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

本人極爲推崇法家學說,在本書術篇希望再成一文,但法家學說衆多,我又該從何說起呢?思來想去,那就挑法家最出名的人說、就挑法家最出名的人的最出名的一篇文章來說——韓非子的《五蠹》。

首先我還是再次向各位鄭重的介紹一下韓非其人,韓非是戰國時期韓國的貴族,約公元前280年出生於今河南省鄭州市。當時戰亂紛飛,爲了避禍,韓非一家只好逃到了駐馬店的一個村落中。作爲貴族子弟的韓非從小立志要幹一番大事業,振興家族,富強韓國,因此,小小年紀就單獨一人周遊列國,一路上努力的學習各家的思想。

韓非有嚴重口吃,但卻是文筆流暢的優秀作家。精於“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與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韓非文章出衆,連李斯也自嘆不如。韓非將自己的學說,追本溯源於道家黃老之術,他對老子《道德經》有相當大的研究,著有《解老》、《喻老》等篇。

韓非是戰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韓非目睹戰國後期的韓國積貧積弱,多次上書韓王,希望改變當時治國不務法制、養非所用、用非所養的情況,但其主張始終得不到採納。韓非認爲這是“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便退而著書,寫出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著作,被譽爲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兩個人之一,另一人爲莊周。

今天我們所談的就是他最爲著名的名篇——《五蠹》。“蠹”與“杜”同音,是蟲子的意思。這是韓非創作的一篇散文,全文近四千七百字,原文在此我不再贅述,書中重點是說有五種人,都是國家的蛀蟲。君主如果不除掉這五種像蛀蟲一樣的人,不廣羅剛直不阿的人,那麼,天下即使出現破敗淪亡的國家,地削名除的朝廷,也不足爲怪了,爲了論證上述內容,文中羅列了大量論據,是先秦衆多文章中出類拔萃的精品。

另一位傑出的法家代表人物——大秦帝國的丞相李斯,原先是上蔡郡的一位低級別公務員,生活溫飽,但前途無望。有一天李斯上茅房,他發現這裡的老鼠見到人都很害怕,吃的也都是茅房裡的污穢之物,這跟糧倉裡的那些倉鼠形成了很大的對比。於是李斯做了一個實驗,他把茅房裡的老鼠抓起來放到了糧倉裡,把糧倉裡的老鼠抓起來放入茅房。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發現原本茅房裡的老鼠到糧倉後變得安逸起來,而原來在糧倉裡的老鼠在廁所裡卻變得怕人,而且只吃茅房的污穢之物。他突然明白,人跟這些老鼠一樣,放在了不同的地方,周圍的環境不同,那也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於是,李斯心一橫,他不願把自己的餘生浪費在上蔡郡這種小地方上,他告別了妻兒,遠離家鄉投奔荀子爲師。荀子在當時是名滿天下的大家,學生衆多,爲了因材施教,他設置了入學考試,把不同層級的學生分別放入不同級別的班級進行施教。原本信心滿滿的李斯考試一結束,結果大失所望,他被分到了最低級別的班級,這分班的事給李斯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他本打算再回上蔡郡,但一想那他不又跟那些茅房裡的老鼠一樣了嗎?於是李斯毅然決然的留了下來,這件事成爲了他學習的巨大動力。李斯果然天分極高,四年苦讀,不僅成爲了最高級別班的學生,甚至成爲最高級別班的助教老師。

李斯覺得業已學成,準備奔赴前程,荀子找他談話,希望他留下任教,但別說荀子門下,恐怕連春秋戰國時聞名天下的稷下學宮也不一定留得住此時的李斯。

可正當李斯收拾行囊準備離開的時候,來了一人,雖然口吃,但和李斯一見如故,此人身上有着李斯自感無法超越的學識,李斯爲了在此人身上獲教,最終又留了下來,而且一留又是三年。三年後李斯再度離開,這次荀子不再相勸,因爲他知道,此時的李斯已經並非池中之物,他與那人三年以來,日夜交談,互相受益,現在的李斯已經是能夠改天換地的國之棟樑,留不住了,後來的歷史同樣也記錄了李斯那一路傳奇與輝煌的仕途。而這位曾經讓李斯拜服,甘心學習三年的同窗是誰呢?就是本章的主人翁——韓非!法家思想巨匠,集大成者;如果說在法家的世界,李斯是一位偉大的踐行者,那韓非可謂是一位偉大的思考者。

再把話題回到《五蠹》之上,我所以寫本章,是爲了找出當今企業的“五蠹”,並告誡各位老闆和高層管理者,儘快除之,以清君側!

第一種人:造成國家混亂的風氣是那些著書立說的人,依託仁義道德來宣揚先王之道,講究儀容服飾而文飾巧辯言辭,用以擾亂當今的法令,從而動搖君主的決心。當今企業,此類人更多是那種頑固不化,死認舊理之人,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與變化,墨守成規,缺乏創新,做事不以實踐檢驗爲主導,照本宣科,想法脫離實際,實際工作中難以把握行事重點,此種人任用的結果最終導致企業裹足不前。

第二種人:那些縱橫家們,弄虛作假,招搖撞騙,藉助於國外勢力來達到私人目的,進而放棄了國家利益。簡單說,就是華而不實之人,製造企業內部負能量,不以自身企業利益爲重,刻意外泄企業機密;凡事呈口舌之便,缺乏實幹精神。

第三種人:那些遊俠刺客,聚集黨徒,標榜氣節,以圖顯身揚名,結果觸犯國家禁令。在今天更多體現的是小團體主義,做事任人唯親,好大喜功,喜愛自我吹捧,有了一點小的成績就忘乎所以。

第四種人:那些逃避兵役的人,大批依附權臣貴族,肆意行賄,而藉助於重臣的請託,逃避從軍作戰的勞苦。這種人在當今企業最爲可恨,做事推脫,工作中刻意逢迎,巧言令色,阿諛奉承,討好上級,但一遇到真抓實幹,就畏手畏腳,捏輕怕重,逃避責任。

第五種人:那些工商業者,製造粗劣器具,積累奢侈資財,囤積居奇,待機出售,希圖從農民身上牟取暴利。這種人恃才自居,企業有困難時不願意出謀劃策,非要得要一定的利益才能出手,也就是俗話說的——不見兔子不撒鷹。

上述五種人,任何企業都會存在,經我這麼一描述,相信你會發現身邊一定也有類似的人物。我大學剛畢業參加作時,入職的第一家企業,身邊不乏上述之人,當時我涉世未深,覺得這家企業氛圍實在是差,肯定難以持久發展,於是跳槽到了下一家企業。經過一段時間我發現怎麼和之前的公司一樣,也存在一樣的情況,於是我又跳槽。反覆幾次以後,我發現事情原來是這樣:一旦形成一個羣體,那麼形形**的人一定都有,任何一家企業,你會發現一定有工作特別上進,從而成爲企業標杆的人物;也一定會有成天不做實事,誇誇其談之人;更一定會有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僞君子。。。這些類似的人組成了一個又一個集體,只是不同企業之中他們有着不同的名字、性別、年齡而已,但本質類別都是一樣的。

西天取經爲什麼非要這麼一個團隊?如果沒有唐僧,孫悟空的心性無法打磨,佛理無法知曉;如果沒有八戒,悟空心性無法純熟,無法以平常心去面對那些沒有真本事,卻愛偷懶、誣陷、諂媚之流;如果沒有沙僧,悟空不知去同情和幫助弱者,有了他們十萬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難的歷練,悟空才最終成佛。

同樣,如果沒有悟空,唐僧沒有能力去面對磨難;如果沒有悟空,八戒、沙僧是沒有勇氣去面對和戰勝強大的敵人。所以取經必須是這樣一個團隊構成,相互打磨,最終各自成就對方,缺一不可。

言歸正傳,雖然韓非建議去除五蠹,但這事從他提出,到現在已歷經兩千多年了,去除了嗎?沒有!企業中大有人在,所以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我雖然也勸君要去除五蠹,但我也深知其中不易,如果一個企業裡都是孫悟空,那也大可不必西天取經了,自己直接組織一下撰寫經書得了。

既然每個企業都有這樣的人,那我們是否能嘗試讓其減少一些呢?我想這點應該是可以努力的,我相信哪一個企業五蠹相對少一些,哪一個企業必定會更優秀一些,所以,著文於此,與君共勉之。

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篇肆——品牌價值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篇肆——品牌價值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叄——宗教之用人篇捌——企業英雄術篇伍——造勢術篇壹——財、貨、場、營銷術篇拾——帝王之術術篇叄——宗教之用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貳——法的起源術之捌——定位法篇壹——“我爲法人”附文一:企業管理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叄——“逐利者”法篇貳——法的起源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法篇叄——商鞅說法人篇叄——“逐利者”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肆——品牌價值法篇貳——法的起源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壹——何爲人性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法篇壹——“我爲法人”術篇肆——品牌價值術之捌——定位人篇壹——何爲人性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伍——造勢術之柒——鬼谷子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之柒——鬼谷子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肆——商鞅的演講法篇伍——法的“特性”法篇壹——“我爲法人”法篇伍——法的“特性”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法篇肆——商鞅的演講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法篇貳——法的起源法篇伍——法的“特性”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拾——帝王之術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貳——法的起源術篇伍——造勢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法篇肆——商鞅的演講法篇肆——商鞅的演講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術篇肆——品牌價值術之柒——鬼谷子法篇伍——法的“特性”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法篇壹——“我爲法人”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篇叄——宗教之用人篇貳——初步識人附文一:企業管理術之捌——定位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附文一:企業管理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
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篇肆——品牌價值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篇肆——品牌價值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叄——宗教之用人篇捌——企業英雄術篇伍——造勢術篇壹——財、貨、場、營銷術篇拾——帝王之術術篇叄——宗教之用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貳——法的起源術之捌——定位法篇壹——“我爲法人”附文一:企業管理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叄——“逐利者”法篇貳——法的起源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法篇叄——商鞅說法人篇叄——“逐利者”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肆——品牌價值法篇貳——法的起源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壹——何爲人性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法篇壹——“我爲法人”術篇肆——品牌價值術之捌——定位人篇壹——何爲人性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伍——造勢術之柒——鬼谷子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之柒——鬼谷子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肆——商鞅的演講法篇伍——法的“特性”法篇壹——“我爲法人”法篇伍——法的“特性”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法篇肆——商鞅的演講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法篇貳——法的起源法篇伍——法的“特性”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拾——帝王之術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貳——法的起源術篇伍——造勢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法篇肆——商鞅的演講法篇肆——商鞅的演講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術篇肆——品牌價值術之柒——鬼谷子法篇伍——法的“特性”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法篇壹——“我爲法人”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篇叄——宗教之用人篇貳——初步識人附文一:企業管理術之捌——定位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附文一:企業管理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