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

讓人給王安石送去了帖子,韓岡正在給奏章打草稿。

他當然不覺得給王安石寫一封帖子就夠了。

那只是通知,事先通個氣,以免傷了和氣——儘管不傷和氣的可能性不大,但場面上要做好了。

接下來就是怎麼將鑄幣權給總於手中。

以韓岡在鑄幣和發行上的發言權,想要從三司使手中將他想要的任何位置搶過來,根本就不需要知會哪一位,只要上表就夠了。

連視韓岡爲仇敵的呂嘉問,都承認韓岡有關改變錢法的提議能行之有效,且準備去實施,那麼還會有誰有反對意見?

他的身邊,雲娘正拈着一塊墨,在一方外形古拙的硯臺上小心地磨着。

一手捏着延州油墨,一手按住洮河硯,白皙修長的手指微微用力,平時有些跳脫的雲娘,此時卻是沉靜而專注。

延州油墨是一個誤會的產物。韓岡想要普及更簡單的印刷技術,需要更適合印刷的油墨,但他寫信讓家裡招攬匠師去製作,只是沒有寫清楚,所以最後弄出來的卻是延州石液——也就是延安的石油——灼燒取炭而製作出來的墨塊,並以此而命名爲延州油墨。成爲了雍秦商會中的又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

洮河硯則是如今洮州最有名的特產之一,色澤沉綠,質地堅密,在唐時就名傳天下,與端硯,歙硯並稱。柳公權在他的《論硯》中也說“蓄硯以青州爲第一,絳州次之,後始端、歙、臨洮”。晚唐失洮河,臨洮硯也就失去了源頭。可自從熙寧五年收復了熙河之後,洮河河底的綠石就重新被髮掘出來,許多制硯名匠被招攬了去洮州,製作硯臺。

近水樓臺先得月,韓岡家中所有用墨和硯,都是這兩樣。

韓岡不喜歡在自己寫作的時候,有不相干的外人在身邊,就是家中的婢女、僕役也一樣。如果是在內院的小書房中寫東西,就只會讓妻妾過來打下手。

雲娘幫着鋪好稿紙,磨好濃墨,然後坐在一旁,靜靜地看着韓岡在書桌前凝神書寫。

手託着香腮,微帶褐色的剪水雙瞳中,如同兩汪深潭,映照着韓岡高大的身影。這是她平常最喜歡做的事。只看着她的三哥哥,心中便是一片平安喜樂。

韓岡靜心凝神,正斟酌着落筆的文字。

在閉門辭官的時候爲國事上書,說起來有些忌諱,不過他說的又並不是軍事,也不會有人太較真。

坑冶鑄錢之事,以及諸州鑄錢錢監,是由三司鐵案來掌管。

韓岡的打算,是依從三司鹽鐵司胄案升格爲軍器監故事,將三司鹽鐵司鐵案中的有關錢幣鑄造的部分給分離出來,升格爲鑄幣局。然後安排得力的人手去管理。

所謂三司。是鹽鐵司、戶部司和度支司的統稱。三司使總領三司二十一案,經理國家財賦、土木工程和百官俸給。是兩府之下,最爲重要的執行機構,沒有之一。

三司使之下,是分管各司的副使。三司鹽鐵副使、三司戶部副使和三司度支副使,各管朝廷財計的一攤事。

戶部司,轄下兩稅、曲、上貢、修造、衣糧五案,也就是五個部門,掌天下戶口、稅賦、簿籍。除此之外,還有酒水專賣,百工製作和官服、軍服的儲備。

度支司,轄下賞給、錢帛、發運、斛鬥、騎、百官、糧料和常平八案。掌諸路上送財賦總數,每年計量出入,以規劃朝廷之用。從戰馬的口糧,到官員的俸祿,還有稅賦的運輸,都在其中。

鹽鐵司,轄下兵刑、胄、鐵、商稅、茶、設、課鹽和末鹽八案。主要是工商稅收,包括朝廷專賣的鹽、鐵、茶。其中顆鹽是陝西、四川的井鹽、池鹽,而末鹽則是海鹽。不過胄案早就改成了軍器監,從三司獨立出來。其實現如今只有七案。

韓岡想要的僅僅是其中鹽鐵司轄下的鐵案,掌五金、硃砂、白礬、綠礬和石炭的開採、冶煉,同時也包括鑄錢的鐵案。他給王安石的短箋中,也只是提及鑄錢而已。不過各地錢監下面都有各自的礦坑,礦冶終究還是要涉及。

韓岡計劃中的鑄幣局。想要從鐵案中獨立,最好就是要將銅鐵料的鑄造,與採掘、冶煉分開。否則坑冶的人事管理都在兵刑案中,若是有坑冶連着錢監,韓岡的鑄幣局根本無法從舊時窠臼中脫身。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

只是現在,礦產的開採、冶煉和鑄造——主要是鑄錢,都是一條龍。很多錢監正管理着礦坑,要不然這些開採和鑄造的大小事務,也不會都歸於一個三級衙門來管理【三司——鹽鐵——鐵案】。如果拋棄了礦冶而獨立,那麼鑄造錢幣的原材料就都要另外編訂賬目收購,手續上就要麻煩了一層。

這也是韓岡所要面臨的兩難境地。這個時代的官僚制度,約束了國家的發展,許多時候,甚至是有着反作用力。

國內絕大部分的礦場,都是屬於國有,卻包給私人。分成一家家坑戶,各自冶煉。官府所需要的礦產品,是從坑戶手中購買。收取兩成作爲實物稅,剩下的則出錢收購。礦石從礦坑中運出來後,就交由坑戶冶煉,然後官府收取成品。所以舊年徐州有十萬冶戶,江西的銅礦,同樣是以萬爲單位。

不過隨着鋼鐵工業的發展,煤鐵共同體的出現,徐州的鋼鐵冶煉早就收歸國有,礦工、冶工都從官府手中拿工錢。大規模生產所造成的成本降低,讓許多地方的鐵礦坑戶破產,但也有些地方,坑戶中的大戶——號稱——自己修建高爐,破產的有,成功的也有。

由於可憐的管理能力,大宋國內的鋼鐵實際年產量,根本是統計不了的,朝廷也只能統計出掌握在各級官府手中的數字。但即便是那個數字,也是如果給耶律乙辛知道了,大遼尚父的臉大概會變青的等級。

幾個完全是僱工制的大鐵場,已經從鐵案中分離出來,歸屬了將作監管轄。但其餘礦物的開採和冶煉還是在鐵案之內,而韓岡現在着意的錢幣鑄造,同樣如此。

這樣的隸屬關係看起來很亂,其實是很符合這個時代工業的地位。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

幾千年保持着這樣的理念,對於工農的認識,除了戶口,就是稅賦。重要的是禮儀、官僚和軍隊。對生產和發展並不放在心上——會在意生產,只是因爲統治的穩定和國家的稅收,除此之外再無他物。

沒有足夠的引導和需求,工藝的進步,都是如同蝸牛在爬行。

可一旦有了正確的引導和需求,技術進步的速度就會快到難以想象。

最好的例子就是鋼鐵業,自從有了板甲這個巨大的需求量之後,才幾年工夫,從運礦出坑的軌道,到冶煉鋼鐵的高爐,全都一個個出現在眼前,這些都是過去不敢想象的發展。如果再向外拓張,則進步的速度可能會更快,說不定轉眼之間就變得滄海桑田了。

鑄幣局如果發展起來,其中的錢息都是國家財計很大一部分收入。畢竟在這個時代,大宋的錢幣是周邊各國所通行的貨幣。有那麼多坑可以注水,那麼多鑄幣局那邊放放水也很正常。造得越多,鑄幣局賺得就越多。尤其是高價的錢幣,越是面值高,其中所含的利潤也就越高,鑄幣局也就越賺錢。

在朝堂上的都是現實主義者,有好處的,誰都不會丟到一邊。有那份需要,就會放在手邊。

就像以京師、徐州爲首的幾大鐵場,之所以能從三司鹽鐵司的鐵案中分離出來,歸入了中書門下直轄的將作監,正是因爲鋼鐵業地位上升,能給朝廷帶來更多收入和好處。而軍器監從胄案中分離獨立,也是因爲國家開始重視軍器製造的緣故。

只要幣制改革能夠給朝廷帶來更多的收益,那麼鑄幣局從三司轉入政事堂,那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甚至不需要韓岡多說什麼,到時候,有的是人主動去搶。

所以現在,韓岡打算的僅僅是財物、人事分離,並不準備將之割離三司,這樣一來,也能少上許多阻力。等到結果出來之後,人人爭搶,到時候,三司也來不及後悔了。

一篇奏章一蹴而就,經過了這麼多年的聯繫,韓岡在書寫公文上的水平已經是一流的了,就算文采不高,可精確的用詞,簡練的語句,都是公文所看重的。

稍稍修改了一番,韓岡隨即謄抄起來。抄寫完畢,重新檢查了是否犯諱,又是否有錯別字和不通順的語句,韓岡隨即署上了姓名。

不過收起了這一份奏摺,韓岡並沒有離開書桌。

讓韓雲娘重新鋪開一張稿紙,韓岡又重新提起筆。

不過他的筆停頓了很久,似乎是在猶豫。就這麼對着空白的稿紙,過了好半天,韓岡才提筆在紙上寫了兩個字:

國債。

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一)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一)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上)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下)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二)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一)第二十四章 虛實(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下)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九)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七)第二十九章 虛實(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十)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一)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四)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三)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一)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九)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八)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一)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七)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一)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下)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九)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十)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七)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八)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三)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八)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遷(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三)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九)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七十二章 塵囂(三)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一)
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一)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一)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上)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下)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二)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一)第二十四章 虛實(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下)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九)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七)第二十九章 虛實(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十)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一)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四)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三)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一)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九)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八)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一)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七)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一)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下)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九)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十)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七)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八)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三)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八)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遷(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三)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九)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七十二章 塵囂(三)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