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章 張宣其人

不日,楚操起程前往荊州,一走就是半年,荊州隨着他的到來引起了一場血雨腥風。

楚昭雖然遠在京城,荊州涉事甚大,楚昭將荊州所有的斥部具交由楚操指揮,大案揭露,荊州之中,上及荊州刺使,下於縣令文書,竟然都參與了此案了。

舉州而貪,分食朝廷拔下的建堤專款,致使今之大水,衝潰了荊州境內的河堤。

如此消息傳來,舉朝皆驚,女帝聞而之笑了,她自登基以來,很少大開殺戒,但這一回,楚昭與楚操下令,凡是涉案貪污金額高達萬兩以上的,皆殺,不必待到秋後行刑!

荊州刺使也罷,荊州的官吏也罷,凡是涉案者,皆被關入大牢,待覈實貪污金額後,楚操奉令而將那些貪官斬於荊州,那因水災而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的百姓,眼見貪官人頭落地,皆是一片歡呼。

荊州的事,似乎解決了,百姓已經重新活了起來,墨軍幫着他們建立家園,修堤之事也重新做了起來,這一回,卻是兵部侍郎鍾家三郎親自前來督工。

但是,前朝風雲再起。荊州之事,不僅牽涉了整個荊州大部份的官吏,要說京中的官吏一無所察,楚昭是一個字都不信。

她思慮所有的來龍去脈,將當初從考察荊州建河堤的官員,最後建成之時,前往荊州驗收的官吏所有的資料都翻了出來。

沒想到啊,資料還沒找到,竟然有人想燒資料庫,所幸長安的守衛向來森嚴,火勢很快就滅了。楚昭聽到來報,從腰中拿出了一串鑰匙,“去宣政殿的右殿,把荊州所有的文件都找出來了。”

資料備份是楚昭想出來的,荊州有一份,工部,戶部各持一份,她的手上也同樣有一份。

只是這一份很少動用,幾乎已經有人忘了這回事了吧。

如此,楚昭讓人將荊州的資料都翻了出來,很快涉案的人都被捉了起來,楚昭下令道:“荊州之案未結,此案煩請韋卿多費心。”

要說查案,大昭之內誰能與韋尚任相提並論,韋尚任出馬,想必能將朝中藏着的蛀蟲揪出來。

從官員被捉,再到韋尚任出事,剛剛慶幸荊州里沒把他們供出來的人,眼看着情況都不對了,紛紛想逃。

逃,逃到哪裡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別說大昭境內,周邊之國,楚昭一聲令下要一個人,哪國不幫着楚昭找。

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時,韋尚任已經將涉案的人全都揪了出來。然後,楚昭就注意到,不管是政事堂諸公或是六部尚書,竟然都有家人牽涉,楚昭連連說了幾聲好,韋尚任卻整個臉色都沉了下來。

楚昭道:“荊州貪污下的修堤款足足有一百萬兩,原來大頭都在京城啊,好,好啊!都還等着幹嘛,所有涉案之人全給朕捉起來。”

“陛下,涉案之人高達百人。”韋益是跟着自家叔叔一塊查的人,提醒了楚昭一句,楚昭道:“那又如何,今非昔比。大昭不缺當官的人。像這樣的貪官,連修堤款都敢貪的人吶,留着他們是等他們再害一個州的百姓嗎?前車之鑑,都別當沒看見。”

此案可謂是楚昭建朝以來遇到了最大的案子了,楚昭盛怒無可避免,但是,涉案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各家都有子侄或是兄弟涉入,就連楚家也一樣,楚蔚一大把年紀了也跟着進宮跪下,求着楚昭網開一面,那是他楚氏的希望啊。

楚昭看着這樣的場景,衝着楚宸道:“看到了嗎?明明這是些人貪污受賄,令一州百姓受洪災死傷無數,朕要殺他們,卻成了朕的錯了。”

隨手將案上的東西往殿上一砸,楚昭道:“朕查不出來就罷了,朕既然查到了,不管是誰都必須拿下,依罪定刑,否則朕對不起那些死去的百姓,更對不起活着等着朕給他們的親人討回公道的百姓。”

法不責衆?楚昭的字典裡從來沒有這四個字,犯法的人,無論是誰,她絕對不會放過,不想要死,那就管好你自己的手,別拿自己不該拿的東西。

“刑部,御史臺,大理寺,這件案子,你們誰來辦?”楚昭既然表明了態度,當然不可能再改變,是以直問他們到底誰來主辦此案。

沒想到三司的長官竟然沒有一個人敢說話,楚昭瞧着冷冷一笑,此時朝臣隊列中間的一個女官出列,“陛下,臣毛遂自薦。”

楚昭一眼看了過去,是個三十來歲的黑瘦婦人,楚昭一看她身上的官服就知她的官階,“好,朕破格提你爲大理寺卿,案子交由你來審問,三司俱聽你的調動,誰敢不從的,朕許你罷免之權。”

罷免之權吶,那是連政事堂的諸公都沒那麼大的權力。女官與楚昭一拜,“臣謝陛下。”

“不過,你給朕記住了,不許放過一個壞人,也不許冤枉一個好人。如果你敢用朕給你的權利濫殺無辜,朕能讓你登天,也同樣能讓你墜入地獄。”

這是警告,楚昭願意給她一個機會,因爲她有那膽子。同樣的,如果她有膽子而沒本事,楚昭也不會堅持護着她。

“臣明白。”婦人與楚昭一拜而言,目光十分堅定,沒有一絲退卻。

楚昭目光掠過下面的這些人,冷冷地笑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真是一點都沒錯啊。大昭建朝纔多久,嗯,如今出了這樣的貪污大案,竟然沒有人敢去查實這個案子。

他們各自心中的衡量楚昭都懂,也能理解,總是意難平吶,這些人,位高權重,名聲地位都有了,所以他們就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了。

“你們忘了大昭的天下是怎麼來的,朕一刻都沒有忘,天下,不是朕的天下,也不是你們的天下,而是由無數百姓撐起的天下。百姓受苦受難之時,你們只想着自己的私、欲,摸摸你的良心,你們對得起外面視你們爲救命稻草的百姓嗎?”楚昭的聲音一字一句地落在這些臣子的心間,韋尚任與蕭其陳已經跪下,“陛下,臣有愧啊!”

哪怕是韋尚任,此時也是存着很多的私心,就現在他所得到的名單所涉的人員太多了,不僅是各大世家牽涉,就是新興的寒門也牽連了進來,一但這些人的罪名落實,死的人太多了,也就等於把世家跟寒門全都得罪了。

有楚昭在的一日,他還在朝中他不擔心自家的子孫會被報復,可他還有多少年的天下?

所以韋尚任查到這裡也是不願再查下去了。然而楚昭的心思並不難猜,她要一查到底,所有人,但凡涉事的,拿了荊州修河堤款的人,她是一個都不放過。

楚宸看着楚昭堅定的目光,想想自己若是處於楚昭如今的位置,她能不能跟楚昭一般不顧羣臣的阻止,答案是肯定的,她做不到。

輕輕一嘆,楚宸才明白自己究竟差了楚昭多少。

“想要刺殺的人最好想清楚了,你們是不是準備造反,朕也有很多年沒有帶兵了,朕不介意再跟你們動手。”楚昭是很明白下面這些的人心思的,就連韋尚任都不敢再查下去的案子,把這個不知所謂的女官殺了,看她楚昭還敢不敢再查。

“不要逼朕親自去查,否則翻出來的就不僅僅是荊州的案子。”楚昭輕飄飄的又丟了一句,做賊心虛的人更是犯難了,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自請去查案的女官是大昭二年第一次開女科錄取的,經過十幾年的奮鬥,終於能夠進了宣政殿,名爲張宣,寒門出身。

楚昭下朝之後立刻就讓人把張宣的所有資料都拿來,十幾年的外任,前兩年才調回了京城,六部都轉了一圈了,如今在大理寺。

看到她歷年來的考覈,政績優,頗得民心,百姓愛護,卻因朝中無人而無法升遷。但就這樣她還是進了京,還在六部轉了一圈,這樣的人,真是個妙人吶!

“陛下!”楚昭正看着張宣的履歷,四喜小步走了進來喚了一聲,楚昭看了她一眼,“何事?”

“張宣大人求見。”四喜趕緊將外面候着的人報了上來。楚昭也想會會這位,拿上履歷道:“讓她進來。”

四喜聽着退了出去,很快地引着張宣走了進來。張宣跪下拜叩,“參見陛下。”

“平身。”楚昭叫起,“大昭二年錄取的女官,從縣令任起,在益州的路縣當了六年的縣令,讓原來人跡凋零的路縣一躍成爲益州不遜於益州城府的縣城。之後調往交州,又當了六年的侍郎,政績優而被調回了京城,這兩年,你是每三個月調一個部門,初初剛到大理寺就敢摻和這麼大的案子,你的膽子夠大。”

沒想到楚昭一下子將她的履歷都說了出來,張宣難掩驚訝地看向楚昭,楚昭笑了笑道:“來找朕是有何事?”

張宣驚訝過後這會兒聽到楚昭一問才反應過來,趕緊的道:“陛下,臣求見是有一事想請陛下恩准。”

“說來聽聽。”楚昭向來寬容,但有所求者,只要是合理的,她都會配合到底。

“請陛下將荊州這些年的文書備案都給臣。”張宣將來意說得十分清楚,既然要查案,楚昭又說了不準冤枉任何一個無辜的人,也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涉案的人,她就需要將事情瞭解得更清楚。

“此事你不說朕也會派人將相關的文書給你送過去。”楚昭原本對張宣的評價是膽子大,看完她的履歷之後,楚昭覺得自己小看了她。現在聽了張宣的要求,這是個胸有丘壑的人。

“謝陛下。”張宣與楚昭再一拜,楚昭緩緩地走了起來,走到張宣的面前,張宣雖然其貌不揚,卻有一雙十分漂亮清澈的眼睛。

楚昭突然點了點頭,衝着張宣道:“大朝有女帝,有女王,有女官,卻還沒有女相。”

張宣整個人一凜,楚昭說的話不假,女帝是她,女王是楚宸,女官,自昭華二年以來,每年只增不減,太學,武堂,還有女學,都在培養着女官,女相,確實還沒有。

大昭設七相,哪怕楚昭顧念姜參而空了一個相位,也還有六個,六相之中卻無一女。

“臣也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如陛下,如承王一般,成爲曠古爍今第一人。”張宣挺直了背,緩緩說着,楚昭笑道:“有志者事競成。不過,想必你能在朝臣無人願接這個案子的情況下自動請纓,你也知道自己將來要走的是什麼路。”

“陛下有些話說得沒錯,天下既不是陛下一人之天下,也不是羣臣之天下,而是天下百姓撐起的天下。百姓受苦,君不理,官不管,百姓無處申冤,前朝的前車之鑑還在,有些人已經忘記了,陛下還記得,臣也同樣記着從前的苦日子。”張宣拿着楚昭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你爲臣已有十數裁,你還記得當初自己爲什麼來考女官嗎?”楚昭突然轉了話題地問,張宣一頓,突然道:“臣還記得當初臣那屆進京趕考的女郎因驛站大夥,好多人生了退意,是陛下前往驛站的一番說詞定了人心,也讓臣更明確了將來要走的路。”

“古今往來,女子安於室,只能依附着男人而活,從來沒有女人覺得自己可以憑自己活得好。陛下稱帝,給了天下女人一個盼頭,陛下興女科,給了天下女人一個機會,一個跟男人一爭的機會。臣當着看着陛下,只覺得胸中填滿了一種不放棄,爲女人爭氣的想法。要跟男人爭,爲女人爭一股氣,爭的是什麼?權勢都只是結果,過程之中,爲百姓解決困難,讓百姓都認同我們女人也同樣可以爲官,這就是我們最成功的。”

楚昭笑了,沒想到啊,張宣的志氣還真是不小,她所圖的不僅是一個女相的位置,而是要讓天下的男人都認可女人不比男人差。

好,真是好啊!楚昭道:“那麼,朕也盼着你能爲天下的女人出一份力。權勢啊,雖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權勢,想要做到讓女人跟男人爭又怎麼可能。”

“你也不年輕了,你不會想讓人管着你,所以,這是一個好機會,好好把握。”有心沒有做不成的事,楚昭突然覺得出一個女相挺好的。

“陛下放心,臣必不負陛下所託!”

206章 小國試探141章 楚昭稱帝239章 心機表白254章 閒中取樂223章 付出代價228章 女帝心思177章 激勵上進140章 太尉身死139章 人心異動169章 樁臺比試210章 偶遇熟人200章 一查到底023章 被教育了209章 一場鬧劇173章 鍾氏震驚156章 太學武堂169章 樁臺比試165章 帝后大婚015章 阿兄升官065章 郡守慘死241章 敵軍進犯038章 惜乎女兒065章 郡守慘死274章 母子爭執223章 付出代價032章 誰更聰明054章 鍾氏訓女268章 萬邦來朝141章 楚昭稱帝142章 爲帝爭論223章 付出代價064章 梁州遇刺192章 蛛絲馬跡019章 楚愉哀求195章 涉案之人026章 楚章變故247章 覈查面對203章 齊淮之懼097章 血洗鹽田128章 藥坊爭權180章 你試我探270章 荊州水災084章 楚昭被擄056章 楚昭揍人244章 求和索賠034章 不良於行121章 死士暗殺186章 昭華之律114章 自相殘殺163章 女科打算101章 琉璃進京163章 女科打算172章 聚衆鬥毆027章 鍾氏出手059章 瑣事一二081章 災民圍堵064章 梁州遇刺159章 出逐韋佗098章 追殺海盜210章 偶遇熟人066章 何去何從205章 齊冶賜藥207章 水軍之敗272章 楚昭昏倒169章 樁臺比試200章 一查到底082章 我要練兵034章 不良於行272章 楚昭昏倒162章 昭立皇后246章 身世披露112章 鍾鬱之死186章 昭華之律216章 大義滅親073章 楚茂上門075章 弒父之罪227章 要辦女學223章 付出代價259章 單于仰慕041章 陳年舊事202章 楚昭賜藥152章 遷都長安219章 遷入皇陵174章 楚宸之志041章 陳年舊事040章 楚章瘋了230章 雙管齊下014章 兄長打算107章 長嫂有喜046章 命硬克父012章 兄妹相處166章 胡攪蠻纏040章 楚章瘋了267章 針鋒相對264章 一屋不掃219章 遷入皇陵187章 所謂承繼259章 單于仰慕081章 災民圍堵090章 步步經營
206章 小國試探141章 楚昭稱帝239章 心機表白254章 閒中取樂223章 付出代價228章 女帝心思177章 激勵上進140章 太尉身死139章 人心異動169章 樁臺比試210章 偶遇熟人200章 一查到底023章 被教育了209章 一場鬧劇173章 鍾氏震驚156章 太學武堂169章 樁臺比試165章 帝后大婚015章 阿兄升官065章 郡守慘死241章 敵軍進犯038章 惜乎女兒065章 郡守慘死274章 母子爭執223章 付出代價032章 誰更聰明054章 鍾氏訓女268章 萬邦來朝141章 楚昭稱帝142章 爲帝爭論223章 付出代價064章 梁州遇刺192章 蛛絲馬跡019章 楚愉哀求195章 涉案之人026章 楚章變故247章 覈查面對203章 齊淮之懼097章 血洗鹽田128章 藥坊爭權180章 你試我探270章 荊州水災084章 楚昭被擄056章 楚昭揍人244章 求和索賠034章 不良於行121章 死士暗殺186章 昭華之律114章 自相殘殺163章 女科打算101章 琉璃進京163章 女科打算172章 聚衆鬥毆027章 鍾氏出手059章 瑣事一二081章 災民圍堵064章 梁州遇刺159章 出逐韋佗098章 追殺海盜210章 偶遇熟人066章 何去何從205章 齊冶賜藥207章 水軍之敗272章 楚昭昏倒169章 樁臺比試200章 一查到底082章 我要練兵034章 不良於行272章 楚昭昏倒162章 昭立皇后246章 身世披露112章 鍾鬱之死186章 昭華之律216章 大義滅親073章 楚茂上門075章 弒父之罪227章 要辦女學223章 付出代價259章 單于仰慕041章 陳年舊事202章 楚昭賜藥152章 遷都長安219章 遷入皇陵174章 楚宸之志041章 陳年舊事040章 楚章瘋了230章 雙管齊下014章 兄長打算107章 長嫂有喜046章 命硬克父012章 兄妹相處166章 胡攪蠻纏040章 楚章瘋了267章 針鋒相對264章 一屋不掃219章 遷入皇陵187章 所謂承繼259章 單于仰慕081章 災民圍堵090章 步步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