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皇后設局

照着規矩,今日是安寧公主的誕辰,那樑元劭便該歇在拾翠殿正殿。夜色漸漸沉了下來,樑元劭將懷裡熟睡的安寧交給嬤嬤。見狀,李貴嬪忙蹲身半跪着,輕輕理着樑元劭的衣襬。

“時辰不早了,歇了吧。”樑元劭噙着一抹莫名的笑意,半垂着眸子看向李貴嬪。

只見李貴嬪手指生生頓住,面上隱隱透出些不自然。她僵硬地揚起脣角,隨即俯身拜道:“臣妾恭送皇上。”

“呵,朕可沒說要走。”樑元劭對李貴嬪的反應很是滿意,面上卻不露分毫。

見狀,李貴嬪再次拜下,急忙道:“皇上恕罪,臣妾身子不便,唯恐給皇上招了忌諱。現在天色已晚,皇上不若……不若就歇在清風閣吧。”

聞言,樑元劭眸中閃過一點明亮,隨即故作不悅道:“你倒是大方。”說罷,他便起身拂袖而去,徒留下面色凝重的李貴嬪。

待到樑元劭走遠,李貴嬪身邊的大宮女秋霜便端着參茶從內間出來。見殿內早已沒了皇上的身影,她不由嘆了嘆氣,將李貴嬪扶到軟榻上。

“娘娘,您這是何苦呢。總是將皇上推得遠遠的,長此以往,皇上如何還記得您的好?”秋霜自入宮便跟在了李貴嬪身邊,她一路看着李貴嬪產下小公主,而後步步將皇上推開。

這世間的男子,無一不希望自己的女人溫柔和順。哪裡能容得你的拒絕?更何況,娘娘所拒絕的那個男人,是大郢最尊貴的皇上。

李貴嬪哪裡不明白秋霜的憂心,她輕輕吐出一口氣,將面上的僵硬融掉:“皇上不記得本宮,就不記得吧……只要他記得安寧公主就好。”

秋霜擡眸看去,目光正落在李貴嬪兩鬢旁,燭光輕輕搖曳,好似將鬢髮鍍上了一層白霜,憑白添上了些許蒼老。

“娘娘……”

揚了揚手,李貴嬪止住了秋霜下頭的話。若是從前,縱然謙卑本分,卻不至於連小公主的生辰也避着皇上。可年前從家裡得來的消息,讓她不能不多生出防備了。曲突徙薪,方爲包身之策。也正因爲如此,她纔會連番與上官璃賣好。

旁人或許看不出,可她瞧得分明。皇上心裡,是真真在乎清風閣那位的。

……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樑元劭的衣襬在月光之水中盪漾而過,朝着清風閣而去。

清風閣裡,上官璃已然歇下。不過半盞茶的功夫,良辰便近前來,將她喚醒。揣着幾分迷糊的睡意,她迎了出去。屋子裡的暖意緩緩褪去,迎面便是攜着冷風的身軀。

見她只着了一件中衣,樑元劭忙拉着她進了屋:“怎地也不多穿些。”

上官璃心上緩緩顫了顫,手背上那抹暖意如潺潺流水在周身遊走。恰一垂首,目光觸及那飛龍之姿,又逼得她生生將燃起的幾分綺麗壓了下去。

他是帝王,無情的帝王。

沉了沉心思,上官璃退開一步,屏退左右,伸手奉上一杯熱茶:“這麼晚了,皇上怎麼到清風閣來了?”

“朕來清風閣,自然是找你的。”

“可今日……”

不待上官璃將話說完,樑元劭便打斷道:“是李貴嬪讓朕歇在你這兒的……”

隱隱從他話裡聽出所指,上官璃便接下話問道:“說來嬪妾也着實不明白,今日皇上本就想給安寧公主賜封號,爲何偏偏要讓嬪妾來開這個口?”

“因爲李貴嬪不敢開口。”樑元劭話語一頓,隨即勾了勾脣角:“而你,恰好收下一個人情。何樂而不爲?”

李貴嬪在宮中雖不出彩,卻也有不小的分量。若是小看了她,才真真是個癡傻之人。不出衆卻能位及貴嬪,不受寵卻能安然無恙。

見上官璃並不答話,樑元劭繼續道:“你可還記得,你在宮中的使命?”

“記得,皇上希望嬪妾能成爲權衡後宮的一步棋。”

“不錯,現下你的分量還太輕、李貴嬪在宮中經營多年,有些動作是瞞不過她的。只要她欠了你的情,你與那邊相爭,便少了一份顧忌。”樑元劭指了指清寧宮的方向道。

上官璃頷了頷首:“靜貴人小產,皇后失寵,皇上的計劃不是更進了一步麼?”

“哼,現在還早着。你這段時日着人盯着清寧宮那邊,若是朕猜得不錯,她們怕要對蕭如雪下手。而你,正好還了上次欠下的人情……”

樑元劭所指的,正是宮宴上安小儀的陷害。上官璃心裡明白,蕭如雪懷揣着野心,若是以此相要,逼她做些手腳也未嘗不可。當下,她便應聲道:“嬪妾知道了。”

……

樑元劭這般猜測乃是吃準了沈念卿與齊太后的心思。

後宮的兩個沈家女子先後出事,齊太后怎能置之不理?而沈念卿乃是個氣量狹小的,在她被冷落後,自己頻繁出現在蕭如雪的宮裡,她定然是受不住的。兩廂逼迫之下,她們豈會坐以待斃?

……

很快,那對付蕭如雪的圈套便設下了。而這一次,比起上次對付上官璃的手段,有過之而無不及。

上元節的宮宴,筆起元旦,少了些繁華,卻多了些熱絡。京城中家家戶戶都掛着了紅燈籠,街上更是一派熱鬧。宮中的妃嬪們雖不能出宮,卻也遣了近身的宮婢做了些漂亮的花燈。

晚膳後,便有紫宸宮的宮人前來傳話,言明太后在御花園設下賞燈宴。

上官璃趕到時,不少妃嬪已然落座。沈念卿一身正紅色鳳衣,華貴不已,只是那缺了幾分生氣的臉,折了三分顏色。再觀之蕭如雪,面頰含光,雙眸更是熠熠生輝。

悄然收了眼神,她背過手對着身後的良辰做了個手勢,良辰會意,過了沒多久,趁着宮人送上酒水糕點時,便悄悄離開了。

“今年總算是熱鬧些了,哀家還記得,去年宮中途有那花燈千百,卻沒有人聲應和。”說着,齊太后面上現出幾分喜色。

沈念卿見狀,忙含笑上前湊個趣兒:“兒臣還記得,母后您說過這上元賦詩猜謎,乃是極妙的事情了。”

齊太后髮梢上的步搖輕晃:“不錯。”

“既然母后有這番想法,咱們自當讓您盡興。”沈念卿的紅脣朝着兩邊咧開,似笑非笑:“後宮的姐妹們都是頂頂有才的,既然太后娘娘有興致,那咱們也來歡喜一回。”

那眸光帶着滴滴笑意,卻也藏不住那內裡的陰寒。

第三十八章 坦白第五章 採青捱打第九十六章 知寒入局第十八章 華燈初上(上)第五十七章 環環相扣之六第一百三十章第六十四章 蘇知寒第四十八章 觀音謀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零七章第十六章 荷塘月色第一一一章第十一章 衆妃請安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十九章 巫蠱之禍(二)第七十九章 誤會生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七十六章 有孕第六十六章 前塵往事(二)第九十三章 沈家入計第一百三十五章番外一:誤風塵 樑元劭篇第五十三章 環環相扣之二第七十五章 栽贓(3)第三十三章 巫蠱破第一百零四章第八十九章 胭脂紅(五)第七十六章 有孕第六十九章 皇后設局第二十四章 千秋風波(二)第七十八章 蜂圍蝶陣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四十七章 太后賜圖第七十章 上元會第三十四章 何爲皇恩?(一)第九十三章 沈家入計第五十四章 環環相扣之三第八十六章 胭脂紅(二)第十九章 華燈初上(下)第二十章 榮寵無雙第九十一章 章氏入宮(二)第一百章 如雪套話第一一四章第六十八章 安寧公主第八章 竟然是他?第一百零九章第七十一章 上元會(二)第九十三章 沈家入計第一一六章第十三章 不沾榮寵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五十四章 環環相扣之三第十一章 衆妃請安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七十二章 上元會(三)修改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一四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一九章第二十八章 巫蠱之禍(一)第六十章 環環相扣之九第六十九章 皇后設局第一百零一章第四十五章 宮廷秘辛第四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章第一一一章第七十四章 栽贓(2)第十一章 衆妃請安第九十五章 沈家入計(三)第八十章 福祿沉浮第七十五章 栽贓(3)第六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五十四章 環環相扣之三第六章 月下邂逅第六十章 環環相扣之九第七十五章 栽贓(3)第八章 竟然是他?第五章 採青捱打第九十章 章氏入宮(一)第三章 太后賜宴第三十九章 靜貴人有孕第二十三章 千秋風波(一)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五十六章 環環相扣之五第九十三章 沈家入計第一百二十三章(補充完整)第十六章 荷塘月色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七十五章 栽贓(3)第九十五章 沈家入計(三)第四十五章 宮廷秘辛第一百零六章第七十三章 栽贓
第三十八章 坦白第五章 採青捱打第九十六章 知寒入局第十八章 華燈初上(上)第五十七章 環環相扣之六第一百三十章第六十四章 蘇知寒第四十八章 觀音謀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零七章第十六章 荷塘月色第一一一章第十一章 衆妃請安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十九章 巫蠱之禍(二)第七十九章 誤會生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七十六章 有孕第六十六章 前塵往事(二)第九十三章 沈家入計第一百三十五章番外一:誤風塵 樑元劭篇第五十三章 環環相扣之二第七十五章 栽贓(3)第三十三章 巫蠱破第一百零四章第八十九章 胭脂紅(五)第七十六章 有孕第六十九章 皇后設局第二十四章 千秋風波(二)第七十八章 蜂圍蝶陣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四十七章 太后賜圖第七十章 上元會第三十四章 何爲皇恩?(一)第九十三章 沈家入計第五十四章 環環相扣之三第八十六章 胭脂紅(二)第十九章 華燈初上(下)第二十章 榮寵無雙第九十一章 章氏入宮(二)第一百章 如雪套話第一一四章第六十八章 安寧公主第八章 竟然是他?第一百零九章第七十一章 上元會(二)第九十三章 沈家入計第一一六章第十三章 不沾榮寵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五十四章 環環相扣之三第十一章 衆妃請安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七十二章 上元會(三)修改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一四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一九章第二十八章 巫蠱之禍(一)第六十章 環環相扣之九第六十九章 皇后設局第一百零一章第四十五章 宮廷秘辛第四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章第一一一章第七十四章 栽贓(2)第十一章 衆妃請安第九十五章 沈家入計(三)第八十章 福祿沉浮第七十五章 栽贓(3)第六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五十四章 環環相扣之三第六章 月下邂逅第六十章 環環相扣之九第七十五章 栽贓(3)第八章 竟然是他?第五章 採青捱打第九十章 章氏入宮(一)第三章 太后賜宴第三十九章 靜貴人有孕第二十三章 千秋風波(一)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五十六章 環環相扣之五第九十三章 沈家入計第一百二十三章(補充完整)第十六章 荷塘月色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七十五章 栽贓(3)第九十五章 沈家入計(三)第四十五章 宮廷秘辛第一百零六章第七十三章 栽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