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所謂天下

福惠最終被以親王禮殯葬,朝野譁然,卻又覺得是在情理之中。年氏本是貴妃,臨死被加封爲皇貴妃,死時被封諡爲敦肅皇貴妃,並特意下旨以後要與年氏合葬。有這樣的前提在,似乎胤禛對福惠有怎樣的特例都在情理之中了。

“以親王禮葬……”允祥在靜慈這裡意有所指地念叨着。

靜慈當然知道他指的是什麼,瞥了他一眼,繼續低頭寫着大字:“不先想想你自己的事情,四哥做什麼你都要管,你累不累?”她看着都累,也不知道允祥整天忙來忙去,還要管這麼多閒事,累不累心。

“我的事還有什麼可想的?”允祥還真的認真想了想。幾個兒子活下來的在府裡都活的好好的,大女兒早就出嫁,小女兒的婚事也已經定了,還有什麼好想的?”沒什麼好想的啊。”他又重新過了遍篩子,“……靜慈!那是個八歲的孩子誒。一個八歲的孩子以親王禮被下葬,你說弘曆和弘晝會怎麼想?”

她這才擡頭看了他一眼:“你以爲弘曆會跟你似的,在乎這些?好端端的,跟死人爭這些做什麼?”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再多的封號破例也不過是做給活人看的。她從不在乎這些,弘曆自然也是不在乎的。可她想不明白,這老十三,怎麼越大越在意這些。

“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你以爲所有人都跟你一樣嗎?”允祥反問。

“弘曆所能得到的,遠比一個位同親王的葬禮要多。你又何必還要拐帶這弘曆一起去計較。”她可不敢苟同他的觀點。

允祥嘆了口氣:“你不在乎,弘曆不在乎,由得皇兄這麼隨性爲之。可你知不知道,這今年皇兄這麼多政治手段下來,園子外面的那些人都在說什麼……”他們可以不在乎,一個園子隔絕了宮牆外的一切。可越是這樣,他越不放心。他們幾個人,總得有人去在意一下外面的風聲吧。

改土歸流制度損害的是地方官僚的利益,整頓吏治損害的是鄉紳官員的利益,而賤籍的廢除,幾乎是讓所有的宗室貴族都怒了。攤丁入畝

制、火耗歸公,從胤禛登基那年開始算起,他頒佈的這些制度,確實是反對的多餘贊同的。允祥每天都在皇上與朝官之間爲難,每每來找她讓她勸勸胤禛時,她都是毫無道理地站在胤禛那邊,無論允祥再說什麼都不聽。

“小慈……算我求求你,要是再有下次,你能不能好歹聽一聽我的話,勸一勸他。他再這麼急於求成,早晚有一天是要把朝中的官員都得罪完的。”以爲他不知道嗎?從先帝末年起,她靜慈的關係手下就遍佈朝野。像年羹堯、隆科多這樣的高階官員雖是少數,但卻是鳳毛麟角。而如今的後起之秀,田文鏡、允禮,哪一個不是她一步一步放到皇兄身邊的?只要她開口跟這幾個人說一句,皇上身邊怎麼可能沒人提醒?

“允祥……”他的不滿和無奈她都知道,只是,她更清楚胤禛爲何要這麼做。即使她真的開口去勸,也是根本沒有用處的。”讓朝中官員感到不滿沒什麼……這個天下,說是屬於皇上的,其實應是屬於天下百姓人民的。如果沒有惠及天下黎民,帝王的位置坐穩了又有何用?”她想要的天下,胤禛懂,允祥其實也懂。只是因爲位置不一樣,索要考慮的不一樣,最終的觀點也纔會不一樣罷了。”如果,連天下萬民都對自己的君王和皇權感到失望,那胤禛的皇權,有名無實。”

允祥意味深長地看着她。曾經,他與皇兄私下議論過,若是換個朝代,靜慈會是個怎樣的人?最後得到的結果,竟然是太平公主。那個幾乎得到了天下的女人。然而不同的地方是,靜慈的一切是她自己爭來的。她對皇權、對朝政的理解幾乎是天生的。這些東西,先皇不曾教過她,皇兄也好自己也罷也從未教過她。如今皇兄身在帝位,執行的這些朝政措施,一件件幾乎都是在幫她實現她對天下的理想。

朝中官員感到不滿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讓天下萬民對自己的君王對當政的皇權感到失望。世間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當天下萬民對自己的家國君王感到絕望,甚至不抱希望。等到了那一刻,這個國也就完了。這樣的例子,

自古有之。遠到秦二世時期的陳勝吳廣起義,近到明末起義的闖王李自成,哪一個不是因爲人民對君王的失望而起義造反的?允祥贊同她的說法,卻最終不敢把贊同的話說出來。若是把自己的贊同之辭說出來,還不知道以後靜慈在皇兄那裡會如何大力支持他的政策呢。

“原來十三叔在這裡。”殿中的爭論剛安靜下來,就有朗朗少年邁步進來,見到允祥在這裡,弘曆也是一愣:“皇阿瑪方纔還說,十三叔去了哪裡,怎麼到處找不到人。”

允祥一拍大腿,這纔想起自己是藉故抽空出來的,跟她在這裡討論了翻治國之道就忘了時間,經弘曆這麼一提醒,趕緊走吧。

“十三叔這是怎麼了?”弘曆有些莫名,十三叔怎麼回事?

“你不用理他,天天都這樣,沒把自己嚇出毛病真不錯。”靜慈只是笑笑,擡手招呼他到近前來:“看這字寫的怎麼樣。”

弘曆湊過頭來看了眼,笑道:“弘曆的字都是姑姑教的,徒兒哪兒敢說師父的不是。況且……姑姑這字寫得跟皇阿瑪真像。”確實是太像了。無論是這宣紙正中寫得這個正楷的”靜”字,還是低端寫得那幾列蠅頭小楷,真的是都太像了。這宮中,能把字跟帝書寫得這麼像的,也就只有她了。

“我的字,當年是你皇阿瑪手把手教的。”她笑笑,“你皇阿瑪當年可比我後來教你的時候有耐心多了。”

弘曆只顧在一旁笑。姑姑真謙虛,明明教自己的時候很耐心的。

“弘曆……你八弟死了,你皇阿瑪是以親王禮殯葬的。”她在允祥面前說的再篤定,自己心中其實也是有不確定的。思忖再三,她終還是開了口。

“弘曆從小就被姑姑教導,自是明白,沒必要跟已經過世的人爭什麼。”弘曆行了一禮,答案讓靜慈很是滿意。

“弘曆,你的福氣……在後面呢。”自然,有些事情,真的是不必在意。她與胤禛,對弘曆抱的期望遠比對旁人要多,對他的要求,自然也比對被人多。

(本章完)

第076章 我在等你第069章 小脾氣第083章 清君側第119章 她心我懂第044章 除夕第077章 再見故人第132章 隨他去第058章 暢春園第124章 萬年吉地第100章 遠嫁第115章 協六宮第026章 塞外風波第111章 攝政公主第051章 少年第038章 時機未到番外1 落雪第125章 你呢第071章 僭越第055章 北歸第042章 老十七第128章 一往而深番外1 落雪第081章 胤礽歿第128章 一往而深楔子第124章 萬年吉地第142章 天命第068章 兩不相欠第017章 京城年家第041章 所謂真相第007章 聖駕回京第072章 大將軍第009章 大佛堂第141章 陪葬第063章 成王敗寇第097章 親王戀第141章 陪葬第027章 一廢太子第102章 所謂天下第124章 萬年吉地第043章 進退第047章 所謂皇寵第049章 撫遠大將軍第013章 九公主第060章 大雪殘陽第033章 十三第077章 再見故人第058章 暢春園第084章 朝乾夕惕第133章 所剩第020章 及笄簪第065章 今非昨第058章 暢春園第039章 幾曾見君第029章 轉機第045章 牡丹臺第121章 和碩第038章 時機未到第015章 公主挪宮第108章 再入朝堂第116章 追封公主第100章 遠嫁第101章 少年殤第026章 塞外風波第095章 玉牒第008章 和碩公主第100章 遠嫁第122章 皇室玉牒第075章 後路第020章 及笄簪第032章 閒王第037章 終廢太子第001章 孤女第003章 安布第111章 攝政公主第053章 難得清閒第092章 秋盡了第033章 十三第072章 大將軍第087章 本分第039章 幾曾見君第059章 到頭來第066章 養心殿行走第108章 再入朝堂第140章 一夜第001章 孤女第117章 橫禍第064章 太后第118章 舊疾第018章 不到秋來九月八第021章 那年初見第046章 閒來無聊第062章 新帝第070章 弘曆第050章 積年累事第105章 歲月幾餘半日閒第097章 親王戀第055章 北歸第107章 再無少年
第076章 我在等你第069章 小脾氣第083章 清君側第119章 她心我懂第044章 除夕第077章 再見故人第132章 隨他去第058章 暢春園第124章 萬年吉地第100章 遠嫁第115章 協六宮第026章 塞外風波第111章 攝政公主第051章 少年第038章 時機未到番外1 落雪第125章 你呢第071章 僭越第055章 北歸第042章 老十七第128章 一往而深番外1 落雪第081章 胤礽歿第128章 一往而深楔子第124章 萬年吉地第142章 天命第068章 兩不相欠第017章 京城年家第041章 所謂真相第007章 聖駕回京第072章 大將軍第009章 大佛堂第141章 陪葬第063章 成王敗寇第097章 親王戀第141章 陪葬第027章 一廢太子第102章 所謂天下第124章 萬年吉地第043章 進退第047章 所謂皇寵第049章 撫遠大將軍第013章 九公主第060章 大雪殘陽第033章 十三第077章 再見故人第058章 暢春園第084章 朝乾夕惕第133章 所剩第020章 及笄簪第065章 今非昨第058章 暢春園第039章 幾曾見君第029章 轉機第045章 牡丹臺第121章 和碩第038章 時機未到第015章 公主挪宮第108章 再入朝堂第116章 追封公主第100章 遠嫁第101章 少年殤第026章 塞外風波第095章 玉牒第008章 和碩公主第100章 遠嫁第122章 皇室玉牒第075章 後路第020章 及笄簪第032章 閒王第037章 終廢太子第001章 孤女第003章 安布第111章 攝政公主第053章 難得清閒第092章 秋盡了第033章 十三第072章 大將軍第087章 本分第039章 幾曾見君第059章 到頭來第066章 養心殿行走第108章 再入朝堂第140章 一夜第001章 孤女第117章 橫禍第064章 太后第118章 舊疾第018章 不到秋來九月八第021章 那年初見第046章 閒來無聊第062章 新帝第070章 弘曆第050章 積年累事第105章 歲月幾餘半日閒第097章 親王戀第055章 北歸第107章 再無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