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七)

遼人的插手完全出乎於趙頊的意料之外,讓他猝不及防。一場宋夏兩國的邊塞之爭,怎麼會引起北方的注意,這讓趙頊在震驚中,又百思不得其解。

攤在眼前的遼人國書讓趙頊心煩意亂,揮手想掃到一邊,卻在不經意間把桌上的茶盞打翻。裡面的茶湯洇溼了御桌上的國書,也濺到趙頊的身上,溼淋淋的直往下流。

隨侍在側的李舜舉見狀連忙上來收拾,把國書拿起來也不敢多看一眼,小心翼翼地擦乾淨上面的茶水折放起來。伴君如伴虎,雖說從真宗以後的大宋諸帝都是寬和的性子,但天子就是天子,一點小事觸怒了他,就能讓自己萬劫不復。在服侍天子的時候,謹守本分是最重要的。

“官家,先換身衣服吧……”

李舜舉收拾乾淨桌子,看了看趙頊的臉色,又輕聲道。但趙頊卻失魂落魄得什麼都沒聽到。

在他數年的天子經歷中,尚未跟遼國有過太深的接觸。只是不止一次地幻想過收復燕雲,實現太祖太宗也沒有完成的事業。但對契丹兵馬的恐懼,卻也是深深刻在他骨子裡的。

由於地形和國勢的因素,党項騎兵突破不了關中。但遼國卻是大宋被迫要與其並稱南北朝,不得不結爲兄弟之國的強國。從位於燕山南側的遼國南京道,一直到東京城下,除了一道黃河之外,並無其他天險可以憑藉。而遼國數十萬騎兵舉手可集的實力,讓人想起來就不寒而慄。

從開國之初一直到到澶淵之盟訂立,大宋雖然抵擋住了遼國的屢次進攻,但每次宋遼交戰的戰場,都是在大宋這一邊。一旦沒能在河北將入侵者堵住,契丹鐵騎就將直逼東京城。這樣的結局是每一個宋室天子的噩夢,難道趙頊很想每年送上五十萬銀絹給遼人?這是花錢買平安,不得已而爲之!

王安石在下面看得直皺眉頭,趙頊如此失態,讓他這個宰相都看不過眼。心中也不由暗歎,究竟不是從小就作爲皇儲來培養的皇帝。

趙頊雖不是在深宮中養大,但也沒出過富麗繁華的東京城。自幼時起就沒有受過什麼挫折。雖然夢想着能重現漢唐遺風,能如唐太宗一樣,文成武就,成爲名流千古的明君。但真正臨到大事時,卻遠不如李世民這等經歷過戰爭的帝王性格堅毅,情緒波動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陛下!”王安石終於按捺不住,高聲提醒着趙頊他的身份。

宰相責難的聲調讓趙頊彷彿是被先生斥責的學生,慌慌張張地想着:“對了,要派人去應付遼人!”

“讓馮京去做館伴使!”趙頊連忙說道。

宋遼兩國在對方國中,並沒有常駐使節,不過在正旦等重要的節日,或是天子、太后的壽誕,雙方都派出使臣去對方國中賀禮。朝中做過使臣去過遼國的大臣不少——王安石就去過遼國,還留下了幾篇詩作——而爲了接待這些使臣,就有了所謂的館伴使。

依照雙方地位對等的原則,受命接待遼國使節的館伴使,一般都是選則與對方正使官位相當的官員臨時充任,當然,也要考慮把能力和口才考慮進去。

不過現在趙頊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應付遼人,至少要宰執一級。但王安石是宰相,絕不可能讓他去;王珪是個軟性子;而文彥博又是樂得接受遼人的條件。只有馮京勉強能充任。

“陛下!”王安石見趙頊完全陷入混亂之中,心頭更是不快,高聲提醒着,“僅僅是至書而已,並不是有使臣來了!”

“啊……啊!”趙頊這時才稍稍冷靜下來,用手按着額頭,問着王安石:“王卿,遼人這份國書,究竟該如何處置?”

“只是邊塞之爭,何預遼人事。明說是爲了膺懲西人屢犯邊塞之舉便是。遼人只是虛張聲勢而已,何嘗會爲西人火中取栗?”

王安石雖是因爲遼人插手宋夏之戰,而趕在宮掖落鎖前入宮,但他對遼人的威脅還是保持着強硬的態度。他見趙頊還有些猶猶豫豫,又加重語氣說道:“眼下羅兀鏖兵,戰事正烈,一旦朝中貿然下令退兵,羅兀城的上萬守軍,可能安然回返?”

趙頊慢慢地點着頭,似是贊同王安石的言辭,但臉上的猶豫亦依然不減。

“攻取橫山,謀劃已久。積數年之功,因遼人一言而退,讓外間如何看待,朝廷的體面可還要了?日後使北,使臣又如何在遼國擡得起頭來?!”王安石的質問如同用鞭子抽打着趙頊的自尊心,“如果今次依遼人之言而退兵,日後整兵攻夏,難道遼人就不會再說嗎?屆時不知陛下意欲如何?”

趙頊終於被王安石說動了,他現在最在意的目標便是剿平西夏。若是總是要顧忌着遼人,日後那就不用再妄想觀兵興靈了。“王卿說得是!就依王卿之言。”

王安石走了,下定決心的趙頊又坐立不安起來。

他很清楚,只要這個消息傳出去,出身於北方的大臣們,必然會羣起上書,逼天子下令收兵。對於遼人的威脅,北方人有切骨之痛,而王安石這個江西人,卻是隔了一層。趙頊能夠想見出身河東的文彥博在朝堂上跳腳的樣子。

幸好王珪和馮京都是南方人。要回遼人國書,光是天子和宰相點頭還不夠,必須要參知政事點頭。沒有執政的副署,詔令就不算合法,國書也不合法。如果有個北方人做參政,他們會不會同意王安石的意見回至遼人國書,那就可是難說得很。

直至夜深更漏,趙頊猶在燈下躑躅。福寧殿中,數十支龍涎香巨燭已經燒去了一半,卻也不見趙頊有半分就寢的意思。剛剛病癒,便熬夜下去,這身體如何受得了?今日當值的李舜舉勸了幾次,卻見官家是越來越不耐煩。無奈之下便想去讓人通知太后或是皇后來規勸,但趙頊卻突然開口,叫住正想悄悄去殿外叫人的李舜舉。

趙頊問着李舜舉:“若是要派人去鄜延體量軍事。你覺得宮中誰人爲好?”

“官家!”李舜舉一聽之下,慌忙跪倒,這事他哪敢插足進去?傳出去,宰執班中沒一個能饒他。他連磕了幾個頭,言辭懇切地勸諫道:“我等刑餘之人,當時灑掃庭院,侍奉天家。鄜延戰事事關重大,豈有我等內臣插言的餘地?還請官家自朝中選取賢能正直之臣前去鄜延!”

趙頊搖了搖頭,他需要的是準確、而不帶任何偏見的情報。遣朝臣去並不是不好,但他們不像宮中的宦官,各自的立場都太過明顯,回報也免不了要被他們的立場所影響。

趙頊瞥了言跪在地上的侍臣。李舜舉行事素來小心謹慎,不敢稍逾規矩,這點是他很喜歡的。但今次趙頊卻還是要聽一聽鄜延那裡的真實情況,好決定在羅兀城後路受到威脅,而遼人又爲西賊撐腰的情況下,羅兀城的現狀到底有沒有讓他堅持下去的必要。

“你且起來吧!”趙頊先說了一句,又道:“你明日知會王中正,讓他去鄜延一趟。”

……

“玉昆!可曾行了未?”

天還沒亮的時候,韓岡就被一個略嫌蒼老的大嗓門從睡夢中叫醒。搖了搖昏昏沉沉的腦袋,韓岡從硬邦邦的牀鋪上起身。昨天他是和衣而睡,也省得換衣服了,直接就着盆中的清水擦了擦臉,就走出門去。

站在門外叫醒韓岡的是一個鬚髮已然花白,但筋骨依然強健,個性看起來很張揚的老傢伙——張玉。

“勞總管久候了。”韓岡連忙上前行禮。

“不是讓玉昆你不要這麼多禮嘛?”張玉搖頭了,擺出了很不高興的樣子。

他是在三天前,衝進了羅兀城的兩千騎兵的領軍將領。有了援軍入城,羅兀城到底能不能守住,城中已經沒人再抱有疑問。

張玉擅使雙簡,軍中人稱張鐵簡。今次就是他領軍衝入被圍困的羅兀城,而且還是衝在了最前面。當他進城的時候,手上的一對鐵簡還向下滴着血水和腦漿。

這老傢伙倒有些自來熟,前日領軍來羅兀的時候,雖然親手敲癟了幾十個頭盔和頭盔下的腦袋,但也受了幾處傷。進城後就被送到了韓岡這裡,聊了幾句,就立刻親近地叫着韓岡的表字了。張玉是外路客將,雖然地位遠在高永能之上,但也無意去搶他的指揮權。爲了避嫌,也不住進城衙。就住在軍營中,跟着韓岡的療養院緊靠着。

除了上陣對敵,或是與高永能討論兵事,其餘時間就是來找韓岡聊天。張玉跟着狄青南征北戰,陝西待過,廣西也待過,滿肚子天下見聞,與同樣廣博的韓岡倒是相得很。

看到韓岡把療養院中處理得井井有條,張玉每每都說,要是當年狄武襄率領西軍,南平儂智高之亂時,有韓岡處理軍中疾疫,也不會十個人去,五個人回了。

聊了一陣,張玉自去找他的兵去——西夏人玩了兩日日夜攻城,損失的兵力就大感吃不消,只能擺出了長期圍困的姿態。等到張玉領軍入城後,城中軍心重振,反倒是守軍日日出城擺陣挑戰。

韓岡看了看天色,等到再過半個時辰,今天的例行就該開始了。但過了半個時辰,傳來的不是出戰的戰鼓聲,而是主帥高永能的召喚。

面對城外的數萬敵軍,高永能沒有變色。面對撫寧堡的烽火,高永能也沒有變色。但走進主帳的韓岡,現在看着高永能,卻分明鐵青了一張臉。而方纔跟自己言笑不拘的張玉,也是板着臉,很陰沉地站在一邊。

等到城中的文武官員一起到齊,羅兀城的主將張開口。只是他嘴脣哆嗦着,幾次張口,卻都吐不出一個字來。

“磨蹭個什麼?!”張玉在旁邊不耐煩了,厲聲呵斥着高永能。

高永能被罵了一聲,也終於能說出話了,但在場的所有人都不希望聽到這個消息:“三天前,慶州廣銳軍兵變!”

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四)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五)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一)第七十章 塵囂(一)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五)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四)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下)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七十九章 塵囂(十)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六)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二)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十)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變故(十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變遷(四)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七)第七十二章 塵囂(三)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三)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三)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一)第二章 鞏州(中)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一)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三)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六)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四)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四)第五章 流水(中)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六)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九)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
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四)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五)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一)第七十章 塵囂(一)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五)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四)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下)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七十九章 塵囂(十)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六)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二)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十)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變故(十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變遷(四)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七)第七十二章 塵囂(三)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三)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三)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一)第二章 鞏州(中)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一)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三)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六)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四)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四)第五章 流水(中)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六)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九)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