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

金庸,當代武俠小說家,一生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本武俠小說,部部經典,爲我們構築了一個龐大的武俠世界,其筆下的武俠夢影響了整整幾代人,被世人尊崇爲武俠界“金掌門”。除此之外,他還是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四大才子”之一。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在**逝世,享年94歲。雖斯人已逝,但他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卻一定能長流於世。本章我就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金庸先生的精神世界,我把此章歸於“人”篇,因爲書中所述之事,歸根到底無非是一種思想和境界,而境界終歸於人,而此文也是深表對金庸先生的緬懷之情。

既然是武俠小說,那就先談談武學。在金庸先生筆下有無數的武功絕學,當然也有衆多的高手,如果要拋出一個問題:誰是天下第一?相信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理解,會有衆多答案,在此我不作討論,因爲每個人所站角度不同,評判標準也不同,況且金庸先生小說中人物歷史間隔太大,強行比試,無疑有點關公戰秦瓊的意思。我說說自己心中的天下第一,獨孤求敗!我的評判標準很簡單,其他高手至少在世時是有對手的,而唯獨獨孤求敗,一生無敵於天下,最後難求一敗,鬱鬱而終!這種境界在我心中無疑天下第一!

且看書中獨孤求敗借說劍對自己的介紹:“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爲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簡單一句話,我從來都是無敵的!且不斷在超越自我,刷新自己的境界。

獨孤求敗的劍道,無非隱射着人生。二十歲,弱冠之年,血氣方剛,武學外露,招式居多,但底蘊略顯不足;三十歲,而立之年,開始沉穩內斂,收其鋒芒,主練內功,以提升修爲爲主,故採用重劍,雖然無鋒,但厚重;四十歲,不惑之年,已通萬物,參透生死,世間再無不知,不再拘泥於劍招、兵刃,終達武學最高境界——人劍合一、無招勝有招!這也是金庸先生筆下武學的終極目標。

如果金庸先生的作品只單純的當作武俠小說來看,那未免太過於淺薄。武俠的精神是俠義精神,其作品之中當然也把其當作重要的突出元素。何謂俠義精神?俠義精神分俠之大者與俠之小者,俠之小者忠義英勇、鋤強扶弱,打抱不平;俠之大者,保家衛國,捨生取義。《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率領羣雄守護南宋襄陽城,在第三次華山論劍時終被譽爲五絕之一的——北俠,郭靖其人把俠之大義表現的淋漓精緻,是金庸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一位角色。

說完了武學境界和俠義精神,我們再談談書中的人性。金庸筆下常採用反諷手法描寫人性,正非正、邪非邪,其中最爲成功的當屬《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龍記》。兩書中,都有一個被官方定義的“邪教”,《倚》書中的明教,《笑》書中的日月神教,日月合而爲明,我相信二者實爲一教,但他們真的“邪”嗎?《笑》書中的嶽不羣和左冷禪,是被金庸先生寫活了的僞君子和真小人,人物角色令人印象深刻,二者皆以名門正派自居,然所行之事卻令人不齒。相反,“邪教”中的任我行、向問天、張無忌、楊逍等,在我看來卻是行事光明磊落的真英雄,雖然他們殺戮心重,但起碼敢作敢當,勇於承認。從五嶽劍派殺死曲洋、劉正風,從六大門派逼死張翠山夫婦兩事,終把這些所謂名門正派的嘴臉表露無疑,這也是金庸先生所不齒的道貌岸然之流,正所謂“假亦真時真亦假,真亦假時假亦真。”最大的諷刺莫過於步步處心積慮,反而比不上別人的坦然面對,楊康窮奇詭計,想要得到武學、權位,結果死於自己之手,反觀郭靖,處處不爭,反而處處受益,最終成俠。

金庸先生小說中少林一派出現頻率較高,而且天下武功出少林,七十二絕技獨步天下。可見金庸先生對少林是極爲推崇的,小說中把少林信奉的佛家因果報應、輪迴思想也較多的展現;另外,小說中的人物,無論武學高低、身份貴賤,相互間都一律以禮相待,至少表面如此,門派之間、師徒之間等級森嚴,可見儒家的信、仁、禮思想滲透也非常之深。但金庸先生到底最爲推崇的是什麼思想呢?我個人認爲是——道家,因爲道家推崇的是出世、無爲。

武俠小說中都有一個這樣的套路,主人翁陰差陽錯掉入某個山洞,於是習得絕世武功,然後王者歸來。金庸先生筆下的主人翁當然也不能免俗,段譽、虛竹、令狐沖、楊過等盡是如此,完全靠自身修煉,把武功提升至頂級的主角好像就喬峰等寥寥數人。其實這也不能全怪主角光環太過耀眼,主要還是受金庸先生道家思想所影響。

避世、隱世是所有宗師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獨孤求敗、風清揚、無崖子、掃地僧等終極高手無不是選擇這條道路,他們隱世了,所以主角必須掉到他們隱世的地方纔有機會學到這些絕世神功。不知道爲什麼,一旦成爲了絕世高手後,最終的嚮往也一定是嚮往隱世,郭靖夫婦嚮往桃花島、張無忌夫婦前往冰火島、神鵰俠侶絕跡終南山、令狐沖夫婦隱居世外。。。好像所有絕世高人的最終選擇都是如此。所以我才如此篤定金庸先生最爲推崇的還是道家思想,就連他自己也是寫完第十四部小說後,選擇了封筆、絕跡江湖。正應了李白《俠客行》裡的那句經典名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當創出一番偉業後,最終出世,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我自笑傲江湖,這不免是其心中至高境界。

分析完金庸先生的武學境界、俠義精神、人性善惡和主要推崇思想,回到本章主題,金庸先生心中那個完美的人到底是誰呢?我想大家也知道答案了,正是其封筆之作《鹿鼎記》中的主人翁韋小寶。《鹿鼎記》的劇情在此我不再贅述,不說書籍,就說各類電視劇、電影都是翻拍了無數個版本,相信大家對書中的內容都瞭然於胸。

金庸先生在寫完《鹿鼎記》後,表示這部書已經把武俠之道寫到了極致,他再沒有能力自己超越此書,於是就此封筆。以前,我完全無法理解他的決定,一個毫無武功的潑皮無賴竟然是武俠的終極目標,實在不敢讓人相信,直到我完全理解金庸先生的思想後,終於釋然,下面我們就逐一對照分析說明。

武學境界。韋小寶毫無武功,憑藉的就是一把匕首和一件軟甲便可橫行於世。獨孤求敗的無招甚有招還建立在武學達到了極致境界,而韋小寶的無招是真的“無招”,可謂技高一籌。

俠義精神。書中韋小寶征戰俄國,保家衛國,爲俠之大義;和天地會、神龍教衆兄弟的情義是俠之小義;除鰲拜、平三藩是俠之正義;爲康熙的忠、勇是俠之忠義;與陳近南之間,是師徒孝道之義,可謂是處處有義,處處有情。最突出的還有他的夫妻情義,按理來說,金庸先生描寫愛情的巔峰之作應爲《神鵰俠侶》,但楊過之於小龍女,僅爲一人之情,就像令狐沖之於任盈盈、郭靖之於黃蓉等,韋小寶卻把其情義發揮到了極致,七位夫人代表了其中不同的階級和類型,但都只有一個共同點,都深愛着韋小寶,由此可見韋小寶其人之義。

人性善惡。韋小寶出生卑賤,後在康熙身旁也只是一名當值小太監,談不上任何社會地位,但正因如此,他最終逆襲成爲鹿鼎公、天地會香主、神龍教堂主才顯得如此難能可貴。韋小寶在書中,從不加以掩飾,大肆斂財、貪婪好色、不學無術,但其卻從不避諱,可謂真性情,這比嶽不羣、左冷禪之流已算是出衆。

推崇思想。韋小寶最終也走上了既定路線,幹出一番驚天偉業後,帶上他的七位夫人一起隱世,這也符合了金庸先生的一貫原則。

分析到此,韋小寶可謂是佔盡了金庸先生的所有需求,相信大家也可理解金庸先生封筆的原因了吧。

最後作一總結,金庸先生筆下的完人——無爲、重俠義、真性情、辨善惡。這也是我心目中的“完人”之一,並由此章作爲“人”的最終篇,後爲“法”篇。

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肆——品牌價值附文一:企業管理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壹——財、貨、場、營銷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術篇伍——造勢法篇貳——法的起源術之捌——定位人篇貳——初步識人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肆——品牌價值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篇叄——宗教之用術之捌——定位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伍——造勢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篇肆——品牌價值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壹——何爲人性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之柒——鬼谷子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叄——“逐利者”法篇壹——“我爲法人”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之柒——鬼谷子法篇貳——法的起源術之捌——定位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附文一:企業管理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之柒——鬼谷子術篇伍——造勢術之捌——定位術篇壹——財、貨、場、營銷術篇肆——品牌價值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之柒——鬼谷子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叄——“逐利者”法篇肆——商鞅的演講法篇肆——商鞅的演講術之捌——定位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叄——“逐利者”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法篇壹——“我爲法人”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壹——何爲人性術篇叄——宗教之用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叄——宗教之用法篇貳——法的起源術篇伍——造勢人篇玖——績效與情商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叄——“逐利者”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篇肆——品牌價值術之柒——鬼谷子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貳——初步識人術篇叄——宗教之用法篇伍——法的“特性”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叄——“逐利者”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
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肆——品牌價值附文一:企業管理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壹——財、貨、場、營銷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術篇伍——造勢法篇貳——法的起源術之捌——定位人篇貳——初步識人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肆——品牌價值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篇叄——宗教之用術之捌——定位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伍——造勢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篇肆——品牌價值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壹——何爲人性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之柒——鬼谷子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叄——“逐利者”法篇壹——“我爲法人”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之柒——鬼谷子法篇貳——法的起源術之捌——定位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附文一:企業管理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之柒——鬼谷子術篇伍——造勢術之捌——定位術篇壹——財、貨、場、營銷術篇肆——品牌價值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之柒——鬼谷子術篇玖——建立歸屬感人篇叄——“逐利者”法篇肆——商鞅的演講法篇肆——商鞅的演講術之捌——定位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叄——“逐利者”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法篇壹——“我爲法人”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壹——何爲人性術篇叄——宗教之用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叄——宗教之用法篇貳——法的起源術篇伍——造勢人篇玖——績效與情商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叄——“逐利者”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篇肆——品牌價值術之柒——鬼谷子人篇貳——初步識人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人篇貳——初步識人術篇叄——宗教之用法篇伍——法的“特性”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叄——“逐利者”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