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動向(四)

葉明淨順着石頭小徑走了很長時間,在盡頭的汲水處看見了薛凝之。

山間的泉水清潤甘甜,設計宅子的人就地取材,挖了一條溝渠將泉水引入,砌了一個青石大池子蓄水,蓄水池邊又有毛竹接引,供人洗漱用。薛凝之大約是衣服弄髒了,正在池邊,彎着腰用水擦洗。

葉明淨走近了一看就要笑。薛凝之長衫的下襬處有一團大大的污漬,他正用了力的在擦。

“這樣是擦不乾淨的。”她忍不住出聲提醒,“濺上了泥土,不能立刻用水擦,這樣反而會留下污漬。應該等它被吹乾,成了灰。只要輕輕一搓,就能幹淨了。你這件衣服只能拿回去用皁角洗了。”這是經驗之談,嶽晶晶在小學上體育課時就知道。

薛凝之沒想到背後來人是葉明淨,又被這麼一說。他的臉“騰”的紅了起來。站直了身子:“殿下。”

葉明淨搖搖手,看看四周的風景,嘆道:“你倒是會躲清靜,這裡風景真好。”

薛凝之面色微紅:“殿下,臣只是隨便走走。”

“隨便走走?”葉明淨若有若無的笑了笑,“凝之,你是在避開大家吧。”

薛凝之苦笑:“殿下既然知道,又何必挑明?”

“因爲我要問你一句話。”葉明淨拍了拍衣襬上不存在的灰塵,正色凝望他,“凝之,你對自己的未來有過什麼打算嗎?”

薛凝之一怔,略微思索:“殿下,有很多事,不是臣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

葉明淨淡然點頭:“我知道。可是,無論現實怎麼樣,一個人總該有理想。規劃的藍圖也許會因爲現實的原因不能實現。可總不能因爲現實的殘酷就丟棄了自己的理想吧。凝之,你的理想是什麼?”

“我?”薛凝之從未被問及過這類問題,他遲疑了一會兒才道:“能一展所學、報父母養育之恩。”

“一展所學、報父母養育之恩。”葉明淨品味了一會兒這兩句,突然道:“凝之,從京中傳來的東宮男子定品級一事,你應該已經知道了吧?”

薛凝之渾身一震,垂頭,聲音幾不可聞:“是。”

“凝之。”葉明淨加重語氣,“如果可以讓你自己選擇,你會怎麼做?”

話說的很含糊,但兩人都明白其中的未言之意。薛凝之擡起頭,輕聲道:“你希望我怎麼選擇?”

很輕的聲音,葉明淨聽了卻心中微震。薛凝之最注重禮儀,很少用尊稱以外的稱謂來稱呼她。他專注的目光中,隱隱藏着一絲含義。

葉明淨垂下眼簾,避開他的目光:“凝之,你該知道。在東宮中的男子會過着什麼樣的日子。不可過問政務,不可隨意出門,不可經營外業。進了那裡,再也不能與三五知交好友相約,酒樓品酒、茶樓會友、郊遊踏青。這一切都將是奢望。而最重要的。”她頓了頓,添上最後一根稻草:“是必須和很多男人分享一個女人,甚至有了孩子後都無法確定那是不是自己的血脈……”

“別說了”薛凝之臉上頓時失去血色,蒼白無光:“你是要我知難而退?”

“不,我只是陳述事實。”她的眼中有一種悲憫。

“事實?”薛凝之發出難聽的笑聲,“殿下。照這麼說,但凡是個男人都不會願意。”

“是的。”葉明淨的聲音突然降低,“正因爲如此。我纔不想你改變。”她語聲低柔,如同夜風綿綿:“凝之,你現在這樣就很好,很好很好。我不敢想象,你變成另一個樣子會有多可怕。進了東宮,會把你變成另一個樣子。”

薛凝之的怒氣在一瞬間消失。眼中神色數變,最終只餘傷感:“我,懂了……”

原來,最終,只有君臣關係纔是和她最貼近的。她早就明白,他卻直到今日才懂。

離開衡山後,鳳凰船開往最後一站,位於廬山之上的青崖書院。葉明淨將這兩個書院排在後面的原因在於:山上涼快,可以避暑。

廬山果然是避暑聖地,風景優美,氣候宜人。葉明淨住在一所由富商提供的避暑別院。這位富商姓岑。

岑西嵐是岑家大房之主,他和現任家主岑西嶺一個班輩,年紀比岑西嶺大了十歲,已是白髮蒼蒼,身體卻很健碩。他早已不問家族事務,常年在山中居住,很有幾分道骨仙氣。大房如今主事的,是他的大兒子岑良彬。

歷來商家想要做大,就必須與官家有牽連。然而這牽連有利有弊,比如岑家四房就是因爲搭上了武成伯,一躍而起,成爲了家主。又比如岑家二房因三年前涉嫌秋狩一案,大傷筋骨。如今已經沒落。故而,這次太女居住別院,岑良彬是小心又小心,謹慎又謹慎。特意接了老父來壓陣。

岑西嵐人老活成精,從來不和葉明淨談論俗務,只說些道家典籍。葉明淨也就當成是探討哲學,兩人相處的很愉快。

其間還會聊到西域那邊的風土人情,葉明淨對這個特別感興趣,詢問了很多詳細的話題。她瞭解到,在李若棠以及她之後兩個皇帝當政時期,周朝對西域的控制很強,大大小小的戈壁城邦,草原聯盟。都是周朝的屬國。會有各式各樣的遠方商人來周朝行商,大食、波斯,紅髮綠眼的異國商旅隨處可見。到了周朝末期,朝廷衰敗,控制力減弱。這時,曾被周朝趕至草原的突厥人聯合了一支叫瓦剌的部族,悄然強盛起來。西域各地城邦經常遭到他們的騷擾。通商之路,不再平順。長安城中也再不見熙照年間,胡商雲集的盛景。

葉明淨聽後,微微沉吟:“突厥和瓦剌的野心倒是不小。”

“不錯。”岑西嵐道,“他們的算盤是徹底控制絲綢之路,抽取重稅。我朝現今也算強盛。可惜對照史書記載,到底還是不如周朝初年。”

葉明淨若有所思:“狼子野心麼?的確所圖甚大。”

岑西嵐嘆道:“我朝對西域行商一塊,並不重視。承慶初年的時候,瓦剌聯合了突厥進犯邊境。甚至有大臣提出封鎖邊境、堅壁清野的戰略。說什麼我朝物產富足,君子和民衆當不以外物所惑。西域來的都是迷人心智的奇yin技巧之物。不如斷了商路,使民風迴歸純樸,同時也斷了突厥瓦剌人的指望。陛下雖然沒有同意那人的見解。不過,朝中不鼓勵往絲綢之路上行商的基調卻是定了下來。”

“鼠目寸光”葉明淨不客氣的評斷,“閉關鎖國,只會越來越落後。對於來侵犯的敵人,退讓是沒有用的,只能狠狠的去打,打到它再也不敢來爲止。”

岑西嵐呵呵一笑:“殿下,後來正是武成伯鎮守涼州二十年,才換來了如今邊境的和平。”

“和平?”葉明淨微微一笑,眼中光芒閃耀。

青崖書院的演講之行和前兩次差不多,葉明淨在三個書院演講的側重點各有不同。西林書院說的是豐衣足食,立足點在農。衡山書院說的是物資交流,聯絡暢通,立足點在商。青崖這邊,她講的則是邊境屬國與夏朝的關係,立足點在國防。她在演講中通常只提出一個理念,而讓學子們根據這個理念去想實現該理念所需要的方法。由於她立足點較高,那些理念都是經過歷史驗證的正確方向。故而在純理論上,她的觀點已有一派宗師的跡象隱隱顯現。

不同於農。商和國防,古人自有一套觀念,對她的反駁比較多。遇着這種情況,葉明淨便按照前世的習慣,將不同意見保留。說日後會用事實做實驗,來驗證對錯。這種氣量倒是贏得了學子們的一致好評。

在第一場秋雨飄然而至的時候,葉明淨終於結束了三大書院之行。高大華美的鳳凰船沿着滾滾江水,一路返航。

當她再次踏入京城的時候,太女殿下在民間的聲望已然鵲起,今非昔比。一個月後,一本名爲《書院辯答》的書由內務府下轄的書肆正式發行。該書記錄了葉明淨在三個書院中的演講以及與學子們的對答。另外還收錄了名家點評、名家有感等內容。最後還有幾篇葉明淨寫的出行遊記,記錄了她在路上經過的一些城市,看見的風景,逛過的街市,用過餐的酒樓等等。一個城市爲一篇,散文題材,文筆是白話,生動活潑。該書一經發行,就瘋狂大賣。而那前期出的三本小冊子,則再也無人問津。

這本書除了讓太女殿下的聲望再躍一個高度外,還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影響。比如,金陵府貢院廣場上那個做糖人的老者,如今生意好到爆滿,去了金陵不吃一次他的糖人簡直就不算來金陵一趟。老者的兒子恨不得父親長命百歲纔好。還有烏衣巷一時間也人滿爲患,成了出名的遊覽勝地。葉明淨未曾將自己吃飯的酒樓招牌寫出來,於是,烏衣巷裡的酒樓紛紛都聲稱,太女殿下微服私訪時,就是在他們店裡用餐的。說的言之鑿鑿、活靈活現。

文人們興起了坐船沿江泛流,尋訪三大書院的雅士之旅。有錢人間則流行起在衡山和廬山出資建築別院,夏季前去避暑。由於求大於供,當地官府又得到了朝廷指示,必須嚴格控制別院的數量和麪積。同時還將兩山中的村落一一點名,指明不得驅趕村民。於是,兩山的地價被炒到了驚人的高度。

這時,岑家大房接到了一封信。隨後,岑家將在廬山的另一座別院開放出租。此舉得到了沒買到別院的權貴們的一致好評。然後,衡山那邊,東陽侯府也開放了一座別院。隨後不久,兩山的村民們開始仿效,紛紛改建自家的房子,於夏季出租給文人士子。然後,別院一事徹底落下帷幕。

這算昨天的。今天的再去碼。另外,接受大家的提議,將“君上”改爲了“奉君”。

第212章 生產第129章 心思第326章 行動(四)第320章 蛻變(一)第81章 銅鎖(中)第128章 登場第132章 練兵(三)第138章 一月訓練(四)第274章 姚蒙的打算第152章 風起(二)第102章 計劃(八)第64章 馬球(二)第212章 生產第295章 上街一第116章 春近(中)第70章 較量(三)第209章 母乳餵養第5章 宮女和太監第273章 姚蒙的選擇第19章 出遊(一)第68章 較量(一)第203章 身孕第280章 改變第257章 遇險(下)第230章 鍾秀兒第68章 較量(一)第158章 殺戮(上)第85章 銅匭的作用(下)第114章 冬來(下)第264章 相信第167章 議婚第126章 賞春宴(一)第171章 張之航(下)第97章 計劃(三)第141章 側卿入宮第287章 地第247章 會面第116章 顧家第124章 各方涌動(二)第61章 安排(二)第20章 出遊(二)第129章 心思第258章 交涉第143章 冬來(中)第96章 計劃(二)第268章 溫泉行宮第90章 調查(三)第301章 父親是誰(四)第31章 戲子第324章 行動(一)第55章 後果第184章 涼州城第257章 遇險(下)第15章 談心第42章 後續(上)第40章 秘密(一)第80章 銅鎖(上)第236章 突襲(二)第225章 深秋(中)第237章 突襲(三)第27章 對手(三)第113章 西林書院(三)第151章 風起(一)第169章 殿試(下)第202章 合昏第195章 條件第271章 孩子們的前程第180章 戴元同第160章 殺戮(下)第61章 安排(二)第326章 行動(三)第236章 突襲(二)第244章 特使(下)第22章 進宮第143章 冬來(中)第54章 會試風雲(五)第239章 突襲(五)第243章 特使(上)第216章 局(三)第211章 湖邊談話第115章 春近(上)第257章 遇險(下)第一百二十三 各方涌動一第40章 秘密(一)第314章 病逝第149章 漩渦(中)第110章 交談第73章 秋狩(二)第290章 好日子第115章 人各有命第170章 張之航(上)第270章 歲月催人老第265章 小名第一百二十二 婚禮及笄第324章 行動(一)第241章 談判(下)第200章 流言第232章 刺殺(下)第217章 局(四)第72章 秋狩(一)
第212章 生產第129章 心思第326章 行動(四)第320章 蛻變(一)第81章 銅鎖(中)第128章 登場第132章 練兵(三)第138章 一月訓練(四)第274章 姚蒙的打算第152章 風起(二)第102章 計劃(八)第64章 馬球(二)第212章 生產第295章 上街一第116章 春近(中)第70章 較量(三)第209章 母乳餵養第5章 宮女和太監第273章 姚蒙的選擇第19章 出遊(一)第68章 較量(一)第203章 身孕第280章 改變第257章 遇險(下)第230章 鍾秀兒第68章 較量(一)第158章 殺戮(上)第85章 銅匭的作用(下)第114章 冬來(下)第264章 相信第167章 議婚第126章 賞春宴(一)第171章 張之航(下)第97章 計劃(三)第141章 側卿入宮第287章 地第247章 會面第116章 顧家第124章 各方涌動(二)第61章 安排(二)第20章 出遊(二)第129章 心思第258章 交涉第143章 冬來(中)第96章 計劃(二)第268章 溫泉行宮第90章 調查(三)第301章 父親是誰(四)第31章 戲子第324章 行動(一)第55章 後果第184章 涼州城第257章 遇險(下)第15章 談心第42章 後續(上)第40章 秘密(一)第80章 銅鎖(上)第236章 突襲(二)第225章 深秋(中)第237章 突襲(三)第27章 對手(三)第113章 西林書院(三)第151章 風起(一)第169章 殿試(下)第202章 合昏第195章 條件第271章 孩子們的前程第180章 戴元同第160章 殺戮(下)第61章 安排(二)第326章 行動(三)第236章 突襲(二)第244章 特使(下)第22章 進宮第143章 冬來(中)第54章 會試風雲(五)第239章 突襲(五)第243章 特使(上)第216章 局(三)第211章 湖邊談話第115章 春近(上)第257章 遇險(下)第一百二十三 各方涌動一第40章 秘密(一)第314章 病逝第149章 漩渦(中)第110章 交談第73章 秋狩(二)第290章 好日子第115章 人各有命第170章 張之航(上)第270章 歲月催人老第265章 小名第一百二十二 婚禮及笄第324章 行動(一)第241章 談判(下)第200章 流言第232章 刺殺(下)第217章 局(四)第72章 秋狩(一)