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土雷聲落,與之一同消逝的還有許許多多將士的性命。

謝遠凝望着眼前硝煙過後的蒼涼,心中是從未有過的沉痛。將士們低沉的呻吟聲傳來,他逼着自己忍住情緒。邁開步子,右手握着刀朝着峽谷中央走去。見狀,四周未亡的大郢將是亦是紅着眼揮刀對着身側的敵人。

刀鋒劃破骨肉的聲響在空中格外清晰……謝遠刀起刀落間,眼角卻是悄然落下一滴淚來……眼見着反應不及的羌軍一個個倒下,四周卻環繞着傳來一陣喊殺聲。

謝遠目光裡閃過一絲凌厲,他狠狠劈向眼前的敵人,隨即對着身後殘寸的將士道:“兄弟們,我們如今被包圍了,趁着敵軍還未近前來,速速撤離回樹林中。”

說着,他安排着副將領着將士們往後撤去,自己卻依舊留在最後頭,一人,一劍,只想守着腳下方圓,讓身後的兄弟們離得更遠些。

這廂大郢將士狼狽逃離,那頭羌國敵軍見狀,卻是士氣大振。敵軍射來了滿天的箭,那飛快穿梭而過的鋒銳在空中劃開一聲聲響叫。原本正試着往後退離的將士們不得不停下步子,回身抵抗。

“將軍,咱們和他們拼了吧。”

“是啊,將軍……咱們出來便沒打算活着回去,不管如何,能多殺一個敵人也是好的。”

“將軍,屬下願意追隨將軍殺敵,寧死不降。”

將士們把謝遠圍在正中,左右視去,餘留下來的弟兄只有不到三百人。望着衆人誠摯而堅毅的面孔,謝遠捏緊手中的刀柄,朝天吼道:“好,將士們,我們要與他們戰鬥到底……”

見逃離無望,衆人紛紛摒棄了生死之念,揮刀,拔刀,刺,抽。他們的所有動作只化作一個字——殺。

歷盡千辛,謝遠領着剩下的數十名將士退至樹林中。望着林中七百匹駿馬,謝遠當機立斷,命人將這些駿馬分別對這不同的方向列好。大家躲在馬羣中,既可以抱住性命,也可以適當還擊——一旦察覺敵軍往林中攻擊,他們便在馬尾上點燃火,任由駿馬朝着林外飛奔而去,以此阻擋敵軍攻勢。

可終究是敵衆我寡,謝遠眼見支撐不住,攥緊了拳頭將大家召集在一起。

“將士們,咱們不能坐以待斃,無論如何,都要讓玉門關上知道我們的情況,以免貽誤戰機。”謝遠說罷,隨手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圈畫着,安排衆人分作十個方向逃離此處。但願,能有一個人能回去!

謝遠定了定神,擡手一一拍過將士們的肩骨,鎧甲下的點滴熱度燙紅了他的眼:“但願還有再見之日。”

衆人喉頭哽咽,卻說不出一句話來。只能憋着心口一股子氣,騎上快馬分頭朝着四周而去。

七人同行,便是分作三層將一人護在裡頭。一層層以血肉之軀爲盾,哪怕痛楚難耐,哪怕身子搖搖欲墜,他們都不敢分心,只願爲了心中那一個信念流乾最後一滴血。

……

李懷玉算着時日,早就到了商議好的時候了。謝遠此人,信義極重,若非遇着什麼意外,絕不會不傳一個口信回來。

說服自己又等了一日,李懷玉再也忍不住了。他天未亮便跪在了沈耀屋前,只望他能下令前去營救。

可沈耀稱病,執意不肯見他。李懷玉雖氣得發顫,到底不敢私自違逆軍令。

次日,軍中傳言謝遠中福打敗,已然身死。李懷玉大怒,尋傳言者,卻查不出風聲源頭。他知曉這種消息不會無緣無故而來,定是有不祥徵兆。

李懷玉思量許久,再次請求援兵不成,只好帶着親屬衛隊前往天山下,欲探個真切。臨行時,亦有軍師來勸:“郡守大人不可衝動啊,現在邊防由沈大人負責,若是私自帶兵出城,後果……不堪設想。”

李懷玉雖性情耿直,不喜官場爾虞我詐,可他也並非不解世事。沈耀的爲人,當然他便領教過了。只是謝遠乃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將才,讓他如何能安心看着謝遠陷於爲難而不顧?

搖了搖頭,李懷玉喉頭瀉、出沉而啞的笑聲:“罷了罷了,若有風雨,總歸是要來的。”

說罷,李懷玉揚了揚手,屏退了軍師,轉身前往練武場點兵去了。

“哦?李懷玉倒還真有幾分義氣,也好,省的老夫還要花心思引他出去。你速速通告咱們的人,若李懷玉出城,不可阻攔。只是他出城後,再也別想回來……呵哈哈哈。”

沈耀倚窗而小酌,面容安定卻隱隱流露出野獸似的光芒。

……

太初二年九月中下旬,玉門關守將謝遠陷入敵軍埋伏,生死不明。

同月,南漳郡守李懷玉違抗軍令,私自領兵出關,下落不明。

同月,羌國大軍壓境,大郢士氣低落。

次月初,大郢將士出現疫症,戰鬥力銳減。

“啪……”

樑元邵將邊關急報狠狠摔在桌上,心頭一陣頹然。

邊關如今陷入困境,不管其中有否貓膩,他都不能罔顧百姓與將士的性命。而沈耀的奏摺上寫明瞭法子——援軍。

他要援軍,要他手中西南邊境的駐軍。

“沈耀,沈耀……”樑元邵低低叫喚着,緊緊咬住的牙齒相互摩擦,好似要將那莫名的氣息撕碎。

可終究,他不能扳回邊關的現狀。

是夜,樑元邵急召蘇知寒入宮,君臣二人徹夜商談,在次日的早朝上終於定下了旨意。由蘇知寒爲欽差,親去玉門關,一則安撫軍民之心,二則運送糧草軍餉,三來,乃是奉旨調動西南駐軍,以平羌國之患。

說起這個決定,最高興的莫過於沈家一派。蘇知寒現在可是沈家的女婿,皇上信任他不假,可有些東西也更改不得。現在蘇知寒拿着皇上的虎符,便代表着沈家再次統領整個大郢的軍權,這如何讓人不喜?

這決定不單單影響了朝堂的風向,連後宮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時間清寧宮裡熱鬧非凡。

第八十八章 胭脂紅(四)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六十章 環環相扣之九第八十章 福祿沉浮第四十一章 安胎良策第九十五章 沈家入計(三)第八十五章 胭脂紅(一)第五十二章 環環相扣之一第一一三章第七十三章 栽贓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十七章 太后賜圖第二十四章 千秋風波(二)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四十五章 宮廷秘辛第六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八十二章 一曲狀元紅(一)第六十六章 前塵往事(二)第五十一章 破觀音局第一百二十九章第十九章 華燈初上(下)第十五章 錦鯉之爭第七十八章 蜂圍蝶陣第四十一章 安胎良策第二十二章 代飲湯藥第六十九章 皇后設局第一百零八章第四十章 母子相對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七十九章 誤會生第七十二章 上元會(三)修改第一百三十章第四十七章 太后賜圖第一百零六章第八十九章 胭脂紅(五)第六十一章 環環相扣之十第一一六章第二十二章 代飲湯藥第五十三章 環環相扣之二第六十九章 皇后設局第五章 採青捱打第一百三十章第五十五章 環環相扣之四(大修)第六十四章 蘇知寒第三十五章 何爲皇恩?(二)第一百四十九章第六十四章 蘇知寒第五十七章 環環相扣之六第一百零六章第八十一章 主僕交心第一百零四章第十五章 錦鯉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一八章第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之七番外一:誤風塵 樑元劭篇第六十章 環環相扣之九第一章 匆匆回府第四十一章 安胎良策第一一六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十三章 千秋風波(一)第六十四章 中宮失寵第六十四章 蘇知寒第三十六章 誤落塵網中第二十三章 千秋風波(一)第七十二章 上元會(三)修改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之七第一百四十章第六十八章 安寧公主第十五章 錦鯉之爭第一章 匆匆回府第四章 後宮誘餌第一一四章第一一一章第五十一章 破觀音局第七十一章 上元會(二)第一百三十章第四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七十章 上元會第八章 竟然是他?第一百零一章第七十一章 上元會(二)第十章 初次立威第二十六章 千秋風波(四)第八十八章 胭脂紅(四)第四十章 母子相對第一百零六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四章 後宮誘餌第六十章 環環相扣之九第八十二章 一曲狀元紅(一)
第八十八章 胭脂紅(四)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六十章 環環相扣之九第八十章 福祿沉浮第四十一章 安胎良策第九十五章 沈家入計(三)第八十五章 胭脂紅(一)第五十二章 環環相扣之一第一一三章第七十三章 栽贓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十七章 太后賜圖第二十四章 千秋風波(二)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四十五章 宮廷秘辛第六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八十二章 一曲狀元紅(一)第六十六章 前塵往事(二)第五十一章 破觀音局第一百二十九章第十九章 華燈初上(下)第十五章 錦鯉之爭第七十八章 蜂圍蝶陣第四十一章 安胎良策第二十二章 代飲湯藥第六十九章 皇后設局第一百零八章第四十章 母子相對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七十九章 誤會生第七十二章 上元會(三)修改第一百三十章第四十七章 太后賜圖第一百零六章第八十九章 胭脂紅(五)第六十一章 環環相扣之十第一一六章第二十二章 代飲湯藥第五十三章 環環相扣之二第六十九章 皇后設局第五章 採青捱打第一百三十章第五十五章 環環相扣之四(大修)第六十四章 蘇知寒第三十五章 何爲皇恩?(二)第一百四十九章第六十四章 蘇知寒第五十七章 環環相扣之六第一百零六章第八十一章 主僕交心第一百零四章第十五章 錦鯉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一八章第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之七番外一:誤風塵 樑元劭篇第六十章 環環相扣之九第一章 匆匆回府第四十一章 安胎良策第一一六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十三章 千秋風波(一)第六十四章 中宮失寵第六十四章 蘇知寒第三十六章 誤落塵網中第二十三章 千秋風波(一)第七十二章 上元會(三)修改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之七第一百四十章第六十八章 安寧公主第十五章 錦鯉之爭第一章 匆匆回府第四章 後宮誘餌第一一四章第一一一章第五十一章 破觀音局第七十一章 上元會(二)第一百三十章第四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七十章 上元會第八章 竟然是他?第一百零一章第七十一章 上元會(二)第十章 初次立威第二十六章 千秋風波(四)第八十八章 胭脂紅(四)第四十章 母子相對第一百零六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四章 後宮誘餌第六十章 環環相扣之九第八十二章 一曲狀元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