一會兒撅着屁股看下面的銘牌,活像個猴子似的。好在外國人都被王贇的講解吸引了,也沒人關心某個名不見經傳的中國人。

湯處長等不住了,慢慢走過來,問:“什麼情況?”

技改資金和轉型的名額編制等等政策性的東西,都掌握在湯處長手裡呢。不過,幫助826所轉型,也是湯處長的工作。

嚴海斌前面保證的“七成把握”餘音未散,他只當沒發生過,說道:“我們想把大華用的設備記錄一下,回去做個比較。看情況,我們所的設備還是比較落後的。”

“有多大差距?”

蹭了一身油污的呂所長此時回來了,痛聲道:“差距很大,大華進口了很多的外國機器,我看有德國的,有法國的,還有美國英國的。許多設備的參數,都比我們的高了一大截,不換裝,這個碳纖維怕是做不成。”

“技改資金不夠?”

“怕是要多申請一些。”

“要多少?”

嚴海斌瞅瞅呂所長,後者一咬牙,道:“最少得1000萬……美元。”

wWW •t t k a n •C ○

湯處長聽了前半截還覺得輕鬆,“美元”兩字一加,臉色就變了:“1000萬!還是美元?你當我是銀行?老嚴,你不是告訴我說,有七成把握嗎?”

嚴海斌心想:我當時要是不說個七成把握,你人都不來吧。

面子上,他不能這麼說。只能裝憨厚:“這是我們的錯,主要是所裡的設備太舊了。這種高科技的東西,落後幾年就趕不上了。”

“美元是別想了,1000萬人民幣都不行。技改資金的上限是300萬,不行就算了。”湯處長說的很武斷。

93年的軍費開銷僅400多億。沒有軍隊經商的補貼,根本支持不下去。研究所的困窘只是冰山一角罷了。如果不是826所相對重要,不改不行,湯處長都不會出現。

所以,呂所長說出1000萬美元,湯處長想都不想就拒絕了。

嚴海斌心下一緊。826所的轉型,全靠科工委的支持,湯處長要是不幫忙了,此事八成要黃。

呂所長也是壓力山大,逼得自己語氣放的輕鬆些,道:“蘇城這個人。其實是有些意思的。”

“嗯?”

“我看過大華實業的歷史,這個蘇城在投資方面,堪比天才。他做的項目,鮮少有不賺錢的,就是目前耗資較多的液化天然氣船的項目,眼看着也要完成了,說歸說。還真是厲害。”呂所長搖頭晃腦的讚歎着,好像真的很是佩服。

湯處長身在國防科工委,對投資什麼的確實很有興趣,一邊回想,一邊點頭道:“還真是如此。”

“此人慣撿金母雞,不佩服不行。”呂所長說着話鋒一轉,道:“大華實業在碳纖維上的投資,絕對超過了3000萬美元。”

“哦?”

“你看看這些外國佬,我敢說,用不了兩三年的時間。他就能把3000萬賺回來。”呂所長是置之死地於後生了,才查看了一會兒銘牌,他拿不出準確的數字,只能大致的估計一下。但不這樣,就無法說服湯處長。沒有科工委的支持,他連技術轉讓都拿不到。

湯處長緩緩點頭,然後道:“就算這樣,1000萬也太多了。而且,咱們也沒有美元。”

“1000萬美元,說不定一年就回本了。”呂所長說的信誓旦旦,卻連自己都不相信。研究從來都是虧本的,想法設法的找投資是研究主持的天性,不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

湯處長不知在想什麼。

嚴海斌咬咬牙,道:“1000萬美元不夠也沒關係,咱們先把技術得到,說不定還能找別人合作,省下些設備。”

這是他和呂所長商量過的事,是作爲候補方案的。

湯處長果然有了興趣,問:“找誰合作?”

“別的研究所,或者別的企業都行。”

“859所?”這是湯處長需要改制的另一個研究所。

嚴海斌再看呂所長。

呂所長吃了蒼蠅似的,勉強說:“也行。”

他們和859所的關係明顯不怎麼樣。

湯處長的眉頭有點舒展開了,考慮片刻,道:“外匯不能多了,技改資金可以提高一點,根據合作的研究所的數量吧,兩家或者三家。”

這樣肯定還是不夠的,但他放了一個口子,嚴海斌就很滿意了,他心裡還琢磨着,如果能將大華實業的設備借一點過來,那就解決問題了。

幾個人正想着,一名大華的員工走了過來,問道:“哪位是嚴海斌先生?”

“我就是。”嚴海斌打量着對方。

大華的員工遞給他一個本子,道:“蘇董讓我交給你的,根據銘牌,能查到裡面的設備的價格。”

嚴海斌一聽,就想把手上的本子扔出去。

湯處長不客氣的從他手上將本子拿了過去,隨手翻開。

只見一臺設備的彩頁下面,有紅色的手寫數字和符號:$4,500,000。

呂所長自然而然的讀了出來:450萬!

旋即,文質彬彬的呂所長就跳了起來:“不可能。”

湯處長冷然道:“什麼不可能?450萬美元不可能,還是做出碳纖維不可能?”

第223章 三角債第222章 敗途第211章 山寨化第34章 實測數據第482章 支持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167章 祠堂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189章 發佈會第304章 深交所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625章 交易池第308章 狼來了第397章 ……應對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304章 深交所第48章 外匯吶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76章 最好的肉第89章 挖坑第14章 自制淋浴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630章 前菜第286章 暴利第350章 遊行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392章 ……媒體戰第23章 明星工程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405章 窗戶紙第465章 計劃C第184章 出國第409章 大優勢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133章 炫耀第333章 來考察第66章 肥油星第84章 直供產品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96章 拉風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514章 挖空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303章 冤大頭第150章 包銷第363章 秋明市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586章 副產品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2章 另類招聘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62章 分包第145章 調研員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153章 大借款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553章 作弊日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142章 東京第43章 去機械廠第188章 壓價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244章 破局第410章 天變了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180章 合併第159章 開標第580章 測量船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98章 紅燈綠燈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654章 回京第584章 生存空間
第223章 三角債第222章 敗途第211章 山寨化第34章 實測數據第482章 支持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167章 祠堂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189章 發佈會第304章 深交所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625章 交易池第308章 狼來了第397章 ……應對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304章 深交所第48章 外匯吶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76章 最好的肉第89章 挖坑第14章 自制淋浴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630章 前菜第286章 暴利第350章 遊行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392章 ……媒體戰第23章 明星工程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405章 窗戶紙第465章 計劃C第184章 出國第409章 大優勢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133章 炫耀第333章 來考察第66章 肥油星第84章 直供產品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96章 拉風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514章 挖空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303章 冤大頭第150章 包銷第363章 秋明市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586章 副產品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2章 另類招聘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62章 分包第145章 調研員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153章 大借款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553章 作弊日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142章 東京第43章 去機械廠第188章 壓價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244章 破局第410章 天變了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180章 合併第159章 開標第580章 測量船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98章 紅燈綠燈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654章 回京第584章 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