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回到界嶺小學時,餘校長他們正在落日之下發呆。張英才有意從三人中間穿過,竟然被視作無物,更別說讓他上課的事了。

張英才也就顧不上再生藍飛的氣了。他就將初中和高中的課本以及學習筆記,全部鋪開,陳列在桌面上,窗戶也用報紙封死,不露一點縫隙。一連兩天,除了上廁所和必要的室外活動,譬如升降國旗等,其餘時間絕不出屋,即使要出屋也要隨手鎖門。第三天早上,他去上廁所,回來後,發覺窗戶上的報紙被人摳出一個小洞。他什麼也沒說,找了一塊紙,將那個小洞補上。

中午,張英才正閂着門在屋裡做飯,聽見葉碧秋叫他。

葉碧秋站在門外說:“張老師,你怎麼不給我們上課了?”

張英才說:“都是學校安排的。要不你去問餘校長。”

葉碧秋說:“同學們都在想念你,想聽你講的課。”

張英才打開門說:“當學生的可不能挑選老師。”

葉碧秋紅着臉說:“不,不是我挑選老師,是鄧校長要我這樣說的。”

葉碧秋雖然還在讀小學,因爲啓蒙晚,身體發育情況是全校學生中最明顯的。張英才不經意裡看到那微微挺起的胸脯,也有些臉紅,便趕緊說:“鄧校長隨口說的話不能當真。”

張英才轉身將桌子上的複習資料整理了一遍,這也是故意做給葉碧秋看。他明白鄧有米指使葉碧秋來,是有目的的,也說明自己的故弄玄虛已經初見成效了。待葉碧秋將屋子裡的情形看清楚了,他又故意說:“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不要再來敲門,我要專心複習。”

葉碧秋走後,張英才忍不住一陣竊笑。

下午放學後,張英才聽到外面笛聲有些三心二意,就有意走出去。鄧有米立即放下笛子,衝着他極不自然地笑一笑。張英才裝出一副視而不見的樣子,繼續喃喃地揹着數學公式。一向很會說話的鄧有米,猶豫再三才湊上來,卻說了一句不大得體的話。

“這幾天你沒到課堂上去,葉碧秋表現有些奇怪,總是下意識地在紙上不停地寫張英才、張老師和張英才老師。”

張英才心裡一驚,想好的幾句嗆人的話,都沒法說出來。

天一黑,張英才正要關門,孫四海來了。

“明天我要下山一趟,配副眼鏡,班上的課由你去上。”

“我請了一星期假還未滿呢!”

“我這是私人請你幫忙。”

“如果是公對公,那可沒門!”

孫四海走到桌邊,拿起那副近視眼鏡:“你這眼鏡是幾多度的?”

張英才說:“四百度。我告訴過你。”

“我記性差,忘了。”孫四海一邊說,一邊將每一本書狠狠盯了一下。

孫四海果然是下山去了,直到臨近天亮時纔回來,還揹着一大摞書。

張英才裝着好奇地問李子:“孫老師是不是背了好多小說回來?”

李子說:“連小說的毛都沒有,全是中學數理化課本。”

自從有了那些書,孫四海就不再在半夜裡吹笛子了。張英才每次從夢中醒來,都能聽到孫四海的讀書聲。有一次,張英才迎着夜風輕輕地推開門,看到一個讀書人的身影,映在窗紙上,正好有一顆很大的流星劃破天空,落在後山那邊,他心裡不由得一陣顫抖。

鄧有米也請假下山去了一趟,回來後神情憂鬱,背後和餘校長嘀咕:“可能是這次轉正的面很窄,名額很少,所以上面保密,一點口風不透。”

鄧有米說過那話的當天,餘校長就親自找張英才,問他最近以來,對民辦教師的工作安心不安心。張英才矢口否認,還裝出委屈的樣子說,自己本來已經適應了,不再有別的想法,希望餘校長別攪動一池春水了。餘校長只好單刀直入,指着桌上的書本問這是幹什麼。張英才就用當老師更要打好基礎作爲解釋,還說萬站長每次見面都要叮囑他,想要當好小學教師,必須全面掌握高中水平的文化知識。見問不出什麼,餘校長走出去,和守在外面的鄧有米一起仰天長嘆。

“別的行當越有經驗越是寶貝,偏偏只有民辦教師越老越不值錢!”後來幾次,張英才聽到餘校長恍惚地自語,“鄧有米相信可以花錢買通人情後門,孫四海可以憑真才實學霸王硬上弓,張英才既有本事又有後門,我老餘這把瘦骨頭能靠點什麼呢?”

由藍飛說出來的這一招數,讓張英才一夜之間成了界嶺小學鎮校之寶。張英才有時候會獨自發呆,一遍遍地想,民辦教師轉正到底是鯉魚跳龍門,還是閻王爺設下的鬼門關?張英才本來就不是真的在看書,那天他在紙上胡寫亂畫了好久,回過頭來再看,一張白紙上,幾乎全寫着:尊嚴!

在他對着這兩個字發愣的那段時間裡,先是餘校長,然後是鄧有米,最後是孫四海,就像值班巡邏那樣,輪番找藉口到他屋裡來轉轉。最特別是孫四海,別人早已放下了架子,唯獨他,人雖然跨過了門檻,靈魂卻不肯跟進來,所以,每說一句話,嘴脣都要緊張地哆嗦好一陣。讓張英才想不到的是,孫四海剛走,王小蘭就像風一樣溜進來,二話不說,將牀上的被子抱起來就往外面跑。等到張英才明白過來,她人已經走遠了。太陽落山後,王小蘭將洗得乾乾淨淨,並用米湯漿過的被子送了回來,還曖昧地笑着說,他在被子上撒播的那些種子全洗掉了。王小蘭走後,張英才攤開被子細看,以往在家裡,連母親都沒有洗掉的那些青春斑痕,真的找不見了。雖然屋子裡只有他自己,張英才的臉還是紅得快要漲破了。不僅爲自己害臊,也爲王小蘭害羞,以孫四海一向的清高,如果知道王小蘭也開始用那種半葷半素的話語挑逗別的男人,萬一失態了,出手痛打她一頓也不足爲奇。

夜深人靜之際,張英才睡在芬芳的被窩裡,腦子裡總在想着自己後來在紙上補寫的一句話:沒有轉正的民辦教師連在別人面前笑一笑的權利都沒有。

往後的一個月中,鄧有米往山下跑了七八趟。每次都是失望而歸,可見了張英才仍要做出笑臉,聲稱又見到了萬站長,萬站長真是個好領導,等等。

餘校長哪裡也沒有去,唯一的變化是一到天黑就在空無一人的小操場上,繞着旗杆踱步。這天晚上,餘校長終於踱進了張英才的屋子。

寒暄一陣,餘校長就把目光轉向鳳凰琴:“最近一段怎麼沒聽見你彈琴,是不是絃斷了?”

張英才說:“絃斷了不要緊,主要是沒工夫。”

餘校長從口袋裡掏出一卷琴絃:“我這裡有四根舊琴絃,不知合適不,你上上去試試看。”

張英才也不推辭,伸手接過來,並說:“只怕過不了兩天又會弄斷的。”

餘校長說:“不會的,再也不會的,以前主要是明老師聽不得鳳凰琴響,聽了就犯病。現在我將門窗堵嚴實了。”支吾幾句再轉過話題,“張老師,這次轉正,是不是對一些特別的人,譬如像——像我這樣的人,有什麼優惠政策?”

張英才說:“沒聽說呀,真的一點消息也沒聽說。”

餘校長憂傷地轉過臉:“沒聽說就算了!你先忙,我到孫主任那裡去轉轉。”走了幾步他又回頭說,“我考慮了很久,決定向上報你當教導處副主任。”

張英才心裡想笑,嘴上說:“多謝校長栽培。”

餘校長敲不開孫四海的門。孫四海聲明過,這一段放學後,他誰也不見。餘校長本也無事,隔着門說幾句就打了迴轉。

正在這時,黑洞洞的操場上傳來成菊的哭聲:“餘校長,餘校長喂!你快救救鄧有米吧!”

成菊跌跌撞撞地撲過來,一把抓住餘校長。

餘校長有些急:“你放開我,有話慢說,這黑的天,叫別人看見了如何說得清!”

成菊仍不放手:“我不管這些,鄧有米讓派出所的人抓去了,你要想法救他出來。”

張英才這時從屋裡鑽出來:“派出所的人怎麼會抓他呢?”

成菊回答:“還不是爲了轉正的事,別的人不是有學問就是有靠山,鄧有米他什麼也沒有,好不容易找了一個關係可以走走後門,家裡沒什麼好東西,沒辦法,鄧有米就到山上砍了一棵紅豆杉,沒想到被林業派出所的人逮住了。餘校長,你可不能見死不救哇!”

餘校長一聽急了:“這不是丟學校的臉嗎!上次先進沒評上,這次又來個副校長偷樹,真是斯文掃地喲!”

張英才在一旁勸:“事已至此,想辦法救鄧老師纔是上策。”

餘校長像只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成菊坐在地上哭嚎,聲音又長又尖。

張英才不耐煩地說:“你哭得難聽死了,像死了人一樣,搞亂了別人的心,怎麼想主意呢!”

張英才這樣一說,成菊的哭聲低了下來。

餘校長終於沉重地說:“只能這樣了,就說學校要修理校舍,又拿不出錢,只好代學生忍辱負重,做此下策之事。”

張英才說:“行倒行,就怕孫四海不同意。”

餘校長說:“你去喊他過來。我剛纔去過,他不肯開門。你一去,他就會開門的。”

張英才過去一叫,那扇門真的開了。說了經過,孫四海露出一臉鄙夷相:“沒本事就認命罷了,幹嗎一人做鬼,還要拖着大家一起去陰間呢?”

餘校長說:“行還是不行,你表個態。”

孫四海說:“我沒態可表,就當我不曉得這事。”

餘校長說:“這也算個態度。將一切推給我得了。”

成菊叫起來:“姓孫的,別以爲自己就那麼清白,想坐在黃鶴樓上看帆船,是人總有栽跟頭的時候!”

孫四海將門掩到一半才說:“我同意,就算是學校決定的吧!”

餘校長連夜獨自下山,第二天下午才和鄧有米一道回來,鄧有米臉上有幾道疤痕,開始還以爲是讓派出所的人打的,說過後才知道,是被倒下來的紅豆杉枝條劃傷的。鄧有米徹底灰心了,一連幾天,見人就說自己願意當一生的民辦教師,再也不想轉正,吃那公辦教師的天鵝肉了。

鄉教育站的黃會計又送工資來,還透露說,上次被搶一案有線索了。

黃會計走後第三天,成菊孃家的一位親戚就被逮捕了。說起來,還是因爲鄧有米盜砍紅豆杉而發現線索的。界嶺一帶總共有十幾棵大的紅豆杉樹,小紅豆杉樹就說不清了。自從發現這種樹特別抗癌之後,大紅豆杉樹沒人敢動,小紅豆杉樹難免受到盜伐。斷斷續續的盜伐事件中,大多數沒有被發現,成菊孃家那位親戚也盜伐過紅豆杉,林業派出所的人下去調查,本是爲這件事,對方心裡慌張,就連搶劫黃會計一事也自動坦白了。這兩件事一發生,鄧有米的背駝了許多,還向餘校長遞交了辭去副校長之職的申請書。不過,餘校長沒有接受。

只有孫四海無動於衷,繼續在那裡夜以繼日地複習。

週末下午放學,照例是老師送寄宿的學生回家。

餘校長見鄧有米情緒不好,害怕出事,就叫張英才陪着鄧有米。一路上很順利,返回時,碰上了王小蘭。王小蘭慌慌張張地往學校裡去找李子。張英才記得很清楚,學生們站好路隊後,孫四海是牽着李子的手,帶着那支路隊出發的。王小蘭仍不放心,她感覺要出事了,非要到學校看看。

到了學校,孫四海的窗口亮着,有人影一動不動地透出來。

叫開門,王小蘭氣喘喘地問:“女兒呢?”

孫四海說:“她不是回你那兒去了?”

王小蘭說:“你們是在哪裡分手的?”

孫四海說:“半路上,我想趕早回來複習,就沒有送到家。”

聞訊趕過來的餘校長當下急了,大聲指責孫四海:“你這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呀!”

早已眼淚汪汪的王小蘭,終於哭出聲來,顧不上擦眼淚,扭頭就往門外跑。

在場的人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分成兩路:一路是孫四海和張英才,順着路隊走的路尋找。一路是餘校長和鄧有米,沿着近路尋找。孫四海跑得飛快,一會兒就超過了王小蘭。張英才跌了幾跤,還是跟不上。幸虧孫四海要到沿途路邊人家打聽,才時斷時續地沒有跟丟。到了張英才上次跟着路隊走過的那道山嶺上,月亮正好出來了。

跑得飛快的孫四海站在山樑上不動,等張英才跟上來後,才說:“李子在那邊樹上,被一羣狼圍着了。”孫四海不像鄧有米,依然堅定地將那些東西稱之爲狼。

黑黝黝的紅豆杉上,果然有李子嘶啞的哭聲,樹下還有十幾對綠瑩瑩的眼睛。

孫四海吩咐張英才,看準山路後,一起大叫着往紅豆杉下猛衝,越快越好,千萬不能停頓,然後迅速爬上樹去,等餘校長和鄧有米來。說完,也不管張英才同意或不同意,便大叫起來:“李子——別怕——我來了!”張英才有些怕,不知叫什麼好,只得哇哇亂吼,那羣被孫四海堅持稱爲狼的狼,被嚇得退到一邊。孫四海動作快,張英才的動作也不算慢,等到狼羣重新圍上來時,他倆已在紅豆杉上坐穩當了。

孫四海一把將李子摟在懷裡。

李子歇下來不哭了,孫四海卻淚流滿面。

半小時後,餘校長和鄧有米果然帶來一大羣人,將樹下的狼羣攆跑了。

回到學校,已是後半夜。孫四海不肯去睡,誰勸也沒有用,一個人坐在旗杆下吹着笛子,音符一個一個地流得非常慢,非常緩,沉沉地,蒼涼得很,一如追憶與送別。

張英才早上起來,看見操場上到處是焦黑的紙灰,他撿起一張沒燒完的紙片一看,是中學課本。孫四海仍在旗杆下吹笛子,從笛孔裡流出一點鮮豔的東西,滴在地上,變成一小塊殷紅。餘校長坐在自己屋門口抽着煙。不遠的山坡上,鄧有米雙手掩面,躺在枯草叢中。三個人都是一夜未眠。

晨風瑟瑟,初霜鋪在山野上,被風霜雨雪褪去鮮豔的國旗,沒有出現在晨空裡,光禿禿的旗杆上有一種別樣風姿。

“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看懂了國旗。”

在明明沒有升起國旗的週末,張英才對餘校長他們說。

張英才的話含有多層意思,其中一種,是對自己搞的這場惡作劇很悔恨。他不敢說明白了,只想找機會報答一下,做一點補救。他將自己上山後的所見所聞,如升國旗、降國旗、李子的作文、餘校長家的十幾個孩子,以及孫四海的僅僅一次疏忽,就使學生險些成爲野獸的美餐等,寫成了一篇叫做《大山·小學·國旗》的文章。他沒有告訴餘校長,悄悄地下山,將寄給省報的投稿信,親手塞到鄉郵電所門前的郵筒裡。

摸黑返回學校的路上,張英才又遇上藍飛。

隔得不遠,他聽到藍飛在和一個女人說話。藍飛要那個女人去教育站,問問萬站長,是否真有民辦教師轉成公辦教師的機會。還聲稱,她若不去,自己就再也不進家門。張英才由此判斷,對方是藍飛的母親藍小梅。藍飛不僅說狠話,還用力拉扯,可惜無濟於事。藍小梅不僅不去,還說,早知藍飛如此不懂事,還不如當初他父親去世時,將一家人全都裝進棺材裡。

藍小梅轉身往細張家寨走去。

有些釋然的張英才等了約十分鐘,纔開始走向呆呆地站在路邊的藍飛。他裝着什麼也沒聽到,故意問藍飛,如此失魂落魄,是不是失戀了。藍飛回答時有些掩飾,但也有真話。他說,還不是因爲界嶺小學幾個老資格的民辦教師鬧的,讓遠遠近近的民辦教師都以爲上面真的有了轉正的政策。因爲一天到晚有人議論,自己都疑神疑鬼了,也想找人探聽虛實。張英才站在黑地裡,將界嶺小學這些時發生的事,對藍飛一一說了。藍飛大吃一驚,他沒料到這事會被弄到你死我活的程度,遠遠超出了預估。因此他倆再次約定,無論此事往後如何發展,再也不推波助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